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1227

  “张家玉,你留一下。”中军帐,朱慈烺留住了赞画张家玉。
  “是。”
  张家玉站住脚步,向朱慈烺躬身行礼。
  张家玉“岭南三忠”之一,著名抗清英雄,长的帅,少小就有大略,又是举人,那日和张名振一番比试,从武力到智谋都不落下风,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大才,尤其对鸳鸯阵的理解令朱慈烺眼睛一亮。朱慈烺留他在军中做赞画,一来是千金买骨,给天下读书人做榜样,二来也是想要重点培养,经过这几天,他对张家玉有了更多了解,因此想要找张家玉谈一谈。
  “元子,你对中原局势怎么看?”朱慈烺走到河南地图前。
  张家玉跟过来,英俊的脸庞上满是兴奋——想不到皇太子会亲自询问他对时局的看法,到京营时间虽然不长,但京营气象却让他眼睛大亮,在他看来,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京营必然会成为一支精锐,而这一切的变化都赖于太子的抚军。太子英明啊。也因此,他投笔从戎的决心更加坚定,但为了光大门楣,明年的会试还是要参加的,不管中与不中,他都要从军跟随太子。
  张家玉朗声回答:“回殿下,流贼虽然势大,但外强中干,只要开封不失,谋划得当,三边总督孙制台、丁督师、保定杨制台和左良玉的人马,一起出击,紧密配合,定可将流贼剿灭在河南境内!”
  朱慈烺淡淡笑。
  张家玉虽然是举人,但毕竟没有上过战场,又血气方刚,所以看轻流贼一点都不奇怪。
  虽然张家玉的判断失误,但朱慈烺并不生气,反而很欣慰——因为他从张家玉身上看到了文人少有的英武之气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豪迈,如果张家玉哆哆嗦嗦,唉声叹气,朱慈烺反倒是要小看他了。
  而且也不能说判断失误,因为张家玉所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各部要紧密配合——在如今情势下,这是最难达成的,不说其他,只说左良玉就不会完全听从督师丁启睿的命令。最大的军镇不能百分百服从命令,只想着保全自己的实力,想要所有军镇紧密配合,当然就是缘木求鱼了。
  “如果你是督师丁启睿的幕僚,你会如何为他出谋划策?”朱慈烺笑问。
  皇太子亲切的态度给了张家玉更多的勇气,他涨红着脸:“回殿下,其实臣最想做的不是幕僚,而是亲自上阵杀敌!不过既然殿下问,那臣以为,丁督师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练兵,按部就班的做自己的事,而不是跟在流贼身后,疲于奔命的救火。”
  “但他是朝廷督师,流贼肆虐,他不能不救。”朱慈烺道。
  张家玉低下头,不说了。
  虽然血气方刚,但他却也知道,有些话不是他能说,有些事情也不是他能评论的。
  “如果流贼围攻开封,你以为,朝廷该如何救援?”朱慈烺问。
  问到实际问题,张家玉回答就不如刚才那么流利了。
  不过比起那些读死书的文人,他表现已经很让朱慈烺满意了——只要加以磨炼,张家玉应该可以成为一名文武兼备的名将。而历史上的张家玉也的确有过不俗的战绩。隆武元年,清将金声桓围抚州,张家玉率军驰援,十一月中旬,与清兵遭遇,张家玉埋伏诱敌,率众奋战,大败清军,歼敌五千余,解抚州之围,时称“隆武朝第一战功”。
  谈到最后,朱慈烺忽然问:“张家玉,你以为朝廷对袁崇焕当初的处置如何?”
  听到这个问题,张家玉一下就呆住了。
第三百零八章
四大罪状
  张家玉万万没有想到皇太子会问他这个问题。
  如果没有朱慈烺的穿越,按照历史的正常轨迹运行,明年初参加会试的前期,张家玉会凭吊袁崇焕故居及鏖战旧迹,并写下了《燕市吊袁督师》诗。
  黄沙白雾皂雕旗,独赖孤臣两臂挥。
  热血作书招死士,裹疮临战立重围。
  遂令汉卒闻笳奋,共扫妖氛奏凯归。
  劳苦功高谁得似,中山何事谤书飞?
  张家玉是一个大袁粉,对袁崇焕当初的遭遇愤愤不平,因此才会写出此诗,但袁崇焕是钦案,朝廷早有定论,张家玉写这样的诗有映射圣天子,对朝廷不满之意。
  朱慈烺是一个穿越者,知道张家玉的心意,所以他直接点破。
  张家玉却想不到这一点,只以为自己平常的狂妄之言被皇太子知道了,一时脸色发白,冷汗涔涔而下。
  “袁崇焕有四罪。一,身为兵部尚书以及蓟辽督师,负责蓟州辽东防务,却怠忽职守,致使建虏绕道入塞;二,援兵到达之时,却遣散各路援兵,分守各地,只留关宁军独守蓟州,然建虏却从蓟州僭越而过,直达京师;三,妄杀毛文龙,导致皮岛哗变;四,私自与建虏和谈,又卖粮米给蒙古朵颜部,而朵颜部转手就给了建虏。如此四罪,袁崇焕难道不该死吗?”
