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762

  如果一个艺人在欧美那边和主流政治正确对着干,反女权,反平权,反同性恋,歧视有色人群,你看有哪家公司敢继续捧他。
  连吐槽几句犹太人都不行,当年马龙白兰度,梅尔吉普森都因为说错了几句话而遭到严厉打压。
  弯弯也不会少这些潜规则,张信哲06年因为亲大陆还被弯弯封杀好多年,还有焦恩俊,也是亲大陆后就慢慢接不到弯弯那边的戏了。
  大陆这边已经很宽松了,对弯弯艺人已经是超国民待遇,只要不明面上宣扬胎毒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超国民待遇,大概就是,嗯,如果刘若影是内地人,早踏马被抵制然后扑街了——明知道人家有家室,还跟了人家十五年。
  难道就她的是真爱,人陈升媳妇就不是真爱?因为真爱没有被成全,所以歌颂?
  奶茶和绿茶也只差一个字而已!
  翻了翻微博,居然还有李恺复的评论,他也说什么‘个人有政治倾向自由’还有一堆公知跑过来点赞…
  自由你麻痹!
  也对,双标李…
  林苗可发了一张抻面的照片,引来一些污言秽语,李恺复老师说了‘言论自由应是人类不可剥夺的权利。’
  李恺复老师晒了一张自己女儿下饺子的图片,同样引来一些污言秽语,李老师很愤怒地删掉了这些言论,一帮公知跑过来愤怒指责网友太过分…
  你怎么不说‘言论自由’了?
  张俊生直接@了共青团中央,发了一条新微博:爱国和维护祖国统一是大是大非,绝不容许模糊立场。
  唯祖国和人民的利益至高无上!
  在中华民族的千秋大义面前,不为同道者,即为寇仇!
  顺便补充了一句:“任何胎毒艺人参与的影片不允许进入悦华院线,我说的!”
  放话封杀…
  封杀这种事情,很常见!
  不过,向来都是官方封杀,很少见有一个艺人直接在微博上公开封杀…
  等于是放弃了弯弯市场…
  张俊生无所谓,反正悦华的电影项目基本上不会启用弯弯艺人,至于抽签,那更不用想了…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内地影业商业化程度尚远落后于港台,弯弯更是香港电影最大的票仓之一。因此弯弯当局强行禁止香港艺人和内地合作,否则便要封杀其所有作品在岛内上映。
  当年,梁佳辉参演内地合拍片《垂帘听政》拿了金像奖后,因为拒绝写“悔过书”,便没有投资商敢用了,于是堂堂新科影帝就落魄到只能去摆地摊。
  还有张果荣,90年代便早早来内地拍片,不要特殊待遇,和内地演员同吃同住,打成一片,甚至熟到替内地工作人员调解家庭纠纷。
  他更多次公开表达对五星红旗的热爱,对祖国的孺慕和向往,作为97回归之前的一个香港艺人,如此爱国心何其难得?
  于是,《霸王别姬》,被当年的金马奖组委会连夜修改规则,将这个制作方为汤臣(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电影制片厂,发行方为汤臣公司的陆港合拍片,宣布为纯内地影片,并禁止其参选,也让张果荣错失最名至实归、几无悬念的一次金马影帝。
  这还不算,1997年金马奖典礼,凭《春光乍泄》入围的张果荣,亦遭到了金马奖方面的公开羞辱,此场景被全球同步同播,也是金马奖历史上最耻辱的一幕…
  现在,完全颠倒过来。
  你在弯弯、香江再怎么红,一样没钱赚!
  市场摆在这!
  张俊生发完微博,就关了手机,他还有事呢,明天要去非洲…
  做戏要做全套,总不能P几张图片,就说‘我与难民一起!’
  网上已经吵成一片!
第601章
非洲三日
  自媒体时代,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一堆人高潮,更别说封杀这么大的事情!
  整个岛内媒体都在惊呼“打压”、“矮化”,甚至说什么,这是耻辱!
