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6/1227

  经过四个时辰的急行军,押着“郑州知府”王瑀的囚车,已经行到了中牟地界,押解的军士们都累了,但王泗却不同意休息,严令众军继续向前,天亮之前必须赶到开封城外的阎李寨,将“叛徒”王瑀和一干罪证交到闯帅的面前。
  王瑀虽然名气不大,但却是第一个被闯帅正式任命的文官,他亲家还是闯营大将袁宗第,他暗地里归顺朝廷,向官军输送闯军关键情报之事,非有铁证不可,不然不说袁宗第,就是李自成本人也不会轻易放过。
  王泗对自己掌握的证据非常有信心。
  但这并非他急切想要赶到阎李寨的原因。
  王瑀私通朝廷,出卖闯营情报之事,表面上是他侦破的,但内里出力最多的却是李岩。
  作为李自成任命的“推官”,王泗在郑州的主要任务就是防谍,最初他根本没有怀疑王瑀,也不敢派人监视王瑀,只是在上个月给李岩的书信中偶然提到,“知府大人”最近特别喜欢参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到城外的小白马寺。原本他只是随意提到,不想李岩听后立刻就警觉了,令他派人监视王瑀,并在王瑀府中安插眼线。
  经过一个月的监视,他竟然真发现了王瑀一些异常举动,又深入挖掘,尤其是撬开了王瑀
  并趁着今日王瑀和官府细作在小白马寺见面的机会,想要一举拿下,不想那个官府细作甚是狡猾,在重重包围之下,居然也还是溜走了,令他扼腕叹息。
  不过王瑀本人、包括他管家、还有小白马寺中的两个假装成僧人的官军细作都被他抓到了。人赃俱在之下,王瑀也不得不承认。
  作为李岩的好友,王泗深深知道李岩最近面对的困境,红娘子落入官府之手,军中谣言不断,说李公子为了救妻,可能会出卖闯营。虽然闯帅表面上没说什么,但内心里谁知道有没有怀疑李岩呢?
第五百零七章
朱仙镇之战(9)
  所以王泗才要拼命赶路,想着尽快赶到阎李寨,将王瑀交到闯帅面前,言明李岩的功劳,令闯帅知道,李岩对闯营是忠心的,若非是李岩的提醒和帮助,他是万万不可能捉到王瑀的。而王瑀的存在,将会是闯营巨大的漏洞,闯营后勤的虚实,全部都将为朝廷所获悉。
  有此大功,闯营中对李岩的流言,应该能减免不少吧。
  王泗一行有七八十名骑兵,赶着囚车,从中牟大道经过,一刻也不停。
  而在大道不远处,有一处大军的营寨。
  王泗勒马看了一眼。
  他知道,面前的是小袁营。
  作为郑州推官,虽然他不掌民事,但他对郑州附近发生的事情还是很清楚的,九天前,小袁营攻打开封受创,被拉到中牟县来修整,当时王瑀还曾经亲自到营中慰问。
  时间是深夜,小袁营静寂无声,营门之上高悬着红色的灯笼,大营木墙之上插有火把,营中小袁营的大旗在夜色之中不是太清楚,只隐约看见有士兵在营门附近往来巡逻。
  借着火把的光亮,王泗清楚的看到,小袁营的营盘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而是一个长条形,宽度不到两里,长度却超过了八里。
  王泗微微奇怪,心说这营盘扎的怪,如果敌人突袭,两里的宽度,不是瞬间就可以穿营而过吗?
  不过王泗也没有多想,这里不是前线,小袁营的战力又是渣五类,根本不是闯营主力,袁时中本人也不是什么将才,扎营扎的乱七八糟,也不是什么太惊奇的事情。他心中系着李岩,急于将王瑀送到阎李寨,草草扫了几眼之后,就押着王瑀急急离开了。
  王泗没有看到的是,在小袁营的四周,挖掘有一条宽三丈,深一丈的大壕沟,历来行军扎营都会在前后左右挖掘壕沟,以防止敌袭,不过小袁营这一条壕沟挖的尤其长,尤其宽。沟里照例倒栽了削尖了的木棍,人一旦掉下去,就必死无疑。
  营门下的黑暗处,两个士兵正站在那里,远望着在官道上急行而过的马队。
  “真是可惜,王瑀弃暗投明,想不到这么快就被闯贼察觉了。”年轻英俊,脸蛋白净的士兵轻声叹。
  “你想救他?”另一个虬髯士兵冷冷道。
  却是侯方域和张名振,此时两人都穿着小袁营士兵的军服,挎着腰刀,一副值夜士兵的样子。张名振也就罢了,想不到侯方域居然也舍得弃掉他的儒士长衫,穿上邋里邋遢的丘八服,看起来这三个月的磨炼,让他心性改变不少。
  “如果可以,我当然想救他,但小不忍则乱大谋,我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小事,而坏了太子殿下的大计。”侯方域惋惜的摇头,忽然又道:“王瑀行事不密,才会被闯贼的犬牙捉到,我等千万要小心啊。”
  张名振斜睨着他:“怎么,你怕了?”
  侯方域脸色一下涨红:“我侯方域自从脱下儒衫,穿上这身军服,就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真要出了什么意外,我断后,你带梁大人先走!”
  张名振笑了,冲侯方域抱拳:“豪气。侯公子已然是脱胎换骨了!张某向你道歉。”
  侯方域哼了一声扭开头,气呼呼地不看张名振。
  张名振忽然脸色一变,喝道:“出来!”
  侯方域楞一下,什么出来?
