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5/1227

  “杀狗官,分田地,不纳粮~~”
  每说一次,闯营士兵都呼喊一次。其声音惊天动地,感觉都快要把天给掀翻了。
  对明末百姓来说,这实在是无比美好的三个词。
  这也是李自成和张献忠罗汝才等人的不同之处,其他人只知道烧杀抢掠,李自成却首先提出了招揽人心的政治口号。
  这其中,李岩发挥了很关键的作用,宋献策帮李自成捏造了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言,李岩则为李自成建立了一套蛊惑百姓的政治理论。正是在这套政治理论和口号感召之下,李自成才能从崇祯十三年到十五年,短短两年时间,就在中原大地卷起了千堆雪,并奠定了入主京师的基础。
  “妖言惑众!”
  吴甡脸色凝重的说道:“闯贼实乃是祸乱天下之根,今日决战,绝不能让他走脱!”
  朱慈烺却不说话,对李自成的蛊惑之言也没有太在意,他双手举着千里镜,目不转睛的望着对面的闯字大旗。
  双方军阵相距两里,正是千里镜可以清楚观察的范围。
  闯字大旗之下,众多精骑的护卫之中,一名脸色苍白的壮汉坐在一张大椅子里咳嗽不停,虽然是坐在椅子里,但因为特意为他构建了一个小木台,椅子放在木台上,坐在椅子里的他跟身边的骑兵是一个高度——能得如此待遇,想来就是闯营大将刘宗敏了。
  贾鲁河之战后,从俘虏的口中朱慈烺已经得知刘宗敏被炮弹击中,深受重伤的事情,当时就是狂喜,刘宗敏是李自成的左膀右臂,去了刘宗敏,就等于是去了李自成的一条胳膊。现在见到刘宗敏的虚弱样,证实了俘虏的供述,朱慈烺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抹欣慰的微笑。
  刘宗敏旁边,是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中年文士,从其年纪和位置来看,应该就是李自成的首席智囊牛金星。
  此时牛金星正皱着眉头,满脸不悦的和右手边的一个人争辩。
  那人披着铁甲,骑着一匹枣红马,但却没有戴头盔,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微有胡须,相貌文雅而英俊,大约是因为争辩有点激烈,此时他脸色涨红,好像是颇为气愤。牛金星却一直在冷笑摇头。
  想来,这就是李岩了。
  这么长时间,终于是见到李岩了。
  和历史上的传言差不多,李岩果还是有一些鹤立鸡群的潜质。
  只是不知道他和牛金星在争辩什么呢?
  朱慈烺将千里镜交给吴甡。
  “大明之幸,天下之幸啊,刘宗敏果然病入膏肓了,”吴甡举起千里镜,一眼看到了刘宗敏,立刻就大喜,随后看到争吵的李岩和牛金星之后,他也忍不住好奇:“那应该是牛金星和李岩吧。看样子,他们两人好像因为什么争吵了起来。哈哈,妙啊,闯贼的两大智囊临阵争吵,岂不是败军之相?”
  “先生猜,他们为什么在争吵?”朱慈烺问。
  吴甡摇头:“臣猜不出,不过肯定是和临阵应对的策略有关。”
  朱慈烺笑:“那我大胆猜一下,我觉得,李岩可能是不同意使用流民攻击……”
  “何以见得?”吴甡奇怪。
  朱慈烺摇头:“没有理由,只是感觉。”转对左右两边的武襄左卫:“江思威何在?”
  “臣在~~”
  一骑纵马而出,声音洪亮而清楚,就是周围的三千营将士也都清楚听到他的回应。
  “你如此如此……”朱慈烺小声叮嘱江思威。江思威仔细聆听并铭记在心中。
  叮嘱完毕,又令江思威重复了一遍,确定没有问题,朱慈烺点头:“去吧。”
  “遵令!”
  江思威调转马头,用手里的长枪挑了一面三角白旗,向对面闯营军阵奔驰而去。
  虽然挑白旗,但不是投降,乃是使者的意思。
  望着江思威奔驰而去的背影,吴甡捻着胡须笑:“殿下您这是要耍阳谋啊~~”
  朱慈烺也笑:“先生以为,李自成会中计吗?”
  吴甡道:“闯贼虽然声势浩大,但归根结底不过就是一个匹夫,昨日贾鲁河大战,居然能抛下二十万老弱不管不顾,只为自己逃生,如此之人,能有什么大智谋、大心胸?臣以为,他一定会中计。”
  朱慈烺点头,叹息道:“李岩和李自成并不是一号人……可惜了。”
  江思威笠盔红缨,全身甲胄,挑着三角白旗,威风凛凛地向闯营军阵驰去,在八十步左右的距离勒马站定,挥舞手中的三角旗,高声而呼:“吾乃武襄左卫江思威~~特奉大明皇太子殿下之令,有几句逆耳良言要转告给李岩李公子~~”
  中气充足,声音洪亮,就像是一只巨型的喇叭,将他所说的每一字都清楚的传送到了对面的闯字军旗之下。
  此时,李自成刚刚巡阵完毕,拨马回到了闯字大旗之下,整个闯营的士气都已经被激发了起来,正准备要下令攻击,却见官军阵中忽然来了挑白旗的使者,心中颇为奇怪——这么多年,尤其是闯营掘了凤阳皇陵之后,闯营和官军已经是势不两立,闯营不可能投降,官军也不可能招安他们,两方只有死战,所以“使者”这样的东西已经很久没有在阵前出现过了。
  等听清楚官军使者指名道姓要和李岩说话时,李自成心中的惊奇就更多。
  “一定是官军的诡计,放箭,射死他!”
