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五年(校对)第10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227

  读书人都是不满,认为斯文扫地,但军中将士,尤其是中低层的将领却都是看到了前途的光明。
  ……
  肄业礼之后,黄得功,刘良佐,王恩光等人的职位都有了调整,黄得功调为宣府总兵,刘良佐为昌平总兵,王恩光为永平总兵,三人率所部人马,分别进驻三地,操练兵马,以为辽东而战。
  上任前,朱慈烺在武英殿召见,叮嘱勉励他们。
  三人之中,粗通文墨的刘良佐在讲武堂的成绩最佳,王恩光及格,黄得功却是有点不济,尤其是战例战法的书写,每次都急的他抓耳挠腮、满头大汗,落下的汗水,比笔墨都还要粗呢。
  也因此,朱慈烺再次叮嘱黄得功,一定要学字、多读书,不论军务多么繁忙,每日都要抽出半个时辰来认字读书,就像是三国时候的吕蒙一样,从莽夫终成名将。这不是建议,而是朕的圣旨,你一定要遵从,如果不从,下一次见了朕治你抗旨之罪!
  黄得功涨红着脸,抱拳领旨。
  ……
  十一月中。
  渡海攻击的周遇吉郑森施琅佟定方等军陆续返回,隆武帝朱慈烺传旨犒赏,各加官职,令他们于登莱修整,准备来年再战,同时召见几位主将进京,和他们共勉此次渡海攻击的得失。
  这中间,朱慈烺时时关注李定国率兵出关的消息,但却一直都没有李定国的消息传回。
  朱慈烺不免担心。
  ……
  进入腊月,隆武三年即将是过去。
  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对马嘉植的审理,终于是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
  马嘉植的罪名和当年海瑞一样,都是为臣者胡说大道,诽谤君王,按照儿子辱骂父亲处理,比照不孝的罪名,判处绞刑,而且是立即执行。
  判决书交到朱慈烺的面前,现在该他决定,是不是要执行马嘉植的死刑了?
  ——和当年的首辅徐阶一样,内阁刑部重处马嘉植(海瑞),以消泯皇帝的怒气,但是不是要执行,交由皇帝自己来决定。
  有明一代,死刑非常慎重,即便是刑部大理寺确认无误,应该执行的死刑犯,每年秋后处决的名单,还是要交到皇帝的面前,由皇帝朱笔勾决,只有皇帝勾决了,死刑犯才能被执行死刑,如果皇帝心情好,或者是其他原因,没有勾决,那么犯人就还得在监狱在待一年。
  明代死刑分两种,一种是斩立决或者是绞立决,另外一种是斩监侯和绞监侯,也就是缓期执行。
  这两种死刑的最终执行决定权,不是刑部大理寺,而是在皇帝手中。
  “马嘉植……”
  望着内阁呈上来的判决书,朱慈烺有叹息也有苦笑,和他预料的差不多,刑三法司果然是重判了马嘉植的死刑,这样一来,如何处置马嘉植的难题,就交到了他的手中……
  诏狱。
  石墙上的灯泛着黄光。清冷的石壁下,镣铐锁着的马嘉植正盘腿而坐,一动不动,静默的仿佛已经死去。
  叮叮当,脚步和腰间钥匙碰撞的声音响起。
  有人来了。
  但马嘉植依然不睁眼。
  “咣当。”
  这一次是牢门开启的声音,有人走了进来。
  马嘉植终于是慢慢睁开了眼。
  是两个锦衣卫狱卒,他们进入之后,什么也不说,只是近身上前,一左一右的将马嘉植提了起来。
  马嘉植没有吱声,他以为,这不过又是一次三法司的联合会审罢了,经历了这么多次,他已经是麻木了。
  出了牢房,两个锦衣卫夹着他往外走的时候,他才感觉有点不对——这不是去往诏狱门口,随后坐囚车,前往刑部接受审理的路程,两个锦衣卫狱卒押着他,只往后面走。
  难道是判决下来了,今日就要执行?
