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4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2

  首周的票房出来,这个数字达到了1.8亿,超过《功夫熊猫2》创下的1.6亿的票房纪录。
  当然,它是周四上映,比《功夫熊猫2》多放映了一天…
  网上出现了无数姜闻吹。
  “电影,尤其声色犬马、名利昭彰,不像写作,天生来的是一种寂寞勾当。然而大隐隐于市。在这汹涌的市场激流中,匹马单枪杀出个姜闻来,直让人感叹造化不死!
  这是史铁生老先生写给姜闻《太阳照常升起》书的序言。
  姜闻的才华真的是肉眼可见,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把汪朔的《动物凶猛》改编成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然后又和述平写了《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鬼子》和《子弹》都是改编的作品,就像姜闻自己所说的读了本小说然后故事就在他脑子里继续衍生。姜闻总是有不同于常人的视角去看待一个故事。”
  “现在大家推崇的世界级电影大师都有哪些?我个人了解到的有黑泽明,赫尔措格,拉斯·冯·提尔,伍迪艾伦…等等这些人的电影多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深刻的影像表达,还有一点就是光影消失后留下的哲学意味。
  姜闻的个人风格毋庸置疑,也很容易感受到,而国内坚持寻找哲学意味的导演除了姜闻还有谁?”
  看的让人无语,姜闻个性极强,特点突出,本来应该是一个很容易评价的人,就是他的粉丝对着他吹,吹得飞沙走石反而让人看不清楚了。
第492章
不去
  姜闻吹是一种很奇怪的生物,他们有一种先天的优越感。
  这帮人大部分都是年纪较小的装逼犯,因为姜闻大概是国内娱乐圈里唯一能够拿来装逼的人物了。
  你们看不懂,我看懂了(尽管他们从来都说不出来到底看懂了什么),我理解他的好,我比你们更懂艺术,我能读懂他深刻的心,就这样。
  他们说什么:看姜闻电影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通读中国近现代史、熟稔抗战到改革的政治背景,对美国大片如教父三部曲、辛德勒名单等滚瓜烂熟。才能理解他虚无的英雄主义一二,在他片中突如其来的致敬环节会心一笑。
  戴景华说:“有人说,这个东西好有历史我看不懂。我说你看不懂就回去惭愧,回去学习。有什么脸在这儿喊看不懂?你在告诉你全世界你的低能、弱智和愚蠢吗?一个我看不懂,就可以成为一个理直气壮的否认艺术、否认思想的理由吗?还理直气壮的说看不懂?”
  “面对一部电影,当你面对一个影像的原创性的影像所构成的影片的时候,先要用你的心去体会的,而不是要用你所谓的即刻要翻译成一种所谓理性的逻辑。”
  这是人话吗?
  电影首先应该面对大众,而不是一小撮高雅的电影人!
  其实普遍意义上的‘看不懂’是指看完后觉得莫名其妙,没爽到,而不是某些情节看不明白。
  看电影是享受而不是折磨,所以遇到这种“看不懂”的电影,绝对是导演的问题,不用折腾自己。
  高考考了三次还没考上,是考生的问题还是考卷的问题?
  用影像的形式,讲述故事或者是某个道理,是导演的基本功。
  当大多数人看不懂的情况发生时,那一定是创作者出了问题,导演是服务者,观众,是一群最应该自负的人。
  所以,一帮电影人一边呼喊着“为观众服务的”口号,一边发出了“我的电影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观众的审美有待提高”这样的指责。
  这样以奇葩为主要成分的奇观,主要出现在最近二三十年,电影人把一部电影坏的最终决定权,推给了观众,他们只负担好的那一部分!
  这种观点是不对的!
  ……
  悦华,会议室。
《让子弹飞》票房再怎么高,做多也就分账多一点,按照张俊生的脾气,不太可能跟姜闻继续合作下去了——太不划算!
  三年时间,1500万美元,买房子都能赚两倍…
  唐宁宇也知道所谓大院子弟的脾气,跟他们压根不是一路人!
