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227

  听到此,宗俊泰再无疑问,这恶徒果然是女刺客的同伙!
  转身回报朱慈烺。
  不用他回报,朱慈烺远远已经听到了,稍微沉思了一下,点头:“告诉他,我答应!去把那个女刺客带来。”
  佟定方去带刺客。
  “殿下,万万不可~~”
  吴甡丁启睿等文臣正好赶来,见太子居然答应了刺客的勒索,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大明朝,气节为先,无论皇帝还是太子,从开始到现在,都绝不接受恶人的勒索。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土木堡之变时,明英宗被擒,为了换取最大的利益,虏首也先向明朝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并说只要明朝答应他的条件,他便放回明朝的皇帝。
  也先的要求,被大明朝臣严词拒绝,随即拥立英宗的弟弟继位为皇帝,也就是景泰帝。
  那个假三千营士兵提出的要求虽然无关大明的江山社稷,但却关系皇家的颜面,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以后所有人都会拿着太子在意的人和事,要挟太子了。
  比起一个女子的性命,国体更为要紧。
  即便那女子是忠烈的后代,但和国体相比,也是微不足道的。
  吴牲,丁启睿,梁以樟等人都意见一致,认为绝不可答应歹徒的要求,其中吴甡尤其激烈。
  朱慈烺冷静的听他们讲完,默了半晌,淡淡道:“你们说的都对,为政者,心里揣的是九州万方,应该爱民如子但又冷心如铁,确实不应该接受歹人的要挟,答应歹人的条件,今日为一刺客,明日为一贼首,后日说不定就变成了城池和国土了。但本宫的心志却没有改变。原因只有一个,在本宫看来,用一个微不足道的女刺客换回一位忠良之后,于国家于朝廷都是一件大幸,足以向天下人表明,朝廷爱护忠良之心。”
  顿了顿,继续道:“汉章帝时,匈奴人大举进攻西域,汉将耿恭退守疏勒城,身边只剩几百人,求援奏疏送到东都洛阳时,已经是半年之后,朝中众臣都以为汉兵只剩下几百人,且路途遥远,将近万里,匈奴兵马又极盛,朝廷不宜救。只有大司徒鲍昱坚决主张救援,他说,国家派士兵去守卫万里之外的边疆,如今边疆战士遭遇袭击,国家如不派兵救援,这等于放弃了他们。这不仅会让国民寒心更会让士兵寒心,最后还会有谁为这个国家付出呢?”
  “汉章帝以为然。于是,为了这几百人,七千汉军救兵从敦煌出发,跨越沙漠,奔袭西域。前后耗费众多。虽然这么做在军事上有点得不偿失,甚至是有点愚蠢。但朝廷要让百姓知道,国家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之作战的士兵。此战虽然没有救回全部汉军,只救回了十三名将士,但却彰显了汉朝的国威和仁爱。”
  说到此,朱慈烺眼眶微微有点红:“每一个为我大明尽节的官员和武将,都是我大明的耿恭,我虽不能救他们性命,但却要保他们子弟的安全。”
  不知道什么时候,周围的喧嚣都停止了,暗夜之中,除了火把燃烧时的噼啪声,就只有太子清朗的声音在夜空中传荡。
  那名女刺客在文官们和太子激烈争吵时,就已经被带来了,她站在旁边,清楚听到了朱家太子和文官们所说的每一句话,文官们说话时,她一脸冷笑,唇角始终挂着不屑的冷笑,但当朱家太子说出这番语重心长的话语之后,她微微惊讶,第一次不用仇恨,而是用一种好奇的目光扫了朱慈烺一眼。
  “殿下仁慈……”
  听太子讲完,吴牲虽还是有点不同意,但却没有刚才那么坚持和激烈了,长长地叹口气,久久不语。
  众将也都是肃然,从山东总兵尤世威,河南总兵陈永福,一直到下面的千总把总,乃至现场的每一名将士,心中都奔涌着一股暖流……
  朱慈烺看一眼已经被带到现场的女刺客,再看向宗俊泰:“去告诉他,他的条件我答应了,女刺客他可以带走,官军绝不追他们,但颜姑娘的安全必须保证,但少了一根汗毛,我必夷灭他们的九族!”
  “是!”
  宗俊泰抱拳听令,然后转身大步前行十几步,来到包围圈的外面,先呼喝一声,包围的武襄左卫将士为他闪开通路,宗俊泰来到那假三千营士兵面前,昂首将太子的命令宣达。
  听到朱家太子同意以人换人,那名假三千营士兵,也就是女刺客口中的黎叔,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他真没有想到,朱家太子会答应他的答应,刺杀太子是诛灭九族的大罪。更不用这里是官军大营,官军想要杀死他,比捏死一只臭虫还要容易,他劫持这女子,不过就是抱持一丝侥幸的心理,死马当成活马医,不想朱家太子居然真的同意了。
  女刺客被推到了朱慈烺面前。
  朱慈烺冷冷看着她。
  她目光依然仇恨。
  “你是张献忠的人,你和你的同伙,都是张献忠派来游说罗汝才的使者,对吗?”朱慈烺问。
  女刺客冷哼一声,不屑回答。
  朱慈烺向田守信伸手。
  田守信将一个木盘呈送到他面前,木盘中有一个香囊。
  朱慈烺拿起香囊。
  看见香囊,女刺客脸色又大变。
  “李湘云?对吗?”