  朱慈烺冷冷问。
  其实当初处死袁崇焕时,明廷给袁崇焕定了九大罪状,分别是“付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及兵薄城下。”
  朱慈烺将其归纳成四罪。
  这四罪也是袁黑对袁崇焕的主要攻击点。
  “殿下!”张家玉噗通跪倒在地,呜咽道:“督师冤枉啊……”
  “你想要为袁崇焕平反?”朱慈烺问。
  “臣不敢……”张家玉哽咽道:“臣只是不忍看到忠臣蒙冤……”
  “冤不冤不是你说的。”朱慈烺冷冷道:“袁崇焕是钦案,朝廷已有定论,如果你再有放肆狂言,被有心之人攻讦,影响到你明年会试的大计,我也未必能帮的了你。”
  “只要督师的冤屈能够伸张,臣九死无悔……”张家玉已经满脸泪水。
  “如果你真想要替袁崇焕伸冤,那么就奋发努力,做出一番功绩来,有了功绩才会有人相信你的话,你也才有资格上书圣天子!如果袁崇焕真是冤枉的,圣天子自然会为他平反。而本宫刚才所说的四项大罪就是关键所在,如果你能找出合适的理由,并做出合理的解释,到时不消你说,本宫自会上疏为袁督师平反!如果不能,不要说圣天子,就是全天下的百姓也不会信服。”朱慈烺冷冷道。
  “臣……”张家玉抬起头。
  朱慈烺抬手打断他的话:“把你想要说的话写成条陈送到我案前,另外,私下里不得再议论此事,你是我京营赞画,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代表我呢。”
  张家玉楞了一下,随即额头冒出了冷汗——袁崇焕是钦案,自己说点不满的狂言也就罢了,如果被人误以为是皇太子指使,连累到皇太子,那他就万死莫恕了。
  “臣明白了。”
  张家玉拜伏在地,脸上的泪水和冷汗混成一片,滴在了地毡上。
  张家玉走后,朱慈烺坐在帐中静静沉思,眼神中混杂着无奈和悲伤,
  明末乱局中,明廷并非没有人才,但却都损耗掉了。熊廷弼,王在晋,袁崇焕,杨嗣昌,卢象升,郑崇俭,陈奇瑜,孙传庭,每一人都是合格的督抚大才,但这么多的人才,却没有能挽救大明的颓势。
  其中袁崇焕争议最大。
  由一个小小的知县,最终成为了一名位居二品的兵部尚书兼辽东督师,袁崇焕的才能是无可争议的,正是在他的整饬之下,辽东兵才成为边军第一精锐,但也是在他任内,建虏降服了朝鲜,解除了后顾之忧,大明对辽东的封锁之策被撬开了一道缝隙,建虏可以从朝鲜获取到一些必备的战略物资,而崇祯二年建虏入塞,袁崇焕更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是蓟州僭越之事……
  “殿下,吴伟业求见。”田守信小声道。
  “哦,宣!”朱慈烺回过神来。
  ……
  校场上。
  千总徐文朴带着麾下的三个把总正呼呼狂跑。
  “总头,卑职连累你了。”把总石祥武一脸惭愧,对自己监督不严,麾下出现逃兵却连累到徐文朴一起跑圈出丑,心中很是过意不去。
  徐文朴目视前方,昂着头:“屁话少说,以后给老子盯紧点,再出现逃兵就算太子殿下饶你老子也不饶你!”石祥武是他老部下,贯彻他的命令最彻底,是他手下三个把总中操练最严格的一位,士卒苦不堪言,这一次十三个逃兵,倒有一半是石祥武的部下。
  “嗯!”石祥武用力点头:“放心吧总头,再有逃兵出现,你把我脑袋拧下来当球踢!”
  徐文朴哼了一声:“光盯着可不行,还需要有其他的办法。你们三个听好了,从明天开始,老子就搬到你们下面的营房里去住,和兵蛋子们一起操练,一起吃住!老子倒要看看,操练到底有多苦?”
  石祥武三人都是吃惊。
  “总头,不可以呀!”石祥武叫。
  “有什么不可以的,这是老子的命令!”徐文朴一声吼,加快脚步,将三个把总甩在身后。
  石祥武三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不敢再劝。
  很快,徐文朴要搬到士兵营房,和士兵们同吃同住同操练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营。听到这个消息,不但士兵们吃惊,连朱慈烺都感到惊讶,千总官职虽然不高,只是六品武官,但毕竟是官啊,平常训练都有优待,来回十公里的长跑可以骑马,不必像士兵们一样呼呼长跑。但徐文朴却放弃了这特权,要和小兵们一起吃住一起操练,如此士兵们操练的热情必然会提高不少。
  有徐文朴起头,不管愿意不愿意,其他千总都得跟上。
  嗯,朱慈烺很欣慰,徐文朴是一个可造之材,未来必可大用。
第三百零九章
府库见底
  徐文朴的营帐中,三个把总正在听徐文朴训话。
  徐文朴大声道:“你们听好了,男子汉大丈夫,既然戎服甲胄就要建功立业,当日朱纯臣徐允祯总督京营时我等没有机会,就算有功劳也可能被他们吃了,现在太子殿下抚军京营正是我等的好机会!只要严格操练,奋勇杀敌,还怕太子殿下看不到吗?和兵蛋子们同起居,共操练虽然有点苦,但不趁着年轻受点苦,不在太子面前表现,混一份从龙之功,位列朝堂,还要等以后老了再后悔吗?”
  徐文朴读书虽然不多,但说话却非常有煽动性。
  石祥武三人都被鼓动了起来。
  石祥武抱拳道:“我等听总头的!”
  “错!”徐文朴压低声音,“不是听我的,是听太子殿下的!你看太子殿下将过去的编制全部打乱就知道了,太子忌讳下面的人抱团。你们要真想混一番功业,就老老实实的练兵,杀敌,我估摸着用不了多久,太子殿下就会带咱们出京!”
  虽然当日皇太子裁撤军官曾经说过京营要出京杀敌,造成那些世袭军官们人心惶惶,不少人选择了离职,留下的军官们也都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现在听徐文朴这么说,石祥武三人就更是明白:太子不是在恫吓,是真要出京打仗了。
  出京是一个危险活,但同时却也是一个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如果没有校场的严格操练,就算机会真摆在面前,怕也是抓不住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