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大牌(校对)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762

  “我狠起来,自己都骂!”
  “哈哈,笑死了,张俊生一篇博客直接让悦华所有的努力付诸东流…”
第105章
估计错误!
  张俊生闲得慌才会自黑,主要《功夫熊猫》一旦上映,肯定会招来很多同行的恶意攻击,比方说骂它谄媚西方文化…
  毕竟第一部
的剧情宣扬的就是个人英雄主义!
  而且《功夫熊猫》最大的受益方是迪士尼!
  所以,张俊生必须要给《功夫熊猫》打上‘华国制造’的标签。
  与此同时,还不能硬往文化宣传的方向靠拢,那个太容易被人诟病!
  几天前,总局接到了一封举报信,建议总局封杀《功夫熊猫》,来信人是赵半狄,他的理由是好莱坞的这部片子是来华国捞钱,称之为“好莱坞丑熊”!
  他是以民间熊猫人自居的!
  ‘虚伪的好莱坞在《功夫熊猫》中打着“积极向上“晃子,编织着老套的美式“励志“故事,虎视眈眈的依然是世人的钱包.有点过分的是,好莱坞这次的圈钱游戏竟盗窃华国的“国宝“和“功夫“,打回华国,要在华国捞一盆羹!’
  更让人觉得无语的是,他的抵制居然得到了少数爱国青年的支持!
  原时空,他打着保护熊猫文化和爱国主义的旗号,导致《功夫熊猫》没法在蜀地上映——担心被激愤地‘爱国青年’打砸…
  然后他本人呢?
  拍了一部《让熊猫飞》,可惜上映之后口碑极烂,豆瓣上平均打分只有2.3分…
  敢情在他看来,熊猫这种东西国人可以利用他赚钱,其他人绝对不行,或者说,只有他自己能利用…
  这种文化霸权是以伤害和杀死整个行业业态作为代价,只是当披上文化保护和爱国主义的外衣后,这种抵制他人的正当性就被加倍放大罢了。
  这是多么让人哭笑不得的荒诞,就像很多年轻人曾经抵制过的日货,反对过的家乐福,到头来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纯真的蠢货。
  从来都是抱着最大恶意看待同行的,虽然《功夫熊猫》的制作方是华国人,但是,广汽本田的最大利润方也是广汽集团啊,抵制日货的时候,照样被砸!
  必须要把这种状况限制在萌芽阶段!
  ……
  9月14号,《功夫熊猫》上映,首日票房1800万…
  张俊生有点失望,老子费了这么大劲,你丫就给我1800万的票房?
  得亏了发行方是迪士尼,能够做到全球发行!
  倘若位面之子装逼,非要砸钱自己独立制作,独立发行,能亏得他怀疑人生!
  跟眼时空不太一样,上映前,虽然也有不少民间爱国人士抵制《功夫熊猫》,但没有形成潮流,张俊生已经明确说了,这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国动漫!
  而且《民人日报》特意撰文表扬了《功夫熊猫》:‘倘若这部片子能让创作者和投资人对动画精品的市场前景重燃信心而致力于斯,能让消费者对国产动画重燃信心而敢于支持,由此开启一个动画产业的良性循环,那才是悦华动漫真正的无量功德!’
  张俊生特意在博客上转载了这篇文章,然后补充了一句:“现阶段,悦华在动漫方面还需要跟好莱坞合作,向他们取经,毕竟国内的市场太过狭小,根本没法容纳一部投资过亿的动漫电影!”
  “不过,我们已经开始有计划制作最纯正的国产动漫!”
  1800万的首日票房,已经超过了去年的票房冠军《盛宴》。
  张俊生不满足,悦华方面已经很满足了…
  首周末票房4600万的成绩,不仅刷新了动漫电影在华的票房纪录,也将《功夫熊猫》送上了年度票房前十名的位置——不用怀疑,现在的票房成绩,过千万就算小卖…
  ……
《功夫熊猫》上映会不会影响到《倩女幽魂》?
