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1227

  赵小可在屋子里看的直咬牙,这帮废物,三个人也打发不了一个人,齐宁都回宫里扫地了,还怕他作甚?又想自己老躲着终究不是一个事,再说了,自己现在是掌厂太监,怕他干什么?
  想到这里,腰杆子顿时就硬了很多,推门,挺胸抬头的走了出来,到齐宁面前站定,一拱手:“齐公公。”
  齐宁冷笑一声,上上下下的打量他:“赵小可,一会不见,你就人模狗样了啊,褚公公虽然罢了咱家的位置,但也没有正式任命你呀,你怎么敢这么快就占咱家的屋子?”
  赵小可笑:“齐公公这是哪里话?这个屋子是掌厂太监所住,并不是齐公公你的私宅,你现在不是掌厂太监了,当然是要搬出来的,至于将来是谁搬进去,就不劳齐公公你费心了,褚公公自有安排。”
  齐宁被辩了一个大红脸,论口才,他实在比赵小可差的远,怒道:“你以为就是你住吗?想的美!你搬咱家的东西就算了,咱家的紫砂壶呢?咱家怎么没看见?”
  齐宁有一个心爱的紫砂壶,刚才眼睛一扫,并没有看到。
  赵小可一脸茫然,看李青朝他们三人:“齐公公的紫砂壶呢,你们看见没?”
  三人都是摇头。
  赵小可一摊手:“对不起了齐公公,你的东西都在这呢,如果没有,咱家也没有办法。”
  “好啊,敢偷咱家的紫砂壶!”
  齐宁怒气忍不住,一把就将赵小可推在地上了。
  赵小可尖着嗓子叫:“好大的胆,敢打咱家,咱家可是掌厂太监!你们三个愣着干什么?给咱家上,打坏了咱家给你们担着……”
  李青朝听了没有动,但另两个小太监却扑上去,跟齐宁拉扯了起来,而倒在地上的赵小可也跳起来,三个人围殴齐宁。齐宁身体本就不是太强壮,哪是三个人的对手?只两下就被掀翻在地了,赵小可狠狠跺他,一边跺还一边吐口水:“呸,你以为你还是掌厂太监吗?敢对咱家动手,以下犯上,看咱家怎么到褚公公面前告你!”
  赵小可正得意呢,忽然听见身后有风声,不等回头,后脑勺就重重挨了一下,接着,腰腹又被重重一击,哎呦惨叫一声,如沙包一样的摔在了地上,只觉得五脏六腑都快要被摔出来,脑子嗡嗡嗡,腰腹痛的像刀绞,瞪大眼睛使劲的看,恍惚了几秒钟后才发现,放倒自己的原来是褚公公身边的四名青衣太监。
  赵小可被放倒的同时,另两名对齐宁动手的小太监也被打倒在地。
  四名青衣太监扶起齐宁,其中一人冷笑的对赵小可说:“狗眼看人低,以为齐公公真回宫里扫地了吗?告诉你,齐公公现在是火药厂的掌厂太监了!”