  一时,马嘉植有些悲凉,他倒不是怕死,死谏之前,他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他只是悲伤,陛下终究是听不进他的劝谏,
  不过锦衣卫狱卒并没有引他到行刑地,而是来到了另外一间更宽敞,更明亮,明显就经过整饬的牢房里,这里不但有桌子椅子书架和一张木榻,而且书架上居然还摆了一些书。
  马嘉植正愕然间,就看见一个中年太监从书架后转了出来。
  ——鲜红的袍子,乌黑的官靴,只看袍子的颜色就知道,中年太监应该是宫中有名号的大太监。
  “咱家姓秦,叫秦芳,司礼监秉笔太监。”中年太监用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和表情,望着马嘉植。
  马嘉植心中一凛,他知道,秦公公一定是带着圣命来的,于是缓缓行礼:“见过秦公公。”
  手上的镣铐叮当响。
  秦芳一皱眉:“怎么还戴着镣铐呢?还不快去了?”
  锦衣卫上前,为马嘉植去掉镣铐。
  马嘉植一直看着秦芳,默默不语。
  待两个锦衣卫退下,秦芳望着马嘉植,缓缓道:“陛下说了,你是一个清官。”
  马嘉植还是默默,但两只手却是激动的颤抖了起来,眼角也在乱跳。
  “但是,只凭你在奏疏里的那些话,是说服不了陛下的,因为你根本不知道,陛下在做什么,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秦芳盯着马嘉植的脸:“这是陛下的原话。”
  马嘉植猛地抬起头,急切的看向秦芳。
  他知道,陛下一定有后续的说法……
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奇袭拉苏特克
  ……
  诏狱。
  一间经过整理的牢房。
  秦芳向后一指:“这些都是陛下平常喜欢看的书,有《诗经》《史记》《资治通鉴》《几何原本》《农政全书》《泰西水法》《同文算指》《测量法义》《化学鉴原》,什么时候你把这些书读透了,读懂了,你才能明白一些陛下的心思,到时,陛下会亲自见你,和你来一场君臣之辩。如果你到时能说服他,他就愿意听从你的谏言,改弦易张!”
  听到此,马嘉植愣住了。
  秦芳深深望着他:“你可千万不要辜负了陛下的心意啊。”说完,迈步离去。
  直到秦芳走远了,马嘉植方才醒悟过来,想要追,但却已经是追不上了。他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书架上的书,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在谏言不成的情况下,他一心求死,但想不到陛下却给出了他这么一个处置。
  和陛下当面辩论,这倒是他希望的,可这些书,大部分都是西洋邪说啊,他怎么能去读?
  ……
  陛下对马嘉植的处置,很快就在朝臣之中传开,有人觉得,陛下没有勾决马嘉植,反倒令马嘉植在狱中看书,怕是自知理亏,想要放了马嘉植,于是就上疏为马嘉植求情。
  但奏疏呈上去,隆武陛下却是大怒,所有上疏为马嘉植求情的人,全部仗一百,严重者,贬官回乡。
  这一来,大家都搞不懂了,不明白陛下是什么意思?
  ……
  雪花飘扬。
  茫茫草原上,在一处避风的山坳下,一队皮衣皮帽、看起来完全像是蒙古人的明军骑兵正在休息,一个年轻的明军游击站在一块大石上,看着跟随他出关的兄弟,面色凝重的说道:“兄弟们,连日的大雪迷失了方向,现在我们已经偏离了预先的操练路线,往东北方向多走了两百里,深入到了蒙古腹地。”
  听到此,军士们一阵骚动。
  年轻将领却依然是目光坚定,脸色淡淡,他声音清楚的继续说道:“刚才我测算了一下,现在我们远离长城足足有四百余里,干粮已经不多,而我们周围却都是蒙古人,要想返回大明,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用我们的刀和箭,从蒙古人的中间,杀出一条血路来!”
  骚动停止,现场静寂,所有人都看着年轻的游击将军——这六百人中,有两百人是他的老部下,跟随他出生入死,另外四百人虽然是新人,但经过一年的操练,却也已经知道,年轻的游击将军说一不二,极有能力,爱兵如子和军纪残酷集于一身,既然这么说了,就一定是有把握。
  李定国的副手,把总窦名望猛的抽出了腰刀,轻声道:“但听游戎的命令!”
  呛啷啷,六百军士站起,齐刷刷地拔出了腰刀。
  刀锋映着雪花,也映着他们一张张被寒风吹裂,但却依然坚定的脸。
  李定国徐徐而望,然后挥手:“出发!”
  马蹄激起漫天飞雪,六百精骑在李定国的率领下,瞪着血红的双眼,如同是雪地里饿狼一般,不顾一切地扑向挡路的蒙古人!
  ……
  腊月十二。
  乾清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7/122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