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6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4/762

  “太好看了!”
  “太棒了!”
  “真的太好看了!”
  最多人脱口而出的是“牛逼!”两个字,甚至有影迷激动地表示:“我马上去买票,直接二刷!”
  当然也有人说情节太假!之类的
  这玩意很正常,韩朵朵最后的独白确实有点中二,刘培强的演讲很没有说服力
  但是编剧认为这段符合她的年龄,而且很多好莱坞大片都是这样的!
  至于刘培强的演讲,基本上就是照着独立日那个黑鬼总统的话翻译的
  只能说好莱坞的意识形态太强大了!
  很多人不信什么化侵略,潜移默化之类的理论的
  在这次看了流浪地球之后,才能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洗脑了。
  英语才有科幻感、未来感,老美的脸和人才能拯救世界,老美的思维必然是先进的,这些竟然不知不觉变成了很多人的思维惯式
  好比战狼2,冷锋挑几个雇佣兵,秒十几个恐怖分子,三人组团就能打一堆兵,打爆几辆坦克,感觉尴尬
  但是,仔细想一下,同样的事情,阿汤哥在碟中谍上天入地,素鸡里唐老大混混出身,能打平英军顶尖特种兵和美国顶尖搜查员,能开车飞跃两座大厦,素甚至敢抢核潜艇
  郭达老师单挑史前巨兽
  这些人不比冷锋强多了?相比之下冷锋用铁丝网手接RPG,理论上都还是可行的
  可能真的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被洗脑了而且不自知
  当晚,张俊生发微博:
  “其实我非常讨厌好莱坞式的科幻片,好莱坞告诉大家政府不可信,拯救靠自己,靠某个英雄团队甚至英雄个人。”
  “流浪地球,我们现在告诉别人,不是的,我们经历过的那些艰难困苦告诉我们,拯救所有人的最佳方式,永远是所有人都参与拯救自己,进行“饱和式救援”10万、20万甚至150万牺牲了,但只要35亿人能够活下来,就代表着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有了好莱坞,我们依然要有自己的电影,自己的电影工业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化,自己的价值观,我们不应该总是被动的接受别人的化和价值观输出,舆论阵地,我们应该去争取。”
  “传统好莱坞科幻片灾难片,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强调的是英雄史观,强调的是没有主角团队就没有人类和地球的明天;但我们其实从来不这么说,很早就有伟人教导我们:人类的历史不是由一个个英雄推动的,而是由人民推动的,英雄史观是不正确的!”
  “为什么少了某个主角,人类就会灭亡?不会,少了主角,还会有另一拨“主角”成为主角,继续着推动历史或者拯救人类的进程。而“主角”之所以作为主角,很可能仅仅是他是一个亲历者、见证者。”
  “流浪地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科幻大片!”
  微博才发,一堆粉丝回复,当然也有不少明星帮忙转载
  “所以你花了30亿自己做中国科幻?狗头”
  “流浪地球不错,中国第一部
真硬科幻电影,确实硬起来了。将中国式亲情关系、故土情怀投射到宏大的末日构想中,比原著又升华一层,敬畏而感动。”
  “老大,赶紧睡吧,票房交给我们!”
  还没等张俊生看完粉丝回复,电影的口碑已经出炉了:瞄眼评分呢9.8分;豆瓣评分8.8分
第705章
首日破4亿
  流浪地球注定要爆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
  24号当天,流浪地球的排片量达到百分之六十四,悦华院线更是直逼百分之八十!
  当天上映独立日2:卷土重来、三人行两部片子加在一起没到百分之三十的排片
  原因很简单,午夜场纪录出炉:流浪地球拿下4200万的票房纪录
  哪怕最没有常识的院线经理也知道这玩意意味着什么!
  市场表现不负众望:最快12小时破1亿记录,16小时破2亿,20小时破3亿
  首日直接拿下4.2亿的票房成绩!
  京城宣传站。
  张俊生回答为什么要做科幻电影,为什么敢做科幻电影:
  “简单来说,是因为欧罗巴影业拒绝流浪地球,所以,我们决定自己打造!”
  “拒绝?”
  “应该是六年前,我们拿下了流浪地球、乡村教师一堆的版权,然后决定跟欧罗巴影业合作,共同打造中国式的科幻作品,然后他们拿了我们的钱拍了其它作品”
  有几个记者赶紧记了下来,这是个很好的宣传点
  “您认为科幻电影跟科幻小说有什么关系?”
  “关系很紧密,其实,科幻电影、科幻小说都跟国家经济发展有一定关系!”
