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762

  相比较而言香港电影似乎有些落寞…
《证人》、《叶问》最多只能竞争一下最佳男主角还有最佳动作设计!”
  内地大媒体上对张俊生首次金马之行,给予了肯定!
《中国电影报》的记者许继平发表一章评论文章评论道:“…金马奖从03年开始调低参赛影片语言门槛,规定片中只要有“华人地区所使用之主要语言或方言”就可参赛,力图重振金马奖。这几年,金马奖凭借其强大的公信力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华语第一奖项,张俊生已经是内地电影新的标杆,他去参加金马奖,代表金马奖已经是华语电影界的奥斯卡…”
《南方人物周刊》知名记者周怀昂则对奖项做了细致的分析:
  “这届金马奖,很有可能是悦华一家独大!《风声》还没上映,但是张俊生从没让人失望过!”
  “《疯狂的赛车》、《斗牛》两部电影也代表了内地最高水准的商业片、文艺片,饶小志或者管唬摘下金马奖,我都没有什么意外!”
  “最佳男演员,王博一枝独秀,《斗牛》里的表现,不愧是戛纳影帝!”
  “最佳女演员,周讯、许嫣同时提名最佳女主角,我看好周公子二封金马;”
  “王雪圻老师凭借《梅兰芳》、《剑雨》拿了两个最佳男配角,这个奖项应该稳了…”
  “最佳女配,应该是章紫怡吧,《梅兰芳》里的孟小冬,她演的真好!”
  此时,张俊生正在换衣服…
  抵达台弯第三天,金马奖开幕之前,悦华包下了半岛酒店大厅,搞了一场两岸三地电影人交流会…
  ……
  虽然金马奖最重要的就是颁奖典礼,但每一次在开奖之前的三五天内,湾湾还有其他相关的影展活动,每一次金马奖实际上都算得上市华语电影的一次巨大的商业扩展活动。
  东南亚很多片商都会提前来捧场。
  私下也会促成多笔电影买卖与合作。
  悦华不是很重视金马影展,他们有自己的渠道,《风声》早就卖到了东南亚…
《剑雨》、《斗牛》的海外版权加在一起高达1000万美元…
  之所以举办派对,完全是因为张俊生心情好!
  你丫不是不让我说话吗,老子就是要说话!
  资本最大,弯弯不少赔钱电影人都参加了悦华举办的派对…
  事实上,张俊生在台弯的人气很高!
  主要是因为有钱——内地首富诶!
  悦华掌控了内地百分之十八的院线,有着最为强大的发行能力,一帮想坑钱的电影人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张导演,其实我们的弯弯电影不错,你有没有兴趣由你的公司引进几部到内地看看效果?”
  显然并不来祝贺他的,而是来找门路的…
  弯弯的市场太小了!
  自从1989年侯孝贤导演的《悲情城市》拿到威尼斯金狮奖,在弯弯本土取得一亿台币的票房,弯弯新电影艺术与票房之争达到了顶峰,从此弯弯文艺片和观众走得越来越远,商业电影断层,弯弯大批优秀的电影出走香港,电影产业一落千丈。
  于是弯弯政府为了扶持本土电影人,设立了电影扶助金,结果与内地一样,成为了那些长着“文艺之心”所谓新浪潮导演成就自我目标的动力。
  现在,这些连弯弯电影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文艺电影”想在内地去试水,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
  张俊生笑而不答,聊起了别的话题,比方说气候,比方说弯弯的美食…
  “张导,我第一次看《倩女幽魂》的时候,都震惊了!”
  “我实在不敢相信你只有26岁…”
  “张导,悦华有下一部作品需要不需什么好的角色,我们这边有很多不错的人”
  在派对厅的一角,张俊生被这些弯弯娱乐圈的大腕“连番轰炸”,打打招呼、或者笑谈几句,这个人刚刚走开,又有下一个人或情侣走上来,他不停和他们交谈、说谢谢,一张张的面孔不停变换。
  大部分人他都不怎么认识的…
  新浪潮电影的黄金期过去后,弯弯电影还是沉迷着文艺片无敌深渊中不可自拔,普遍风气是认为商业电影是堕落,最近几年来投资一年小过一年…
  很多台弯本土导演都是靠着几百万的新台币的电影扶助金过日子,他们拿一千万资金,拍八百万的电影,然后留下200万生活,拍出来的电影都是在室内,摆几张桌子,请几个小有名气演员,拍出一部“餐厅电影”的文艺片,这已经形成一种生存常态了。
  这样的人,你让张俊生认识?
