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891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多亏了李素早就料定“周瑜肯定不光会接收他放回去的战俘,还会得到一部分自行逃回去的吴军溃兵,所以周瑜一定会同时从这两个情报源获取前方战况细节”。
  所以,李素在原本的基础上,又多想了一步:九真一假、真瓶假酒,利用那些被他主动放回去的黄盖亲随战俘,释放一些周瑜从其他逃回溃兵情报渠道打听不到的假消息。
  这些假消息,溃兵是不可能知道的,所以,周瑜只要问了放归战俘,就无法找到对证的机会,只能选择信,或者不信。
  果不其然,在初步交叉审问了李素放归用于打击吴军军心的战俘、以及自行逃回去的溃兵后,当晚刚刚用过晚饭不久,周瑜才缓了缓脑子,又想起一个关键问题还没审。
  之所以一开始忽略了这个问题,是因为这问题跟黄盖的战败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在那些最紧迫的“战败原因”问完后,次要问题的优先级也提高了,也值得被仔细问问。
  周瑜便开始了第二波提审。
  他谨慎地先问了几个逃回来的溃兵军官,最高级别也就是曲军侯级的,给他们吃了点饭菜犒赏,和颜悦色问道:
  “你们与周泰厮杀交战时,觉得他们的水兵战力如何?是否是水性精熟之士?水上弓弩互射接舷搏杀如何?把你们知道的都细细说来。”
  原来,周瑜是想起了他当初留下黄盖试探阻击李素的另一个目的:利用黄盖摸清李素带来的部队的单兵战力,确认李素得到的援军究竟有没有滥竽充数。
  这个问题,周瑜这几天自己也有积累了一些观察信息,但因为李素还没有对南陵水寨发动大规模的强攻战,主要是远程对射和登陆建设营地、搭建攻城武器。
  所以周瑜缺乏跟敌军全面接触评估的机会,他不敢凭自己的一点观察就彻底下结论。他害怕李素多谋,在没有动用全力的情况下,只把前军精锐拿来演他、后面雪藏还没出手的主力万一是草包,可不就被李素骗过了么?
  可黄盖那边不一样,周瑜很清楚,黄盖这次虽然覆灭了,但他是跟周泰的一万五千人深度厮杀、双方绞肉混战。这种程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犬牙交错血战,是绝对隐藏不住实力的。
  如果李素的援军里有新兵,或者有袁绍军战俘,肯定会被逃回来的溃兵发现端倪。
  可惜,周瑜仔细审问,最后发现得到的情报样本,都是“李素带来的兵马,个个水战素质精锐,不是鱼腩之旅”。
  问完自己逃回来的溃兵后,周瑜再审问李素主动放回来的战俘。
  前面一些问题,就跟问自行逃回溃兵一样,这些放归战俘的答案,也和自行逃回溃兵一样。
  周瑜听到这儿,暂时心中暗忖:那这些战俘应该不是被李素骗了或者故意买通策反后放回来当内奸的,不然前面那些问题只要稍有隐瞒,答案不会跟溃兵一模一样。
  于是,周瑜就彻底相信了放归战俘说的一切,继续往深入问。
  下一个问题,就是问这些被放归战俘、他们被送到李素的中军五牙战舰上时,看到的情景如何、这几十里跟着李素的主力舰顺流而下、准备战事过程中,有没有看到五牙战舰上的士兵有什么异常、有没有不习水性上吐下泻或者炎热导致疫病流行……
  周瑜很清楚,这些问题,只能问放归战俘,而问逃回溃兵是问不出来的。
  道理很简单:自己逃回的溃兵,肯定从头到尾都没登上过敌人的五牙战舰。因为凡是攻上五牙战舰甲板的,一个活着回来的都没有,除非是李素放你回来。
  周瑜又是当世罕有的水战名将,他很清楚,如果李素的援军有滥竽充数的北方新兵和袁绍军战俘改造而来,那么这些士兵肯定会优先部署在五牙战舰上。
  道理很简单:越是新兵和北方人,水性越差越怕颠簸。而大船不容易颠簸,大船上需要的战兵和弓弩手划桨手也比较海量,新兵和北方人当然要安排在大船上。
  李素再是奸诈,再是想利用放归一些不值钱的黄盖朱灵亲随战俘来散播恐慌打击吴军士气,殊不知他周瑜会抓住这一丝观察机会、变废为宝尽量洞察李素军的内幕真相!
