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4/891

  他暗忖吴班倒是交集不多,不过也知道他在三年前(194)的刘备北伐时,担任过走祁山佯攻陇西、天水那一路,战绩平平,应该是裙带关系爬上去为主。
  至于张任,贾诩也承认张任打营地防守战确实有一套——无论是跟郭汜还是韩遂,张任那两场营地防守战的历史记录,贾诩都是心里清楚的。
  从这个人事构成判断,贾诩心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刘备派张任来,肯定是为了防守河东,而不是给关羽派进攻用的援军。说不定还是指望把徐晃替换到进攻阵营中,直接配合关羽,让张任担过防御重担。
  不然,没道理派个防御型将领参加进攻型战役。
  至于吴班,肯定是用来在关羽不在时,确保河东地区对刘备的忠诚度,不至于因为被敌人收买或者别的什么意外情况出现漏洞——诸侯派自己的亲戚来担任那些对忠诚度有额外要求的岗位,也是再正常不过了。
  “难道刘备就是给关羽增兵、用防御部队顶替目前的徐晃,结果恰好时间凑巧,跟我们撞到了一起,这才导致敌援忽至、安邑难以攻克?”贾诩忍不住这么想。
  从吴班张任这个人事构成,看不出其他任何哪怕一丝的威胁。
  贾诩看不出问题,只好再详细观察侯成斗将的纪录。
  听了逃回来的亲兵说,侯成似乎是还没接敌就受伤了,然后被一招就擒获,似乎是先有暗器中招。贾诩盘问细节,亲兵又说了那敌将极为高大凶恶,至少身高八尺。
  这几个细节一凑,贾诩瞳孔瞬间缩放了几下,失声呢喃:“极为凶恶高大,武艺高到一招就能击倒侯成,那不是张飞便是典韦了。
  张飞天下名将,不可能隐姓埋名,而且还用暗器,那不就是典韦?典韦在,莫非是李素亲统大军来援?!”
  贾诩太了解李素了,这厮可是身边赵云典韦周泰轮流保护,甚至有时候还同时有好几个保镖,连马超都客串过。
  一想到李素又出现了,贾诩没来由觉得骨子里一阵凉飕飕的阴风。
  普天之下论阴人,他贾诩就没怕过谁,这李素是唯一的例外。
  张辽在旁边看了,都是暗暗诧异。自从贾诩投吕布以来,也几个月了,张辽自忖也见过贾诩各种状态,唯独没见过贾诩这种程度的发自内心下意识恐惧。
  张辽忍不住劝说安抚:“先生勿惊,不是听说刘备派关羽偷袭雒阳时,就已经在准备登基大典了么,之前的情报,也多言李素、荀攸、钟繇等人俱在长安,事多繁杂。
  刘备派出这支援军时,河东尚未遇袭。这等日常换防,怎么可能派李素这样的重臣来?我可是听说,上个月骠骑将军让陈孔璋檄文谴责袁术称帝、首倡必谴之后,可是派人假意去长安给李素册封。
  以燕王名义许诺,说燕王登基后封他为少傅。使者也确认了李素在长安。这样的重臣,不会执行那么渺小的任务的。”
  张辽这番话里,倒是还涉及了一个颇为逗比的小趣事。原来,上个月袁绍引用了殿兴有福论为刘和登基称帝造势后,为了显得更加体面,无聊给李素遥封许诺。
  这事儿吧,其实袁绍也知道李素不会来做官的,但他礼贤下士的姿态要摆,类似于历史上后来那些王朝改朝换代之后,都要给孔子的封号稍微换一换。其他前代那些神仙化圣人化的人也要换个爵位封号,显示新朝新气象嘛。
  李素是论证了刘和、刘备正统性的人,当然也要做做样子(类似于关羽在宋朝就换了八个封号,元明各换两次,清朝也换了十次,区别只是在于李素还活着)
  据说袁绍的使者派到长安做样子的时候,被刘备听说了,刘备倒是也没斩使,只是轻蔑地嘲讽了一顿:小气!还封什么少傅,明知道伯雅不会跟你走,直接封个太傅好了,做梦都不舍得做大一点。
  李素当时也在场,听了这话有些别扭,总觉得跟四百年前刘邦说“封什么假齐王,要封就封真齐王”的口气差不多。
  幸好形势不同了,李素的人设也不同。
  这些插曲便不多说,只说贾诩听了张辽的提醒后,才收住了内心的恐惧,赶紧恢复冷静的姿态,捻须掩饰刚才的丢人:
  “没错,要是李素来了,这何止是一万多人。以刘备如今的实力,出兵少于三五万人是劳动不了李素亲自督军的。是我相差了,不过,只要击倒侯成的真是典韦,除了李素还有谁有那么大面子让他护卫?”
  张辽:“刚才侯成亲兵不是说了,那“典韦”出阵时是诈称吴班的。说不定就是保护吴班的呢?他毕竟是刘备的妻兄,尊贵和待遇不能以官职论,刘备此人极为重视亲友。
  而且,说不定吴班贪功,又武艺低微,是个纨绔子弟。所以逼着猛将冒名代他立功,也好让刘备有借口多给他升官、升再快一点!”