  “……”
  虽然都是掌厂太监,但谁都知道,火药厂的掌厂太监可比火器厂的掌厂太监地位高多了。
  齐宁不是被贬,而是高升了。
  想到自己刚才对齐宁的所作所为,赵小可脸色一下就惨白,他知道,自己完了。
第八十四章
大明板甲
  盔甲厂。
  盔甲厂的掌厂太监叫赵宏英,四十岁左右的年纪,白白胖胖,规规矩矩,在兵仗局的几个工厂里,他资格最老,担任掌厂太监的时间也最长,见了朱慈烺和褚宪章之后,除了介绍各式盔甲,其他废话一句也没有。他这个年纪,还没有升为掌事太监,基本上就到头了,除非是有特别的机遇,否则一辈子也就是个掌厂了。
  看来赵宏英也接受了这一点,因此他对皇太子朱慈烺恭恭敬敬,对顶头上司褚宪章却是不卑不亢。
  “殿下,这是铁鳞甲,全重二十五斤,戴上明盔和铁手臂,将近四十斤。”赵宏英介绍。
  朱慈烺仔细看。
  这副铁鳞甲是用方形铁片相连在一起的,每块尺寸约两寸,相邻两块都有部分重叠,中间是一块大大的圆形护心镜,所有甲片都微微向外鼓起,有一定的弧度,铁片打磨的比较光滑,有很好的卸力作用。朱慈烺试着提了一下,确实够沉,这样的铁鳞甲并不是普通士卒所能穿戴的,只有将官一类才能有铁鳞甲,总兵将军一级的,外面还会再套上一件棉甲。一般士卒都是皮甲,有的甚至连皮甲都没有。
  铁鳞甲效果不错,不过却不适合在全军推广,一来造价高,二来过程繁琐,生产效率不高。
  朱慈烺现在急需的是一种能快速生产,并且能给官兵们提供有效保护的廉价铁甲。
  华夏王朝对弓弩之类的远程武器,历来都很重视,但对普通士卒的防护,却都比较轻忽,唐汉时期的披甲率也只有40%至50%左右,披甲率和重甲率最高的朝代是宋代,大约在七十到八十。
  宋朝有钱,能支撑起铁甲的开销,本朝财政困难,披甲率又回到了汉唐,铁甲士兵连全部士卒的三成都不到,明军防不住建虏的弓箭,一触即溃。铁甲不足,无法提供有效防护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这样的铁鳞甲,造价大约多少?”朱慈烺问。
  “四十两银子左右。”
  四十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如果是一支一万人的大军,人人装配铁鳞甲,算起来就是四十万两银子,加上头盔皮靴旗帜马匹和刀枪,武装一支万人大军,最少也需要六十万两银子。
  乖乖,怪不得朝廷装备不起呢。
  “那盔甲厂一月能生产多少?”朱慈烺问。
  “如果其他盔甲都不做,只单独做铁鳞甲,铁料和煤料都能保证,全力开工的话,一月能产一千具。”赵宏英回答的很小心。
  朱慈烺皱眉:“工部兵器局那边呢,他们的产量如何?”
  “他们人多,奴婢估计,他们全力生产的话,一月能有一千五百具。”
  大明朝两大盔甲厂加到一起,全力生产,一月也只能产出两千五百具的铁鳞甲。对比朝廷的百万大军,这产量实在是太少。
  朱慈烺放下铁鳞甲。
  盔甲厂盔甲样式众多,但只有铁鳞甲能让他看上眼,其他的盔甲大多华而不实,又或者造价太过高昂。
  看来,得需要设计一种新式铁甲了。
  铁鳞甲之后是头盔。
  明军现在使用的头盔有两种,一种是明盔,另一种是笠盔。
  明盔是将官使用,华夏朝廷传统的头盔样式;笠盔是普通士卒使用,由宋代慢慢转变而来,笠盔比明盔多了一圈帽檐,如铜钹一样的造型,戴上了不但遮阳,还可以扩大防箭的范围。
  因此,笠盔是一种好头盔,唯一缺点,就是有点沉。
  朱慈烺对头盔没怎么多说,只叮嘱赵宏英要加大笠盔的生产量,然后话题又转回到铁甲,朱慈烺令褚宪章取来纸和笔,将自己构思的铁甲样式画了一张简单的草图。
  与铁鳞甲相比,这种铁甲简单多了,严格来说,就是胸前背后两片各罩了一块弧形的薄铁板,肩膀相连处,用大块的皮革相连,如搭子一样的搭在肩膀上,肋下相连处预留出一排孔洞,穿上皮索,拉紧了就可以和身体贴合在一起,肩膀和手臂再套上传统的臂甲,如此整个上身都在铁甲的保护中。和铁鳞甲最大的不同是,他把一块块的小铁鳞甲,合并成了一个整块,如此制造起来就简单多了,而防护力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
  铁板胸前的隆起度很高,铁甲和胸部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如果被钝器集中,铁甲会变形,但胸部不会受伤。
  这是朱慈烺借鉴了欧洲板甲的设计,结合大明现在的实际,设计出的一款简易板甲。穿上这种厚度的板甲,一百步内鸟铳打不穿,更别说建虏或者流贼的弓箭了。
  赵宏英看了草图,惊讶的张大了嘴。
  “照我所画的样式,先做两幅铁甲出来,然后再寻找其中的不足,从今以后,铁甲怎么简单、怎么省力就怎么造,华而不实的功能,统统都去掉,我希望大明将士以后披挂的铁甲,都是这种一体铁板,具体怎么造,你跟工匠们商议。”朱慈烺说的很严肃。
  “殿下,有点难啊。”赵宏英皱着眉头。
  “难在何处?”
