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4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0/1227

  正是庐州知府郑履祥之女。
  简易的内城城头上,一个倔强的声音传来:“月娥,吾儿~~汝父为国尽忠,你也不可辱没了郑家的门楣,站起来,不要怕,不要哭~~”
  但郑月娥如何能站起来,她娇躯颤抖,哭的已经睁不开眼,只冲着城头的方向伸手:“爹,爹~~”
  “吾儿……”
  郑履祥强忍着,但泪水却还是夺眶而出。
  “郑履祥,你降不降?”张献忠哈哈大笑,别人越是凄惨,他却是兴奋。
  “狗贼!我恨不得食你的肉,啃你的骨!若要我降你,除非是黑变成白,日变成夜!!就算你将郑某的家人杀光也无济于事~~”隔着这么远,郑履祥喷天的怒火也能清楚的感觉到。
  “哈哈~~狗官有种!”
  张献忠张开血盆大口,哈哈大笑,他最喜欢硬骨头了,或者说,他最喜欢折腾硬骨头,对手越是硬,他就越是喜欢将对方折磨的不成人样,如此他方能痛快。手指马前的女娃。左右环顾,笑问:“儿郎们,既然这狗官顽固不化,咱们就遂了他的心意,你们谁上?”
  “哈哈~~”
  张献忠手下的干儿和亲兵们都是狂笑,很多人多踊跃请战。
  只有一名年轻将领皱了一下眉头,脸上露出不忍之色,不过很快就消敛,继续那种淡淡地目光。
  “义父,我来!”张献忠的三子张化龙更是直接跳了出来,将长刀扔给亲兵,满脸淫笑的向郑月娥扑去——张献忠一共有十二个义子,除了最有名的张可望,张玉儿(张定国),张文秀,张能奇四人之外,还有另外八人,不过多年征战,现在还有命留在张献忠身边的只剩八个人,这八人之中,排行第三的张化龙最色,眼见郑月娥颇有姿色,还是一个雏。他立马就忍不住了。
  “不要,不要~~”郑月娥惊恐的喊了起来。
  众贼都是大笑,没人觉得光天化日之下做这种事情有什么罪恶和不要脸的。郑月娥叫的越恐慌,他们就越是兴奋,尤其是张献忠,他坐在马上,笑的前仰后合,眼睛里都是光。
  张华龙饿狗扑食一般的扑到了郑月娥的身上。
  郑月娥常年长在深闺之中,何曾见过这等场面?一声尖叫,直接吓晕过去了。
  “哈哈~~”众贼笑的更是兴奋。
  “住手!”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忽然从城头传了下来。
  张献忠眯眼向上看。
  只见一个年轻的官军将领出现在城头,火光照耀下,见他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面色蜡黄,面无表情。“八大王,不要伤害我家小姐,无论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虽然是面无表情,但他说话却分明是咬着牙说出来的。
  张献忠狡黠地眨眨眼睛,笑眯眯地问道:“你是谁?”
  “我是巡防百总,刘志。”
  张献忠点头:“好,你杀了这狗官,开门投降,我就饶了你家小姐~~”
  “说话算数?”刘志问。
  张献忠哈哈笑:“我八大王说话,从来都是一口一个钉子。”
  刘志的脑袋缩了回去,随即就听见城头一阵胡乱,郑履祥愤怒的声音从城头传来:“刘志,你疯了,你干什么?”
  “对不起老爷,为了小姐,也为了我们大家,我必须借你人头一用。”刘志冷酷的声音。
  话音不落,就听见杀声、惨叫。很快,一颗淋着鲜血的人头从墙垛口伸了出来。火把照耀下,人头须发贲张,眼睛瞪得像是铜铃,依然保持着愤怒无比、死不瞑目的表情。正是庐州知府郑履祥。
  郑履祥的人头就在刘志手中,他面无表情的望着下面的张献忠。
  张献忠哈哈大笑:“好小子,办事利落,够狠够毒,这女娃子是你的了!”低头见张华龙还在忙着解裤子,登时大怒,一个拨马向前,手里的马鞭狠狠地抽了过去:“娘求的,老子的话你没有听见吗?”
