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0/891

  反正要是天命不眷顾他,他真在突围中战死了,其他人也会投降,那些人也不存在偷袭的战争罪行,他们自然会自谋去路。
  ……
  八月三十日这天,吃过肉之后,张辽就带着敢死队亲自从光狼谷方向突击,想要夺路回到上党。
  为了这个突围,前一天他还故意往石门方向发动了多次攻势,摆出“要走石门跟袁绍会合”的样子,想把关羽的注意力吸引过去,也想把王平的山地兵往那个方向引诱布防。
  然后他自己才好一大早带着最后的精锐,沿光狼谷猛冲。
  可惜,光狼谷地势狭窄,兵力多也施展不开。张辽的部队又相对不擅山地行军,没法从两侧陡坡同时发动进攻,反而要被陡坡上的无当飞军夹击、居高临下放箭丢滚木礌石。
  而关羽本人正堵在谷口位置,一夫当谷万夫莫开,几百陷阵铁甲的校刀手排开堵口,来多少白给多少。
  张辽从辰时初刻到临近正午,两个时辰猛冲了六七波,全部被毫无悬念地击退——要是那么容易从光狼谷突围,他也不会被围49天之久了,早就跑了。
  午时三刻,昨天被勾引调走的王平,亲自带了一万名无当飞军,从光狼谷南侧赶到、随后从谷地的南坡居高临下发动了总反击。
  王平带来了上前把神臂弩,还有大量板楯蛮和哀牢夷山地兵惯用的蛮族淬毒弓箭,那些箭矢的锋簇都是抹了南蛮植物性毒药的。王平占据阵地后,对张辽的侧翼发动了猛烈的攒射。
  张辽的突围敢死队终于全面崩溃,张辽跟赵括一样身中不少弩箭,不知死活,身边的亲卫也几乎跟着被攒射杀伤,堆在一处。主将覆灭之后,余众终于选择投降。
  关羽花了两天时间谨慎地打扫战场、迫降各处残敌,还谨慎地隔离审问抓了军官拷问其中细节。
  当关羽听说张辽的部队在敢死突围前还吃了肉脯,不由大惊,他是从诸葛亮那儿知道,敌军中这些日子已经霍乱流行了,这种时候这些带毒的人简直丧心病狂。
  关羽本来是不想像白起那样杀俘的,但是眼下形势危急,他不得不当机立断,对投降敌军进行甄别、并且明确惩戒规则。
  他把敢死队里的几千个士兵,按照友军各部的指证,区分开来,以他们吃肉脯的罪行,将其处决,关键是尸体全部要彻底焚烧处理。
  考虑到这些死者确实跟着张辽犯了罪行,其他还有四万人关羽并没有杀,所以这个处理还是服众的。
  而且关羽并不是有病的人就杀,只是杀吃了病肉的。没吃肉的、本身无辜染病的霍乱士兵,关羽还让人隔离起来甄别居住,不让他们的饮水和排泄物与健康人交叉污染,不给他们机会污染水源。
  所以四万战俘只是稍稍震惊了几天,在得到了讲解理由之后,也安心了下来。而且毕竟汉末不比战国,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汉人,而不是战国时那样觉得自己是秦人或者赵人,投了也就投了,没人会死扛到底的。
  据说刘备阵营的这条律令传开之后,后来还导致袁、曹阵营某些将领和谋士因此不敢动丝毫投降刘备的念头,哪怕最后再艰苦再绝望,也跟着抵抗到底,比如程昱之类的谋士,他们知道以他们的罪行投降了也必死无疑。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因为严肃法纪而导致个别劣迹斑斑的人不敢投降,这种后果本来就是有思想准备的。
  袁绍并没有第一时间得知张辽确切覆灭的消息,不过也拖不了多久。很快袁绍就会意识到,他要是不走,也无法全身而退了,肯定会在退兵的路上被狠狠咬住咬下一块肉来。
第七百五十二章