  张辽显然是个对那些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武将挺看不起的,他自己出身并不富贵,都靠拼杀升官,一想到那些关系户就来气。
  贾诩一愣,随即自嘲:“这事儿倒是文远你看得清楚,老夫竟是灯下黑了。不错,吴班作为吴匡之子,刘备妻兄,确实也说得过去。李素本人不来,再无其他人有这般待遇。”
  解开这个心结之后,贾诩又追问了一些关于敌军近况部署的消息。
  有些魏续也不知道,毕竟他是一败退就逃回来了,所以得问张辽后续派出去接应的人和新派的侦查斥候。
  所以,贾诩毫不费力地注意到了安邑守军的最新布防结果。
  思索再三,贾诩不由笑了:“这是想掎角之势、让城池与码头水寨互相援护?真是胶柱鼓瑟之辈啊。安邑城外的水寨地势低洼,湅水稍稍蓄水就能淹没。
  连战国时魏桓子韩康子都看得明白的道理,张任到现在还看不明白,真是不读史之辈,古人七百年的经验摆在那里白白让你学你不学,活该你找死。”
  (注:汉末还没有“纸上谈兵”这个成语,所以贾诩嘲讽时说的是“胶柱鼓瑟”,史记里蔺相如说赵括的也是“胶柱鼓瑟”,因为当时没纸。近代才渐渐演化成纸上谈兵。)
第六百二十二章
让敌人以为我们不知道他们以为我们知道
  贾诩自以为识破了吴班张任的“安邑城外低地扎营互为掎角”布防的漏洞,觉得可以水攻轻易破敌。但真要实施这一计划,还是需要好几天的时间部署准备的。
  首先贾诩得让张辽派人在闻喜下游,找个河边低洼可以分洪的地方,拦河筑坝蓄水。蓄水还不能太快,要是直接把湅水的水量截得下游都没水了,张任再傻也会察觉到异常。
  何况真要是把湅水截断流了,到时候放水还得把原本河床里那点径流量先填满,那也颇为费事,会给敌人更多反应时间。所以最稳的办法就是蓄水的时候截两三成、放七成继续去下游,流量变化不大,神不知鬼不觉。
  除了拦河蓄水需要时间外,贾诩还有别的部署也需要时间——因为他还不负众望(此处“众”=“诸葛亮”)地从刘备军“舍不得把战船拉回下游待命”的姿态中,看出了刘备一方援军志在进取,而非简单坚守。
  换句话说,刘备军援军认为闻喜、东垣一线的失地非常重要,迫切要夺回这条路确保关羽可以全师撤退。
  既然如此,也就侧面证明关羽多半是舍不得抛弃全部战马、辎重车船物资,冒着摔死一部分人的风险,爬山翻函谷关北面的险破回撤的。他肯定是希望带着全军的装备马匹,有序撤军到河东。
  那么,贾诩就应该给吕布报信,让吕布调整部署,把一部分目前还在合围关羽的兵力,往黄河北岸增调,虚南守北。
  如果河南尹正面战场那边围困比较顺利,还可以分一部分兵力来闻喜这儿增援张辽,以彻底击溃目前还在安邑的守军,到时候趁水攻破敌之势,彻底拿下第一阶段时失手没拿到的河东郡治。
  于是乎,河东战场上,从五月十二到五月十五,整整三天居然没有再爆发新的大规模的战事。
  为了掩饰自己蓄水水攻的企图,张辽甚至都没有派兵直接进逼安邑城下,故意演出一副“张辽军攻破闻喜后死伤也比较惨烈,急需修整恢复”的虚弱姿态。
  这三天里,贾诩的信也送到了吕布那儿,吕布觉得河南尹跟关羽正面战场确有余裕,就把在黄河北岸封堵关羽的成廉、魏越两部人马分出一部,让魏越继续封堵河北,成廉驰援张辽。如此一来,也事实上减轻了一部分关羽那边的压力。
  ……
  五月十五,河南尹。位于河阴县与谷城县之间的瀛水河畔,关羽军阵地。
  瀛水是黄河南岸在崤山东麓的一条小支流,从函谷关背后的谷城县发源,往北到河阴流入黄河。
  总共也就途径两个县,里程不到一百里,全程落差也不到二十丈,实在是一条小得不能再小的河了,全靠崤山东坡的雨水汇聚而成。
  在后世的地图上,这条河早就不存在了,所以哪怕是雒阳本地人也没听说过——就在21世纪初,黄河小浪底工程修好后,因为孟津上游近百里黄河水位抬升,瀛水流域全部成了库区。
  不过此时此刻,关羽的部队却还需要背靠崤山、面对瀛水,且战且退地与敌人相持。
  斩颜良是八天前的事儿,被文丑蒋义渠追击、并遭遇吕布军偷袭小平津渡口,也是六天前的事儿了。
  随后,吕布确认魏越和文丑已经建立了足够坚固的滩头阵地、关羽不太可能北渡黄河逃走,所以吕布本人也率部南渡黄河,亲临追击合围关羽的第一线战场。
