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1227

  前面的想要停,但后面的不知道命令,依然想要继续向前冲,前后相撞,顿时就乱成一团。
  而这时,一路狂奔的明军骑兵不逃了,那个明军总兵,假“何应荐”拨转马头,挥舞长刀,高声喊道:“伊拜,可知我吴三桂的名字?”
  伊拜大吃一惊,方才知道,他追击了一路的,并非是昌平骑兵,而是辽东的关宁铁骑,怪不得这么厉害,能在他蒙古勇士的合围之中杀出一条血路。只是,吴三桂不是应该在宁远吗?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一脑子的疑惑,但也顾不上多想,因为明军埋伏在山上的大炮,开始连续轰鸣了。
  轰轰轰。
  四磅重的铁弹子连续且准确的落在蒙古骑兵群中,碎石横飞,震动大地,掀起一片惨叫和血肉,硝烟迷离之中,战马长嘶倒毙,残肢断臂,在空中乱飞。蒙古兵前后不能相顾,转眼间就倒下一片。
  伊拜是蒙古八旗正白旗的旗主,身边护卫亲兵最多,也是明军炮手瞄准的重点,连续的几炮之下,身边的亲兵连续倒下十几个,想要退,但后方也是炮声隆隆,杀声不断,心知后路已经被堵住了,左边是河,蒙古人都不会游泳,右边山上的明军又不住的放箭放铳,俨然是冲不上去,所以唯一的生路,好像是在前方。
  伊拜凶性大发,举刀大吼:“蒙古勇士,杀,往前面给我杀!”
  蒙古正白旗也算是久经战阵的劲旅,虽然一阵慌乱,但并没有乱了阵法,听到伊拜的吼声,很快就重整阵型,然后就像是一头头受伤的野兽,嘶吼着,在伊拜的督帅下,往前方死命杀去。
  前方堵路的是关宁铁骑,关宁铁骑虽然是大明最强的骑兵,但蒙古骑兵的战力却也不差,绝境逃命之中,他们的战力更是被成倍的增加,关宁铁骑绝对挡不住的。
  马蹄如雷,踏起的尘土无数,几欲迷人眼,等蒙古骑兵冲到前方时方才发现,吴三桂的关宁铁骑早已不见,堵在他们前面的乃是一支支泛着寒光的三棱精铁枪头和一面面一人高的长盾所组成的盾墙,而在铁枪和长盾之间,还有一根根黝黑的鸟铳枪管伸出。
  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一张张紧张精实的面孔的明军士兵手中。
  前行的道路并不宽,全部被明军的枪阵堵死,而在临近的半山坡,亦有明军张弓搭箭,或者举着火绳枪,向蒙古骑兵进行攻击。
  “滴~~”
  一声刺人耳膜的竹哨声。
  重重铁甲之中,一个全身甲胄,头顶红缨醒目,四方脸,浓眉短须的千总吹响了口中的竹哨。
  正是徐文朴。
  冲到前方的蒙古骑兵正自迟疑,想着面对长枪和长盾,是继续冲,还是往后退时,鸟铳响了。
  “砰砰砰砰……”
  爆豆般的声响,白烟冒起处,一枚枚铅弹呼啸而出。
  血雨惨叫飞起,战马悲鸣,就像是割草一般,犹豫不决,拥挤成一团的蒙古骑兵瞬间就倒下一片。
  经过改进的浑圆铅弹和已经形成固定制程的精良火药组合在一起,配上最新式的遂发枪,威力比普通的鸟铳枪大了不止一倍,在八十步之内,蒙古骑兵身上的薄甲,根本抵挡不住,甚至连护卫在伊拜身边的重甲精锐都在这一轮集射中倒下不少。
  明军的遂发枪,已经可以近距离的撕开他们的三重铁甲,将铅弹贯入到他们身体中去了。
  第一排冲击的蒙古骑兵瞬间倒下,无人的战马被枪炮所惊,到处乱撞。
  “冲!谁也不许停!”伊拜嘶吼。
  蒙古骑兵一边张弓搭箭,向明军倾射箭雨,一边夹紧马腹,令胯下的战马用更快更猛的速度向前冲,丝毫没有转向停顿的意思——如果是往常,如果是在他们惯常驰骋的塞外大草原,他们绝对不会这么死冲,而是会迂回侧攻,或者是撤退。
  但这里是潮白河边的狭小空间,山上的大炮和震天的喊杀声在提醒每一个蒙古骑兵,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在惯常的战术发挥不出来的情况下,只能死命冲击。
  而迎接他们的是无情的铅弹。
  等他们再近一点,一个个他们从来都没有见过的,黑乎乎的手榴弹从明军阵后投掷而出,将他们炸的血肉横飞,如此强大的火力攻击下,人纵能坚持,马却受不了了,巨大的爆炸,火光和硝烟,令战马惊恐不已,它们嘶鸣、直立,任命蒙古骑兵抽打,也不肯冲向那巨大声响和火光冒起的来源处。