  毕竟银幕数量摆在那。
  一旦《功夫熊猫》赢家通吃,那就没了其他电影的排片量…
  张俊生对此很淡定,真人电影跟动漫电影的受众是不一样的。
  好吧,说实话,动漫电影在国内的受众就那么多,再好的口碑,这个年代最多也就1亿多一点票房,不可能更高了!
  还没上映呢,悦华视频都能找到原声的完整版…
  画质清晰,绝逼不是电影院录制的枪版…
  很明显,拷贝被人卖了!
《功夫熊猫》总算让低迷一个月的华国电影大盘热络了起来,连续七天,大盘超过2000万!
  豆瓣、时光网上到处都是《功夫熊猫》的好评。
  “标准的小人物成长成英雄的故事套路,但看完就是会被感动和折服,感谢悦华,感谢张俊生的大手笔投资!”
  “就像鹅爸爸的面条并没有秘密配方,龙卷轴也没有什么绝世神功,只有自信,才能无畏无惧。有趣又有启发意义的一部片子。”
  “我觉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输出,虽然张俊生不承认…”
  “憨憨的阿宝,充满智慧的师傅,可爱的神奇五侠。熊猫大侠的故事就此开启。”
  “突然想到前年的一篇文章‘三千万,五分钟的动漫作品’,很想问问那位李庆耀的记者,你还好吗?”
  9月21号,上映七天,《功夫熊猫》票房成功破亿…
  9月28号,《功夫熊猫》上映十四天,票房破1.5亿…
  连续两周霸占票房榜榜首,势头不减…
  国庆档助推一下,没住能破2亿!
  然后,《倩女幽魂》即将首映!
  ……
  低估了口碑的影响力!
  如果当初排片的时候,注意看一下,也不至于自己打自己。
  虽然《功夫熊猫》属于进口大片——悦华能参与分成的只有后续的分成利润…
《倩女幽魂》9月30号公映,这个是已经定下的策略…
  张俊生都想扇自己两个耳光,这踏马的!
  而且《倩女幽魂》上映不可能往后推,环球那边已经做足了准备工作…
  环球今年主打的影片是《谍影重重3》,全球票房破4亿,但是相较于1.25亿美金的制作成本还有主演马特呆萌的百分之二十的票房分成,他们真的没赚多少…
  否则,《谍影重重4》不可能换角色,也不可能隔了五年才重启!
《美国黑帮》本土票房居然只有七千多万,这部剧的投资、宣传超过一亿美元,虽然后续可以通过dvd租赁收回成本,但是亏了就是亏了!
《冒牌天神2》,1.75亿美金的投资,全球票房1.73亿…
  环球急需一部票房大卖的作品,《倩女幽魂》具备这种特质,尤其是最近《功夫熊猫》的热映,一定程度上炒热了张俊生。
  他们争取到了2800家开画院线…
  这个时候你跟他说能不能延迟放映,你猜他会不会搭理你?
第106章
电影营销
  既然决定好了9月30号公映,那就做好宣传营销工作!
  什么是营销?
  简单来说,就是“引发观影期待”。更直白一点,让观众知道这部影片的存在并想去看。但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直白的诉求,在《英雄》诞生前的数十年间却鲜有人重视。
  ‘营销’是一个新词,是从别的行当里传过来的,以前电影就是‘制发放’三环,没有营销这个概念。
  早年间由于进入电影行业的门槛较高,大部分有关信息从制片开始就只在官媒、纸媒的渠道里流通,放映渠道也是由官方来管理,所以对于用户体验的认识和现在截然不同。
  一来由于内容是稀缺物,观众的选择面较少,很多作品并不愁出路;二来当时制片发行放映领域存在较大的脱节,制片厂并不和市场直接接触,而是交由华影负责发行、兜售拷贝,所以从创作到发行,观众的个人需求都不太被重视。
  这么说吧,当年的创作者从拍摄阶段开始,就压根没想过片子将来要怎么卖。
《英雄》首次创造了电影营销的概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7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