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8/1227

  “你疯了。谁害死你儿子了?”范永斗面无人色,他没有想到,自己的老底会这么被梁嘉宾掀了出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范永斗,不要以为你做的隐蔽,我就不知道!”梁嘉宾哭声更烈:“我是疯了,自从你害死我儿子,我就疯了,我只所以苟延残喘,活到今日,就是要看到你被报应的一天。今天,终于是来了。范永斗,你等着被凌迟吧,哈哈哈哈哈~~”
  “疯子,疯子!”范永斗已经完全失去了方寸,慌得不知道怎么办了。
  人影一闪,梁嘉宾忽然向他扑了过来,一把抱住了他。
  范永斗吃了一惊,本能的伸手推拒,两人就这么扭打在了一起。
  这种情况下,谁也不敢拉架,其他晋商怕被波及,慌的闪到了两边。
  “啊~~~”范永斗忽然一声惨叫。
  血光乍现,原来他的右耳被梁嘉宾硬生生地咬下来了。
  直到这时,朱慈烺才挥挥手,武襄左卫冲上去,将两人分了开。
  范永斗罪有应得,但梁嘉宾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若没有其子之事,他不会自认其罪,更不会跳出来举发范永斗。
  范永斗捂着耳朵,杀猪一般的疼叫。
  梁嘉宾衔着半只耳朵,满口是血,疯狂的笑,感觉已经是疯了。
  到此,晋商们的心防彻底崩溃,面对太子,都认了走私之罪,并不住的叩头,求太子殿下饶命——只有一人依然抗拒,那就是范永斗,范永斗坚不认罪,连来远堡的范家商队他都推给了儿子。但他认罪不认罪已经不重要了,在酷刑之下,范家的管家,领队和账房终于是支撑不住了,他们先后开口,将范家的斑斑恶迹一一供述,同时也供出了范家藏银的地点,其后,范永斗的两个儿子也顶不住,开始招供。
  很快,墨迹未干的一大叠的供词,就送到了太子面前。
  到现在,朱慈烺终于可以放心了。
  人证物证皆在,晋商之案已经是一个铁案,于是他立刻下令:“这几人的家中和商号中应该还有隐藏的违禁品。宗俊泰,你带武襄左卫即刻搜查。张家玉,佟定方,你二人配合,记着。一定要严密仔细,家中商号,一处也不能放过~~~”
  朱慈烺不是皇帝,也不是刑部,没有下令抄家的资格,所以要想搜查晋商府邸,只能使用“找证据”的借口,而这个借口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证据做支撑,不然会授人以柄,所以朱慈烺才不得不浪费了这么多的时间,先把晋商本人找来,再抓他们的心腹拷打,最后才能执行抄家。
  另外,朱慈烺还没有回京,身上还背着“代天巡狩”的名义,这也是他可以利用的一个模糊点。
  黄家黄云发虽然不在张家口,但他的罪责却跑不了,一样被抄家,查封商号。
  “是!”
  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抱拳听令。
  抄家由他、张家玉和佟定方三人共同负责。
  听到太子的命令,范永斗瘫在地上,再也起不来,被咬掉的右耳依然在流血,但他却好像感觉不到疼痛,只老眼呆滞的喊:“范家对朝廷有功,范家捐钱捐物,范家……”
  但已经没有人理会他了。
  很快,张家口再次骚动起来,各家晋商的商号和府邸早已经被京营严密看管,太子命令一下,行动立刻展开。武襄左卫和精武营冲到晋商各处商号和府邸中,依照管家和账房先生,或者是晋商本人的口供,甚至是压着他们本人到场,开始找寻各家藏银的地窖,搜银抄家。
  遭逢大变,各家晋商都是一片哭声。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众军之中,一名面如冠玉的年轻文士轻轻叹息,却是军中赞画张家玉,他授命和宗俊泰、佟定方一起抄家,现在他们来到的是范家,范家人口众多,将近两百人,此时都被押在旁边的一个偏院里,男男女女,老老小小,不知命运如何,都在惊慌哭泣。
  中军官佟定方上前一步,小声道:“赞画不必可怜他们,若非他们吃里扒外,挹注建虏,建虏岂能肆无忌惮,在辽东占我国土,杀我百姓?”佟定方自十六岁之后就跟随父亲在辽东军中,大小血战经历无数,最恨的就是投靠建虏,向建虏通风报信的汉奸,晋商资敌的行为更胜于汉奸,佟定方如何能不恨?
  张家玉微微点头,知道自己有点心软了,以范家的恶行,遭受现在的待遇,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走吧,我估计范家地窖里的银子,不在少数。”武襄左卫指挥使宗俊泰一直沉默,这时忽然说话。
  ……
  范府临街而立,对面街道有一家小酒馆,突逢巨变,小酒馆今日并没有开门,但奇怪的是,二楼却一个客人凭栏而立,一手扇子,一手酒壶,不停的往嘴里灌酒,脸上带着招牌式的微笑。
  原来是萧汉俊。
  ……
  “圣旨到~~~”
  抄家的行动刚展开没有多久,张家口的南门口,几个锦衣卫护卫着一名绯袍太监就急急奔入了张家口,问明了太子所在的地方,立刻快马向巡道衙门而来。
  到了衙门前,那绯袍太监跳下马,气喘吁吁的喊:“圣旨到~~太子接旨~~”
  右手举着缎黄的圣旨,一边喊,一边奔入衙门内。
  因为太急加上太疲惫,脚头发软,被门槛一绊,差点就摔倒了。
  而在他们到来之前,朱慈烺就已经得到了消息,于是毫不意外的在前堂迎接。
  绯袍太监秦方在朱慈烺面前展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不意外,崇祯帝催太子回京,而且是立刻动身,不得停留的严厉口吻。
  朱慈烺苦笑,心说父皇心急的暴脾气,还是不能改。
  秦方宣读完圣旨,小心裹起来,然后双手搀扶朱慈烺:“殿下快起。”
  朱慈烺站起来,接住秦方递过来的圣旨,肃然道:“秦公公辛苦了,今日已经晚了,今夜在张家口休息一夜,我们明天一早出发如何?”
