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4/891

  辛毗反正不要面子,脏水都自己扛了,给双方都一个台阶下,一番无耻言语之后,陈宫和郭援都有了借坡下驴的机会,雒阳城就和平开门投降了。
  关羽亲自带领近万兵马,提前严明了军纪,强调了这次是和平解放,进了雒阳城不能有任何劫掠和骚扰百姓,然后才一副军纪严明的王师姿态,有序进城,接管各处防务。
  ……
  雒阳投降刘备朝廷的消息,比之前虎牢关失守传播得还要快得多。
  因为虎牢关失守时,败军几乎全军覆没了,而关羽一方又没有急于刻意宣传,所以是驻扎在虎牢关以东、陈留和酸枣的袁绍军守将,发现了前方友军覆灭后,才紧急上报到邺城去的。
  雒阳易主之后,关羽在诸葛亮的建议下,第一时间选择了主动大肆宣扬,派快马信使立刻渡河与黄河以北的河内。
  甚至还带了几个雒阳城内被陈宫郭援等人裹挟、内心其实不想投刘备的袁绍阵营官员,主动释放俘虏让他们回去现身说法,把雒阳究竟是如何丢的、陈宫等人是如何果断选择投降的,等等经过都真切翔实地转述给袁营文武们听。
  这些都是直接目击证人,对于气袁绍让袁绍丢脸,简直是太好用了。诸葛亮怎么可能舍不得放回这些羞辱用的俘虏呢。
  于是乎,雒阳是十八日丢的,十九日消息就传到了魏郡。
  而与此同时,之前“雷薄为什么会覆灭”的一些细节复盘信息,也才刚到魏郡和邺城呢。一大堆打袁绍脸的噩耗,排着队一起涌到了。
  袁绍昨天还在想着“是雷薄这种无谋匹夫自己没执行我的微操,所以死了,还连累三军”,好不容易把内心的挫败感和智商受辱感压制下去,结果今天反转就来了。
  这一波袁绍就是不直接气死,至少也得褪层皮。
  估计气完之后,他心态的爆炸程度,纵然赶不上历史上仓亭之战结束后、临死前的状态。但至少也比官渡之战打完、仓亭之战开战前,要更崩不少。
  ……
  因为前阵子在郭图府上听闻噩耗受了气,十月二十这天,袁绍倒是足不出户,在自己的大将军府里继续养病,一时也听不到外界的街谈巷议。
  而事实上,外面的邺城市井之徒,一天前就已经全部传开了。
  什么诸如“听说雷薄和陈宫并不是没有执行大将军的军令细节,才导致被关羽全歼的。恰恰相反他们就是因为严格遵照了大将军说的撤退时该注意的事项,结果才被诸葛亮用计骗了,惨遭全歼,连带着白白多丢一个虎牢关”之类的谣言,全城的好事之徒多半都知道了。
  袁绍阵营的文官和治安官员们也不是吃干饭的,遇到这种情况当然会察觉到可能是敌军的细作故意散播,所以查得很严。
  邺城的相关官员临时下了禁令,凡是敢传这些话的,都要抓起来严审。如果还查出有别的问题,情节严重的,那就直接按战时的军法处死!
