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3/891

  沮授留在沁水县这边堵口的部队,所有成建制的抵抗都已经被粉碎了,成建制的部队也都已歼灭,只有那些溃散的乱兵跑得到处都是,还没收拾干净。
  更西边堵轵关陉、箕关陉的麹义部,倒是还没被歼,但主要是因为路程比较远。
  在沁水这边被拿下后,关羽的部队只要继续往南、插到温县以西的黄河岸边,那麹义就成了瓮中之鳖,所有退路都被切断,等于迟早要完。
  沮授和辛毗,最终没能赶到郭图那儿跟郭图会合,而是在乱军之中被抓获——
  沮授一开始还想拼命逃跑突围,被关羽的小股搜索骑兵部队追上后也不投降,关羽的骑兵被激怒后,差点儿放乱箭把沮授这群人全部围住射杀。
  不过因为这一世沮授兵败逃亡的时候身边有辛毗,辛毗是个怕死的,立刻高声大喊:“不要放箭!这是沮令君!活着带去关羽那儿能换个千户侯!”
  沮授羞愤欲死,丢不起这个人,很想壮烈成仁,但别人不杀他他也没办法。
  关羽军骑兵听说这里有个行走的千户侯封赏机会,也不放箭了,那个巡逻的曲军侯亲自带着亲兵把沮授和辛毗绑了。
  然后,关羽和诸葛亮刚刚在沁水县衙里总结战果、分析情况,沮授等人就被送来了。
  沮授路上被颠簸了半个时辰,也没什么脾气了,心如死灰一言不发。
  关羽看到沮授,倒也认识,亲自吩咐给他松绑:“先生别来无恙。关某倒是还记得,十一年半之前,你带着陛下还有关某和翼德伯雅进京。
  你忠于袁氏,至此也算仁至义尽了。袁绍若用你计,不至于败得那么惨——听说他到了最后还想彻底褫夺你的权柄。还是降了吧。
  多的不敢说,以你在关东的地位、跟陛下的故交,只要诚心归顺,尽量帮着劝降袁绍治下其他州郡土地,给你个侍中还是可以的。”
  关羽画饼的时候还是稍稍画大了一点,实际上如果沮授归顺后没有立特别大的功劳,只是帮忙劝降其他一些抵抗,那最多也就是九卿。这还是看在沮授跟刘备的交情和一贯资历份上。
  不过,沮授直接哂笑而又颓然地表示了拒绝,一副心灰意冷的样子。
  关羽有些恼怒,正要发作,辛毗跳了出来拦在中间:“关将军息怒,沮公不是卖故主以求高升之人。将军若真是敬重沮公,还请暂时对外宣布沮公与在下都已殉国,以免袁绍罪及我等家人。
  在下之兄尚在袁营,不日会回到邺城,若是届时能救出沮公家眷,在下再助将军劝沮公真心归降。”
  辛毗这一拦,同时顾及到了双方的颜面,把沮授的一时不肯投降解释为害怕家人被罪。关羽冷静了一下,也不为难对方,意识到这颗棋子哪怕再稍微埋伏一阵子,将来也还是有价值的。
  沮授却是大惊,瞠目结舌看着辛毗,哆嗦地指着他:“辛毗!你早有此意?竟连这些都准备?亏主公还让你来传令,哈哈哈哈,真是讽刺啊!唉,天不佑袁氏!”
