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9/1227

  “殿下,建虏又要攻城了!”站在朱慈烺身后的佟定方忽然指向城外。
  “呜呜~~~”
  震天的号角声又鼓荡,无数火把从建虏营中而出,建虏的夜攻又开始了。
  从戌时(8点)一直攻到子时(12点),在向通州城头倾泻了无数的炮弹和火箭之后,建虏的夜攻才算是结束,呜呜地号角声中,大小火炮都被推回营中,兵马退去,城上城下的火光浓烟却在暗夜里继续升腾,悲泣哀鸣之声,隐约可闻……
  等建虏回营,朱慈烺登上城楼,勉励军士,安抚伤员,所到处,将士们都会发出小声的欢呼,太子年轻、温和,没有架子,每次遇见伤兵,都会蹲下来和伤兵说话,有时甚至会拉伤兵的手,询问伤情。
  这在君臣尊卑,礼仪大于天的大明,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精武营将士还好,他们平常就对太子殿下的风格就有所了解,所以并不是太惊讶,但其他军士,保定兵和通州兵却都是惶恐,有人吓的跪地磕头,以为自己犯了什么死罪,所以太子要如此对自己?
  渐渐才知道,原来太子殿下的风格就是如此。
  惶恐,惊讶之后,代之的就是感动,这样爱民如子、爱兵如亲的的太子,他们愿意以生命卫之。
  朱慈烺如果不是一个穿越者,而是那一个从小被礼仪束缚的朱慈烺的本尊,哪怕是建虏杀进城中,刀架在脖子上,他怕是都不会对一个普通士兵放下身份的,正是因为他是一个穿越者,受现代教育,又熟读史书,深知在战争里,礼仪和面子是最没有用的两样东西,而他身为大明皇太子,他最能发挥作用的,不是他手中的刀剑,而是他的身份,只要能鼓励城中的一万多将士,人人奋勇,争相杀敌,坚守通州就没有任何问题。
  另外,朱慈烺能轻易的记住很多将士的名字,在城墙上遇见了,会很自然的喊出来,那些被喊出名字的将士都会激动的脸色发红——我一个无名小卒,殿下居然也能记得我的名字,荣宠如此,死又何憾?
  这也是精武营战力强劲的原因之一。
  巡城完毕,一天只睡了两个时辰、疲惫无比的朱慈烺下城准备返回住处,李纪泽忽然从马道上追了下来,神色紧张:“殿下,事情不好,城墙出现裂缝了!”
  朱慈烺脸色一变,对于城墙出现裂缝,他一点都不意外,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有多宽?”朱慈烺急问。
  李纪泽比了三分之一的小手指,脸色凝重。
  “带我去看!”
  朱慈烺又急急返回城楼,明亮火把之下,只见西南角的城墙,墙垛下七八尺的地方,城墙的中段,出现了一道歪歪斜斜的裂缝,目测可以伸进半根手指了,
  杨轩正召集工匠,严令他们立刻抢修,其实所谓的抢修,也不过就是在缝隙里灌一些糯米石灰的粘合物,效果有限,且需要一定时间凝固,但明日清晨建虏就会再次发动炮击,严格说来,其实无甚用处,不过就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这一刻,朱慈烺恨自己不会造水泥,不然说不定能有一些效果。
  幸运的是,缝隙虽然出现了,但不过几尺长,尚在可控范围之內,堵胤锡赶到之后,也认为问题不大,不过众人眼中的忧虑却都是藏不住——城墙缝隙的出现,充分说明了建虏炮弹对城墙的伤害,即便有防护木板,但在建虏连续不停的轰击之下,城墙怕是终究会支持不住啊。
  “殿下,不若今夜派人悄悄缒下城去,潜入建虏营中,毁了建虏的大炮!”
  军士们用绳子缒下两个工匠,令他们在空中修补之时,杨轩忽然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的建议。
  唐通等人都微微侧目,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望着杨轩,仿佛在看着一个疯子。
  虽然是勋贵后代,但杨轩胆气极壮,不惧众人目光,继续说道:“殿下,臣已经观察三天了,建虏的三门重炮每日都从左营门出入,因重炮不易推行,臣料它们所停之处,必就在左营门的附近,建虏攻城一天,已然疲惫,我们忽然夜袭,他们一定想不到。臣愿带两百勇士悄悄出成,不毁了那三门重炮决不回来见你!”
