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8/891

  “他的刀比我快!”颜良瞬息之间就判断出,如果不变招,关羽绝对能在他砍死关羽之前砍死他。
  颜良这一刀的蓄力确实比关羽更猛,但却导致出招前摇太大。如果他死了,哪怕刀余势未衰、可以在零点二秒之后按惯性轨迹斩了关羽,但只要关羽反应够快,在他卸力之后镫里藏身改变闪避轨迹,颜良可就白死了。
  颜良不得不硬生生收住几分刀势,把大刀提前下压、格挡住关羽的致命一刀。
  “铛——”阵阵金属交鸣的回响,两人都是虎口剧震,连战马都悲嘶腿软。要不是双方都有双侧金属马镫和高桥马鞍卸力,这样的硬抗惯性非得从马背上甩下去不可。
  饶是如此,固定马鞍位置的两根马肋骨,都被传导的巨力扭矩勒断了!
  毕竟马背上人受到的全部冲力,都是靠着这几根系马鞍的勒带传导到马身上的。这就好比两个人系着安全带、高速上开车对撞瞬间停下,安全带勒住的位置,绝对肋骨都会断掉。
  马肋尚且骨折,人自然也不好受。颜良一阵逆血上涌的同时,眼前一花,意识到关羽的刀居然在相交卸力后顺势反削自己握刀柄的后手。
  可惜被打断出招气血翻涌的颜良,眼睛虽然看到了,已经来不及指挥手,“噗嗤”一声鲜血飚飞,后手握刀柄的四根手指,被齐齐削落两节。
  一个使用沉重大刀的猛将,在后手被削四指的剧痛之下,还如何接战?颜良几乎是奋起浑身余力单手接了关羽第二刀,却仍然不免被第三刀斩首,一腔热血喷起五尺之高。
  剩下的颜良军铁骑兵很快就失去了主心骨,撤退时再也不成阵势,稀稀拉拉作鸟兽散,被关羽密集阵背刺冲锋,不一会儿又斩杀数百之多。眼看着就要裹挟着这些颜良军的铁骑败兵、撵上撤得更快的颜良军轻骑兵。
  然而,情急之下,颜良死后,指挥幽州突骑的袁军骑兵副将蒋义渠,眼看关羽这个杀神有可能驱赶着败兵撵上来,他情急之中勒令所有靠近后阵的弓骑兵全部回身放箭攒射绞作一团的铁骑兵。
  蒋义渠身边一个颜良下属的牙门督、以及他自己下属的两个别部司马,见状纷纷提醒:“蒋校尉不可啊!我军铁骑败兵跟关羽骑兵绞杀在一起,现在胡乱放箭不是连我们自己人也一起射了?那些精锐铁骑可是骠骑将军的心头肉啊。”
  蒋义渠却当机立断:“必要之时,壮士断腕!我军铁骑已经被杀散了,关羽还保持着密集的楔形军阵不散,无差别乱射肯定关羽更吃亏!反正射不死人的,乱箭射马多射倒一些让他们追不上来就行!来不及了!”
  这种败中求生的打法,也不好要求更多,几个主要军官纷纷执行了蒋义渠的命令,开始无差别不分敌我覆盖射击阻挡追兵。
  关羽挥舞着青龙刀左右遮挡,加上他也是浑身铁甲,其实并不怕箭矢。无奈射他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的战马没抗住攒射,被射倒在地,好在也不是赤兔马可以换。
  关羽自己挥刀格挡的手腕背部,也被射中一箭,入肉寸许,卡在了尺骨和桡骨之间——没办法,这个位置是握刀柄的,再怎么旋转兵刃这个点也挡不到。
  而且因为关节要活动,铁甲也保护不到这个位置。汉末的锻钢技术再发达,也不可能跟米兰板甲匠那样连不影响手部动作的钢护手、钢手套都造出来。
  关羽吃痛坠马,弃刀于地,旁边的亲兵与军官连忙过来遮护给他换马。关羽忍痛让不许声张,以免敌军士气不降反升回头反杀。好在蒋义渠也只是想以弓骑兵逼退追击,随着关羽停下追击,双方距离被越来越拉开,也就脱离了有效射程。
  “斩了颜良之后得意冒进了,这下这只手臂怕是个把月不好握刀了,唉。下次遇到文丑,可不能再斗将了。”关羽也有些后悔,吩咐暂时收兵。
  ……
  话分两头,另一边的蒋义渠,好歹是把大部分的袁军骑兵后撤了三十多里,堪堪遇上了行军前进的文丑。
  文丑见前军狼狈,发现颜良不再,拎着蒋义渠头盔的护颈披缀,惊问其故:“颜将军呢?”