  香囊是锦衣卫从女刺客身上搜出来的,上面绣有一个名字,朱慈烺拿着香囊仔细看,辨出了上面的字。
  女刺客还是冷哼,不承认也不否认。
  “我把此物还给你,但你要答应我一件事……”朱慈烺举起香囊,不管李湘云同意不同意,他接着道:“带两句话,一句带给张献忠。另一句带给他的义子,李定国。”
  李湘云惊讶的眨了眨大眼,她没有想到,朱家太子居然知道她哥哥?虽然李定国是张献忠的义子,但张献忠义子众多,此时的李定国还是一个年轻将领,刚二十二岁,尚没有完全崭露头角,几乎没有名气,不明白朱家太子怎么会知道的?
  朱慈烺使一个眼色,田守信明白他的意思,抬手一挥,站在李湘云身后的武襄左卫都向后退了三步。
  朱慈烺迈步来到李湘云的身边,不管李湘云警惕仇恨的眼睛,望着李湘云的粉脸,压低声音道:“告诉张献忠,多行不义必自毙,不为自己,为自己的后代想想吧。”
  “告诉李定国,男子汉大丈夫,提三尺剑,当以驱逐外虏为己任,糜烂地方,祸害百姓,令朝廷内外不能兼顾,白白便宜关外的建虏,算什么英雄好汉?滥杀无辜,真是他李鸿远所愿意的吗?这句话一定要带给他,令他细想。”
  李定国字鸿远。
  在朱慈烺说话时,李湘云扭头看向旁边,一副憎恨、厌恶到想要呕吐的模样,众将都是怒,文官们更是气的咬牙启齿,一个刺客,流贼女,居然敢在太子殿下面前如此放肆,只这种态度,就足够凌迟之罪了!
  朱慈烺却不在意,他最关心的乃是李湘云会不会将他的话带给张献忠和李定国,张献忠已经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给他带话,不过是抱持一丝不可能的奢望,希望他能少杀一些百姓。关键是李定国,朱慈烺希望这一位曾经两蹶名王的名将,能够早一点归顺朝廷,以为和建虏的最后决战提供帮助,而不是在这期间拉后腿,搅动江南,阻碍大局的发展。
  “不管你多恨我。我的话,你都一定要带给他们两人,因为这不但关系他们,更关系到无数百姓的生死命运!”朱慈烺盯着李湘云。
  火把照耀下,李湘云肌肤雪白,脖颈修长,扭转的侧脸上,鬓边耳角的处子茸毛清楚可见。
  朱慈烺的心,微微一动,他忽然回想起刚才在大帐中的那番搏斗。
  赤膊相战,上下翻滚,他死死抱着不放——自从穿越以来,朱慈烺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宫中美丽的女子虽多,但他却一个人也没有多看过,一来他心事重,二来他十五岁的身子,二十六七的灵魂,且是那种非常拘谨的灵魂,前世里的老师经历,令他不敢有过多的胡思乱想,但就在这一刻,他的心,忽然动了一下……
  不过只是一瞬,朱慈烺很快就冷然:“给她松绑吧。”
  “是。”
  两名武襄左卫给李湘云松绑。
  巩永固宗俊泰和佟定方急忙带着锦衣卫上前,防止李湘云有什么暴起的不轨动作。
  李湘云被松了绑,她咬着玉齿,活动手腕。
  朱慈烺将香囊放回木盘中,田守信单手拿着木盘,冷冷地递到李湘云的面前。
  李湘云犹豫了一下,终究还是将香囊拿在了手中。
第五百五十六章
女刺客(5)
  “拿了香囊,就意味着我们成交了,我的话,你一定要带到。”朱家太子冷静的声音传来。
  李湘云哼了一声,还是不看朱慈烺,只紧紧地将香囊握在手中。
  朱慈烺微点头。
  四名武襄左卫押着李湘云向前。
  众军包围之下,黎叔紧张的满头是汗,他和李湘云能不能脱困,就在朱家太子的一念之间。当包围的武襄左卫向两边分开,四名武襄左卫押着李湘云出现在他对面时,他暗暗松口气,心道赌对了。目光在丫头脸上一扫,见丫头虽然脸色苍白,眼眶红红,但精神尚好,于是欣慰的一笑!
  原来,李湘云行刺太子乃是自作主张,黎叔事先并不知情。当夜晚来临,丫头忽然不见时,黎叔才知道事情不妙,联系到丫头这两天的异常表现,他立刻猜出,丫头去找朱家太子报仇了!
  而李湘云的潜行办法,他稍微一想也想到了——丫头大部分的本事都是从他这里学的,他清楚知道丫头会什么,不会什么。于是依样画葫芦,也找了一辆运水的马车,不过他运气不好,没等到三千营,只等到了一辆左柳营的车,一番颠簸进营之后,他捂死一名三千营的士卒,换了衣甲,冒险潜行。不想却被巡逻的士兵发现了。幸亏颜灵素出现的及时,不然他肯定要被官军剁成肉酱了。
  李湘云一脸歉意,对黎叔不好意思,目光望向颜灵素时,眼神里却充满了好奇。
  她想知道,能令朱家太子低头,所谓的颜姑娘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哦,原来是一个小美女。
  什么照顾忠良之后,不过就是掩饰的借口,狗太子肯定是看上这小美女了!
  李湘云暗想。
  “人到了。”宗俊泰冷冷望着黎叔。
  黎叔面无表情:“马呢?牵马来!”
  宗俊泰执着铁鞭忍着怒火:“放了人,自然就会给你马!”
  黎叔冷笑:“当我是三岁小孩吗?我放了人,你们一拥而上,还有我们的活命吗?”
  “太子殿下已经准你们离开,你还不信吗?”宗俊泰怒。
  黎叔不屑:“朝廷最是言而无信!”
  “给他们马!”
  一个清朗的声音忽然从后方传来。
  听到此声,宗俊泰立刻抱拳躬身。
  黎叔脸色微微一变,他知道,说话之人一定就是朱家太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