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0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62/1227

  济尔哈朗跪拜:“臣领旨谢恩。”
  得了圣旨,济尔哈朗意气风发,
  晚间,济尔哈朗召开军议。
  帐中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
  除了济尔哈朗这一位王爷和罗洛浑这一位多罗郡王之外,还有爱新觉罗尚善、爱新觉罗屯齐这两位年轻宗室的后起之秀,大学士刚林,蒙古旗噶哈、兵部侍郎兼参政洪承畴、镶蓝旗都统艾希礼,镶黄旗都统谭泰,正蓝旗都统河洛会。
  此外,汉军正黄旗都统巴颜,镶蓝旗都统李国瀚,正红旗都统吴守进、镶红旗金砺,正白旗都统石廷柱,镶白旗都统马光远也都被征调了。
  ——几个汉军八旗的都统中,以马光远的资格最早,投降建虏也最早,原本他是汉军正白旗人,领过重炮兵,但在前任汉军镶白旗都统祖泽润两度被大明俘获,最后在通州投降之后,黄太吉在军中临时钦点马光远为汉军镶白旗都统,其后黄太吉虽然死了,但他临死前的安排,被多尔衮保留。
  此时,马光远坐在帐中,已经显出胡须斑白,座中诸将,属他最老。
  汉军八旗,这一次一共来了六旗,除了汉军正蓝旗佟图赖跟随阿济格守锦州,镶黄旗刘之源留在沈阳警戒之外,其他六旗都到了。
  而除了六旗,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物,那就是被建虏封为“怀顺王”的耿仲明。
  ——耿仲明,字云台,时人又呼为“耿二”,清初三藩之一,生于辽东盖州卫,崇祯初为登州参将,孔有德叛乱时,为孔有德内应,攻陷登州,后随孔有德一起渡海投降建虏,被封为怀顺王。
  历史上,耿仲明随清兵入关后,镇压各地义军,顺治六年改封靖南王,与吴三桂、尚可喜合称清初三藩,不久因为私藏逃人,畏罪自缢。
  因自缢,所以被宽大处置,保留了爵位。
  其子耿继茂继承。
  其孙就是随吴三桂一起反清的耿精忠。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诏撤“三藩”,十三年,耿精忠自称兵马大将军,蓄发恢复衣冠,从福建起兵,与吴三桂合兵入江西,被清军镇压,遂降,康熙二十一年,三藩之乱彻底平息后,被清廷凌迟处死。
  ……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兵临城下
  ……
  虽然都是王,但如果论名气,耿仲明是远远不如孔有德和尚可喜的,其麾下兵马也比孔有德和尚可喜少的多,但其恶劣程度却一点都不比两人差,当初若不是他的内应,孔有德也是无法攻陷登州的,后来在夺船渡海投降的过程中,他也有功劳,因而被黄太吉封王。
  在三王之中,耿仲明的影响力和兵力都是最小的,每出战,必是跟随孔有德在一起。但这一次却是例外,原来在尚可喜被明军斩首,其部一部分为明军歼灭,一部分被明军押回大明之后,海州防务出现了空虚,而耿仲明机灵的很,他垂涎尚可喜留下的田地和财产,于是自请移防海州,那时黄太吉还在世,考虑之后,同意了他的请求。
  此次出征辽南,身在海州的耿仲明也被征调了。
  这是他投降建虏以来,第一次脱离孔有德,跟随建虏作战。
  当然了,孔有德也没有多远,此时押着重炮,再有三五日就能到复州了。
  ……
  “都说一说吧,我大清重兵南下,这一战,究竟应该怎么打?”
  环视众人,济尔哈朗衮缓缓问。
  和多尔衮在崇政殿中的询问,建虏亲贵大臣都比较慎重不同,济尔哈朗话音不落,帐中武将就纷纷请战,认为明国两万,我军八万,虽然明军凭借城池,有山岭之险,但金州地势并不险要,他们有信心拿下。
  其中,爱新觉罗尚善最为踊跃,也最为激动——时至现在,他早已经得到消息,他在旅顺的家眷,一个不剩,都已经为明军斩杀,日夜为仇恨萦绕的他,急于报仇。
  洪承畴,汉军旗的老将们却都是低头,比起建虏新贵,他们经历的战事更多。经验更丰富,知道现在的明军可不是过去了,尤其守卫金州的还是明国精武营,其主将阎应元当年镇守玉田,击退豫亲王的攻击之时,就已经名动天下,现在以八千精锐,镇守金州,一年以来,修建工事,好整以暇,绝不是容易对付的。
  济尔哈朗虽然稳重,但亦是敢战之人。他知道,这个时候军心可鼓不可泄,虽然困难重重,虽然朝鲜兵没有如约到来,但此时却必须勇往直前。不能耽搁,不然时间成了,军心士气必然守影响。
  “金砺听令,明日天亮,你即率本旗人马先行南下,拔除金州城以北明军所有人马据点,整修道路,为全军进兵金州扫清障碍!”
  “嗻!”
