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762

  一系列全人类不分国家种族,齐心协力前赴后继拯救地球的“饱和式救援”情节,弘扬由五千年中华化而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
  这都是东方式的价值观!
  一帮人跳脚了!
  能忍到现在也是不容易
  不过,人家老美都还没说话呢,一帮精神美国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张俊生想了想,问道:“影响到票房了吗?”
  “还好,这几天单日依旧破亿,估计能破40亿!”
  “那就找人把控一下,对了,警告那帮人,再敢背地里耍阴招,小心老子断他们后路!”
  安玉刚点了点头:“嗯,我知道了,我会全程关注的!”
  简短会议结束,张俊生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现如今他的地位早已不同以往,一声令下,那帮人肯定不敢再玩阴招,他可不是郭帆那样的穷逼的剧组,背后站着的是那个不管事的喇叭康
  悦华一直很重视电影的口碑营销。
  怎么才能掌控口碑?
  当然要养一堆的营销号、公众号咯
  论带节奏,别说国内,就是好莱坞能打过悦华的都没有几个!
  问题是网上还是有一批人,他们就是真心觉得美国电影牛逼,中国电影不配拿这么高的票房
  这种人特别的价值观特别离谱
  比方说他评价流浪地球:不好意思,真的很弱智,各种极其基础的科学错误流浪地球侮辱了观众的智商;
  到了星际穿越,他的回答则是:星际穿越是一部科幻片,不是科教片,作为合格的观众就应该知道电影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时候该认真,什么时候该跟导演一起开脑洞;
  我们有不少网友喜欢拔高外国然后贬低中国,以此来营造我们处处不如人的“悲惨景象”。
  之前,京东方发布了其在柔性屏幕上的研究成果,本来是件值得国人骄傲的好事,却有网友痛批“无用”。
  下面有人跟帖:要是苹果公司发布了这项技术,大概没有人会说无用
  当然那不是说自己的东西只能夸不能骂,而是大家在面对缺点与不足时要保持理性,客观看待。
  有批评是好事,有批评才能让人看到不足,进而才有发展的可能。但这种批评要建立在一个客观的标准之上,不能想怎么骂就怎么骂。老是觉得“外国的月亮比较圆”,这是病,得治!
  批评当然可以接受,但抹黑不行!
第711章
最终票房
  喜福会,张母组织成立的私人俱乐部。
  国内商业领袖们的许多重要活动都选在这里举办,张俊生、张启年包括马东敏、李彦宏都是会员。
  人都有自己的圈子,企业家也不例外。
  老王媳妇也成立了欧兰特俱乐部
  接过饮料,柳思思突然感慨了一句:“我感觉你跟以前相比,平和了不少”
  张俊生思考了一下,反问道:“有吗?”
  “当然。”
  确实平和了很多,要是以前,张俊生估计早就开骂了
  至少也要把那帮双标的言论挂起来
  但是现在,他在微博上的发言却是:小破球,加油!
  只字未提流浪地球被黑的事情
  想了想,张俊生回答道:“肯定是因为票房大卖,我懒得跟那帮人一般见识而且流浪地球的口碑很好,主流的声音都认为这是一部跨时代的作品!”
  站的高了,看得自然也就远了,再加上本身的性格使然,他的心态比以前更加平稳。
  而且,你永远也怼不过“喷子”“黑子”的核心原因在于你始终坚持:人是要讲道理的。
  但人家就是不愿意讲道理!
  你看,根本就不在一个水平线,这是说不通的!
  柳思思主动岔开了话题:“宁姐给我接了个代言”
  “宁姐是谁?什么代言?”
  “不是,应该是宁阿姨”
  张俊生突然醒悟过来:“你说的该不会是我妈吧?”
  “对!”
  “你叫她姐?”
  “刚开始时候,你妈妈好年轻”
  “五十几岁了,柳阿姨,您多大了?”
  “我现在改口了!”
  “别,不用改口,阿姨,我们做点有益身心的事情!”
  柳思思吓了一跳:“在这里?”
  他俩在大厅休息,旁边坐了很多人,都在窃窃私语聊着什么
  “我又不是高纬!”顺便补充了一句:“你也不是冯小怜!”
  “谁?”
  “回去读一读我书库里的北齐史!”
  “哦!”
  7月14号,上映地18天,流浪地球单日票房下滑到了7800万,首次出现单日未能过亿
  估计观影潜力也就到此了
  累计票房37亿,后续应该还能收6亿左右的票房成绩。
  依旧霸占单日票房冠军
  今年的暑期档,内地电影普遍不怎么给力!
  外因是叶问3买票房事件对业内的震动,今年暑期档的票补力度确实不如去年
  说一下叶问3事件:
  上半年,叶问3违反市场规律的反常高票房问题被立案调查,然后票房造假被揭穿后,快鹿资金无法兑付,施建祥在3月7日出逃美国。
  叶问3在上映之前,已经被快鹿集团打造成了一个金融产品,在理财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融了一大笔钱。
  施建祥投资过两部电影大轰炸和叶问3,都由杨公子担任总裁的火传媒全权负责策划、宣传、推广。
  结果因为推广叶问3用力太猛出了大事,2016年3月4日,电影总局发现叶问3票房注水严重,由此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然,我们知道这玩意是因为马小康的一句话
  实际上,叶问3的票房造假,和东阳传媒完全没有利益冲突,毕竟,当时的电影行业,几乎都在造假,安乐公司的捉妖记票房有过注水造假,东阳传媒更是靠偷票房起家
  2016年的3月份,那时,电影局开展了一次电影市场专项治理工作,电影局领导和马小康的闲谈中,领导问他最近电影市场的新闻,以“大嘴巴”著称的马小康,曾经在颁奖典礼上说赵本衫是“黑社会”,再一次的大嘴巴起来,以讲笑料的态度向领导说了一些叶问3票房的事
  然而,说者大嘴巴,听者留心里,叶问3的造假正赶上电影局整顿票房工作的节骨眼上,于是,叶问3和施建祥注定要爆炸升天了
  再然后,国家电影局出台规定:票补取消,结算周期变短,未取得龙标不得开展预售
  最重要的:即便暗地里存在票补交易,票补部分的金额也将不计入电影票房!
  不计入票房,谁踏马还愿意花大价钱买票房?
  “没有了9块9、19块9这些低价票,一些完全被低票价吸引的观众就很自然地选择了离开影院。”
  但是这几年已经有一大批观众已经习惯看电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