  这六天里,关羽军严结车阵,且战且退,从小平津以东退到目前这个位置。平均下来每天不过移动十余里。主要是关羽根本不敢让部队走太快,唯恐在野战运动战中被五倍于己的敌军彻底冲垮冲散。
  最近这两天关羽更是完全没挪窝,因为再往东的路非常难走,关羽还没下定决心。把这两天原地扎营固守的时间刨除掉,那么他的部队行军撤退的速度还算可以,每天能走二十多里。
  连番血战之下,关羽的两万四千人中,战死、重伤竟达四千之多,哪怕把郝普在小平津的败兵收拢,剩余兵力也只有堪堪两万人出头了。
  对面文丑和吕布遭受的伤亡竟也不少于此,主要是关羽依然有明显的装备优势,还能尽量依托地形打防守战。以至于五月初十、十一那两天,吕布和文丑士气高涨急着吞掉战果,反而进攻显得有些急躁、组织不协调,受到了重大的伤亡。
  五月十二之后,吕布意识到“关羽的部队士气并没有崩溃,急攻猛攻也无法快速摧垮,要做好打持久战围歼战的准备”后,吕布一方的战损才明显降了下来。
  不过,吕布军毕竟有四万之众,文丑和蒋义渠也有七万多人,哪怕几场血战下来死伤数千,也不过是抹了零头,还有十万零好几千。十万围两万,优势太大了。
  这时候吕布也想明白了:关羽的后勤路线已经被切断,物资是运不上来的,那何必死战速战求更快杀伤关羽呢?等他粮尽自溃不好吗?每天小规模火力侦察骚扰、引诱关羽开火乱放箭、等他箭射完了不好吗?
  当年赵括被围断粮46天,还不是赵军四十万全军崩溃。强如白起也没追求跟赵括速战速决,那他吕布也不选——跟白起所见略同,没什么丢人的。
  相比之下,确保张辽那一路继续加强封锁,确保关羽物资耗尽这个趋势不可逆,才是最重要的。
  这样的心态之下,双方的战斗烈度才渐渐降低了,给了关羽喘息之机。
  说到底这事儿还是怪吕布对袁绍的忠诚不够彻底,不像颜良文丑那样毫无保留。吕布终究是个很注意保存自己嫡系实力的军阀,希望死人损失的事儿文丑蒋义渠上、最后抢人头补刀给关羽最后一击再轮到他。
  何况袁绍早先对吕布也不地道——两年前官渡之战的时候,曹操为了向袁绍求和,就演了吕布一把,战场上小挫了吕布锐气后乘胜求和。
  袁绍发现“颜良文丑的嫡系中央军没损失,只有吕布的晋绥军被曹操削弱了”之后,居然也就答应了曹操的求和、鸿沟为界预瓜分袁术。吕布这个晋绥军阀当然心里憋着气了。
  不过还别说,虽然吕布的物理攻势放缓了,但那种无本生意的攻心战节奏,却进一步加大了。
  因为五月十三这天,张辽派来的快马信使,把河东郡的最新战况、以及贾诩的参谋意见,送到了吕布军前。
  贾诩告知了河东郡一多半的面积都已经被攻下,只剩郡治安邑以西、湅水下游那几个县还在刘备阵营手上。同时贾诩信中还说:虽然河东全境没有完全拿下,但吕布这边只要确认封锁了关羽的全部消息来源,还是可以设法造谣夸大,用这条消息打击关羽士气。
  说白了,就是当年韩信“四面楚歌”的诡计罢了。汉军没有尽得楚地,也可以唱楚歌骗楚人误以为尽得楚地的嘛。现在粉饰一下,就成了“骗关羽麾下的河东兵误以为河东全部沦陷了”。
  凭心而论,这一招比演义里吕蒙树“荆州土人”的旗瓦解关羽军心的计策更加精妙。毕竟吕蒙是真的得了江陵,而贾诩只是没得安邑骗关羽得安邑。
  十三日开始,吕布采纳这一建议,通过各种渠道散布谣言,交战之余疯狂动摇关羽军心,果然让关羽人心惶惶。十三日当夜,关羽营内趁夜逃跑投降的就有好几百人。
  次日开始幸好关平赵累巡营发现了问题,立刻派了关中兵和益州来的老兵担任军法队,还把营中巡夜的士兵全部换成了非河东籍的老兵。一天斩了几十个散播谣言动摇军心的人,以及想趁夜逃亡投降的。
  如此三天下来,才把吕布军四面楚歌攻心计的总损失,卡在了五百人以内。但关羽和关平也都知道这不是办法。首先如果天天让嫡系老兵巡夜,这些老兵很快会体力崩溃、轮班轮不过来。
  而且“士气”这种无形的东西所受到的打击,远不是“被斩逃兵人数”这么一个指标可以涵盖的,压得越狠反弹越大,到了哪天压不住总爆发,之前的震慑都会变成反作用力一次性爆发出来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4/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