  为了这事儿,邺城之内一天杀了二十多个散布谣言特别凶狠的罪徒,关押惩处了更多,才稍稍止住势头。
  其中确有四五个是诸葛亮派来进行宣传战的细作,英勇牺牲了。
  但另外近二十人,确实只是邺城本地的袁绍治下百姓、读书人,因为比较八卦嘴碎爱传闲话,搁后世就是那种特别喜欢上茶馆二楼谈论国际局势的油子、嘴子,结果被乱世用重典当成细作斩了。
  按说在这样的严防死守之下,袁绍深居大将军府,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身边人又挑他爱听的说,本该与这些噩耗多绝缘几天。
  可惜,最终的结果是,袁绍也只比邺城普通人多被瞒了两天而已。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时间久了总会有封堵疏忽的,更何况袁绍身边的人也没刻意封锁消息,他们只是本着打击谣言的心态在办这事儿。
  十月二十这天傍晚,袁绍最疼爱的幼子袁尚照例晨昏请安,配袁绍吃饭问候、了解父亲病情。
  吃完饭后,袁尚的母亲、袁绍后妻刘氏,便留儿子说些私房话,问起外面的军政大局,有没有什么隐忧大患。
  这个刘氏,就是历史上袁绍死后、出于嫉妒心把袁绍另外五个更年轻的小妾都给先毁容再杀的毒妇了。
  刘氏一个妇道人家,当然是不懂政治的,她问儿子,无非是要儿子拿个结论出来,好让她安心,相信战局不会蔓延到连邺城都有危险。
  毕竟之前张飞攻打壶关、据说通过壶关陉后就要强攻邺城的消息,也是传得漫天飞。没有见识的妇道人家岂能不怕。
  袁尚耐着性子,给母亲讲解“历史上秦国曾经长平之战大胜后,邯郸之战却惨败”的典故,鼓励母亲说袁军上下现在同仇敌忾,打内线防御战绝对没问题,张飞出不了壶关陉。
  讲着讲着,过程中刘氏难免问起如今邺城里流传的种种奇闻异事、民间不稳,提到:
  “昨日府上采办出去办事,回来听说邺城令、尉在以言杀人,治民苛暴,说明时局艰危。这真不是因为张飞快打出壶关道杀到邺城了么?”
  袁尚不屑地辩解:“母亲,您不懂军政就别瞎想了。那些人传闲话被杀,是因为……”
  说着,袁尚把来龙去脉解释了一下。
第七百七十九章
大汉朝的连续两任大将军都是中风瘫痪
  袁尚给母亲刘氏解释最近外面发生的事情,这个行为本身无可厚非。毕竟他也是为了刘氏可以安心,别瞎想那些“邺城会不会有危险”之类无益的问题。
  没想到,刘氏听了之后,却是坏水发作,关注点歪了楼,眼神不由自主一亮:
  “原来现在在外面,传说这些话就可以处斩?我可是听府里面也有些贱婢在谈论仿佛的捕风捉影之事,还有那个姓胡的贱人,她房中也有婢女奴仆似乎……”
  刘氏一下子把心思花在了如何诛锄异己,把袁绍宠爱的其他年轻漂亮小老婆干掉这方面上了。
  大将军府里,下人私下里嘴碎肯定是有的。哪怕袁绍那些最年轻美貌的小妾自己不说,谁敢保证她们的婢女下人一个都不传?
  刘氏掌握着整顿内宅的权力,她会往这个方向联想,自然是本来就有捕风捉影听到一些问题,属于苍蝇不叮无缝蛋。
  有了第一条可以被苍蝇叮的缝之后,刘氏还可以再配合诬陷,顺藤摸瓜把打击面扩大化嘛。
  哪怕只有一两个婢女奴仆在传,只要配合上严刑拷打,乱世重典,还怕攀咬不出几个狐媚子?
  平时她不敢在内宅这么大弄,那是因为她知道自己在袁绍那儿的受宠,已经有些衰退了。
  袁尚虽然是袁绍第三子,可也已经年纪二十几岁,长子袁谭更是三十出头了。
  刘氏有袁尚这么大的儿子,她自己至少也是年近四旬的中年妇人,比她受宠的五个袁绍小妾都年轻得多。
  只是她们没有将成年的、可以传承事业的儿子来倚仗罢了,所以地位才抬不上来。
  现在听说在外面,传某些谣言是可以名正言顺砍人的,刘氏还不借机作筏?这时候不借故清洗袁绍的后宅,下次就没机会了。
  于是乎,当天晚上,刘氏就瞒着袁绍清查了一遍府上婢女和奴仆,真被她捕风捉影栽赃陷害,杀了四五个奴婢,同时还攀扯出袁绍的两个二十出头年纪的小妾。
  刘氏直接借故把这俩情敌严惩了。
  第二天,袁绍发现了后宅的变故,惊怒之下严厉追问经过,刘氏还直言不讳、把那些小妾乱嚼舌头谈论军政的罪名跟袁绍说了,表示她这是为夫君后宅安稳而努力。
  到了这个份上,外面的噩耗再想瞒袁绍也不可能了。
  袁绍大怒:“荒唐!邺城天子脚下,首善之区,什么时候到了居然要因为一言而随意杀人的程度了!古人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我袁本初治国,向来以仁政爱民为本,岂能施行周厉卫巫之事!你这妒妇!一会儿搞清楚情况再跟你算账!