  “我们拍的片是要进华语市场,也要进亚、欧、美洲市场,台弯拍电影不是只为了进大陆市场!”
  “华语电影人应该团结起来…”
  “嚣张气焰、鸭霸嘴脸,正是中国政权的缩影”
  “希望未来大陆在其他场合,能维持口口声声讲的善意,因为唯有累积足够善意,才能对两岸和平稳定、繁荣发展、互惠双赢的大局有帮助。”
  明明只是张俊生一个人说话,很自然的就牵扯到了政斧…
  当然,大部分国人是支持张俊生的。
  这几年,很多人都很反感那帮在这边赚了钱,转过脸就各种谩骂…
  共青团也回复了张俊生:“弯弯任何党派、团队、个体,无论过去主张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认同一个中国,不搞两面三刀,我们还是愿意跟他交往的!”
  反正许若玄已经凉了!
  没有任何电视台、影视公司敢承受请胎毒艺人的风险!
  一旦上升到政治,就不是简单的经济损失了。
  也有小部分人同情她,说什么从小接受的教育都是胎毒,觉得我们该从弯弯人的立场为他们想想,他们也很可怜…
  还有人说什么‘网络暴力’…
  神经病啊,小学生都知道‘维护祖国团结统一’
  这玩意跟网络暴力也能扯上关系?
  大家就事论事抵制胎毒就成了网络暴力?
  插一句,别以为弯弯资本放弃了大陆市场,就说偶像练习生,冠军小蔡给这个节目当靶子被全网群嘲的同时,亚军陈丽农已经安排上了安乐公司继《捉妖记》之后又一个重点项目《春江花月夜》的男一号!
  凭什么?
  人家是湾湾人!
  天庭宴已经是过去式了…
  唐宁宇各种纠结,倒不是说失去了台弯市场怎么样,他主要担心悦华的股价会不会受到波动…
  还好,第二天,悦华的股价居然上涨了百分之一…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主论调还是支持张俊生的!
  张俊生无所谓,他已经抵达非洲…
  ……
  今年的威尼斯影展,没什么看头。
  意大利国内对艺术、政治、社会的思索和挣扎也反映在电影节上。
  上世纪70年代的整整10年,威尼斯电影节取消了颁奖活动,动机或许高尚,但却让自己沦为无人问津的电影展。等到意大利人缓过神来,为时已晚。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10多年里,北美有了自己的圣丹斯电影节和多伦多电影节,戛纳电影节也因吸引了大量英语世界的大师而建立了艺术电影第一圣殿的声誉。
  柏林电影节的情况比较特殊,欧洲顶尖电影节中,它是唯一在超级大都市举办的。
  戛纳、威尼斯、洛迦诺、圣塞虽然美丽,电影节的时间也都选在5月到9月间气候最宜人的季节,但在住宿、交通、公共服务上完全不能与柏林同日而语。
  城市的容纳能力也决定了柏林电影节可以接待更多的记者和专业人士。
  多伦多电影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占了这个优势,加上能为奥斯卡造势,近20年来逐渐成为“戛纳之下,万人之上”的榜眼。
  没有戛纳电影节的崇高威信、没有多伦多电影节的庞大市场、没有柏林电影节的城市优势,甚至也没有瑞士人的财大气粗来保证像洛迦诺电影节选片那样的独具一格,威尼斯电影节看上去就是个缩减版的戛纳,缺少自己的价值。
  在各国媒体的文章中,“星光黯淡”,“虎头蛇尾”,“奖项爆冷”成为近年来威尼斯电影节的标签,虽有些苛刻,倒也算贴切。
  今年的入围者阵容,比戛纳还是低了一个档次不止,甚至于被调侃“还不如几位评委有名”…
  毕竟评委里面还有达伦·阿伦诺夫斯基、贾章柯。
  很多来到电影节的人都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市场萎缩、来宾缩减、星光黯淡…
  这个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电影节遇到了又一次困境,之前也有几次打击让威尼斯电影节陷入僵局甚至停办,但最近几年的痛尤其真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