  “两块铁板要一锤锤锻打成薄薄的铁板,本就很难了,费工又费力,要想前后两片都和身体贴合起来,非得要一点弧度不可,这种弧度就更是不好掌握,弄不好就断裂了。”赵宏英说出了两个难点。
  朱慈烺不怒反笑——赵宏英是一个说真话的人,并不因为他是皇太子就一味奉承。
  褚宪章忍不住呵斥:“赵宏英,如果是简简单单就能做成的事情,何必要你做?你在盔甲厂待了五年,怎么变的暮气沉沉了?簪子那么细小的东西都能打造出来,这么一个大铁板你打造不出吗?”
  赵宏英脸色涨红,低着头不说话。
  朱慈烺笑:“万事开头难,只要工匠们努力尝试,就一定能找到其中的窍门,我相信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抓紧时间干,造出样品之后,立刻通知我,我会亲自来看。”
  赵宏英跪倒在地:“奴婢遵旨。”
  见赵宏英始终没有昂扬的气势,褚宪章有点怒,如果不是当着朱慈烺的面,他早就大声呵斥了。
第八十五章
巨大恐惧
  ……
  东厂。
  东安门北侧,距离紫禁城一千米的距离处有一座神秘的三进小院落,门口有东厂番子挎刀把守,正门外五步之处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匾,上面是明成祖朱棣手书的“东缉事厂”四个大字。
  这就是威名赫赫的东厂了。
  魏忠贤时,曾经将东厂迁进了紫禁城,东厂自成一体,完全不受皇宫的禁卫节制,即使夜间宫禁,仍有专设之门可随意出入,权柄一时无人能及。崇祯继位后,处置魏忠贤,把东厂打回了原来的位置,甚至有段时间想要裁撤东厂,不过最终还是保留了下来。
  虽然东厂声势大不如前了,从督厂厂公到东厂番子都有点夹着尾巴做人的意思,但虎去雄威在,东厂毕竟是东厂,巡查缉捕,收集情资,监视大臣的职责,仍然存在,因此朝堂上下仍没有人敢轻视东厂。
  此时在最后面的小殿里,提督东厂太监王德化坐在太师椅里,正冷冷看着跪在脚下的一个人。
  涂兴哲。
  锦衣卫把涂兴哲送进宫内,交给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王之心公公,一听是太子让送来的,王之心很是吃惊,细细盘问了一下,王之心顿时了然于心。于是什么也不说,只遣人将涂兴哲送到了东厂。
  涂兴哲是王德化的人,怎么处置,还是让王德化头疼吧。
  “干爹,儿子错了,你饶了儿子吧……”
  涂兴哲跪在地上,哇哇地哭。
  王德化脸色铁青,如果是惹了别人还好说,偏偏是当朝的皇太子,在大明,皇太子的地位本来就是超然绝伦,没有人可以侵犯,加上从昨天的校场阅兵到今日早朝的治国四策,皇太子已然成为了整个王朝最耀眼的新星,这个时候谁敢同皇太子做对,就是自寻死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