  此时已经是申时末(下午六点),日渐西沉,天色马上就要见黑,今天启程已经是不现实了,秦方犹豫了一下,躬身拱手道:“殿下请尽快,陛下在京师等你可是等的心急了。”
  朱慈烺点头,令人带秦方下去歇息。
  秦方是专门来传递圣旨的,虽然对张家口的大动静很吃惊,但却一个字也不多问,仿佛根本没有看到太子的京营兵已经接管了张家口的防务,并封锁张家口周边,到处设卡盘查,甚至抄家的行为——做什么就是做什么的,不该他关心的事情,他绝不多问。
  等秦方退出,朱慈烺目光看向跪在院子里的分巡道程绍孔。
  程绍孔面如死灰,事到如今,他已经没有任何侥幸了。
  如果是督抚,他还可以糊弄,说自己不知情,但他却不敢糊弄太子,因为太子是国本,是未来的皇帝,他可以糊弄一时,但糊弄不了一世,惹的太子大怒,说不得他整个家族都要倒霉。何况晋商们都已经招了,他对晋商的袒护,已经不可能隐藏了。
  两个武襄左卫上前,将程绍孔押到了太子面前。
  程绍孔跪在太子脚下,动也不动,只是哆嗦。
  朱慈烺望着他,冷冷问:“程绍孔,你可知罪?”
  “臣……”程绍孔脸色煞白,跪伏在地,用哭腔回答:“知罪。”
  朱慈烺点头:“很好,你能知罪,说明你还良心未泯。我问你,这些年你收了晋商多少银子?”
  “罪臣不清楚……大约有两三万两吧。”程绍孔趴在地上,已经哭出来了,一是惭愧,二是恐惧。
  “除了你,还有谁收了晋商的银子?”朱慈烺盯着程绍孔。
  “这……”程绍孔哑住了。
  “怎么?都如今这地步了,你还想要掩护他们?”朱慈烺的口气骤然严厉。
第五百八十一章
晋商保护伞
  程绍孔吓的哆嗦,猛地叩头:“罪臣不敢。罪臣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分巡道,知道的事情不多啊。”
  “那就把你知道的写出来。记着,这是你唯一的机会,你不写,王登库他们也会写给我。写的好,我保你性命,如果还是推三阻四,为他人做掩护,就休怪本宫无情了!”
  “罪臣明白。”程绍孔拜伏在地。
  武襄左卫将他带到后面的一个小房子里,给以笔墨,令其将知道的事情,全部都写下来。
  朱慈烺脸色凝重,就像程绍孔说的那样,一个小小的六品分巡道,是罩不住张家口这片大天地的,在程绍孔之上,有一支更大更强的保护伞,在罩着晋商,令其畅行无阻。也因此,晋商之弊才可以在明末存在这么多年,但朝堂上却从来都没有人提出。
  要想彻底解决张家口“互市”的弊端,这些人必须被揪出来。
  脚步声响,刘肇基走了进来,抱拳躬身禀告,说城厢里的一些不法小商铺已经清查完毕,从粮食铁器到硫磺,都有涉及,请问当如何处置?张家口的走私,晋商是大头,但城中的小商户却也多有参与,不然只靠八家晋商也难以支撑起建虏的消耗。
  “没收禁品,按禁品的价值,处十倍到三十倍的罚银,粮食十倍,硫磺三十倍!限三日之内交清,不然抄没家产。”朱慈烺脸色凝重:“另外,派人广为告知:此次本宫查缉张家口,只是为了揪出不法奸商和城中的贪官污吏,百姓和遵纪守法的良商都勿惊。”
  刘肇基抱拳应诺,急急去忙。
  一切处置完毕,现在朱慈烺就等一个消息了,那就是,究竟能从张家口抄出多少银子?
  而这是他此行最关键的议题。
  抄家由宗俊泰、张家玉和佟定方三人共同执行,相信三人绝不敢有丝毫纵放,而在抄家之前,武襄左卫已经将晋商们的管家和账房都拷打了一遍,令他们每个人都写出主家藏银的地点和大概数量,并且相互印证,胆敢有人撒谎或者隐瞒,立刻严惩。
  现在,朱慈烺坐在后堂中,翻着这些人的口供,脑子里计算着大约能搜到的银两数目,心情竟然微微有些激动。这些不是口供,是存折啊,同时也是大明度过难关,中兴再起的希望啊!
  有一种说法,大明不是亡于天灾,也不是亡于流贼和建虏,而是亡于不健全的财政制度。自洪武皇帝朱元璋建立大明,确立低税赋的国策后,大明朝廷的岁入就年年递减,若非中间出了一个张居正,在万历年间改革税法,实行一条鞭,说不定大明在万历年就崩溃了。
  但张居正的改革并不彻底,甚至是留下了一些病根,其后大明再没有一个像张居正那样的首辅,财政状况日渐恶化也就不奇怪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8/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