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1227

  “嗯。”
  朱慈烺迈步向前走,进入右手边的第一间匠铺,虽然他已经让齐宁下令不许跪拜,但还是有胆小的工匠在看到他之后,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既然制止不住,朱慈烺也不管了,眼睛一扫,发现很多都是白发苍苍的老工匠,年轻人连一半都没有占到。
  在一处炉火前,朱慈烺站住了脚步。
  一名头发斑白的老匠人正在敲打铳管,打一段就把里面的冷铁条抽出一段,以防止铳管和铁条连在一起。别的工匠都已经看到朱慈烺,并且跪在地上了,只有他一人专心致志的敲打铳管,头也不抬。
  “去喊这位师傅过来。”
  朱慈烺说。
  齐宁疾步跑过去,气急败坏的喊:“老古!你眼瞎了吗?太子爷来了你也没看见?”
  叫老古的工匠吓了一跳,赶紧扔了手里的工具,跪在了地上。
  朱慈烺皱了一下眉头。
  田守信大步走过去:“齐宁,你胡闹什么?太子爷只是要他过来,谁让你吓唬他了?”
  齐宁哭丧着脸:“田公公,你不知道,老古有点耳聋,不大声喊他听不见的。”
  “好了好了,快带他过来。”
  叫老古的工匠被带到了朱慈烺面。大约是吓坏了,老古脸色苍白,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小人知罪了,大人饶命。”
  “什么大人?这是太子爷!”齐宁气的咬牙,赶紧纠正他。
  朱慈烺却不以为意,微笑和蔼的道:“起来吧,不要怕,我有几个问题想要问你。”
  老古这才哆哆嗦嗦的站起来,依然是弓着腰,看都不敢看朱慈烺。
  “你叫什么?”
  “小人古作章。”老古就结结巴巴的回答。
  “世代铁匠?”
  “是,从成祖文皇帝开始,我家就是铁匠了。”
  朱慈烺点头:“我看你敲打铳管很是专心,你一月能打多少铳管啊?”
  “回殿下,小人一月能打十根。”
  铳管需要反复锻打,不但要卷圆,且要合拢的严实无缝,三天打一根已经算是很快了。
  “殿下,老古是我们这里最好的铁匠,他打的铳管也是最好的。”
  齐宁道。
  褚宪章终于是忍不住了,狠狠瞪了齐宁一眼,意思是闭嘴!太子爷面前不许聒噪。
  齐宁吓了一跳,咬住小嘴唇,不敢说话了。
  “古师傅,你平常打的都是鸟铳,如果是斑鸠铳,你几天能打一根?”朱慈烺最关心的仍然是斑鸠铳。
  听到朱慈烺称呼古作章为古师傅,齐宁紧闭的嘴唇又张开了,双眼里满是震惊。匠人都是下等阶层,是贱户,叫一声老古已经是高看了,想不到太子爷居然叫师傅!
  这可是闻所未闻的事情啊。
  褚宪章也惊讶。
  田守信却表情淡淡,对这个主子一言一行,他早就习惯了。
  “回殿下,斑鸠铳管壁甚厚,前面还没打完后面就冷了,打制非常费时,且管壁厚度稍有不一,就会有炸膛的危险,一点马虎都不能有,打制起来,耗心又耗力,小人到现在为止,一共只打制过十支,每次耗时都在七天以上。”见朱慈烺态度和蔼,一点都没有就架子,古作章渐渐不那么怕了,说话也有了条理。
  “你用的是晋铁吧?”朱慈烺问。
  “是。”
  “如果给你闽铁,你多长时间能打一支?”
  “如果是闽铁,管壁就可以稍微薄一些,打制起来能容易一点,质量也有保证,小人估摸着五天应该就可以。”
  朱慈烺看齐宁:“你们这有闽铁吗?”
  “回殿下,只有三百斤不到。”齐宁回。
  一支斑鸠铳的枪管最少重十五斤,算上火耗,需要二十斤,三百斤闽铁,连15支斑鸠铳都打造不了。
  但如今的情况下,能捡到菜篮子里的都是肉,多一支是一支了。
  “从现在起,你不要打晋铁了。齐宁,把所有的闽铁都交给古师傅,让他专心打制斑鸠铳的铳管。”
  “是。”
  朱慈烺忽然起来什么:“古师傅,你没有徒弟吗?”