  坐在椅子里的刘宗敏,一边剧烈咳嗽,一边恶狠狠地建议。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属下以为,听听也无妨。”牛金星道。
  李自成不说话,只看向李岩。
  李岩是当事人,他要征求李岩的意见。
  李岩隐隐有一种不妙的预感,本能的就想要拒绝,但却又挂念被朱家太子俘虏的红娘子,想着官军使者或许带来了红娘子的新消息……
  正犹豫中,那个官军使者洪亮的声音却又传来:“太子殿下说,李公子本是佳人,虽然从贼,但犹记家乡百姓的好,不祸害河南的百姓,和其他流贼匪首完全不同,太子殿下甚是欣慰,为表嘉奖,特赦红娘子之罪,准予红娘子归家~~”
  江思威声音洪亮,两方军阵中心的将士都清楚的听到他所说的每一个字。
  李自成脸色一沉。
  对于使用流民为先锋之策,李岩一直反对,认为流民没有战力,驱赶流民冲阵,有碍于闯帅仁德之名,从古至今,凡事成大事之人,都爱民如子。从没有驱赶流民充当炮灰之人能建立基业的。因为此事,李岩不但和牛金星辩。也和闯营众将辩,惹得大家都不开心。官军使者之言,明显就是在映射此事。
  什么?
  归家?
  李岩有点不敢相信。
  接着就看见对面官军军阵从中间一分,两个官兵押着一名红衣女子走了出来,女子被五花大绑,但脸色却倔强,走路昂首挺胸,丝毫没有屈服的样子,一名官兵割断了她胳膊上的绳索,旁边有人牵过一匹战马,将马缰交到她手中。
  红衣女子不敢相信自己会被释放,她惊讶的看一眼官军大纛之下的大明皇太子,觉得朱家太子一定是在耍阴谋诡计,自己不能配合!目光再看向对面的闯营军阵,当看到那个模模糊糊、但在心中却清晰无比的身影时,芳心一阵激动,暗想管他呢,就算死,也要死在我家公子身边,于是一咬牙,翻身上马,猛拍马背,“驾!”向闯营军阵驰去。
  “红娘子!”
  几乎在同一时间,李岩确定了红衣女子就是自己妻子红娘子,他脑子嗡嗡作响,心情激动的难以自制,不等李自成命令,一甩马缰就冲了出去,虽不是青梅竹马,但两人是患难夫妻,感情非常深厚。李岩这一下完全是发自内心,根本没有细想。
  对面举着千里镜的朱慈烺微微而笑,李岩,我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一个痴情种。
  李自成皱着眉头,独眼里满是凶狠。
  在决战的关口,朱家太子释放红娘子,明显就是要动摇我军心,李岩绝不可……
  他刚这么想,李岩就已经冲出去了。
  李自成恼怒的挥了一下马鞭,心知朱家太子必有诡计,且士气不能等,于是喝道:“吹号,令白鸣鹤立刻进攻!”
  几乎同时,江思威洪亮的声音再传来:“太子殿下仁德,但有悔过自新者,一律既往不咎,废辽饷,分田地,轻徭役,望尔等幡然悔悟,早日回头是岸~~”分田地,轻徭役,这两句话原本不在朱慈烺的计划中,是听到李自成的蛊惑之言后现加的。
  李自成脸色更冷。
  最后一句话众军都没有听到,因为闯营的号角已经响起来了。
  “呜呜~~”
  压迫人心的号角在闯营中军响起。然后两边的号角依次开始响应,呜呜之声鼓荡天地。
  立刻,左右两翼的步兵阵中那些篷布被掀开,露出了流贼使用马车临时改装的防守武器——盾车。将门板或者是木排立在马车上,固定好,就成了盾车,三到四人推行,贼兵躲在盾车之后,可有效防止被官军的鸟铳击伤。
  虽然闯营竭尽了全力,但因为时间紧,材料不足,折腾了半宿也不过拼凑出了五六十辆盾车,无法覆盖五里长的战线,只能每隔几十步放置一辆,两辆之间的空隙由高举木盾的士兵来填充。
  因为少,怕官军提前预知做准备,所以用篷布遮挡。
  “杀!”
  押阵的白鸣鹤拔出长刀,高声命令。
  “杀,杀,杀~~”
  两万名流民兵在各个头目的带领下,都举起手中的兵器,高喊杀,连喊三遍,用尽最大的力气将心中的恐惧和害怕驱赶出胸腔。
  声音震动天地。
  与此同时,在两军阵中的开阔地带里,李岩和红娘子同时下马,几乎是抱头痛哭。前行的流民大军和官军都看到了一幅现代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场景——李岩和红娘子抱在一起。在森严保守的明代,男女当众相拥,即便是夫妻也是相当罕见的事情。红娘子出身草莽,李岩不拘小节,也就他们两人敢于这么做。
  短暂的激动之后,震天的喊杀声令李岩骤然清醒,心说不好,现在可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这一番动作都让两军看见了,怪不得朱家太子会放红娘子,原来是要利用用红娘子打击我闯营的士气!
  原本,闯营的士气被李自成临阵鼓舞而激励了出来,但红娘子一出现,这升腾起的士气,一下就泄掉了不少。古人迷信,阵前出现女人本就不是什么吉利之事,一直为李自成所忌讳。再者,两军对阵,一方大将的老婆被放回,两人在军前抱头相拥,对士兵们的“决死之气”有很大的影响——你们当将军的阖家团圆,我们却要去拼命?
  幸亏闯帅当机立断,命令立刻进攻,不然士气受到的影响会更大。
  不,不止如此,李岩越想越惊,朱家太子不止是要用红娘子打击闯营的士气,更是要离间他夫妻和闯营众将之间的信任!朱家太子为什么会释放红娘子?难道是他李岩背地里做了什么事情吗?和朱家太子做了交换?又或者,红娘子被拘押这么长时间,已经被朱家太子策反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