  成长在六七十年代大院子弟有一种骨子里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往好了说叫情怀,实际一点就叫不合时宜!
  这帮人喜欢谈情怀,作品再赚钱、再充满铜臭味,都是要有情怀的。
《私人订制》上映后,口碑不好,马小康和媒体以及网友们对喷的时候,就强调:“你们认为我的东西不好,是你们没有情怀。”
  说白了,这群人,特别的矫情!
  这种东西天注定的!
  姜闻他们私底下谈到张俊生会说他充满铜臭味…
  张俊生也看不上他们…
  命运这种东西,很难说…
  有人说什么,命是弱者的借口,而运是强者的理由。
  大部人则会说‘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东西!’
  这个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为了自己的理想和生活拼搏过奋斗过,最后经历各种失望失败以及失落之后泯然众生,谁又能说什么?
  老虎就是老虎,猎豹就是猎豹,天注定的事情怎么会轻易改变。
  那帮大院子弟为什么能成为现如今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在动乱的年代,大院子弟受到父辈权力的庇护,童年享受着很多便利,可以有机会看一些别人看不到的书籍、文艺作品,甚至政治八卦。
  和外界相比,他们更有机会接触一些先进思想,这种东西最适和搞艺术!
  唐宁宇在抽烟,他很少抽烟,除了烦躁的时候…
  安少阳忍不住打破沉默:“葛尤…真要加盟樱皇?”
  张俊生点了点头:“嗯,说欠了人家人情!”
  很少参加会议的于年新摇了摇头:“…他要走,让他走呗…”
  唐宁宇吐了一口烟圈:“不是他走不走的问题,这里面有东西!”
  “…有什么东西?”
  “现在股民就认明星还有票房,你想,葛尤算是咱们悦华的一哥吧…”
  张俊生纠正道:“我们没有一哥,我们连经纪部门都没有!”
  “不好意思,股民不认!”唐宁宇直接打断张俊生的话,顺便补充一句:“我现在担心的是葛尤走了,下一个会是谁?”
  “周兴?我听说他跟藤逊走的挺近!”
  “不止呢,还有王博,也跟光线关系很好!”
  于年新嘀咕了一句:“…谁让你下了死命令说什么最高片酬不能超过2000万…”
  张俊生有点烦躁:“我不下死命令,制作费都得涨!他们要是有自信,可以签分成协议啊!”
  “可外面给了八千万!”
  张俊生声音变大了:“外面给八千万,我们给九千万,你信不信,再这么下去,国家迟早会推出限薪令!而且从制作角度来说,片酬必须要控制在三分之一以下,我拍好莱坞片子都是这种规定!”
  于年新没忍住直接怼了一句:“那是好莱坞,你试试在国内试镜一个金鸡提名的演员!”
  “…怎么?我让他试镜,他敢不来?”
  “没说你,我是说其它导演,他们保准说‘你看不起我啊,你连我都不知道吗?’”
  “行了,越说越离谱,葛尤是铁了心要走,咱们必须要稳住其他艺人!”
  “怎么稳住?我们的工作室制度已经是最优越的了…”
  安少阳提议:“要不要学东阳传媒,砸钱,然后搞对赌协议?”
  “对赌协议是对内容行业的不尊重!”
  对赌协议在影视圈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
  最近几年随着大量热钱涌进影视圈,为了抢资源,各种对赌更是层出不穷,赌票房、赌收视率、赌业绩等等。
  对赌协议风险很大,为了完成业绩,从公司到艺人,从发行商、导演到艺人,无处不在的对赌协议让影视行业愈发浮躁,票房注水、买收视率、快餐成风现象日益严重。
  张俊生义正言辞:“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反正悦华不能参与对赌协议!”
  “那…续签的事怎么办?”
  “你问问他们愿不愿意续签,不愿意的就让他们走人,强扭的瓜不甜…”
  “那…股价?”
  “股价爱跌不跌,逼急了,我把市场扫荡了,然后直接退市!”
  这句话是在吹牛逼,张俊生没有这么多现金…
  “咱们就坚持以内容取胜,我就不信了,股价能跌到什么程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