  杨轩说的坚定,众人也都受了感染,看向杨轩的眼神,都透出了钦佩。
  杨轩的胆气,令朱慈烺欣慰,谁说勋贵无人?杨轩的身上,还流有他先祖的热血,但他却不能同意杨轩的建议,一来太冒险,容易折将,二来尚没有到那种地步,目光看向堵胤锡,发现堵胤锡低头默默,心知堵胤锡也是不同意的,于是笑道:“暗夜袭营,面对十万建虏,毫无惧色,生死置之度外,宇昂的勇气,果然是我京营第一啊!”
  杨轩,字宇昂。
  太子夸赞,杨轩急忙抱拳,有点惭愧,但也有点自当领受的豪气。
  “不过我却不能同意你。”朱慈烺收住笑,话锋一转:“黄太吉素来狡诈,这三门重炮是他倚仗之物,他岂能不严加提防?我料他必有重兵防守,我军想要偷袭,怕是进去容易,出来难。”
  “殿下说的对,我军不可轻出。如今还是应该稳守为主!”李纪泽道。
  “可如果不毁了这三门重炮,我军将处处被动……”杨轩犹想争取。
  李纪泽摇头:“不然,重炮的关键,不在炮,而在火药,没有火药,重炮不过是一堆烂铁。建虏虽然带了火炮,但携带的火药却一定不会太多,就算在运河之战缴获了我们一些,但三日炮战下来,应该也已经消耗了不少,照参谋司的推算,建虏营中的火药,最多只够使用十日!”
  “可城墙能坚持十日吗?”杨轩苦笑。
  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想知道,并且怀疑的。一时,没有人再说话,城头陷入了静寂。只有燃烧的火把,噼噼啪啪的响。
  “不,用不了十日!”
  太子温和坚定的声音忽然响起,却是原本望着城外建虏大营的朱慈烺转身看向了众人,脸色严肃的说道:“此战胜败,七日之内,就可见分晓。”
  为什么是七日?
  七日是建虏骑兵杀到河间府,同时也是吴甡两万兵马赶到河间府的时间,七日是天津战船到通州的预估时间,七日是吴三桂攻陷盖州,继而能攻陷海州的时间。
  以上任何一件事情都足以影响通州之战的胜败,不管黄太吉是怎么想的,但在朱慈烺看来,只要吴甡能在七天之内及时赶到河间府,稳固河间府防线,通州他就算赢了,哪怕最后被逼放弃通州,从水路逃走,他也是胜利者。
  何况他一点都不觉得,通州会那么容易被黄太吉攻破……
  信心是信心,准备是准备,为防不测,朱慈烺令人在西南角城墙堆积了大量的泥土袋和木料,砌成第二城墙,以为第一道城墙的支撑,如此一来,即便这一段的城墙轰塌了,建虏也无法立刻突城而入,明军仍然可以凭借城墙和火器的优势,将建虏挡在城外。
  这一夜,朱慈烺在榻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但他脑子里想的最多的却并不是城墙的危机裂缝,而是黄太吉的阴谋。黄太吉一直都没有在阵前出现,但建虏的攻击却不停,军中也没有缟素,由此可知,黄太吉这老小子还没有死呢,佛祖上帝加阎王爷都失职了,而黄太吉迟迟不出现,除了身体原因,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是在策划阴谋……
  ……
  清晨,朱慈烺被建虏的战鼓声惊醒,随即跳起来,抓起银盔和短铳,就往城楼的方向冲,
  建虏的晨攻又开始了。
  和前几天不同,今日晨攻的规模,尤其盛大,晨光之中,建虏兵马源源不断的从营中开出,骑兵步兵炮兵,建虏蒙古汉军朝鲜军,八旗的各色旗幡迎风招展,感觉建虏今日是倾巢出动,而且在炮兵之后,建虏竟然是推出了大量的盾车和云梯,看样子,应该都是在这三天里面赶制的,此外还有朝鲜仆从军扛着渡河使用的木筏,在城下列阵,看来是准备用木筏在运河上架设简易浮桥,以供大军攻城。
  更惊异的是,多尔衮的白色团龙军旗和代善的红色团龙军旗一起出现了,而在他们两人之后,黄太吉的黄罗伞盖也在建虏中军出现。
  “万岁,万岁,万万岁~~~”
  有军旗摇动,随即,十万建虏齐声欢呼,声震天地,仿佛是轰雷一般,震的城头每一个明军的耳膜都是嗡嗡作响,林鸟惊起,甚至城楼飞檐斗拱上的灰尘都噗噗地往下掉。
  “殿下,建虏这是要总攻啊~~”唐通脸色微微发白。作为一个经历过松锦之战的老总兵,这种决战的大场面他见的太多了,而每一次都是痛苦的回忆,面对城外建虏的十万大军,他脑子里面瞬间想到的,竟然是松山之败。
  松山是小城,通州也是小城,虽然境况有很多不同,但却也又很多的相同。
  其他众人也都是色变。
  站在朱慈烺身边的李纪泽小声道:“殿下,建虏忽然狗急跳墙,莫非是知晓了盖州失守,或者是城墙缝隙之事?”
