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0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227

  济尔哈郎心急如焚,急于返回。
  但连续急行军,士兵们都已经是疲惫不堪,很多人坐在地上,累的已经是站不起了,严令之下,人或许还能坚持,但马却是不行了,如果再这么跑上一天一夜,军中的战马,非都得累死不可。
  没马就没有战力,也就不可能快速支援金州和旅顺,没办法,济尔哈郎只能令主力休息,从复州凑出五百马,令固山贝子尚善领了三百犹有体力的精锐,先行返回金州救援。
  尚善初上战场,急于立功,得了济尔哈郎的命令,不顾疲惫,立刻率兵返回。
  休息了一夜之后,第二日凌晨,济尔哈郎怀着最后的侥幸,急急踏上了回援金州之路——但愿沈志祥能坚守,明人的诡计没有得逞。
  复州到金州的道路,极其难行,很多都是山道,更有河流阻隔,济尔哈郎来时就已经是费尽了牛力,此番原路返回,更觉得痛苦不堪。前行之中,济尔哈郎也更加的后悔,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如此的愚蠢,轻易就中了明人的诡计?
  都怨范文程!
  行到半途,正遇上了逃回来的范文程。
  范文程急慌慌报告,说明军船舰两三百,兵马数万,已经从金州登陆。
  济尔哈郎听完脸色大变,尤其是听到明军船舰轰击,将金州炮台和墩堡轰的七零八落之后,他脸色就更难看了,而后当他询问明将是谁,首批登陆的是否有明国辽南经略高斗枢之时?范文程却是一句也答不出来,心中对对范文程的不满更加强烈——枉称智囊!本王若不是听从你的妙计,何至于此?
  于是冷冷一笑,讽刺说道:“续顺公连敌情都没有了解清楚,糊里糊涂,一问三不知,就派你这个大学士来搬救兵,倒也是奇怪的很那。”
  范文程却是面色严正:“军情紧急,明人来势汹汹,续顺公来不及多考虑也是正常。”
  济尔哈郎哼了一声,不再搭理范文程,催马继续向前。
  范文程也不尴尬,跟在济尔哈郎身后,继续效劳。
  天色黄昏,距离金州只有三十里时,前方忽然回报,说遭遇了明军的探骑。
  济尔哈郎大惊,心说金州难道已经失守了吗?不然明国的探骑何以能出现在金州城北三十里?
  可现在刚不过两天半的时间啊,难道金州连一天都没有守住吗?
  而后有消息传回,说金州果然是已经失守了。
  “沈志祥,废物啊!”
  济尔哈郎气的大骂,手中的马鞭都快要握断了。
  范文程却不意外,就好像金州的快速陷落早就在他的预料之中,他甚至是有一种微微松口气的感觉……
  既然金州已经失守,那就没有必要以急行军、疲惫之师的形态,去迎接明军了,济尔哈郎立刻下令原地安营扎寨,召集众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如果金州失守,下一个关键就是旅顺口了,或者说,明军拿下金州,将旅顺口彻底孤立,就是图了夺取旅顺口……
  金州旅顺是辽南的关键,且都易守难攻,一旦被明国拿下,“大清”想要夺回就难了,而济尔哈郎身负重命,到辽南来坐镇,不想出师不利,一场大战还没有打,金州就丢了,如果再把旅顺口丢失,就算多尔衮不治他的罪,朝中群臣也不能放过他。
  面对危局,济尔哈郎反倒是冷静了下来。
  军议之中,担任前锋的固山贝子尚善一脸疲惫的返回,他向济尔哈郎报告了更多的情况。
  ——金州已经竖起了明军的旗帜,大纛上写的是大明兵部侍郎,辽南经略高,看来是高斗枢亲自到金州了,另外还有辽东总兵官周遇吉的将旗,这说明明军一文一武,两个主将都是金州。
  而明军已经在金州城北城东挖掘壕沟,截断了城北城东的道路,周边的山也都派兵防守,形成了工事和城寨,即便是入夜之后,金州周边也都是火把熊熊,人头攒动,看起来明军正日夜不停的修建工事。
  而在探查之中,尚善幸运的遇到了一个侥幸从金州逃出来的败兵,从败兵口中得知,明军是昨日凌晨使用炸药炸塌金州南城墙,随后全面占领金州的。而从旗帜和明军的精锐程度判断,攻击金州的,正是明国最精锐的精武营。
  听到精武营,济尔哈郎脸色更凝重。立刻问:“沈志祥呢,可有他的消息?”
  尚善摇头。
  济尔哈郎恨的咬牙:“没用的奴才!”
  “王叔,明军占领金州有一天半,高斗枢周遇吉更亲在金州,但却没有向北扩展,只是在城北、城东挖掘壕沟,大肆修建工事,侄子以为,他们的主力怕是已经杀向旅顺了啊!”最后,尚善焦急的说道。
  身为旅顺口的守将,他最担心的就是旅顺口的安危。
  “不错,王爷,下令吧,趁明军立足未稳,我们夺回金州。生擒高斗枢!”
