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79部分在线阅读
见马科三人不主动请命,相互有推诿之色,站在朱慈烺身后的三大参谋和张家玉都皱起了眉头,中军官佟定方更是微微忿然,对“名声赫赫”的几个总兵,在面对战机时的犹豫很是失望。李纪泽心中暗暗叹:曾几何时,大明总兵都变得这么胆小?大小曹将军的风范已经看不到了,若是宁远总兵吴三桂在这里就好了,虽不如大小曹将军那么热血,但他一定会跳出来请命……
静寂之中,一将站了出来,声音洪亮的说道:“殿下,建虏尚不知我们已经到他们面前,暗夜出击,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我虎大威愿为先锋,杀入敌营,不将建虏大营搅一个天翻地覆,绝不回来见你!”
却是虎大威。
虎大威是保定总兵,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剿匪,和建虏交手的机会并不多,虽然知道自己麾下的骑兵不如马科三人,但见马科三人都低头不语,心中不由升起鄙夷,他洪亮的声音不止是在请命,也是在对马科三人表示不满。
三千营贺珍也请命:“殿下,三千营愿为先锋!”
朱慈烺不置可否,只目光淡淡地看着马科,唐通和白广恩。
他们三人才是八千骑兵的中坚,没有他们,就算虎大威和贺珍再是英勇,怕也担不起前锋的重任。
虎大威的保定骑兵是内陆兵,贺珍手下的三千营是养尊处优的京营兵,在马科三人看来,比之他们手下的边骑兵,两人手下的骑兵都差得远,现在两人却主动请战,将他们三人晾在了一边,如果今日领军的是一般督抚,这三人说不定还真敢默默不语,顺势推让,就让虎大威和贺珍两人去打前锋,冲出道路,他们三人就势杀入,扩大战果,如果攻击不顺,他们三人也可以毫发无伤的退回来,但面对太子,他们三人却不能,也不敢当这个缩头乌龟。
尤其太子殿下目光淡淡地看着他们,没有责备,也没有不满,但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威压,令他们三人感到心虚。
三人之中,马科最没有什么心机,在太子目光注视之下,第一个受不住,脸色发红的抱拳道:“殿下,臣久在山海关,熟知建虏战术,前锋之职,臣愿领!”
唐通和白广恩也急忙抱拳:“臣愿为先锋!”
老实说,当看到大明最精锐的骑兵将领在面对暗夜偷袭的良机时,却依然犹豫不决,前怕狼后怕虎,朱慈烺心里是很失望的,想不到大明将领竟然怯弱到了这种地步,明知道宣化城下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建虏八旗,只有蒙古八旗和汉军旗,但对胜利却依然没有多少信心。
信心和决心是一个队伍的士气所在,如果没有这两个,即使是操练严格的精锐怕也很难打胜仗。
潮白河和墙子岭的胜利,对大明的军心士气虽然有提振,但并没有扭转将士们对建虏的畏惧之心,就像后世国足的某种恐惧症一样,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逆转的。
不过马科三人终于是主动请战,朱慈烺只当没看见他们刚才的犹豫。
于是他环视众将,鼓舞道:“建虏绝想不到我军会忽然出现在宣化城下,凌晨时分又是他们熟睡之际,只要小心前行,大胆突击,坚决执行突击计划,突破建虏大营,取得大胜,并不是什么难事!但使此战获胜,本宫必上疏朝廷,为诸位将军请功。”
众将都是谢。
朱慈烺再道:“此战有进无退,为表率,本宫将亲率武襄左卫,于中路进行突破!”
听到此,众将都是脸色大变,吓得急忙跪倒:“殿下,不可!”太子离开居庸关到宣化,已经是他们这些臣子无能,以至于储君不得不亲自领兵犯险,将储君置于危险的位置了,如果再让太子随大军冲营,就算最后大胜,他们这几个总兵怕也逃不过被朝廷重罚的结果,若是太子出一点意外,哪怕只是受一点轻伤,在场总兵们的脑袋就都保不住,因此,他们的惊恐绝不是假的。
虎大威更是情绪激动,磕头道:“殿下,不可啊,你绝不能去冒险,你若是出了事情,臣等如何向陛下,向天下人交代啊~~宣化城下的建虏交给臣等,若不能取得取得大胜,臣绝不回来见你!”