袁绍:孤怎么看谁都像内奸
  张辽覆灭后两天,九月初四。
  袁绍在得到最新的军情后,终于不得不痛苦地承认:己方大势已去、各路都崩溃了。
  如果打开上帝视角,就不难发现,三个月前转入全面进攻时、袁绍阵营号称动用的各路总计三十万大军,现在已经只剩河内驻军十一万人,和吕布那边偏居一隅被隔绝远离主战场的三万,总计十四万。
  堪堪超过一半的部队已经没了。河内袁军看似还保存完好,实则独木难支,不得不考虑退兵。
  而且,大家都知道袁绍的脾气,所以这天来袁绍这儿通报噩耗军情的,还是相对忠心耿耿的辛评。
  许攸不想在这种时候露脸,而沮授不合适——沮授怕自己在这种场合出现后,袁绍一怒之下后续的退兵计划都完全不再听他了。
  毕竟他曾经试图挽救过袁绍的大军,而且是以借助辛毗之口献策、劝袁绍分进合击。但最后事实证明他的计策并不稳妥,更重要的是他决策时依赖的情报本身大错特错,铸成了无可挽回的大错。
  张辽文丑被围歼这事儿,从头到尾沮授也觉得挺委屈的,他觉得他的决策是基于当时情报的最好抉择了,不这么做,袁绍也赢不了,只是换一个别的方式慢性死亡。
  但情报错误,被李素和诸葛亮师徒合谋骗了,干扰了后方参谋,这真不是参谋人员能逆天改命的。
  不过,袁绍的脾气才不会管责任在谁。因为听了谋士的计策,最后打败了,谋士就是该负责。
  只有辛评因为从来不担任军机方面的参谋,所以他哪怕因为汇报了坏消息而失去信任,也无伤大雅。
  辛评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才担当了这个职责,把一切坏消息向袁绍和盘托出:
  “主公!大事不妙,关羽张飞马超合力,在过去的五六日内接连全灭魏续、张辽两军,短短数日内,又分割歼灭我军八万余人。
  如今,关羽的兵力可能已经重新沿着沁水往石门陉方向集结、略作休整就能转入新的攻势。而张飞、马超虽然距离河内正面战场较远,但我们也完全不知道他们何时能赶到——或许数日之后,随时都会出现。
  魏越覆灭的消息是吕布派人绕路送来的,所以路上多走了几天,昨晚才刚到,当时觉得只有两万多人额外损失,就没打扰主公安寝。
  张辽将军覆灭的消息,则是两天前零星的溃兵偶然钻山翻越空仓岭突围逃脱,历尽艰辛回来报的信。为今之计,唯有请主公速作定夺!”
  噩耗一个接一个,让袁绍有些喘不过气来。
  很显然,刘备阵营在连续全灭魏续、张辽两部后,已经腾出手来可以转入全面反攻了。
  关羽和徐晃合兵后,正面起码有六万到八万人,就已经能与袁绍的正面主力打得势均力敌了。之所以数据不是很精确,是因为袁绍一方也不可能掌握关羽的确切伤亡战损。
  关羽原本留在安邑、闻喜的那一点人如果也前压,那关羽这边走沁水进攻的总兵力肯定超过八万,甚至能有九万。
  张飞马超再包抄过来,又是四五万人,刘备阵营的总作战兵力就会到十三至十四万之间,袁绍哪里还有活路?
  袁绍呆滞半晌,心中不甘,第一反应还是要先发泄一下,他怒斥辛评:“都是汝弟辛毗,献什么让张辽文丑绕光狼谷故道夹击关羽的下策,致有此败!
  辛毗愚夫,还口口声声说什么‘兵过十万,不易展开,徒费人力’,就算在河内徒费人力,也好过如今被围四十多天,救援不出、最终覆没!”
  辛评一时语塞,他不愿意出卖沮授,至今都不肯说出辛毗的计策是沮授让献的。
  而且辛评心里也有一点朴素的想法:当初这计策看似有希望,沮授是把功劳让给辛毗来立,这说明沮授仗义。他不能以德报怨、人家让功的时候你收下、人家的计策失算了你就推过,那做人还有什么信用可言?