  朱慈烺神色自若:“不管他,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令城中所有机动兵马,连白广恩的骑兵在内,都于南城之下集合,以备不测!”
  “是!”
  “报~~”
  一个传令兵急急奔上城头,在朱慈烺面前抱拳躬身,气喘吁吁的报道:“禀殿下,东门外的建虏摆开阵势,推着盾车和云梯,开始攻城了!”
  朱慈烺脸色微微一变,转头向东边看去,晨光中,清楚看到东城墙的浓烟升起,隐隐还能听到喊杀之声。
第八百五十一章
勇气与生死
  一连三日激战,都是西南角和南城墙的战事,东门外的建虏偏营只是列阵,但并没有实际动作,想不到今日竟然也是出动了,再看城下的黄太吉多尔衮代善的各色大旗,难道建虏在三天的试探之后,想要左右齐攻,一口气吞下我通州吗?
  “建虏还驱赶我军被俘的将士,以为前驱。堵大人说,建虏在南城必然也会使用此术,请殿下小心。”传令兵继续报。
  “卑鄙!”杨轩骂一声。
  朱慈烺却不意外,驱赶百姓和俘虏,本就是建虏最擅长的战术之一,当初在辽东,后来入塞破关,屡试不爽,今日在通州当然也不会放过。只是不知道,黄太吉摆出这样大的阵势,是不是真的已经下了最后的决心,想要蚁附攻城了?
  如果是,那就太好了。
  举起千里镜,望向黄太吉的黄罗盖伞。
  距离通州城墙二里之外,黄罗盖伞之下,众多白甲兵和建虏亲贵的护卫之中,一个金甲金盔的超级大胖子正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之上,对着通州观望,不时还和身边的亲贵幕僚们说着什么。
  黄太吉,果然是没死。
  除了黄太吉,朱慈烺还看到了正在盛年,但却内敛深沉的多尔衮,以及老而弥坚的老代善。
  “殿下,您看!”佟定方忽然道。
  朱慈烺顺着他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建虏左翼侧后方忽然烟尘大起,接着,已经列阵完毕的建虏军阵左右一分,一大队灰蒙蒙地人群被驱赶了出来,果然是被建虏俘虏的大明将士。
  和第一天不同,这一次,建虏好像把所有俘虏兵都驱赶出了,黑压压地,最少有三千多人,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扛着泥土袋,在建虏皮鞭和长枪的驱赶下,乱腾腾地往运城河而来,建虏弹压极严,但有人磨蹭或者试图反抗,立刻就会被射杀。
  “建虏要填埋护城河。”见到己方同袍被建虏驱赶,城上的人都是悲愤,但战争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好说的,站在朱慈烺身后的李纪泽小声说出自己的判断。
  朱慈烺举着千里镜不说话,痛悔却是溢于言表,这些保定兵民夫兵都是因为自己才陷入敌手啊,此刻被建虏驱赶,他却没有办法救他们。通过千里镜,可以清楚看到他们那一张张惊恐与绝望的脸,有的人甚至已经哭出来了……朱慈烺的心在流血:狠毒的黄太吉,你这是在用我大明的刀,剜我大明的肉啊。
  大约是为了故意折磨城头的明军,建虏的其他部队并不着急前行,他们原地等待,幸灾乐祸,看向俘虏兵的眼神,如同是看着一群即将走进屠宰场的绵羔羊。
  “殿下,不可心慈手软啊!”
  李纪泽是老参谋,当年跟随杨嗣昌,见过的凄惨场面多了,不要说俘虏,就是妇孺倒毙在壕沟前的也多的是,也就是朝廷坚壁清野,周边的百姓基本都已经逃走,不然建虏驱使的绝不止是俘虏,一定会有无辜的百姓。而他从太子的眼神中看出了怜悯,担心太子会动摇。
  朱慈烺当然不会动摇,他只是有点愧疚,眼神悲愤,声音冷静的说道:“告诉唐通和杨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很快,就听到杨轩在高声命令:“鸟铳手、弓箭手都准备,不管是谁,但敢有人靠近护城河,一律格杀勿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9/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