  汉军镶红旗都统金砺起身领命。
  “屯齐,给你三千人马,留守复州,负责后方海岸防务、保护粮草转运!”
  “嗻!”
  “其他各部,明后日修整,两天之后,随本王兵发金州,将明军全部歼灭!”
  “嗻!”
  众将轰然领命,一时颇为振作。
  这一夜,济尔哈朗睡的很晚,他和洪承畴一直都在谋划。
  和对待范文程的态度不通,济尔哈朗对洪承畴是相当尊敬的,不唯洪承畴曾经是大明督师,更因为松锦之战时,双方交锋,他清楚知道,大清能在松锦取胜,其实是有一定的运气成分,洪承畴领兵之能,他是从心底里认同的,现在面对金州坚城,老实说,济尔哈朗心中并没有十足的把握,这种情况下,他就更是倚仗洪承畴了。
  “金州之关键在北岭,北岭失,金州就不保,明军一定会在北岭屯集重兵,到时一定是尸山血海,我军需做好心理准备。”
  洪承畴指着地图。
  济尔哈朗咬着牙:“就是用人命填,也得将北岭填下来!”忽然转身对身边亲卫:“令孔有德加快速度,十天之内,必须赶到金州城下!”
  此次,建虏一共带来了四十门重型红夷大炮,也就是建虏所谓的天佑助威大将军重炮,其中十门已经到了复州,另外三十门还在孔有德军中,此时正艰难的运送。
  在建虏各项攻坚做战中,红夷大炮充当着绝对主力的角色。只不过红夷大炮太笨重了,运输不便,虽然孔有德早早出发,但此时却还没有赶到复州。
  除了红夷大炮,孔有德还携带了其他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火炮数百门,加上现在已经到复州的,建虏火炮规模,几乎等同于松锦之战。
  ……
  凌晨。
  济尔哈朗忽然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惊醒。
  “王爷,王爷。”
  但就在这时,忽然脚步声急促,艾席礼冲了进来:“王爷,刚刚有一股明军骑兵袭击了我墨塔铺,他们半夜潜入,悄悄杀死哨兵后打开大门,一拥而入,放起大火,我墨塔铺守军猝不及防,堡子被他们攻陷,等我们援兵赶到时,明军已经撤走,墨塔铺变成了废墟,存在堡中的五十车粮食全部被烧。战马也都被明军带走了了!”
  “什么?”
  济尔哈朗气的跳起:“没用的奴才!”
  大战之前,被明军偷袭,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
  同一时间。
  年轻的明军游击正在组织撤退。
  这一年来,他一直率领游骑,对复州实施骚扰和试探情报的工作,其间,有胜利有挫折,但收获更多的是经验,一年的时候,让他金州复州交界的每一处地方都了如指掌,对建虏侦骑探查和出入习惯,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在双方的交手中,他信心也逐渐增长,
  昨日,听闻建虏主力来到,于是他决定率领六十骑,假扮建虏侦骑,绕道去袭击墨塔铺。
  墨塔铺距离复州不过三十里,并不是双方争夺的前线,所以建虏根本不会料到,明军敢绕开前面的据点,孤身深入。
  这正是打了建虏一个措手不及。
  战斗的时间虽然短,但非常激烈,所获也颇丰,不但斩了建虏一个牛录额真的脑袋,还烧了五十车军粮,缴获了几十匹的好马。
  袭击成功之后,年轻的明军游击迅速命令撤退,天色渐亮时,他们已经脱离了复州地界,进到了复州金州交界的平洋河地区。
  正常情况下,进入平洋河基本就可以保证安全了,但因为建虏昨夜军议,今日就要对金州发起攻击,因此凌晨时分,平洋河周边的建虏侦骑忽然就多了起来,比起平常,足足多了三倍。
  “游戎,怎么办?”部下问。
  年轻的游击目视前方,说道:“没什么说的了,杀过去!!”
  ……
  辽南战报。
  十一月初九日,游击将军佟定方深夜出击,奇袭墨塔铺,杀牛录额真一名,斩首三十级,焚毁建虏粮草,带骑一百而回。
  ……
  “杀啊~~”
  复州通往金州,一直都有官道连接,虽然年久失修,但依然可行车马,是复州去往金州最便捷的道路,只是官道所经之地,多有山岭,明军在山岭之上修建简易墩台,实施防守,镶红旗都统金砺被任命为前锋之后,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清除明军设置在官道两边山岭上的墩台据点,打通道路。
  原本金砺以为必有恶战,不想明军居然提前从各处墩台撤退了,他们嘶吼着冲杀上去,面对的都是一个又一个的空台。
  部下喜悦,金砺却是有些不安,明军放弃这些墩台,没有设置拦阻,显然并不是惧怕逃跑,而是战略撤退,也就是说,明军可能根本不害怕大清的数万大军开拔到金州城下。
  在节省、收缩兵力的同时,明军或许已经已经做好了和大清在金州决战的准备。
  “快报郑亲王,就说我军已经清除了沿途所有的明军据点,此时距离金州北岭,已经不过三十里了!”金砺令人报捷。
  “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62/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