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762

  最直观的变化就是找他的剧本明显变多了,代言、商演也多了不少…
  甚至接到了《非常完美》的邀约,对方开出的片酬是300万!
《非常完美》诶,国际章、胖冰主演…
  卧槽,300万?
《疯狂的赛车》,他的片酬才50万,直接涨了六倍?
  年轻人嘛,成功的太快,难免会有所迷失,好在他情商过人,面对采访的时候,把所有的功劳都推给了导演还有编剧,把自己形容成幸运的小学生…
  但是私底下,还是放纵了几下。
  难免会注意自己的派头,老子是影帝诶!
  偷偷摸摸见了几个投资人,几家经纪公司,对比了一下,还是呆在悦华更舒服…
  这些都是很多年后,王博在一次醉酒告诉张俊生的…
  ……
  戛纳回来之后,才休息了一天,张俊生再次陷入繁忙的改工作中!
《天狗》上映!
  其实吧,悦华没有对《天狗》的票房有多大的预期,这样一部农村题材的电影,撑死了八百万!
  去年的一部《光荣的愤怒》,口碑爆棚,票房是多少?
  没到10万块…
  可能发行公司压根没想过让它上院线,只发行了2个拷贝——没有亏本啊,直接卖给了电影频道!
  所以,别说什么口碑爆棚,血本无归,人赚钱了!
  否则,曹宝平的第二部
电影《李米的猜想》,凭什么能拿到600万的投资?
《天狗》的制作成本是400万,外销版全转了1200万美元——王博拿奖后,又多了不少片商买片…
  电影频道200万买下了电视版权…
  悦华已经赚了接近6000万…
  电影频道也是出品方之一,而且占了三分之一的利润分成!
  那《天狗》能不能在国内大卖,又有什么影响呢?
  当然有影响,关系到王博的票号召力!
  毕竟是封神之作,如果票房没能大卖,肯定有人要怀疑王博是那种没法扛票房的演员…
  一尊戛纳影帝,王博已经是悦华的名片之一了。
  所以,跟公司宣传部门大手一挥,直接开出了800万的宣传经费…
  5月28号,《天狗》亿百分之四十八的排片量拿下了900万的票房成绩!
  不算太高,但是已经创下了犯罪题材的最高记录…
  口碑爆棚了…
  “触目惊心。故事本身触目惊心,电影的拍摄让人联想到的了现实,让人很难受,王博的演技让人震惊,果然戛纳影帝实至名归!”
  “人物都立得住,剧情流畅,剪辑上做到倒叙正叙互相穿插又不乱,整体完成度特别好。必须要夸一下王博,演得真好!”
  “震撼心灵,王博这戏疯子做到了!”
  上映第二天,票房880万,第三天600万…
  递减趋势很明显,院线方面逐渐降低了排片,票房最多也就4000万出头…
  没办法,这种压抑的电影票房通常都不太好,而且,同档期的竞争对手有点多,《纳尼亚传奇2》、《第一滴血4》、《夺宝奇兵4》,包括房事龙主演的《新宿故事》…
  ……
《娱乐周刊》目前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娱乐性质的杂志。
  杨立是个狠人,采访结束第二天,他就在最新一期的《娱乐周刊》上写了‘你要战,我便战’…
  很懂得借势!
  他当然知道《赤壁》的关注度,也知道张俊生的关注度,巧妙地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然后引发的关注度,不要太高!
  不止当期的《娱乐周刊》卖到脱销,网上也有很多人在讨论《赤壁》和张俊生…
  大多数都是支持张俊生的!
  “肯定支持我们老大,人家步步紧逼,凭什么要我们退步?”
  “圈子太复杂,原本以为张俊生已经足够厉害,没想到还有更厉害的!”
  “那毕竟是《赤壁》…我要是张俊生,可能真的答应退档一个月…”
  “你是不是傻?《倩女幽魂2》8月公映,《疯狂的石头》要跟它抢票房吗?”
  “胡宗明脑子有屎吗?为什么非要跟《疯狂的石头》pk?”
  “大概是为了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吧!”
  “有毛病啊,《赤壁》1.2亿美元的制作成本诶!”
  网上讨论的如火如荼,话题持续不断…
  然后,六月初,天涯、贴吧突然出现了一堆帖子,内容大同小异:‘揭秘胡宗明捧tw演员,打压大陆电影人…’
  匿名发帖,举出了很多例子,证明胡宗明打压内地电影人…
  尤其是其中的两条‘打电话给军旗·赵,说你是我欣赏很久的女演员,结果被忽悠去了《赤壁》给从没演过戏的林志林当女配’;
  ‘为了尽快捧人,创造出了急速办法,用大陆一线演员来给tw演员当配,这样大陆投资商就会认为这位tw演员比大陆一线演员还要好,自然提高了该tw演员的知名度,身价和接戏量…’
  立刻,这帖子火了!
第201章
三观不一样
  网民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挑拨的一群人!
  社交网络的出现,似乎让所有人有了在公众面前说话的权利;自媒体的出现,似乎让所有人有了成为媒体的权利;然而,免费、方便、人人都拥有的话语权,真的是话语权么?
  中国网民很可怜,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立刻一拥而上,将吃瓜群众这一属性演绎的淋漓尽致!
  怎么说呢,大概没处发声的时间太久了,所以,他们需要攻击他们眼中的高端人士,比方说张一谋,他们会引用另一个人的观点,然后强调自己的观点:王朔曾经说过,张一谋就是臭大粪。
  你怎么不说鲁迅说过:张一谋是臭大粪?
  毕竟很多人不知道王朔是谁,但他们肯定知道鲁迅是谁!
  所以这帮人提及张一谋:他?呵呵,他原来不就是一个照相的吗?
  卧槽,中国照相的真厉害,能导演奥运会开幕式诶!
  他们不管做什么事,目的只有一个:刷存在感。
  现在,有人攻击胡宗明了…
  立刻调转枪头批判!
  “大果粉导演,对大陆极度鄙视,但为了大陆市场不得不用一些大陆演员,但都是一些跑龙套的活。”
  “不管怎样,原来港台演员靠刷刷脸就赚个盆满钵满还高冷不可攀的时代一去不返了,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了。”
  “我就说嘛,这老小子真不要脸!看他的电影,清一水的主港台棒,内地二番…”
  “这样人就和上天那个买过期食品送同事的日杂一样,鼠目寸光,当时占点小便宜,败露了还能做人吗?”
  “很多港台导演真是占着大量资金,还不好好拍戏,要不是内地娱乐晚起来,怎么会轮到这些人?希望多给年轻导演机会吧,不然这样下去,影视这块很难占主导权!现在各种小生小花都了,就差好的编剧和导演!”
  “我听说真的是这样…”
  “还是张俊生厉害,你看他的电影,从来没用过港台演员!”
  “嗯,悦华蛮不错的,听说他们现在主要在捧内地新导演,饶小志、路洋、宋小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