  来人,把郭图审配立刻给我召来!孤要详细问问他们,最近邺城里为何会有那么多苛暴之事!”
  袁尚当时还在府上,惊闻父母之间的冲突,立刻就意识到情况要遭。他连忙拦着袁绍,还试图用尽量委婉的语气告诉袁绍外面究竟发生了什么:
  “父亲切勿急躁,母亲这也是怕外面的人那些嚼舌头有辱您的清听,并无他意……”
  “这不管你的事!滚出去!跪下!”袁绍一把推开袁尚。
  不一会儿,审配郭图也硬着头皮来了,袁绍坚持厉声责问,他们也不好隐瞒。
  于是,诸葛亮黑袁绍而散播的全部恶毒言语,终于是一句不漏地全部被袁绍本人知道了。
  而且,袁绍在知道这一切的那一刻,就同时知道了“原来这些话是整个邺城百姓几乎都知道了的,他们怕孤觉得丢脸,所以最后才告诉孤”。
  还有类似于“原来孤在天下人眼里就是一个狂妄自大的懂王,觉得自己非常知兵喜欢微操前方军队。结果百姓都以为前方将士之死之败反而都是因为他们听信了孤的微操才被敌人的计策吃得死死的”之类的认知,也都往袁绍的脑子里灌。
  这特么让袁绍这么有智商优越感的人怎么忍?让他的脸还往哪儿搁?
  “京城百姓都知道了!关羽让张飞攻壶关攻邺城只是幌子!张飞已经退了!关羽也没支援张飞,一直在全力围歼河南尹地区的朝廷军队!”
  “沮授辛毗原来都是诈死!连他们都降敌了!麹义也确认是降敌了!还出面指责孤、帮着劝降的雒阳城!”
  “再加上当初误信刘备今年的主攻方向是江东,河北空虚,让河内的大军主动转守为攻,孤今年已经是第三次上了这么大的大当了!”
  一条条把袁绍的智商踩在地上碾压摩擦的噩耗,排着队往他脑子里灌,而且是当着全国人民的面丢大脸,遮掩都遮掩不住那种。
  他脸色苍白,但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亲自派了心腹到邺城街上民查暗访,想看看邺城百姓是不是都知道这些,是不是都这么认为的。审配郭图苦劝他别去求证了,他还不甘心把二人甩开让侍卫把他们控制住,然后一意孤行。
  而求证的结果,只是让噩耗的确认多延缓了一刻钟而已,暗访的一切证据,都显示袁绍就是在全国人民面前丢大脸了。
  袁绍再也没了两天前的推卸责任自我排遣心理暗示大法可用,就这么眼神变得越来越直勾勾,脸色青红黑白紫乱变,血压忽高忽低。
  忽然,袁绍大叫一声,直挺挺往后倒地。
  口鼻溢血、涕泪交加、累计喷出血涕泪涎等体液总计数升,嘴和鼻子一歪、法令纹一抽搐,中风瘫痪了。
  “父亲!”
  “夫君!”
  “主公!”
  袁尚和刘氏以及审配郭图顿时都慌了神,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揉胸拍背的揉胸拍背。
  要不是袁绍此刻比历史上仓亭之战后还年轻了三岁、身体素质还好一些的话。这波气急交加丢大脸的精神伤害,怕是直接一波带走都有可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4/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