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762

  09年,周截伦绝对是最大牌的流量!
  即便《刺陵》失败,樱皇老总立刻请了周截伦出演《逆战》,安乐老总也极力邀请他出演《苏乞儿》…
  还有好莱坞的哥伦比亚影业,也向他发出了邀约——《青蜂侠》…
  即便是大幂幂的粉丝吹她的号召力,也会说一句‘世界第一花旦’、‘号召力仅在周截伦之下’…
  说明什么,即便是最不要脸的粉丝,也承认周截伦的号召力诶!
  ……
  到底谁在针对张俊生?
  傻子都知道是谁!
  周截伦有粉丝,张俊生难道就没有?
  从出道就敢撕逼文艺圈,张俊生的粉丝怕过谁?
  周截伦又怎么样?
  一帮张俊生的粉丝涌进周截伦微博下方:
  “垃圾态度分子,滚!”
  “说直接点,我就是认为那帮支持态度的演员不应该在大陆搂钱,嘴里说着爱粉丝,谁都知道他们爱的是粉丝手里的人民币!”
  “造谣的死全家!”
  “张俊生追求周截伦?本世纪最大的笑话!”
  周截伦的粉丝也不甘示弱。
  “从2000开始,一直到2009年,华语乐坛这十年,有一个绕不开的名字,就是周截伦!
  甚至说他是00年代华语乐坛的第一人绝不为过,可和80年代、90年代的华语乐坛旗手齐名。”
  “周截伦是实打实的天才!张俊生算个屁,就唱过三首歌,有什么资格跟周截伦相提并论?”
  “有这么一个歌手,他既有才华也有态度;他尊重前辈却绝不墨守陈规;他对自己的母亲和外婆孝顺,对歌迷友善;他以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以推广中文歌为己任。他的歌有一种魔力,能让很多素不相识的人的青春产生共鸣。”
  “直到周截伦的出现,打破了华语乐坛停滞不前的局面!”
  “卧槽!周截伦这些成就都是音乐圈的,跟电影圈有什么关系?”
  “真以为导演了《不能说的秘密》就代表他能够在电影圈混的风生水起?《刺陵》是不是烂片?”
  “再怎么洗地,也改变不了《刺陵》是烂片的绝对事实!”
  两家粉丝在网络上掐得不亦乐乎,比票房、比奖项、比各种评分…
  这踏马完全是不同领域…
  张俊生是电影圈的啊!
  可是,粉丝不管啊!
  再说了张俊生也玩票性质的出过单曲,周截伦也导演过《不能说的秘密》…
  ……
  贺岁档的竞争很激烈。
  悦华传媒宣传团队火力全开!
  文娱的常规玩法是什么?
  用内容打通资本市场,然后疯狂收割股市!
  后世很多省台和各地方广电行业的实权人物都推出白手套组建皮包娱乐公司,参与联合出品一两部大卖电视剧或者电影,就胆大包天的借壳上市圈钱,短时间就收割几十亿,然后被这些幕后推手瓜分。
  15年,华宜高歌猛进的三年,大股东们配合明星拉升股价,短短就收割走百亿…
  马小康、张国粒他们在减税优惠的地区比如某苏省、某浙省和某西北疆域,十几万注册皮包公司,然后上市企业用远超其价值的几百倍价格收购,这笔钱自然的就流入他们为代表的腰包。
  真以为1.3万注册,三个月后10个亿收购的小公司真的全是小钢炮的吗?
  这些钱到底到了哪里?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阴阴合同不过是冰山一角。
  8个亿?呵呵。
  张俊生不会这么干,他手上有着悦华最大的股份,再加上张父、张母的股票,一家子占股超过百分之六十!
  只要他们不抛售手上的股份,悦华市值抬高,利好的只有小股东还有散户!
《风声》的口碑再怎么好,档期却有限,毕竟13号,《三枪》上映…
  羊城路演,面对记者的采访,张俊生有点无语的表示:
  “…我都说了,我跟周截伦根本没见过面,而且我针对的只是《刺陵》!”
  “你们的关注点能不能正常一点?如果《刺陵》是一部好电影,我会让悦华院线禁映?”
  “弯弯那帮人最擅长做的事情是什么?故意歪曲事实,找一堆水军带节奏,我针对的是《刺陵》,网上有人说《刺陵》是一部好电影吗?全都在说周截伦!”
  “你们有本事就拍一部好电影打我的脸,没本事就别哔哔!”
  真有记者舔着脸说道:“朱延平自己认为《刺陵》填补了华语电影探险题材…”
  “程晓东也说了,《刺陵》的动作设计绝对是华语电影最顶级!”
  张俊生被逗乐了:“他们真这么说你?”
  尼玛,这帮人能不能要点脸?
  好吧,脸皮不厚混什么娱乐圈?
  墨镜王都能舔着脸说什么‘其实天下之大,又何止南北。一味求全,等于固步自封。在你眼中这只是一部电影,对我来讲是一个世界。所谓大成若缺,有缺憾才能有进步——我喜欢!’
  没有他们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
  “突然想起了一句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评价一部电影是不是好电影,最起码的原则就是导演还有主创团队是不是真心拍这部电影的,《刺陵》这样的作品,从一开始就冲着圈钱来的,商业电影想赚钱是应该的,可你最起码应该满足电影的叙事元素吧!我不相信任何有良知,对电影有敬畏感的电影人会觉得《刺陵》是一部好电影!”
  “如果市场充斥的全是《刺陵》这一类的烂片,观众会对电影失去信心!”
  “这种事情是很严肃的,朱延平是大导演,有能力拍出更好的电影,为什么他会炮制出《大灌篮》、《刺陵》这种烂片?”
  “还不是觉得内地市场人傻钱多!”
  “我认真花三年时间,拍了一部戏,结果还比不上一部从立项到上映只用了80天的电影!”
  “长此以往,劣币驱逐良币,谁还会认真拍电影?”
第386章
发布会
  和其他商品不同,文化领域的产品终端定价,往往跟产品品质无关。
  说直白点,好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坏电影也是卖40块钱一张票。
  从理性的资本决策来说,一部电影想要赚钱,只要完成一件事——“尽可能多”的观众。
  那这件事就变成了,如何获取“尽可能多”的观众。
  至于观众质量如何,真的无所谓。
  理论上方法有很多,比如全组齐心协力钻研表演,比如精心打磨剧本反复修正,比如探索艺术边界出奇制胜…
  很遗憾,上面的都是“把电影做好”的方法。
  但把电影做好,在中国“不一定”挣钱。
  当今中国最高效的方法,仍然是用ip、鲜肉、明星加上情怀来收割智商税。
  换句话说,中国目前有足够多的“垃圾观众”,在为那些你们口中的烂片买单,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如果劣质商品能够跟普通商品攫取一样多的收入,我为什么要花额外的精力和成本在上面呢?
  好,你会想,我不与那些差电影为伍,我就坚持做我自己心中认为的好电影不行么?
  行啊!
  当然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