  混乱之中,有十几个悍勇的蒙古骑兵侥幸冲到了明军阵前,“嗬呼!嗬呼!”蒙古人呐喊着,举着弯刀,试图想要撞开一条血路。
  但那些泛着寒光的精铁枪头从长盾之后猛刺而出,一出一收之间,白的枪头已经变成了红色,血雨,惨叫,战马长嘶……
  蒙古骑兵虽然歇斯底里,不顾一切,但在精武营严整的阵型面前却是毫无机会,连续三轮冲锋而没有效果,扔下一千具尸体之后,蒙古人崩溃了,纷纷拨马逃散,脸上满是惊恐,再也没有战意了。
  他们宁愿弃马往山上跑,或者试图用各种办法泗水渡河,都不肯死在明军的火器之下了。
  伊拜大声吼叫,想要重整阵型,但却已经很难控制住部下了。最后,他自己也被十几个亲兵裹挟着,弃马爬山,想要从山上逃走,蒙古人都不会游泳,旁边的潮白河比天堑还要天堑。
  但他们错了,山上的明军虽然没有那么多的火器,但却处处都有陷阱,兽坑,兽夹,还有滚木雷石和弓箭。
  伊拜挥舞长刀,连续的格挡射来的箭矢,不想脚下一空,忽然掉到了明军预先挖好的一个兽坑里,兽坑不深,连一米都不到,但里面却预设有兽夹,伊拜的右脚一掉进去,砰的一声,就被兽夹夹住了。
  “啊~~~”
  伊拜发出一声惨绝人寰的惨叫。
  ……
  蒙古骑兵崩溃溃败之时,满达海率领的正红旗精锐,正在对堵路的明军进行第二轮的猛攻。
  号炮响起,山上涌现无数明军的时候,一支大约两千人左后的明军步兵,就像是从地底下冒出来一样,忽然堵在了建虏来时的道路上,截断了他们的归路,令建虏猝不及防。
  不过不同于蒙古骑兵的立刻突围,建虏骑兵相当的冷静,他们护卫着满达海主子,一边闪躲山头的箭矢和鸟铳,一边向河边撤去,在河边一块明军鸟铳和弓箭攻击不到的区域,重整旗鼓。
  “砰!”
  忽然,一发炮弹呼啸而来,准确的落在了建虏骑兵群中,三四个建虏骑兵被砸得血肉横飞,连人带马都变成了肉泥。
  其他建虏急忙闪躲。可河边空地狭小,根本无处躲藏,再躲就得跳河了,但九成的建虏都不会游泳,下水必死无疑。一个建虏冒险用长枪试了一下河水,发现一人多高,这一来,再无任何侥幸。
  “砰砰砰……”
  山上的炮弹不住的砸来,落点相当的准确,弹无虚发,几乎每一枚炮弹都能带走四到五个建虏的性命。
  “保护主子!保护主子!”见情况危急,担任护卫重任的噶达浑急红了眼,嘶声大叫。
第六百二十四章
中分
  在噶达浑的嘶吼声中,牙巴喇白甲兵将满达海护卫的更紧,在满达海身前左右,构筑了一道又一道的人体盾牌,将他团团保护在中间。除非是炮弹正落到满达海的头上,否则满达海完全不必担心自身的安全。
  重重护卫之中,满达海脸色通红,咬着牙,来回的拨马,看山上的明军,又看身边的河水,表情又是懊恼又是痛悔。
  “主子,不能在这里犹豫啊。不然都得让大炮轰死!堵路的明军不过一千来人,请下令,奴才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击溃!”噶达浑红着眼珠子,大声说道。
  满达海不说话,目光看向堵路的明军。
  正午的阳光下,他清楚的看到,堵路明军所使用的长枪,明显比一般明军要长一截,三棱枪头在阳光下泛着寒光,红缨醒目,一人高的长盾,精铁的铠甲,阵型齐整,将潮白河到牛栏山之间的平地完全堵死。面对随时都可能会冲过来的建虏骑兵,动都没有人动一下,只有阵后的那一杆蓝色的军旗在空中飘扬。
  只一眼,满达海就知道,眼前的这支明军步兵绝不是弱兵,其强悍程度,不亚于甚至怕是要超过关宁军。
  但管不了了,就算是天兵天将,今日也必须将他们冲散,否则两千正红旗的勇士,今日就要全部死在这里了。
  至于那从长盾和长枪之中伸出来的黑洞洞地枪口,满达海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明军的鸟铳他见多了,大多都是放烟火,根本没什么杀伤力。再者,他正红旗的勇士都是三重铁甲,就算被鸟铳击中,除非是特别倒霉,被打到脸部,否则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毫发无伤。
  咬咬牙,满达海大声下令:“噶达浑,你带一千人,冲出一条血路!”