  人无信不立。
  辛评被骂了一顿,没有解释,讪讪而退。
  袁绍发泄过之后,心情稍稍好受了点,这才又召集许攸,实在不行最后召集沮授,问为今之计、如之奈何。
  对许攸,他当然也免不了痛责、都是你个匹夫当初劝本将军转入主动进攻。
  许攸也无话可说,毕竟对假情报的误判这个锅,他是必须要背的。沮授当初一开始就指出有可能是诱敌,他许攸言之凿凿说敌人就是北线兵力空虚。
  哪怕沮授后来借辛毗献计如何具体进攻,那也是已经不得不承认情报准确性的前提下、做出的后续推演。
  许攸被痛骂之后,还志大才疏地有所不服,内心还想推卸责任,但嘴上不敢说,只是不得不公允地求袁绍赶紧全军撤退吧。
  “主公,属下无能,回去之后该如何责罚都不敢逃避。不过为今之计,为了大军,还是赶快撤退吧。既然张辽已灭,张飞马超定然可以逆行光狼谷,抵达上党后顺丹水而下、再攻野王。
  到时候野王以西如果还驻扎有任何我军的兵马,定然会被从沁水而来的关羽和从丹水而来的张、马反过来夹击包围,到时只怕走都走不了了。”
  沮授也同意要撤退,不过他仓促间想得更细节,补充道:“虽然要撤军,但石门陉、轵关陉两处,还是要留精锐骑兵堵口。
  同时要在这些堵口的营寨里继续虚立旌旗、每日减兵不减灶,以为疑兵迷惑。一旦我军步兵主力撤远,堵口的骑兵就能择夜跟上,关羽必然追之不及。
  这也防止我军全部撤走后,石门陉里堵着的关羽部立刻杀出太行山谷、咬住我军后军不放,导致我军行动迟缓。毕竟关羽近而张、马远,不可为虑远而不防眉睫。”
  袁绍虽然不是很信任沮授了,不过他还知道好歹,看得出日常行军调度是否有章法。沮授这个办法确实持重,他就准奏了。
  当天部队就开始分兵,沁水大营的步兵率先开始东归,第二天连野王县城和温县等处的部队也开始移动。不过石门陉和轵关陉的兵始终没有动。
  袁绍原本对于沮授的忠诚度还是有所怀疑的,不过看他那么勤勤恳恳、之前被降职冷遇也不急躁抱怨,又有些心软。现在看沮授献策秉公,就让他恢复部分监军职务、负责监督断后阻止追击的这部分部队。
  最终,沮授亲自带了少量部队,堵住石门陉,而同样不受待见的麹义,也被罚去堵轵关陉,防止关羽在安邑、闻喜的部队杀进河内平原。
  其他人,包括一众谋士和张郃、高览等众多将领,都跟着袁绍一起收缩。
  ……
  袁绍的退却还算果断,让他彻底避免了拖到张飞赶到河内正面战场。
  不过,马超那部分人马,因为是骑兵为主,速度够快,即使袁绍立刻撤,或许还有机会打打扫尾阶段的追击战。
  袁绍本人在九月五日启程、初六退到野王,在城里驻扎睡了一夜,初七继续往东退回怀县。大军在最初两天的机动中倒也没出意外,看起来一切安全。
  然而,袁绍阵营内部不团结、谋士喜欢揽功推过的毛病,这时候又暴露出来了,并且给了袁军一个难以评估的负面影响。
  原来,是袁绍回到野王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当晚休息前喝了点酒解解乏,还召集了一些佞幸善于讨好的谋士聊天安慰。
  本来如果是一个月前,这种场合郭图和辛毗都是能出席的——郭图是老拍马屁了,资历深厚,辛毗则是帮沮授献计汇报后得宠的。
  但是现在,因为让张辽、文丑绕上党夹击这条计策被证明是臭棋,辛毗显然是彻底失宠了。不但袁绍摆酒局解闷诉苦没他份,连抵达野王城后给所有谋士的吃穿住日常招待,辛毗都受到了苛责虐待。
  辛毗倒不是吃不下麸糠粗粮、忍不了没酒肉的日子和睡稻草铺。他也算是物质上能隐忍能装的人了。
  不过,对于袁绍彻底不信任他,排斥他,辛毗还是有点怨念的,急于自救。
  之前其兄辛评一直告诫他做人要有信义,之前沮授是为了他们好把功劳让给他们兄弟,现在计策败了也不能出卖朋友。
  辛毗一开始也想听兄长的话,做个有节操的人。可惜被袁绍的冷遇一挤兑,他就有点受不了了,连忙找机会托关系、甚至还给郭图塞好处,让郭图美言几句给他一个再见到袁绍开口的机会。
  郭图当然不愿意得罪袁绍蹚这种浑水了,不过辛毗把真相跟郭图交代,说他的下策是来源于沮授。郭图得知辛毗想告状的内容后,才一反常态愿意帮忙。
  毕竟,沮授这人多可厌呐,之前大权独揽最受主公信任了,袁营谋士但凡稍微心术不正一点的,都希望扳倒沮授,给沮授添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0/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