说到最后,几乎要哭出来。
马科唐通白广恩也都是激动,马科涨红了脸:“殿下,区区两万建虏,臣等必破之,殿下您在后方坐镇即可,万不可冒险啊~~”
白广恩道:“殿下,臣等必死战,绝不辱没殿下的威名!”几个总兵中,流贼出身的白广恩的心思最活泛,他隐隐已经猜出了太子的用意——太子殿下这是在“激将”啊。
经朱慈烺这么一激,马科等三人再无任何侥幸,也不敢再思谋退路,知道今夜若不死战,怕真的就要被枭首城门了。
虎大威和马科慷慨陈词,争着要当先锋,唐通和白广恩也不相让。
见众将的斗志都被激发了出来,朱慈烺欣慰的点头,勉强收回命令。
事不宜迟,现在是半夜,建虏还在睡梦中,等到天亮之后,这支八千人的骑兵一定会被建虏发现,到时就没有突袭的机会了。
于是朱慈烺不再犹豫,决定分兵三路,对建虏大营实施突袭,虎大威从南面,唐通白广恩于东面,马科和贺珍的三千营从中路,看到火起,于凌晨时分,三路齐发,直冲建虏大营。
而朱慈烺在武襄左卫的保护下,在后方坐镇。
分派完毕,众将各去准备。
一炷香之后,大军向宣化进发。
为隐蔽,大军不点火把,只有前锋侦骑点了少量火把,为大军开路。
等马科等人率领骑兵大军离开之后,朱慈烺在渉营坐不住,不顾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和中军官佟定方的反对,坚持离开渉营,跟在马科和三千营的中军之后,向建虏大营而去。
“宣化成败,在此一举。虎大威虽勇,但其麾下骑兵战力有限,马科三人虽有战力,但缺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因此我非到前方督战不可,我意已决,你等不必拦阻!”
宗俊泰和佟定方无奈,只能一左一右紧紧跟随,又传令各个武襄左卫,死命保护皇太子的安全。
十一月下旬的凌晨,气温极低,感觉手都快要冻住了,但朱慈烺体内的热血却是滚烫,不同于牛栏山伏击战,他站在山腰观战,也不同于开封之战时,他坐镇中军,迎接闯营排山倒海的攻击,今晚的暗袭有点像是“偷”,因为是偷,所以就更加刺激,也就更加紧张,因为谁也不知道在建虏大营会遇上什么情况。
暗夜之中,没有火把,只有隆隆地马蹄声在耳边回响。
……
建虏大营。
熊熊火把下,一队汉军旗士兵正执着长枪,沿着木栅,最后一次巡视大营的东南角。已经快要五更了,等他们巡完这一次,估计东方就会现出鱼肚白,他们辛苦一夜的值守也就可以结束了。
走在最前方的是小佐领林保。
林保原本是大明边军,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时,被围在大凌河中,后来随着祖大寿和张存仁一起投降了建虏,这些年,积功慢慢升迁为了小佐领,也就是百总。最初的时候,林保心里其实是抗拒的,刚投降的前一年里,他不止一次的想要逃回大明,但建虏看的紧,几个冒险逃跑的兄弟都被抓回来斩杀,渐渐的,林保认命了,而后,崇祯六年,建虏张罗着满汉通婚,军中游击以上的降将都娶了满女当老婆,林保虽然只是一个普通士兵,没资格娶满女,不过却也分到了一个抢来的汉女,又在沈阳附近分到了一些田地,有家有业,渐渐地,他就死心塌地的当起建虏的兵了。
算上崇祯十一年,他已经是第二次跟随建虏大军入塞抢掠了,比起第一次面对故国的愧疚,这一次他心安理得了许多,只想着多抢钱粮,等回到沈阳,说不定能再讨一个老婆。
不过令他沮丧的是,十一月初五到现在,已经快一个月了,他却什么也没有抢到。从界岭口到蓟州,攻玉田,转而又出了马兰峪,现在杀到了宣化,前后奔波将近一千里,脚都跑细了,但银子却没有抢到几两。
不过林保并不灰心,他相信,银子会有的,女人也会有的,已经破关入塞,大明是绝对挡不住的,身为前明军的一员,他对此很有信心。另外,比起那些战死在玉田的兄弟,他还算是幸运的,人不能太贪心了,要知足……林保暗暗告诫自己,一边走一边抬头望去,只见天空黑漆如墨,距离天亮好像还很远,而巡逻路上的篝火,正一堆一堆的逐渐在熄灭中——经过一夜,木头都已经燃尽了。
真冷。
林保悄悄嘀咕了一句。
就在这时,他的耳朵里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多年在刀口上滚打的经历养成了他极其警惕的本能,他猛地站住脚步,向声音来源处看去。
木栅栏外,黑漆一片,看不到人,也没有光,只有冷风掠过,军旗被吹得猎猎作响的声音。
但他刚才明明听到外面有声音。
下一秒,林保的瞳孔猛地收缩,他右手猛地握住了腰间的刀把。张口就要喊……
……
第六百六十五章
破营
但还没有喊出来,就听见“嗖”的一声,寒光几闪,几支箭矢忽然从栅栏外的黑暗中急射而出,林保下意识地闪避,但却晚了,砰的一声,只觉得额头一紧,其中一支箭矢准确的钉在了他的额头上,巨大的动能瞬间将他撞翻在地,没有流血,但他的生命却渐渐流逝。他临死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怎么能这么准?