  最后的审问结果,果然也满足了周瑜的期望:这些放回来的战俘表示,他们在五牙战舰上的时候,无论是周泰的五牙战舰,还是李素的五牙战舰,上上下下观察到的汉军水兵,都是精干之士。
  丝毫没有看到因为炎热而疫病流行、水土不服、战力低下……
  “李素得到的所有援军,都是休战这三个月里,刘备从北线调来的!至少也是先把高顺留在宛城、襄阳担任防守的全部精兵,都加强给李素了,然后刘备再从关中和河东调预备队补给高顺!”
  周瑜彻底坚信了他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江东军只有那么点实力了,却还要扛刘备阵营的主攻压力!袁绍坐拥四十万之众,都是可战之兵、机动部队,却在河内和上党游荡静坐!
  黄盖的兵败覆没被俘,没有白费,至少帮周瑜实打实打听到了这个事关战略大局的真相!
  周瑜刚刚盘问完没多久,正在琢磨如何应付友军,外面的侍从亲兵已经拦不住了,进来无奈地通报:
  “大都督,于禁将军要见您,他说哪怕您还在包扎伤势,他也要跟你把下一步的战局安排说清楚。”
  周瑜一挥手:“放他进来!”
  侍从亲兵立刻转身就去。
  周瑜一激灵,忽然想起一事儿:“再拖半盏茶的工夫!来人,先给我把胳膊吊起来包上纱布!”
  一番演技之后,于禁气势汹汹地又冲了进来。
  显然,于禁在刚才被周瑜拒之门外后,就有些不快。但那些时间他也没闲着,就先把李素放回的曹军战俘、以及昨夜溃败逃回的曹军水兵溃兵,都提审了一下。
  当然了,于禁的智商跟周瑜怎么比?所以他问的问题也不是很全面,没那么的针对性。
  于禁开门见山要求:“周瑜!今日我们损失如此惨重,我可是有言在先的,你再要留我军战士节节抵抗拖延时间,我是不会同意的!你的法子根本没法把断后骚扰的偏师安全撤下来!
  而且你一再说等下去可以等到火攻的良机、天时地利,但现在李素已经把情况挑明了,你怎么等都是不可能火攻成功的!那是白费!
  我现在就给你两条路,要么全军后撤,让我进濡须水堵住濡须口,要么就拿出个水陆协同的总决战方案来!”
  周瑜假装痛苦地咳嗽了两声,没想到竟也不是完全装的,真咳出血来了——
  他刚才假装受了战伤拖延时间,还诈包扎了一下。殊不知战伤是假的,血压飙升心脏受不了、那些心血管和肺火上炎的内伤疾病却不是假的。
  于禁看他咯血,倒也有点同情,暂时本着风度不忍拿狠话怼他。
  周瑜缓了口气,诚恳说道:“是我带兵无能,连累三军,黄老将军与朱、路二校尉的损失,责任都在我。贵军肯不离不弃协助我军作战,瑜感激不尽。
  后续留士卒拖延时间的活儿,我的人马自会独力承担,我每隔百八十里放弃一个支流汇入长江的河口水寨、堵住支流河口,内藏小船以为威胁。李素登陆我就往内河撤、士卒保证全身而退。
  整个过程,可以不用你们出人!但是,希望你们的陆军能够好好尽力,守住北岸,要是李素敢在江北登陆深入、甚至占了营寨不走了,你们的陆军要负责把李素重新赶下江去。
  主公已经把江北之地交给你们了,你们是在为自己守土!为自己出力,为曹公出力,这事儿不过分吧?最后,我自会考虑拖够时间后,在濡须口附近跟您并力誓死与李素决战!”
  于禁一愣,没想到周瑜倒是豁达,表示后续危险的工作由他的人来承担,不用于禁的人当炮灰。
  周瑜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了,绝对够仗义,于禁完全没理由反对。
  只不过,另一个疑惑升上了于禁的心头,他愕然追问:“周都督,听你的口气,你对于拖延决战那么有坚决,究竟在等什么?你说等火攻的天时地利,李素的防火之谨慎,已经注定你成不了了。
  你说等足以翻覆李素大船的大风天,恕我直言,这种程度的大风可遇不可求,而且六月刚刚进入酷暑时,这种大风不多,往年也该是三伏将尽的时候大风才开始多——所以,你究竟图什么?”
  周瑜呕血苦笑:“呵呵,于将军,你所见怕是不全——今日我们虽败,你难道连败中求军情秘要的警觉都丢了么?你回去问问你那些被李素放归的战俘。
  你可忘了,我们当初留人试探阻击李素,还有个目的就是摸清李素拿新得的五万援军的来历!现在,我已经确定,那就是刘备从北方调来的精锐援军!河北战场袁绍在白白静坐延误战机,这已经彻底铁证如山坐实了!