  蒋义渠:“关羽以五千铁骑逆袭我军两万骑。颜将军托大,与之正面硬战,不曾想被关羽凿穿军阵,斩将击溃。我让幽州突骑逡巡放箭退却,才算阻住追击。”
  蒋义渠并不知道他射伤了关羽的小臂手腕关节,所以只是报忧没报喜。以至于文丑闻言,也不敢趁关羽受伤而冒进决战。
第六百一十四章
得罪了袁盟主还想走?
  颜良的死,算是为文丑和蒋义渠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文丑虽然跟颜良交情不错,但也没急着狂妄自大觉得自己能为颜良报仇。
  他和蒋义渠合计之后,都不约而同选择了更稳妥的、咬住关羽不放,但也不给关羽快速决战机会的打法。
  毕竟这一世关羽的威名已经提前达到了“威震华夏”的程度,文丑知道自己有多少斤两。
  何况,正史上的文丑,也并不像演义里写的那样、一听说颜良被杀就去请战报仇被关羽所杀——文丑是跟曹操对战时,种了荀攸的“饵敌”之计后,士卒抢夺财物大乱,被曹军反击,死在乱军之中的,也就是不知道死于谁手。
  只是罗代打觉得颜良被关羽斩是板上钉钉的事实,就给他多凑半对功劳,显得对仗工整。
  颜良战死的当天晚上,文丑和蒋义渠就合计了一下战损的情况,出战的两万骑兵,死伤逃散被俘,全部损失加起来居然高达四千人。
  相比之下,关羽那边的部队总伤亡,其实只有一千人左右,只不过文丑现在拿不到数据,也就没法对比。
  之所以损失那么惨重,一方面是颜良的军阵被凿穿、导致关羽可以用铁骑与轻装的幽州突骑绞肉近战的那个阶段,后排轻骑兵在混乱中被切菜死伤非常严重,在脱离接触成功撤军的那段短短的时间差里,就折损了两千余人。
  而札甲重骑兵的总损失也接近了两千人,则是因为其中一半是在初阵对砍的时候就损失了。剩下的一半伤亡是因为撤军的时候轻骑跑得快、重骑跑得慢。关羽在追击时就形成了局部的以少打多,导致局面更加碾压。
  不少袁绍军重骑兵知道跑不了,一线军官中倒也有英勇之辈,就果断率队断后掩护友军拉开距离,导致死伤惨重。
  其中还有大约三四百人,是被最后己方弓骑兵后撤时的无差别箭雨覆盖射击射伤了马匹,坠马摔伤。
  由于关羽军是战胜一方可以打扫战场,这些坠马者和之前厮杀中那些袁军伤员,自然都成了战俘,相比之下关羽军的坠马伤员几乎都可以被救回去。这几项此消彼长之下,才显得战败方如此惨重。
  文丑和蒋义渠还有七万五六千人,却不敢对还剩两万四千人的关羽主动发动攻势了。
  两人夜不能寐,在军帐门口对着篝火商讨应对,蒋义渠建议说:
  “今日之败,还有一个劣势就在于关羽提前占住了位置、选择了战场,颜将军只是觉得敌人稀少、遭遇战也有机会打赢,才冒进了。
  偃师这地方,河洛之间迂回宽度太狭窄,总共十几里宽、还要被偃师县城占掉一部分,数万规模的骑兵大部队施展不开。既然遭遇战已经打完了,教训也吸取了,下次我们不能再承担这些地形劣势,不能任由关羽挑选战场。
  可让骑兵部队南渡洛水,往西快速推进绕到关羽侧后,伺机返渡击其空虚。反正洛水也不宽阔,一旦北岸主力军阵吃紧,骑兵随时都可以渡回来的,迂回得够远的话,关羽也没什么机会半渡而击。”
  文丑听了点点头,确实七八万人扎堆在河洛之间的狭窄正面战场,人数优势都发挥不出来。双方都列阵而战的话,关羽靠两万四千人也能把战场正面彻底填充满,无非是预备队少很多。
  人多打人少的时候,战场正面宽度是一项很大的优势,宽度大就可以两翼包抄敌人。这点发挥不出来的话,就形成车轮战或者添油战术了,利于精兵一方而非人多一方。
  文丑拍板道:“蒋校尉所言甚是,那这样吧,颜将军留下的一万六千骑兵,依然由你统领,执行南渡洛水快速推进的战术,威胁关羽侧后,我带着六万步军堵住正面,让关羽首尾不能相顾。
  另外,我们这几天别急于求战,稍微等等,等审监军赶上来,说不定他有更合适的良策。顺便我们也需要时间把前线与刘备军交恶开战的种种因果都飞马上报主公,也好让那些负责文事的同僚组织好全面开战的借口。”
  文丑说出这番话,显得他并非一个文盲,还是有点政治常识的。
  刘备阵营和袁绍阵营打成现在这个样子,理论上依然是“遭遇战”,是“武装冲突”,双方都还没就这个事变发最后通牒、正式全面宣战呢。
  虽然古代中国不讲究那套严格的外交,但名分仗还是要争取一下的。考虑到信使的速度,至少三天的正式宣战时间还是要的。