  沮授长吁短叹地被押回去,被软禁在一屋内,不过没有再遭到捆绑,也有人给他送饭送水、送干净衣服。
  他完全睡不着觉,就睁着眼看着屋顶度过了半个无眠之夜。第二天天亮后,已经是大约巳时。
  他正有些忍不住困倦,结果却听到外面动静,似是又有大股袁军被击溃、收编,来了大批的战俘,沮授便又提起精神想出去观望。
  谁知,果然毫不意外地看到了麹义穿着盔甲来见他,也是一脸心灰意冷,表示他刚刚被关羽袭击,而且是已经被包围断了后路。
  诸葛亮还派人给他看了很多袁绍猜忌他的证据、别人向沮授和辛毗举报他的栽赃,等等。所以麹义只是比沮授多撑了大半夜的时间,今晨也投降了。
  轵关陉到沁水县的距离也不远,比沁水县到野王县还稍近二十里路。麹义放弃抵抗的情况下、仅仅是遇到关羽的先头骑兵部队就直接投降,确实是比较快。
  沮授彻底无言,继续他的临时囚徒人生。
  石门陉和轵关陉两处,总计两万人左右的袁军,不是被击溃就是成建制的投降。
  ……
  关羽和诸葛亮正忙着追亡逐北呢,一时确实也无暇来劝降他。
  因为沮授没有堵够日子就完了,所以关羽的部队顺着沁水往下游顺流追击时,袁绍都还没到怀县呢。
  袁绍之所以走得慢,是因为人太多、船不够,没法所有人都坐船沿着沁水撤退再转入黄河,有一大半的士兵得沿着河靠两条腿走路撤退。
  但关羽意识到敌军已成惊弓之鸟,也就不怕分兵冒进被敌人挫败。他把军队分成两部分,骑兵和有船坐的步兵先行,沿着沁水以最快速度追杀。其他船不够的士兵,再慢慢正常行军追击。
  幸亏袁绍还有点小戒心,他没有让他身边的九万人一起走,而是分出了一定的人马留在后方节节警戒。这才避免了全军九万人都被关羽撵上、陷入大乱的局面。
  但是,这些节节警戒的部队,被关羽重创甚至消灭都是难免的了。
  九月初九,关羽的部队和袁绍后军发生了“第三次野王之战”,野王县守军被重创、龟缩入城迟早面临被全歼。
  九月初十,关羽追到怀县,而此时连得到最新消息的马超,都带了几千先头骑兵部队倍道兼行、从北面丹水赶过来、斜刺里杀入战场。袁军留在怀县拖延时间的几千人又被势如破竹歼灭。
  关羽和马超推进极为迅捷,至此袁军上上下下都知道沮授、麹义已被全歼,二人“殉国”,野王怀县守军也全灭,大家都彻底堕了士气,一点抵抗拖延都不敢有,只是没了命地逃亡。
  温县、平皋、山阳、武德,全部卷席而定。
  马超带了几千骑兵沿着沁水北岸一路追,追到怀县下游的沁水汇入黄河河口前,总算是撵到了袁绍的部队。
  当时关羽的主力都没来呢,关羽也只是带了几千骑跟马超一起上,步兵都在后头。
  马超在沁水河北岸、关羽在南岸,加起来总数不到八千骑兵。
  袁绍军的九万部队,之前各处零零碎碎被好几次各歼灭几千人,现在也就剩八万。但八万人居然不敢回身反击八千追击骑兵,就这么继续被撵着走,一部分部队还被打散了。
  只不过关羽和马超能赶到战场的部队总数实在是少,所以就算打散袁军也无力围歼。最后居然硬生生被马超冲到了沁水河边,对着河里袁绍本人的中军船队乱放箭。
  沁水河不大,所以河里的船也不大,最大的也就是些艨艟,不存在斗舰和楼船。袁绍自己的坐船也只是一艘艨艟,结果结结实实挨了一次“夺船避箭于沁水”的待遇。
  张郃亲自举着一个马鞍给袁绍加一层保险,遮挡在袁绍身前,还用腿夹着船舵控制方向。
  饶是如此,但张郃毕竟不是赵云许褚级别的专业保镖,导致袁绍还是中了一箭流矢,幸好身着铁甲,只是皮肉轻伤。
  对袁绍而言,他更大的伤痛怕是来自于自己毕生的傲气被打掉了,是自尊的摧毁,居然沦落到如此下场。
  就在中箭之后,袁绍似乎整个人精气神都更颓了,一蹶不振。
  最后,只有许攸为代表的一群谋士,以及将领中的张郃高览等人陪着他逃回了邺城。
  这场从去年冬天开始的持久战,巅峰时袁绍可是号称动用三十万人进攻刘备,结果只剩下吕布那边三万、他自己嫡系部队八万逃了回去,这里面还包括了被关羽马超最后阶段追击打散、依然坚持逃回去投袁的士兵。
  但不管怎么算,加起来的残余总兵力只有十一万了。这就说明被歼灭的部队累计达到了十九万。包括各处累计达七万多人的投降、俘虏,和三万逃散归农为隐户、九万死亡(包括疫病死亡)。
  十九万大军灰飞烟灭,袁绍的雄心壮志也跟着灰飞烟灭了。
  袁绍军在河北地区的领土范围,也收缩到了汲县和辉县(新乡和卫辉),也就是太行山东麓与黄河之间最后的窄口处。