  说到徒弟,古作章脸色忽然一变,低下头,眼角的泪水已经滚滚而出。
  “殿下,老古的徒弟就是他儿子,广宁战役时,他儿子被派去修理鸟铳,结果死在广宁了。”齐宁小声回答。
  触动了伤心事,古作章膝盖一软,跪在地上哇哇的哭了起来。
  白发苍苍,老来丧子,其锥心之痛,非常人所能想象。
第七十五章
流水制造
  现场所有人都是黯然。
  朱慈烺的眼眶也红了,伸手把古作章扶起来:“朝廷……对不起你呀,田守信,赏古师傅二十两银子。”
  “不要银子,我老古拼命打铳管,就是为了给我儿报仇,殿下,只要朝廷能打回广宁,寻回我儿的尸骨,我就是死也愿意啊……”古作章呜呜的哭。
  “古作章,在太子殿下面前,你胡说什么呢?”
  褚宪章一声断喝。
  古作章吓的又跪下了。
  朱慈烺压抑住心里的情绪,轻轻叹息:“齐宁,给古师傅配两个年轻人,以后抡捶锻打的工作,就让年轻人做,古师傅严把质量就可以了。”
  说完,他迈步向前走,一秒也不敢停,只恐自己的眼泪随时都会夺眶而出。
  大明一败再败,无数军士伏尸关外,像老古这种没有了依靠的老人,又会有多少呢?
  “殿下。”田守信小步跟上来,想要劝慰他。
  朱慈烺摇摇手,示意不必。
  在生产匠铺中转了一圈后,朱慈烺来到最后的成品处。
  这是一支刚制作完成不久的新枪,枪身油光鉴亮,枪管看起来也是厚薄一致,拿在手里沉甸甸,瞄了一下,感觉三点一线。一种百步穿杨,万军之中取敌人首级的豪气,在朱慈烺心中油然而生。
  “殿下,鸟铳生产共有数十道工序,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稍有偏差,整支鸟铳便报废,产出十支合格鸟铳的同时,也会有十支不合格的残次品被回炉重造,这还是五年以上经验的老工匠,如果是新手工匠,报废率更高……”齐宁详细介绍。
  朱慈烺仔细打量着手中的这支鸟铳,确实是非常精巧,光滑的木头枪托,枪身侧面上光是铜部件就有七八个:机座、引药锅、火绳击锤、套帽……每一样都打磨的极为精细,加上前面的枪管,全部都手工制作,没有一点机械,偌大的一个火器厂,一月只能生产一千多支火枪,确也在情理之中。
  “除了打制铳管之外,剩下的工作都是同一名工匠完成的?”朱慈烺打断齐宁的话。
  “是。”
  “为什么不把工序分解出来,一个工匠只负责一道,如此岂不更熟练,组装起来更快速?”朱慈烺淡淡问。
  流水线生产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早在战国时秦国就开始使用,秦军只所以能统一天下,扫平六国,除了战略得当,骁勇善战之外,背后那一支高效率的兵器生产线也是功不可没。
  秦军最擅长的就是弓弩箭阵,所使用的弓弩不但射程远,而且威力大,无数弓箭呼啸而去,将敌军射的七零八落,六国无人能挡。秦军兵器消耗远大于六国,然秦军却从来没有为兵器发过愁,原因就是秦军武器是流水线生产,不但速度快,且部件都标准化,固定化,同一个部件可以在全部武器上更换调配。
  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秦亡之后,流水线生产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再也没有人提起。
  齐宁呆了一下,心说皇太子真是异想天开,恭恭敬敬的解释:“殿下,这很难的,工匠们的制作手法各有差异,只他们自己能将自己制作的部件组装到一起,换成其他工匠,很难了解到其中奥妙。且鸟铳是负责制,谁的鸟铳出了问题,就是谁的责任,如果一人一道工序,到时出了问题,恐难找到相关的责任者。”
  “既然各有差异,那就让他没有差异,给每一个部件都定一个标准,达到标准是合格,达不到一律汰换。只要所有部件都合乎标准,组装自然不会有影响,如果最后出了问题,溯根追源就可以了。”朱慈烺说。
  “这……”齐宁的心思转不过来,只觉得这怎么可能?
  褚宪章却是眼睛一亮:“殿下所言甚好,奴婢认为,可以在火器厂施行。”
  齐宁摸摸脑袋,愁眉苦脸的道:“可标准怎么定啊?他们的习惯都不一样的。”
  和大多数太监的聪明伶俐不同,齐宁还真是有点憨,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坐上掌厂太监的位置的?
  “死心眼!把工匠们都召集起来,让他们自己商量一个标准不就行了吗?还有,殿下的意思是,以后专人专业,打制铳管的只打铳管,铸造引药锅只管引药锅,组装的只管组装,像你这样的蠢货,咱家看也不配掌厂了,回宫里扫地去吧!”褚宪章忍不住呵斥。
  毕竟是掌事太监,褚宪章的脑子比齐宁活动的多,一下就明白了朱慈烺的意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