  五月初八这一天,就在双方的救治伤员、调整部署中安然过去了。
  初九开始,蒋义渠执行了文丑的南渡洛水迂回计划,当天上午就推进到了关羽侧后。
  关羽方面的斥候也非常敏锐,几乎是第一时间发现了这个动向,导致关羽也不得不认清形势,试图把自己调整到更安全的位置。
  ……
  初九正午,偃师关羽大营。
  关羽的右手小臂中箭后,营中军医第一时间就给他处理了伤口。
  好在只是战场上的普通量贩式箭矢,不是那种守城的时候能煮一锅乌头金汁蘸着射的毒箭。所以清创干净、用煮透的干净纱布包扎、敷上消炎的草药也就可以了。
  刘备阵营如今还有少量的高度酒,可以给高级军官负伤后清创用,这次关羽军出征当然也有带,以关羽的身份当然也可以享受四五十度的酒精洗伤口,除了疼一点,恢复起来反而更快。
  处理好伤口后,经过两个晚上的休息,现在至少已经不妨碍关羽指挥部队了。
  此刻,他正在几个亲兵的伺候下吃饭,旁边坐着关平和赵累,分别汇报部队和物资的情况,还有个殷观坐在一旁吃闲饭,他是参谋,不需要处理日常琐碎军务。
  然后斥候就进到大帐,把蒋义渠从洛水以南迂回的情报说了。
  关羽觉得手臂的伤口又微微作痛了几秒,不过表情没有变化,连眉头都没皱,只是左侧眉毛外角挂下来一滴汗。
  殷观坐在对面,连忙拿起一块细麻布帮关羽擦汗,小声劝谏:“经过这两日接触,加上之前的俘虏也拷问过了,文丑、蒋义渠还有七八万之多的人马,哪怕肯跟我们决战,怕是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何况如今将军受伤,幸亏伤情敌人还不知道,不敢造次。不如稳住阵脚徐徐退却,斩了颜良,小胜一场,此战也算是打出了气势,退兵也不损大王与将军威名。
  若是久留,恐怕袁军援军越来越多,就算死战暂且击退文丑,又如何?还是无法攻下雒阳城。雒阳现在已经算是在袁绍之手了,跟雷薄会师之后,那就是十万大军守城,哪怕把赵将军马将军的部队从伊阙、函谷关放进来,也是攻不下十万袁军守卫的雒阳的。”
  战术胜利已经赢了一场,开战前的战略目标却不可能达到,当战况处于这个区间时,班师确实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但关羽这种打了十几年大仗的将领,当然知道退兵不能急,而且越是要退越是不能表现出急于退,否则敌军的追击会跟嗅到血腥味的狼群一样不死不休。
  最好就是像曹操撤军那样,先假装要逃,但是留精兵断后、充分做好随时死战到底的准备,把敌人的追兵击溃打怕一次,然后再快速开溜。
  殷观是从目前的战场态势来劝关羽的,而等殷观说完后,赵累也忍不住忧虑地从外交角度补充了一点:
  “将军,我们出兵之前,都是本着“偷袭雒阳,趁着袁术军最后几个被困孤城的将领毫无斗志,骗降其城”的打算来的。现在战局的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牵扯的也越来越多。
  哪怕大王曾经暗示您必要的时候可以找到借口、破坏和袁绍的联盟关系。但我们毕竟没有做好全面和袁绍开战的万全准备。我们的大军在河洛久拖,河东老巢也有可能受到并州吕布、河内张扬的威胁。现在他们已经有借口全面开战了。”
  这个理由,也是非常重要。
  关羽思索之后,下令:“对外散布消息,故意让敌人知道我手臂中箭,不能亲自出战,然后拔营快速西归,战马全部拉篷车,骑兵全部步行——
  注意,这一点不仅要做,还要让敌人的斥候看见,行军的时候车阵在外,掩护步军,让敌人看到我们的马都用来临时拉车了。
  营帐这些物资都不要了,放弃,示敌以虚。反正现在是五月,没有营帐无非是夜里休息蚊虫多一些,也冻不死。”
  殷观赵累想了想,意识到将军这是要退兵前还诱敌吓一次。虽然他们不确定这样做的效果,但军中令行禁止,关羽作为主将觉得这样诈退诱敌更有效,下面的人当然要执行。
  另外,关羽之所以能这么做,还有一个优势就在于偃师离河阴与小平津渡口也不是很远,放弃辎重的话一天就能跑到。就算带上篷车,一天半路程也够了。
  关羽军便如此操作,开始拔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8/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