  整个太行山以西、黄河以北,除了北面吕布控制的太原郡,其他全部丢掉。
  张飞虽然没赶上对袁绍主力的追击,但他也趁着马超过境之后,在马超背后跑马圈地巩固地方,在袁绍回到邺城之前,把整个上党郡全境给占了。
  上党诸县一个敢抵抗张飞的都没有,张飞一直推进到邺城以西的太行门户壶关才被重新堵住。
第七百五十六章
灭袁是一场持久战
  袁绍败退的过程虽然看起来干净利落,但因为路途遥远,加上袁绍伤病交加、不耐舟车劳顿。所以走走停停,直到九月下旬,才回到邺城。
  光是从魏郡与河内郡交界的朝歌、黎阳,到邺城这段路,就走了七八天。一路上袁绍阵营的文武也都是忧心忡忡,不少人从邺城赶来黎阳探病。
  袁绍的物理伤势当然不重,区区一根骑弓射出的箭矢,射在肩甲与护臂交界的缝隙里,箭簇都没完全入肉,就卡在铁里了。
  当时袁绍身上其实被好几箭弹到过,但其他没那么巧射中甲缝,都直接弹开了。
  伤口处理之后,医官说几天就能愈合,半个月就能彻底消除影响。
  所以,袁绍的问题,主要是被丢脸给气的,每天在那儿想不开。
  “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至我更为大将军,已经是第五世了,居然最后被刘备李素设计骗得这样。沮授三心二意,许攸无能短视,难道只能去重用那个说话比放屁还难听的田丰?”
  “内外交困,人心不齐,实非战之罪也。天命啊!刘备的人口土地本不如我关东朝廷,只为他姓刘,可以自为雄主,对关西伪朝之掌控,如臂使指,上下一心。
  咱这边却‘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谋士各怀私心,曹阿瞒和孙权小儿更是……有几人肯真正勠力同心。要是天下人心不思汉,或者孤自为天子,或许如今也不是这个景象,唉……”
  袁绍哀叹之中,内心忍不住连曹操写的《蒿里行》诗句都引用了。这一世当初讨董的时候,曹操被击败得没那么惨。但他还是愤于关东讨董联军不齐心,写了《蒿里行》,不过只不过只写了前半阙——
  也就是只写了感慨讨董联军内讧为之。后半阙“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开始曹操就没写,因为那些事儿都改变了,没发生。这一世的袁绍也是大义灭亲,没跟袁术沆瀣一气。
  而且,因为刘协在位的时候,曹操拥刘协而排斥刘虞刘和父子,所以曹操看起来才像是更忠汉的。不过在刘协完蛋、刘和登基之后,袁曹与皇帝的亲近程度就截然逆转了。
  如今的袁绍有“拥立天子匡扶汉室却被其他小人掣肘”的感慨,再正常不过了。
  只是连续的失败,让他的智力优越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反思之下,他甚至对整个路线产生了怀疑。
  尤其当初袁绍拥立刘和之前,因为袁绍手下的心腹谋士当中,最重视汉室的就是沮授。现在沮授虽说是死于乱军之中,没有明确听到他投降的消息,但袁绍还是倾向于觉得沮授有问题、是乱军之中没找到投降的时机,被不接头不懂事儿的基层乱兵所害。
  沮授既然定性为通敌分子,连带着他当年建议的大政方针,袁绍自然都会动摇。
  他觉得拥立天子得到的好处并不大,甚至有点兔死狐悲地怀念起那个他一辈子不对付的弟弟袁术来。
  要是当初不联手曹操刘备杀袁术、而是直接冒天下之大不韪,放开胆子干,兄弟俩联手直接推翻汉室,又如何?
  虽然那样干,他其实会死得更快,那样天下就变成了二袁共同弑君篡汉、刘曹孙三家趁机攻打二袁。袁绍多拉到一个袁术却要把曹操孙策逼到敌人那一面,怎么看都没赢面。
  但人到了绝对的失望颓丧之中,如今走的这条路已经彻底败了,总是会产生幻想,觉得“当初如果走另一条路说不定挺大概率能赢”。
  袁绍心中悲悯地暗忖:“许攸这次中计受骗,当初劝孤转守为攻,一方面固然是许攸无智,可曹阿瞒那厮肯定也是在情报源头上就故意做了手脚、乐见孤跟刘备两败俱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3/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