  ……
  京师。
  已经是戌时末(晚九点),朱慈烺离开兵部之后,在宗俊泰佟定方和武襄左卫的护卫下,并没有直接返回皇宫对面的十王府,而是沿着大街,继续向南而去。十王府前面的这条大街是京师最繁华、也是最核心的商业区,也就是后世的王府井大街。京惠商行龙潜在渊,志向远大,总行就设置在这里。
  太子马队在“京惠商行”总行的门口短暂停留了一下。
  唐亮下了马,进入京惠商行。
  太子的马队,继续向前。
  自从回京的第一时间,朱慈烺就想要到京惠商行,到赵直的灵位前,亲自上一炷香。但他是大明的皇太子,有些事情只能想,不能做,虽然他已经向崇祯帝坦白了他和京惠商行的关系,但这并不表示他可以随意进出京惠商行,大明商人是贱籍,不说皇太子,就是普通官员也很少出入商人店铺和住家,如果朱慈烺这么做了,他必然会遭到铺天盖地的攻讦和弹劾。在如今大明情势危急,风雨飘扬的情况下,这是不智的行为,他不能做。
  所以他只能派唐亮。
  即便如此,朝堂上的非议怕也不会少,但他能顶住。
  赵敬之率店中所有掌柜和伙计在商行门口迎接唐亮。
  虽然不是太子,只是太子身边的小太监,但对赵敬之来说,这已经是莫大的荣宠。荣宠之中更有惶恐,担心因此为皇太子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参见唐公公~~”唐亮一出现,赵敬之立刻躬身。
  “快起~~”
  唐亮深知赵敬之在太子心中的地位,不敢怠慢,亲自将他扶了起来。
  目光望着赵敬之的脸,发现赵敬之鬓角的白发比过往多了很多,皱纹也深邃了,虽然表面假装轻松无事,但眼神里的悲凉和痛楚,却是藏也藏不住。唐亮心中感叹,知道长子赵直的死,对赵敬之是一个莫大的打击。
  “太子殿下令咱家来,为赵公子上一炷香。”唐亮道。
  “公公请。”赵敬之的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
  唐亮进到商行,又转到后面的二进院,最后来到赵直的灵位前,恭恭敬敬地上香。事发已经将近两个月,赵直早已经下葬,除了赵直的灵位,此间再没有赵直的任何遗物。
  “殿下让咱家转告你,赵公子的仇,不日就可报。”临走前,唐亮小声告诉赵敬之。
  “谢殿下。”赵敬之再也忍不住,老泪潸然而下。
  赵直被小襄城伯李国祯杖毙后,赵敬之并没有报关,虽然大明律法森严,即使是勋贵,也不能随意夺人性命,哪怕是打死一个仆人,都会有官司缠身,虽然最后的责罚不会重,但依然会受到一定的惩罚,事情闹大了,说不定爵位都会被剥夺呢。
  但赵敬之没有报官,他相信太子一定会秉公处理此事,而闹到官府那里,说不定倒被李国祯逃脱了呢。毕竟李国祯不是无缘无故,他手中有赵直是“奸商”的这个借口。
第五百九十三章
用忠斥奸
  在离开兵部之前,就眼下的局势,朱慈烺和吴甡有过短暂而秘密的讨论。
  “殿下,庐州失守,侯恂和马士英都是要担责任的,但他们两人刚刚赴任,朝廷纵有责罚,怕也是言语,真正要负责下台的,怕是安庆巡抚郑二阳。”吴甡道。
  朱慈烺沉吟点头:“虽有督师和总督,但安庆巡抚依然至关重要。先生以为,谁可以继任?”
  “臣以为,前湖广巡抚方孔炤是大才,可以继任。”吴甡拱手。
  方孔炤,就是定王和永王的老师、一代完人方以智的父亲。方孔炤素有谋略,初为湖广巡抚时,曾经八战八捷,张献忠等人诈降时,他也立主不可,力陈招抚策略的错误,但不被上司采纳。崇祯十三年,因为杨嗣昌指挥失误,官军大败,方孔炤背了黑锅,被逮捕下狱。多亏其长子方以智以血书诉冤,上述至崇祯帝,才得以从轻处理,遣戍绍兴。
  方孔炤是东林人,和吴甡是旧识,吴甡知道方孔炤的才能,自然要想办法施以援手。
  “陛下会同意吗?”朱慈烺问,毕竟方孔炤是因为得罪崇祯帝的红人杨嗣昌而被下狱的,朱慈烺担心,崇祯帝对方孔炤的怒气还没有消。
  “行不行,都得试一下。”吴甡道。
  相信这应该不是他一个人,而是朝中东林,包括蒋德璟范景文等人在内的共同想法。
  朱慈烺点头:“方孔炤确实可用,找机会,我会向父皇进言。”
  “谢殿下!”吴甡大喜。
  虽然都是巡抚,但就影响力来说,安庆巡抚比湖广巡抚差了一截,方孔炤如果以戴罪之身重获起用,担任安庆巡抚其实很合适的。朱慈烺曾经答应过方以智,要帮他父亲解困,如果能成功,也算是兑现了诺言。
  “关于宣大总督,内阁有人选了吗?”朱慈烺问。
  “张国维不论资历还是政绩,都是上上之选,加上有江禹绪的前车之鉴,周延儒这一次老实了许多,不敢再胡乱伸手,所以臣以为,张国维任宣大总督问题不大。”吴甡回。
  “宣化巡抚呢?”宣化巡抚李鉴和宣大总督江禹绪都收了晋商的贿赂,崇祯帝已经下旨论罪,而两人的接替人选已经进入到了讨论中。
  “尚没有人选。”吴甡回。随后又补充一句:“不过河东副使朱之冯深孚众望,有多人推荐。”
  历史上,朱之冯就是接替李鉴成为宣府巡抚的。到任后,首先平息了军士的闹饷,稳定了宣府的局面。但监军太监杜勋和总兵王通却早已经投靠了李自成,朱之冯整顿军备,想要拼死抵抗时,这两人却已经开关投降,愤怒的朱之冯冲上城头,想要亲自发炮,却发现大炮导线孔已经被封死了,不仅如此,还有不少士兵拽着他的胳臂,求他不要发炮。孤臣无力可回天,朱之冯仰天长叹,自缢而死。
  “朱之冯不错,”朱慈烺道:“是个好官。”
  “是啊,就看内阁怎么选了。”吴甡道。
  他声音平静,但朱慈烺却能隐隐听出一些不甘。
  入阁,是大明朝每一个文臣的终极梦想,吴甡也不例外。历史上,他在崇祯十五年入阁成为了次辅,因为理念不同,和首辅周延儒颇多争执,继而形成了南党和北党。这一世因为朱慈烺的穿越,他入阁之路硬生生地被截断了——崇祯帝表面上不在乎太子党,但内心里对吴牲却有所不满,因此不同意吴甡入阁。现在内阁只有四人,照大明朝内阁应该五到六人的传统,最少应该再补一人,但崇祯帝却一直不补。
  朱慈烺心有歉意,心说吴阁老,你现在虽然不是阁老,但以后肯定能做上阁老的。
  吴牲拱手:“还有一事向殿下禀报,口北道分巡道的人选,已经确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0/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