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7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2/891

  “你还不知道?可别说是我说的,咱拿你当生死兄弟才偷偷告诉你。如今也就这邺城里查得严,不许片纸片牍进城,客商往来进城都要搜身的,谈论这种事儿还会重刑。
  但出了这邺城,外面前几天就被吕布的揭短檄文传得沸沸扬扬了,都说吕布是隐忍至今,弃暗投明,整个并州都已经倾心归降了西边那个朝廷。”
  ……
  很显然,上面这一切的流言,最初的来源都是九月上旬吕布传檄天下的那道檄文。
  经过小半个月的散播,终于还是突破了袁绍阵营的消息封堵,传得邺城里都有好多人信了。
  一开始,审配还建议进行反宣传攻势,宣扬并州还未陷落——反正消息闭塞,军情传不过来,说是敌人污蔑被围困在坚城中的吕将军,也是讲得通的。
  这个法子一开始对阻断流言效果居然还不错,真有不少将士官民觉得这是敌人在污蔑吕将军,是造假的,信谣言的人数也暂时有所控制。
  但是,这一招也只是多撑持了不到十天。
  对面的刘备阵营反应也很快,立刻升级了传播手段。以给吕布加一万匹棉布为代价,暂时违背一下“让吕布的部队未来完全不用参与内战”的约定,借几个将领攻打一下壶关露露脸。
  不过部队、物资都还是刘备的,吕布只是派人露个脸,证明他们真的是降刘了,不是在围城里被隔绝了内外。
  吕布倒也光棍,直接开价加到三万匹,但是他可以亲自带着一小撮亲卫上场演一演。他的理由也很充分:
  他麾下其他将领形象都识别度不够高,唯有他吕布,威名和形象在关东伪朝无人不识,他亲自上场才能证明他真的投了。
  这时候最重要的是尽快把袁绍气死,所以不是讨价还价的时候,具体负责宣传战的诸葛亮都没请示,直接答应了吕布本人额外两万匹棉布的出场费。
  让吕布带了几百亲卫骑兵到壶关口晃悠了一下,假装攻打,给壶关守军留下了深刻印象,士气狂泄。随后吕布的檄文、以及檄文上宣传的袁绍全家的丑事,才算是彻底遮掩不住,有很多人都信了。
  一番折腾,到九月底的时候,邺城内的谣言已经不可遏制。尽管审配使用了严刑峻法,对于乱说的人都要斩首。
  但架不住诸葛亮主动渗透细作进来散播,这些细作都是英勇的敌后工作者,虽然也牺牲了十几个,但是混入邺城百姓之中,放大效果明显。
  审配足足杀了几百个邺城涉谣百姓,还是没有堵住传染源,没有完全筛查出谣言的密切接触者。
  最后,审配只能是退求其次,跟郭图等人商议后,决定采用保守疗法:
  放弃对邺城普通百姓流言的治疗了,只要守住大将军府,利用袁绍行动不便无法多过问政事、关心不到细节,确保袁绍本人别听到这些噩耗。
  并州沦陷的消息,如果瞒不住,那就拖过冬天的高危期,开春后天气暖和一些再让袁绍知道。而吕布辱骂他和揭短污蔑的那些话,则完全不能让袁绍知道。
  同时,审配还通过郭图尽量警告袁绍后宅那些妻妾,包括自从上次把袁绍气中风后已经被长期软禁的刘氏,要求她们绝对不可以多嘴、重蹈覆辙。只要后宅不泄密,袁绍就不会知道。
  这事儿由袁绍幼子袁尚亲自把关,袁尚倒是也很上心,知道父亲经不起气。
  虽然袁尚内心对于父亲现在这样毫无生存尊严的活法并不留恋,有时候也觉得父亲如果那个一下反而是解脱痛苦。
  但袁尚很清楚,如果再被抓住把柄、让人知道父亲之死是因为家宅内有人多嘴多舌气死的,那他继位的可能性也就非常渺茫了。曹操和大哥都会抓住机会不放过他的。
  现在就算父亲要气死,也不能是被内宅的人气死,谁让他袁尚是内宅的舆论监督负责人呢,不能在他手上出事儿。
  ……
  袁尚的严防死守,倒也没有白费。袁绍行动不便,还真就被拖到了十月初,还不知道吕布变节还羞辱他的事儿。
  相比之下,邺城满城百姓得知这些丑闻,都已经半个月了。
  可惜,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总会变个法儿上演。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重点盯防的方向没有出问题,时间拖久了之后,别的方向就出现了漏洞。
  这次的漏洞,是从外朝暴露的。
  审配郭图一开始靠着限制袁绍问政,没让他知道太多坏消息。袁绍也担心审配瞒着他,所以觉得自己身体好转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大将军府设宴款待其他朝臣,了解朝政近况。
  当然,这种宴席早就不会摆酒了,袁绍这身体不能喝酒,旁人也都忍着。好在这些人来大将军府赴宴,都会提前被审配关照,严令他们不许乱嚼舌头。能赴宴的大臣也都知道轻重,所以维持得很好。
  但是,到了十月中旬,事情终于瞒不住了。原因是吕布弃暗投明并且散布了种种打击袁绍阵营形象士气的谣言后,连不少朝臣都真的信了。
  袁绍朝廷已经有些清贵旧臣、也就是类似于孔融、华歆一类形象的家伙(不是这两人本人,只是指这一类人),觉得羞与袁绍为伍,开始试探性地想跟关西朝廷接触,也有悄咪咪弃官隐遁的。
  这些官普遍也就是吉祥物,没什么实权也没什么真本事,就只是资历老,从刘协时代就一直干过来的,论资排辈该给到比较高的待遇了,甩也甩不掉。
  袁绍性好名士,设宴请客问政,也多会涉及到这些人。十月中旬的一天,终于发生了审配他们最不愿看到的情况:
  袁绍的宴请名单里,出现了已经因为袁绍名声败坏而弃官的人,偏偏袁绍还不知道对方已经弃官了。
  郭图就是想帮着圆谎,解释“为什么大将军的请帖请朝臣到府上议事,对方都敢拒绝不来”,都解释不通。
  如此又勉强左支右拙拖延了几日,到十月下旬,终于积重难返,让袁绍发现原来身边的幕僚谋士为了安慰他,已经额外多骗了他一个多月。
  “天下人居然都相信孤是那样的人?不救王允关孤什么事?当初劝何进招董卓进京怎么可能是孤早有阴谋?天下人都没脑子的么?