  “辄!”噶达浑领令。
  满达海又对身边一个白甲兵吼道:“去联系蒙古人,令他们速速向我靠拢!”
  “辄!”白甲兵纵马而去。
  “宁先生,宁先生呢?”满达海忽然想起了什么,左右环顾,嘶声大吼。
  “奴才在……”
  穿布袍,外面罩棉甲的宁完我急忙挤到满达海面前。
  满达海有点臊,如果多听宁完我的话,更谨慎一些,也许就不会中明狗的伏击了。
  “生死关头,宁先生一定要跟紧我。你们两个,保护好宁先生!”满达海给两个白甲兵下令,然后挥舞长刀,环顾左右,高声呼喊道:“明狗只会使用诡计,战力实不堪一击,大清勇士奋勇向前,将他们一举击溃!冲,冲啊!”
  “嗬呼!”
  对满达海的命令,建虏骑兵报以热烈的回应。
  他们都是正红旗,满达海是他们的主子,比起混杂八旗,他们对满达海的忠心和热烈,没有一丁点的虚假。
  隆隆隆隆……
  马蹄如雷。
  噶达浑率一千骑兵突前,满达海率领剩余骑兵在后,向堵路的明军冲击而去。
  半山腰上。
  在一棵长的扭扭曲曲的野槐之下,几十个全身甲胄的武襄左卫正扇形而立,护卫着中间一个银盔银甲、腰悬长剑的少年,少年十五六岁,唇红齿白,两道浓重的剑眉之下,是一双清澈平静的眼睛,此时双手举着千里镜,徐徐扫过山脚下的战场,最后定在了潮白河边,也就是建虏主力,满达海所被簇拥保护的地方,嘴里小声说道:“四磅炮居然能砸到河边,也是难为李顺了。”
  站在他身边绯袍文臣捻须而笑:“居高临下,大炮射程自然增加,再者,殿下改进了火药和铁弹的制造,能多打三百步,倒也不稀奇。”
  朱慈烺放下千里镜,微笑道:“蒙古人已经溃败了,先生以为,建虏能支持多久?”
  “四千余蒙古兵,伤亡一千多人,最后才溃败,在臣看来,已经是蒙古人的极限了。当年,戚少保镇守蓟州时,一万蒙古兵,死伤一千,剩下的人就会全线撤退,这些年,蒙古人跟着建虏打了不少胜仗,娇惯了他们,今日算是让他们领教到了我大明的厉害!!”
  吴甡先吐了心中的一口恶气,然后继续说道:“建虏和蒙古人不同,不但更凶残,而且他们对败兵的惩罚极为残酷,不但败兵本人,就是败兵的家人也会被株连,重则全家斩首,轻则全家罚没为奴,从高高在上的主子,变成一个任何驱使的奴隶!也因此,建虏兵宁愿战死沙场,也不愿意当败兵。战死了,他家人或许还有活路,如果做了败兵,连本人带家人,都会坠入黑暗之中,所以臣以为,这两千正红旗,不杀他一个一千五六,剩下的人是不会惊恐败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