林保倒地的同时,角楼上值夜守望的两个建虏也被重弩射中,从角楼上栽了下来。
“敌袭~~”没有被弩箭射中的士兵大声呼喊,一边闪躲隐藏,一边找寻弓箭,向栅栏外的黑暗中还击。而负责警惕的士兵则是拿出铜锣,当当当当的急敲起来。
借着营中的火光,依稀看到,栅栏外的黑暗中站了起来一片黑影,手中不再是弓弩,而是点点的火光,随即,那点点的火光化成一道道优美的抛物线,向木栅扔来,栅栏后的敌人不明白抛来的火光是什么?但还是下意识的闪躲,不过晚了,“轰轰轰……”抛来的小火光化成连续的小爆炸,将栅栏后的敌人炸翻一片,同时也把木栅栏掀开了一道口子。
随后,那些黑影急奔上来,不顾敌人射来的箭矢,拼死将那一片摇摇欲坠的木栅栏推倒在地,营中的建虏拼命放箭,转瞬之间,就有十几个推墙的勇士被射成了刺猬……
“隆隆隆隆~~”
伴随着爆炸声,大地忽然颤抖了起来——那是无数的马蹄在大地飞奔疾驰的声音,“敌袭~~敌袭~~”锣声之下,整个建虏大营都喧闹了起来,还在熟睡梦乡中的建虏士兵被惊醒,纷纷爬起,但不等他们穿上甲胄,拿起武器,无数明军骑兵就已经杀入了营中,如滚滚地铁流,向他们直撞而来……
主将大帐。
巡营归来之后,汉军镶蓝旗副都统张存仁疲惫不堪的躺下,所谓的疲惫,并非全部都是因为体力的消耗,更因为心力交瘁,谁也不曾想到,这一次入塞竟会如此的坎坷,明军忽然换了一个面貌,感觉完全不像过去的明军,也不是过去的明国,只一个坚壁清野,就让大清吃尽了苦头。
所以张存仁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怀疑,明国何以能准确知道大清入塞的时间,并做出坚壁清野的准备?难不成是盛京有明国的奸细吗?
从入塞一开始,大清就处于被动,而最想不到的是,多罗贝勒阿巴泰的偏师竟然会全军覆没!
表面上悲痛,但张存仁内心的震撼却远胜过悲痛。
难道天下局势要改变了,大明不再只是被动挨打,开始有还击的能力了?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明国的皇太子。
小小年纪,怎有这样的能耐?
作为汉军镶蓝旗的副都统,黄太吉的心腹,张存仁此次跟随多铎入塞,可不只是领兵那么简单,更有秉承黄太吉的意思,对多铎“提言献策”的职责,即便明知道多铎不高兴的情况下,张存仁也一直在战战兢兢地提出自己的意见,但在出师不利,阿巴泰偏师又全军覆没之后,他却不怎么再说话了,原因很简单,他已经意识到,此次入塞,大明准备充分,大清怕是讨不到便宜,但豫郡王多铎的脾气,是绝对不会接受他这种说法的,所以他只能闭嘴。
青边口之战中,张存仁率领镶蓝旗冲锋陷阵,最终成功夺下青边口,不过多铎对他的态度却依然冷淡,张存仁心中忐忑,知道自己就算跟在多铎身边,怕也献不出什么计策,于是他自请留在宣化——虽然多铎的第一目标并非是宣化,但张存仁却清楚宣化的重大意义,他留在宣化,不但可以避免继续被多铎厌恶,而且还可以立下功劳——这样回到盛京之后,他对黄太吉也能有所交代。
多铎想一想,同意了。
虽然表面厌恶,但对张存仁的能力,多铎还是认可的。
得令之后,张存仁立刻带兵围住了宣化,他没有攻城的打算,但却要防止明军援救宣化。
明军主力都在居庸关的后面,整个宣大地区,能动用的机动只有宣府总兵周遇吉的三千兵和大同总兵姜襄的兵马,姜襄远在大同,想要驰援宣化也鞭长莫及,因此张存仁唯一要注意的就只有周遇吉,即便如此,张存仁还是不敢大意,因为他总觉得,明国太子怕是不会乖乖地躲在居庸关之后,任由大清在宣府劫掠,说不得会有什么动作。
累了一天,张存仁睡的很死,不过多年的军旅生涯却让他养成了灵醒的习惯,帐外急促的脚步更响起,他就被惊醒了,然后耳朵里听到一阵阵山呼海啸的声音,他大吃一惊,立刻意识到出了大事,不等他翻身下榻,他的亲兵就冲了进来,惊慌的喊:“大人,明军袭营!”
“有多少人?”张存仁一边喝问,一边赤脚冲出营帐。
一出帐门,首先看到惊慌的士兵来回奔跑,然后就看到了火光,而且不止一处,西南北三个方向,都冒起冲天火光和剧烈的喊杀声,感觉除了中军帐这块还算平静,其他地方都已经出现敌军了。
张存仁又怒又急,他想不出明军从何而来?难道是周遇吉杀过来了?不可能啊,他专门派了部队盯着龙门卫,但使周遇吉有任何动静,他立刻就会知道,难道是大同兵?更不可能,大同兵远在六百里之外,就算日夜兼程,也需要五天时间,至于张国维的标营和宣化城中的守军,就更是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