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762

  别的不说,这眼光简直了。
  重生的吧?
  老一辈电影人,都是很值得尊敬的!
  当年邵氏如日中天,这种时候,皱怀还能带领嘉禾崛起,很不容易!
  相比之下,樱皇、中国星都是后起之秀,他们能起来,主要建立在香江电影已经取得成功的前提下!
  在创建伊始,邹怀就摒弃了大片场制度,改而推广独立制片人制度,这种制度后来逐渐成为香港电影制作发行方式的主流。
  所谓的“独立制片人制度”,主要是由一个独立制片人在一家有发行企业组织的公司,提供部分财务支持下拍摄电影。电影拍摄前,在题材、剧本、主要演职人员方面需要征求出资公司的同意,而拍摄后则由该出资公司控制其发行权。
  “监制”一词也是因此而诞生的。邹怀将与演员的雇佣关系改成合作关系,电影利润亦与演员分账。
  更有甚者,嘉禾还建立了卫星公司承包制,资助有票房保证的电影人公司拍片,李小龙的“协和”、许冠的“许氏”,日后洪进宝的“宝禾”、房事龙的“威禾”,皆是嘉禾的卫星公司。
  悦华现在做的其实就是在效仿当初的嘉禾!
  当然,悦华把控发行还有院线,这样才不会轻易出现一帮人翅膀硬了,立刻单飞
  嘉禾之所以衰落,还是因为香港电影的大环境变坏了,上世纪90年代末,香港电影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持续低迷。加之来自新兴制片公司的冲击,嘉禾影业陷入相当被动的局面。
  1997年,随着二当家何冠昌撒手人寰,邹怀也逐渐对振兴自己的有心无力。2003年,邹怀曾与中影集团就合拍片事宜签署过相关协议,证明老人家还是有心带领嘉禾走向更高更远之地,然而嘉禾一直亏损的局面,加上旗下人才流失殆尽,还是让这个香港老牌电影公司步上邵氏的后尘。
  嘉禾04年停止制片工作,仅靠经营影院等资产谋生。
  香江电影最致命的地方就在于本土市场太小,靠香江700万人口很难支撑庞大的电影工业,必须依靠外埠市场,而当外埠市场一丢,香江就无法支撑,自然就跨了。
  总有人说什么,香港电影之所以衰落是因为港味消失,港味流失的最主要原因就是香港回归
  扯犊子吧!
  市场才是最主要原因!
  香港电影一开始最大的市场是台湾,很多人习惯了靠台湾的资本就足以拍完一部戏并且赚钱的情况,为了追逐商业利益,大家开始疯狂拍片,底线也无限放低,最终影片质量参差不齐。
  台湾龙祥影视公司老板王应祥用三千万买电影济公,票房惨败之后,台湾的的片商终于醒悟,发现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于是他们联合起来与香港片商要求将最高线降低至一千七百五十万,可当时很多人没有理睬。
  在他们看来,台湾片商是纸老虎,已当时的需求需求量来计算,台湾的电影库存仅够放映三个月。
  他们没想到,还有一个好莱坞!
  九零年之后,台湾开始引进好莱坞大片,强势的好莱坞电开始席卷香港电影票房,使得港片最终走到了穷途末路。
  同一时间,香港电影慢慢失去了台湾市场,94年之后,东南亚外埠慢慢丢失
  原本还有大陆市场补给,可惜,香港电影为了占据大陆市场,永远只用大陆人熟悉的明星,刘得华,古舔乐等人,再配以大陆演员做配角。
  二十年过去了,这些人已经老了。
  加上内地电影人的崛起,香港电影慢慢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去年,悦华从华阳手上接过嘉禾
  花了十一亿!
  主要目的是为了院线!
  嘉禾是台弯华纳威秀院线最大的股东,该院线拥有8个影城,共79个影院,约占台湾市场30的市场份额。
  另外,嘉禾在新加坡拥有9座影城,在新加坡的市场份额为5成;
  在马来西亚跟当地的公司联营的院线,拥有10座影院,在马来电影市场也属于老大的地位。
  这么说吧,掌握嘉禾,等于掌握了一张遍及东南亚的发行网!
第240章
新的合作模式?
  见面的地点是一家别墅,用人帮着泡了一壶茶,张俊生很恭敬的按照后辈的礼仪,先尊后卑,先老后少。
  邹怀笑的很开心。
  老一辈电影人很看重中华礼仪
  其实香江电影崛起,最开始的那把火是原上海电影制片厂,那帮人本质上是人
  邹怀放下杯子:“倩女幽魂拍的很好啊!”
  “哦,我还以为先生不喜欢那种电影!”
  “呵呵,翰祥的倩女幽魂说教味道太浓了,我很不喜欢!”
  邹怀已经八十岁了,但精神状态很好,看了看张俊生,突然问道:“你见了杨守诚?”
  “嗯,昨天见的!”
  “感觉怎么样?”
  想了想,张俊生回答:“一张生意人的嘴脸写在脸上!”
  “哈哈”
  邹怀笑的很开心,当年,他曾经建议邵逸夫我们每年做五十部电影,能不能49部赚钱,做1部不赚钱的?
  邵逸夫觉得他是傻逼,为什么要做一部不赚钱的?
  邹怀对电影有自己的追求!
  他跟外面那些只追求效益的不一样
  “可惜我老了,要不然一定会带着嘉禾跟你再拼一把!”
  “幸亏您老了,否则,我肯定做别的行业,没准我会专门写影评!”
  “哈哈”
  邹怀又笑了
  “邹先生,我准备买邵氏还有中国星的片库!”
  “片库?”
  张俊生把权的事情解释了一遍,末了补充了一句:“最多还有两三年,国内的频就会各种争夺版权,我必须提前下手啊!”
  邹怀突然提了个问题:“你觉得邵氏的老片子会有多少人看?”
  “应该有不少人喜欢吧”
  张俊生有点不太确定
  其实他现在的做法就是效仿后世的奈飞,先把库存做满!
  奈飞为什么买白夜追凶、反黑、河神、无证之罪?
  就是为了满足北美华人的趣味
  虽然这个存量相比较整体来说少得可怜,但如果有人想看了,点开奈飞,找了半天,然后发现,居然没有这部剧,他肯定很失望!
  “邵氏的老电影数量太多了,你知道邵氏片库存着多少电影吗?”
  “应该有几千部吧!”
  “是六千八百部!”
  “”
  卧槽,这么多?
  “你想买,那就费劲了”
  皱怀笑着提醒
  张俊生若有所思从邹老先生的别墅走出来
  后世,很多人热捧奈飞!
  觉得奈飞代表了传媒的新的方向!
  真的是这样吗?
  奈飞市值1700亿美元,负债率高达百分之六十
  从盈利方向来看,奈飞平台以外部授权引进的影视内容为主体,需支付大量的版权费用,同时每年都要对其斥巨资打造的原创作品计提高额的折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无论是毛利率还是净资产收益率都表现平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