  吕布假装王允身边的知情人,时隔多年翻这些旧账、给他投敌找借口,居然有人信?早知道当年灭张燕前夕,就该真派刺客去吧吕布那三姓家奴杀了!”
  袁绍得知层层叠叠的噩耗之后,顿时头晕目眩,气满填胸,血压暴涨,在最后时刻,他已经意识到自己走到头了。
  说句题外话,“袁绍派刺客刺杀来投靠他的吕布”这事儿,原本历史上还真发生过。只不过这一世因为李素的蝴蝶效应,袁绍最终是忍了吕布,一直到吕布把张燕的势力全灭、取而代之坐镇并州。
  如今吕布终于爆雷,袁绍才开始“悔不当初”。
  意识恍惚之间,袁绍听到身边无数人惊呼:“大将军!大将军别往心里去,吕布贼匹夫胡言乱语污蔑,信不得啊!天下百姓也不会信的啊,没什么好担心的,大将军!”
  审配郭图都慌了,袁尚刘氏也慌了,不过两者的慌乱到底也略有不同。
  袁尚内心夹杂着一股如释重负:总算把父亲气死的最后一击的源头,不是从我管的内宅爆发出来的,是外朝的麻烦。
  袁绍口角流涎,死死抓住审配的手,不敢昏迷过去,他知道这次怕是再也醒不来了。他奋起余力吩咐审配:“让尚儿承袭孤的爵位……”
  大将军之职没法传位,袁绍只能是交代传公爵爵位,但谁都知道这就是让袁尚接替一切权力的意思。
  “属下敢不竭尽全力辅佐世子。”审配痛哭流涕地答允。
  袁绍痉挛抽搐的手臂这才彻底肌肉不受控制地崩开了,彻底失去了意识。
  ……
  袁绍并没有当天就气绝,他最后还坚强地又耗了一个多月。
  但那天是袁绍最后一次手臂还能动弹、口舌也勉强能说话。那个月无非是垃圾时间,他已经没有表达能力,偶尔醒来也无法更该遗嘱了。
  但袁尚一直给父亲吊着性命,倒也演得非常纯孝,似乎他并没有因为父亲已经传基业给他,他就希望父亲立刻彻底嗝屁、免得生出变故更改遗嘱。
  这一点,落在审配眼中,倒是对支持袁尚多了几分决心。
  可惜,立场不同看法就不同。在代表非冀州派谋士立场的郭图眼里,袁尚这一切都是虚伪和假惺惺。
  199年12月中旬的一天,袁绍终于是咽下了他最后一口气。
第八百三十六章
街亭分亭博望坡,当道扎营夏侯惇
  袁绍一直拖到十二月中旬才死,他生命的最后一个多月里,没法说话,没法写字,没法明示地改变自己的遗嘱,不可谓不凄惨。
  但是,袁绍最后也算是成功坚持了自己的遗愿、走到生命终点的。直到死,他都没想过更改遗嘱,就算给他机会说话写字也不会去改。
  因为最后这一个多月里,他得到的一切消息,都是有利于他的权力交接的:
  十一月初,自从袁绍彻底不能动弹后,审配怕曹操那边出变故。在封锁袁绍病情的情况下,又派许攸去了一趟曹操那儿,看看曹操到底在干什么,有没有新的异动。
  十一月中旬,许攸回报的情况显示,曹操非常安分,已经调集好了部队,把能动用的主力部队、生力军,全部分梯次集结到了颍川郡,如约揭开了昆阳战役的序幕。
  曹军趁着冬天第一场封山大雪降下之后,对南阳运河终点位置的昆阳、叶县两处,发动了进攻,以期掐断刘备的运河工程。
  所以,袁绍最后是在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但耳朵还能听得见的情况下,听到了小老弟曹操如约展开攻势、在黄河南岸几乎没有安排任何摆出觊觎袁氏统治权姿态的军事力量。
  既然如此,袁绍还有什么好改的?所以,他最终是放心撒手九泉的,相信自己的遗志可以被执行。
  临死那一刻,袁绍内心是把曹操当成真哥们儿了。
  曹老弟你可得照看着点几个大侄儿呐!
  ……
  话分两头。
  曹操这人,也算是关东诸侯中,最有枭雄潜质的,只是这一世命途多舛,挟天子又挟不到,所以始终被袁绍压制,不显山不露水。
  但曹操的禀赋和脾性始终没变,他的心态也依然是那么坚韧。
  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只要自己不被打趴打怕,始终坚持下去,就一定有机会!
  这样的诸侯,一旦真的决心用兵,那就不只是演演戏了,他是动真格要拿下昆阳的。
  今年南阳与颍川地区的第一场足以封的大雪,是农历十一月初五降下的。
  曹操很会挑时间,次日初六就召集众将,把他集结在颍川的大军动员了起来,分兵命锐各自出击,一时间声势无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2/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