  有将领附和。
  ——虽然他们现在的兵力,满打满算,也不过六千余人,金州的明军却有一万,兵力上建虏处于下风,但长久以来,建虏精锐在面对明军之时,习惯上都是居高临下,三分之一的兵力他们就有取胜的把握,就敢于主动出击了,虽然这两天情况稍有改变,明军军力的提振,以及京师精武营的出现,确实是让建虏上下嚣张的气焰有所收敛,但总体上,他们面对明军的心理优势仍然存在,这一点,在各旗精锐白甲兵之中最为明显,现在济尔哈郎所辖兵马虽然不多,但精锐白甲兵却是有一千五百人,照过往,只用一千五百人的精锐白甲兵,就可以击溃一万明军了,因此,将领们惯性的思考,现在趁明军立足未稳,夺回金州,并非不可能。
  济尔哈郎却冷静,他比普通建虏将领了解的情况更多,更知道精武营的战力,因此他也更有判断,知道以现在六七千人的兵力,想要收复金州,怕是很难,但如果不收复,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有更多的明军登陆,墩堡修建更多,壕沟挖掘更深之后,他们收复金州,救援旅顺的机会就更是渺茫了。
  进退两难中,济尔哈郎看向范文程。
  范文程拱手:“王爷,明军此次渡海,规模超过往年,金州又已经被他们窃夺,只靠这里的兵马,怕是难以夺回,强自冲锋只会造成伤亡,下官以为,我军此时应当固守,一面防止明军北上,一面将实情禀报睿亲王,请他急发援军!”
  “固守?那旅顺口呢?不救了吗?”
  尚善有点急。
  范文程连忙解释:“贝子爷莫急,旅顺口城池坚固,火器众多,孟乔芳又是智勇双全之将,明军想要拿下旅顺口,绝非容易。此时我军处以下风,不可强救。”
  “那也得有援兵啊,如果没有援兵,旅顺口早晚是一个丢!”
  尚善年轻,血气方刚,说话极冲,他向济尔哈郎抱拳:“王叔,侄子以为,明军虽然占领了金州,但立足未稳,防线也没有完全布成,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军应当立刻突击,夺回金州!”
  “不可,我军连日行军,已经疲惫,明军却已经休息了一天多,又占着防守之利,不宜强攻啊。”范文程道。
  旁边有人道:“不强攻,是不是可以趁着夜色,化整为零,从山间小道驰援旅顺,同时搜集船只,从海面向旅顺口输送兵力?”
  “难!”
  范文程还是摇头反对:“明军占领金州已经有一天半,周边的要隘和小道,肯定都已经被他们控制,我军如果强自翻越,一定会遭受损失,明军既然拿下了金州,下一步就要攻打旅顺,除了陆上,他们的水师肯定已经封锁了旅顺外海,这个时候派遣船只,不过是以卵击石,毫无益处,为今之计,还是稳守为妥。”
  “守守守,若不是听你的蠢计,我军何至于此?”尚善怒,口不择言的回道。
  范文程也不尴尬,只拱手向济尔哈郎:“下官有罪,请王爷责罚。”
  济尔哈郎脸色涨红,虽然范文程是蠢计,但他也是蠢执行,如果不是他的执行,情势又何至到现在的地步?所以尚善不止是骂了范文程,也是骂了他啊。
  大约是察觉到了不妥,尚善急忙抱拳:“王叔,侄子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
  “不要说了!”
  济尔哈郎却已经下了决定,他脸色冷冷的说道:“艾希礼!”
  “在!”
  艾希礼,镶蓝旗理政,也是济尔哈郎的心腹。
  济尔哈郎看他:“即刻回盛京,说明辽南的情势和金州失守的经过,请睿亲王决断。”
  虽然不情愿,但济尔哈郎却也知道,在明军大举登陆的情况下,辽南已经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非请援兵不可。但他又不想直接要援兵,所以用了“决断”两字。
  另外,范文程的诈降之计,事先也是多尔衮同意了的,现在明人将计就计,偷了金州,如论起责任,他多尔衮也是跑不了的。
  “嗻!”艾希礼领命,然后不停留,即刻转身就走。
  “其他人,”济尔哈郎目光扫视:“今夜休息,明日随本王出战,精武营虽然嚣张,但却也不是镶蓝旗勇士的对手!”
  历次入塞,济尔哈郎和镶蓝旗都是留守,因此他们对于忽然崛起、给大清造成数次重创的精武营还保持陌生,对于精武营的战力,也都是有一些不服的,济尔哈郎虽然是一个谨慎小心的性子,不过眼前的局势逼着他不得不有所作为,如果他不能和拦路的精武营战上一场,就轻易的放弃夺回金州的目标,显然是不能交代的。
  不但不能向大清朝廷交代,也不能向普通将士交代。
  所以,必须战一场。
  “嗻!”
  众将轰然领命。
  “严防明军夜袭,”济尔哈郎挥手:“都下去吧!”
  众人退出。
  济尔哈郎坐在椅子里,脸色疲惫,眉毛拧成了十字。
  ……
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假做真时
  ……
  金州。
  是济尔哈郎的犹豫不决不同,高斗枢的战略却非常明确,那就是守!
  并非完全因为阎应元分走了四千兵马,而是因为对渡海登陆来说,稳定登陆点,为后续源源不断的登陆创造有益条件,是胜利的根本,因此,稳定金州防务,保证金州万无一失,是明军上下的第一要务,高斗枢身为辽南经略,此次作战的总指挥,为什么要在第一波次登陆,为的就是这一点。
  在这一天半的时间里,明军上下一起动手,在城北城东挖掘出了一道防守壕沟,加上周边山上的墩台,金州城北城东的防御工事已经基本成型,而济尔哈郎的返回,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此当听到急报,建虏探骑出现在金州三十里之外,后续还有建虏大军时,高斗枢一点都不意外。
  济尔哈郎,应该很是气急败坏吧?
  不过高斗枢还是来到城北的小山上,亲自视察,夜色里,他脸色无比凝重,一是忧心金州的防务,另一个就是时时等待旅顺口的消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5/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