  就见张名振身形闪动,几步箭步蹿到了右边的黑暗处,呛啷一声拔出了腰刀,做势就要向黑暗中劈砍。
  “别杀我……”
  一个黑影从黑暗处滚了出来,噗通跪在张名振的面前。
  却是一名营中的老兵。
  “你在这里干什么?”张名振冷冷问,
  “喔……尿尿……”老兵结结巴巴。
  “刚才我们说话,你听见什么没有?”张名振盯着老兵。
  “没。喔什么也没有听见,就只是尿尿……”老兵摇头像是拨浪鼓,但脸色却苍白,额头上有冷汗,就好像他非常紧张。
  “哦,”张名振却是相信了,收起长刀,淡淡问:“你是后营的吧?我昨天见过你。”
  “是是是。”老兵连连点头。
  张名振点头:“你走吧,以后少喝点水,别老是半夜尿尿。”
  “是。”老兵如蒙大赦,爬起来扭头就走。
  不想他刚转身,张名振就长刀出鞘,猛的一挥,将他脑袋削上了天空。
  侯方域惊的合不拢嘴:“这这这……”
  张名振在尸体上擦了擦刀上的血,还刀入鞘。
  “他不是没听见吗?你怎么杀了他?”侯方域结结巴巴的问。
  张名振瞥他一眼:“我根本没有见过他,更不知道他是不是后营的……”
  侯方域明白了,原来张名振使用的是诈术。
  老兵的撒谎说明他听到了一些东西,不然他何必撒谎?
  “我们杀了人,可怎么交代?”侯方域强自镇定。
  “这有什么难的?”张名振淡淡道:“就说他是逃兵即可。”
  侯方域呆呆的,他再一次的意识到,自己比张名振实在差的太远,虽然在读书和智谋方面,他自认不输张名振,但在事情的临机处置和察言观色之上,张名振的江湖经验比他老道多了。
  “愣着什么呢,拎上人头,我们去见值日官。”
  张名振冷冷一句,迈步向前走。
  “啊……”侯方域脸色顿时发白,他一白面书生,四大公子之一,穿上这身皱巴巴的丘八服,就已经算是跌份了,再拎上一颗呲牙咧嘴的人头……如果是过去,侯方域死也不会听从,但现在他性子改变不少,又知自己如果胆怯了,一定会被张名振所耻笑。于是一狠心一跺脚,强忍着胸腹间的呕吐感,从地上摸起那颗人头,两根指头勾住头发,屏住呼吸……
  就在这时,忽然马蹄声急促,一匹快马从官道上疾驰而来。
  因为暗夜静寂,马蹄声清脆如雨,侯方域吓了一跳,手一抖,刚勾在手里的人头,又掉地上了。
  张名振却是霍然回头:“有急报!”
  小袁营中军帐。
  袁时中居中,梁以樟和刘玉尺分坐左右。
  “闯贼已经是强弩之末,开封之战,官军必胜!”梁以樟声音虽低,但气势却非常足,端坐在椅子里,目光炯炯:“所以我小袁营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但有两军开战的消息传来,我军就要立刻移营,从路北移到路南,再挖掘十到十五里的壕沟,和北面的壕沟练成一线,一共二十三里,令闯贼插翅难渡!”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看,眼睛里却都有忧虑。
  梁以樟扫他们一眼,忽然站立,厉声道:“事到如今,两位难道还要犹豫不决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连忙站起。
  袁时中抱拳道:“大人哪里话,事到如今,袁某岂敢还有二心?”
  “那你二人犹豫什么?”梁以樟脸色沉沉。
  袁时中不说话,刘玉尺回答道:“小袁营只有两万人,壕沟却有二十里长,平均分开,一里不过一千人,闯贼大军五十万人,纵使是败退,怕也是有几十万人,一旦闯贼拼命攻击,即便有壕沟之利,小袁营怕也是抵挡不住啊,一旦闯贼从壕沟前逃脱,我等岂不是愧对太子殿下?”
  他说的是实情。
  梁以樟点头:“此事太子殿下已有考虑,如果梁某料的不差,官军援助小袁营的兵马,一定正星夜兼程,向这边赶来。再者,壕沟之用并非是要拦阻,而是要延缓闯贼逃跑的时间,增加其逃跑的难度。闯贼溃败,官军一定在后面紧追不舍,只要壕沟能延缓闯贼两到三个时辰,官军就可以将其全歼在壕沟之前!”
  刘玉尺点头:“那就好,就是不知道殿下会派多少兵马?何时能到?”
  语气间颇没有信心。
  不是对别人,而是对自己。作为小袁营的二当家,刘玉尺对小袁营的斤两太清楚了,明为两万人,但能战的也就是五千人,拦不住李自成事小,一旦被李自成突破,说不得他小袁营就会全军覆没。到时他和袁时中成了光杆司令,太子殿下怕也不会给他们太高的职位。
  “大掌盘,二掌盘,”相处了这么些日子,梁以樟对袁时中和刘玉尺已经有相当的了解,知道他们心中的忧虑,于是肃然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小袁营当日遵从殿下的命令,退回开封,并在开封城下血战,又冒着可能被闯贼识破的风险,到中牟县来修整,可谓是惊心动魄。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这最后的一步,只要挖掘壕沟,阻截闯贼,小袁营就立下了这不世之奇功,不但高官厚禄,还会流芳百世。值此关键时刻,两位难道要功亏一篑吗?”
  袁时中和刘玉尺相互一望,袁时中忽然一咬牙:“梁大人不必说了……为报太子殿下的知遇之恩,就算是将小袁营拼光了,我袁时中也要将李自成阻截在壕沟之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6/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