  刘备就是笃定了袁绍懂史、多疑、爱类比,怕重演长平之战的覆辙,所以利用袁绍心中的阴影,先放肆打出一个类似长平的局面,然后不费兵卒白白吓住袁绍,刘备实际上最精锐的主力,都在南边对付我们!
  不然关羽为什么打下了野王就不进了?还不是四百多年前,秦克韩之野王、才把韩之上党与韩本土隔断为飞地,随后韩之上党才投赵!刘备和诸葛亮这是故意做局,把北方战事演得越来越像长平,吓住袁绍这懦夫!
  而我要等,就是等的这个转机!哪怕火攻李素没那么容易了,只要河北战场有转机,只要曹公能当头棒喝仗义执言、让袁绍悔悟。我们关东诸侯三家真正精诚合作、勠力同心,就还有机会!我拖时间等的是这个!”
  于禁听了,虽然不至于被震得五体投地,但也着实被周瑜的恨铁不成钢所感染。
  毕竟周瑜的话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气势磅礴。
  关键是周瑜说话的语气表情确实是发自肺腑感情真挚,都一边咯血一边喷,浑然像韩非子被囚秦之后的《说难》、《孤愤》之状。
  于禁心中暗忖:“有道理啊,我刚才虽然没彻底审清楚放回来那些战俘,但从他们主动泛泛而供的敌情来看,确实多半可以证明这个我们一直以来怀疑的猜测。
  如果刘备真是北虚南实、偷偷调尽精兵对付吴会之地,我们这么惨败也不足为奇了。的把这个关键军情立刻问清楚,整理出来,先送到夏侯将军那儿。
  过两天程昱参军就到了,夏侯将军会让程参军先揣摩参详一下,如果属实,那就真得让主公亲自设法力劝袁绍担当盟主之义,趁刘备北线空虚转守为攻……
  那样,就能围魏救赵,说不定李素的精兵会被抽调走一些,至少也是不会再得到加强,我们就还有机会。”
  于禁打定了主意,对周瑜报以敬意地拱手一揖:“周都督虽然年少,却是有胸怀之人,如果不考虑各为其主,我于某钦佩你的担当。
  既然你都说了,后续拖延迟滞敌人的分兵骚扰,不用我来承担,我们只要守好陆上,禁怎敢不从。你放心,向主公恳切通报南线敌情实情的事儿,我也会尽力的,务必让主公知道李素的真实兵力。”
第七百二十六章
连环挖坑一时爽,连环引爆时更爽
  周瑜在做出了重大牺牲让步之后、又摆事实讲道理稳住于禁,总算是让江东的战况没有立刻崩盘。
  但周瑜即将付出的代价也显然是惨重的。
  在黄盖朱灵路招被全歼的重大利空消息打击下,加上李素先锋抵达南陵港也两三天了、已经开始逐步展开陆上攻势准备,南陵这破地方实在是不能再守。
  不但南陵不宜久守,后面好几处周瑜一开始筹备作为战略纵深江防支撑点的地方,都只能拖几天就放弃,以时间换空间。
  当天后半夜,周瑜和于禁集结了全部主力战船,突围离开南陵,往下游疯狂战略转移。
  虽然是黑夜,但李素毕竟是设置了一定的警戒巡逻,趁机追击半夜,也歼灭了周瑜一部分殿后的部队,总之是没让周瑜全身而退。
  周瑜在开战前就只剩五万水军了,黄盖丢了他不少,今晚又折损数千,当他逃到后方时,清点人马只有三万七八千人。于禁那边的水军,也稍有折损,剩下不过两万出头。
  于禁和周瑜相加,总水兵兵力竟然只有六万人,孙曹联军的一线战兵总人数,也从开战前的十一万下降到了九万——长江北岸还有三万纯陆军部队,曹仁李典等人带着。
  好在,随着周瑜的退却,孙权还会把最后在丹阳和吴郡守家的剩余力量慢慢补充给周瑜。
  而且北岸的陆军规模下降问题也不大,曹操水军不多陆军还是很多的,有曹军援军填补战线,不用担心李素在江北登陆、连淮南一起夺取的风险。
  此后十几天里,周瑜设计在南陵县东部的铜山隘,又多拖了李素四天时间。这地方港汊纵横、长江被几个江心岛屿分叉为数股航道,确实便于阻击部队拖时间后全身而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