  “张导演看过《不能没有你》吗?”
  张俊生扭头,是一位中年人,花白头发的国字脸。
  唐宁宇小声说了一句:“这是王童导演…你小心点!”
第373章
舌战
  小心点?
  什么意思?
  难道他还能吃了我不成?
  张俊生有点疑惑,但还是很恭敬的回答:“还没来得及看…”
《不能没有你》被誉为很有‘新浪潮风骨’的电影。
  按照台媒的说法:“戴利忍说他选择黑白影像作为《不能没有你》的视觉风格是为了让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故事情节本身,但我的体验却是灰:鸽灰色的天空,银灰的云朵,黑灰的海水,泛着荧光灰的街道,还有灰色的人,衣服上灰色的油垢,脸上灰色的笑容,很多无可奈何的灰色表情。”
  “《不能没有你》对情绪度的把握有点像日本导演是枝裕和在《无人知晓》中的收敛自持,全通过景观光感和配乐的情绪节奏来调度,就像从人心中溢出来一样,自然纯真。”
  “《不能没有你》守护了台湾文艺电影的传统,继续把镜头对准边缘社会人物。不过,影片没有以往台湾文艺片那种自说自话的小圈子气息,整个的社会生态成为推进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尽管影片有强烈的戏剧冲突,但《不能没有你》的重点却是放在李武雄在被迫与女儿分开后的努力,他继续工作,不放弃找寻,刻画出一个草根的自尊与坚持。综合起来,《不能没有你》是一部打破商业片模式的商业电影!”
  然后呢,票房491万新台币…
  号称感动了多少台湾人,问题光感动,人家票房才贡献491万,这个成绩很好?
  相比09年第十名卖座《博物馆惊魂夜2》5377万的票房?究竟谁笑到了最后?
  台媒自己也说:“其实这种社会悲剧写实片,大可不必拍,有钱成立个慈善基金,可以帮贫苦人打打官司,何乐不为?”
  你看,台媒就喜欢自己跟自己打架!
  “你没看过《不能没有你》?”
  “…我对边缘题材的电影向来不感兴趣!”
  王童冷笑起来:“我听说内地导演都很谦虚有礼,今天看起来倒是正好相反,年纪轻轻就无知妄言,你不懂艺术电影,就不要来这里自曝其短。”
  “…沃特?”
  张俊生有点懵…
  我不懂电影艺术?
  老子拿过金棕榈,拿过金熊,你说我不懂电影艺术?
  王童扭脸对旁边的侯晓贤说道:“我就说了年轻人不懂电影!这个张俊生,我是知道的,对他这样的电影人来说,电影可能只是一种赚钱的工具…”
  说到这里,王童用一种长者的语调说道:“年轻导演大都是不定性的,怎么迎合市场就喜欢怎么干,为了取悦观众,什么剧情都敢拍!观众喜欢犯罪的故事,他就虚构出一个的《疯狂的石头》,观众关注情色,他就拍《倩女幽魂》…反正怎么赚钱他就拍什么,张导演,你年纪不大,有句话忠言逆耳,但也必须要说,电影人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否则,只是披着导演外衣的商人!”
  侯晓贤有点尴尬…
  张俊生来参加金马奖,他也出了不少力,某种意义上来说,张俊生归属于客人…
  哪有主人家指责客人的道理?
  至于王童,侯晓贤是万万不敢得罪的!
  此君做过议员,以雄辩著称,背景硬,口才好,得罪不起,重要的是,他笔杆子不错,在媒体界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其他的导演。
  王童倡议了所谓的“台湾文艺电影封锁”,号召业内所有导演都掘抛商业电影这些堕落的形式,是业内著名的能言善辩的刺头…
  他反对商业片,反对明星制度,总之所有能赚钱的电影,他都反对!
  港片,王童说他们品位恶俗。
  内地大片时代,王童鄙视他们不尊重电影艺术。
  损遍华人区所有的导演,还厚着脸皮,公然自称自己是电影艺术最后的壁垒…
  最让人郁闷的,这人还有一堆的簇拥…
  张俊生摇了摇头:“老先生的话,我不敢苟同,电影工业从来都是商业为王,票房为先。大力发展商业类型片,才是华语电影强盛之根本。艺术电影永远只能是点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