  “大刘跟我聊过,科幻小说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学品种,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化。虽然不是从美国起源,是从英国、欧洲起源的,但是后来是在美国变成一种具有自觉性的学题材,并取得繁荣发扬光大。现在别的国家的科幻化都是从美国输入的,从中可以看出一个规律,基本上经济中心在哪个国家,科幻小说的中心就在哪!”
  “目前世界上,除了中国和美国外,任何一个国家的本土电影市场,都支撑不起一部投资以1亿美元为标准的大制作电影。”
  “以发达国家日本为例,日本的人口在世界上排行也很靠前,人均收入当然也是极高的,然而我粗略查了一下日本历年电影本土票房,基本上年度冠军也不过是百亿日元级别,连十亿人民币票房都不到。这样的情况下,日本根本不可能发展起一整套的电影工业体系,不可能发展起大制作高回报这一好莱坞标准赚钱模式。”
  “因为在本土票房不足以支撑高额投入的情况下,一部大制作电影想要成功,就必须至少拿下北美或中国其中之一,而且一旦失败,无论在全球其他地区及本土如何成功,基本都注定了赔钱的下场。上亿美元的投入,放在好莱坞电影中似乎不算什么,然而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已经是商业电影难以承受之重。”
  “这就会导致一个情况发生,商业电影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化间是具有隔阂的。一部大制作的电影,如果不是科幻,那么一般就是奇幻背景。然而,这些电影想要有特色,就必然需要承载一些自己独特化的东西。”
  “例如印度电影巴霍巴利王和日本电影鎌仓物语,虽然在本土成绩不错甚至是划时代的,但在中国电影市场基本都如石沉大海,连个响都没有,这就是化间存在隔阂造成的。”
  “当然,有时候化间的差异也会带来一些优势,比如英雄、卧虎藏龙在北美市场成绩也很优异,但这种成绩,始终只是一种新鲜感带来的个例,中国风武侠片动作片的确造就了李小龙、成龙及李连杰等一些影星甚至巨星,然而和整个好莱坞电影比起来,最多只算是一个点缀罢了”
  “再进一步分析,如哈利波特系列和指环王系列,能在全球市场上取得佳绩,这也得益于欧美化的强势”
  “总而言之,化、审美、价值观虽然是形而上的东西,但反映在电影上,这东西却是实打实的能转化成票房的。虽然这个转化过程是辩证的,难以捉摸,但掌握了观众的审美,确实就意味着成真金白银。”
  “所以,不管是出于赚钱,还是出于个人喜好,我们肯定是要做科幻电影的!”
  “那为什么一定是科幻电影呢?”
  “因为科幻电影的隔阂是最小的,容易走出去!”
  “为什么一定要走出去呢?很多电影人认为中国电影首先考虑的应该是服务当下!”
  “这个大概是我们研究了中超联赛的关系,中国足球水平每况愈下,虽然有千千万万的原因,但我们都觉得,这和中国足球的市场太大、赚钱太容易有脱不开的关系。当一只球队可以轻松赚钱的时候,就根本没必要注重于投资大、见效慢的基础青训,久而久之,在市场的宠溺下,连本来还有的两把刷子都丢掉了。”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就好像其实我们只要做喜剧就能稳定市场份额,但还是坚持做科幻电影、现实主义作品的原因,我们不想失去竞争力!”
  事实也确实如此,过去这些年中国电影各种群魔乱舞,小鲜肉也好,控评水军也好,买票房也好,归根到底都可以归结于一点:国内市场相对于低投资电影来说已经太大了,想要赚钱,根本不需要专注于电影本身了。
  对于目前国内主流的喜剧电影来说,尤其如此。
  目前,国产喜剧片按照类型划分,大致分为:动作喜剧、奇幻喜剧、爱情喜剧等,细分之下,又有公路喜剧、无厘头喜剧、黑色幽默喜剧、现实主义喜剧、探案喜剧、性喜剧等。
  但是,除了龙叔的动作喜剧,大部分的本土喜剧在海外根本卖不出去!
  大家也不在意,内地市场足够赚了
  说起来,真要感谢好莱坞对科幻电影的推动作用!
  像小破球这样科幻题材的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化隔阂带来的影响是最小的在明社会,如果有哪一种信仰是全球都应该接受的,那就只有科学。
  这也是流浪地球能够全球68个国家同时公映的原因。
第706章
网络宣传
  全世界对好莱坞电影敞开怀抱的只有弯弯、香江就连英国都有限制!
  流浪地球也一样。
  暑期档本来就是传统意义上票房大爆的档期,能争取到68个国家同时开画,实属难得。
  能搞定日本更是难得,要知道,即便是很多好莱坞电影在日本上映都要等两个月或者半年的延期
  奇怪的是,网上从来没有人说过这点,他们只会说中美不能同时上映是因为国产电影保护期,踏马的,哪国没有保护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4/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