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891

第五百八十八章
称帝的条件
  袁术的使者袁涣被刘备义正辞严拒绝了肮脏交易、并且被刘备的实力和靠谱所感召、当场跳反以求自保。
  到了这一步之后,其实后续袁绍派来探口风的使者辛评,见与不见差别都不大了,影响不了什么问题,最多只是给袁绍带个话回去。
  不过流程还是得走,当天用过午膳之后,刘备就把辛评招了进来。
  辛评也算是跟刘备老相识了,当年冀州刺史还是贾琮的时候,辛评和沮授就已经是冀州刺史帐下的基层幕僚、从事了。
  当年刘备还塞给辛评几个金饼、请他大吃大喝出入娱乐场所,让辛评帮忙疏通关系,好让贾琮把“去雒阳通报张纯造反的消息”这个差事分配给刘备和李素,然后刘备才快速发达起来。
  考虑到这层关系,刘备就算对袁绍的提议再不感冒,至少对辛评本人还是挺客气的。
  辛评入内行礼后,刘备很和蔼地示好:
  “多年不见,仲治别来无恙。袁本初让你来,有何贵干?有句话说在前面,刚才豫州别驾袁涣已经弃暗投明,坦白了袁术之前诱骗他做的种种勾当。
  孤现在已经下令全军备战、讨伐弑君逆贼袁术。袁本初若是大义灭亲,一切还好说,若是打算包庇其弟,那就没什么可谈了。”
  辛评心中一凛,他其实刚才等候的时候,已经注意到外面兵马调动动静很大,只不过他是客使,不方便打听,也没必要打听。现在听刘备亲口承认,事情竟然已经严重到这种程度了。
  不过,这也不算太意外,辛评连忙调整了说辞:“殿下放心,评虽为本初公幕宾,然此番实乃受燕王之命来此。其实燕王已经命令本初公讨贼,本初公也一心为国,绝不徇私。
  何况天下早就知道本初公与袁术逆贼素来不睦,早已划清界限。我来之时,应该已经拿下荥阳、成皋、中牟诸县,西至虎牢,南迫许县。殿下肯共襄盛举,实是再好不过。”
  辛评平时提到袁绍,都是称呼“袁公”,此刻却别扭地改用“本初公”,显然是因为猝然听到关于袁术的惊天劣迹,实在是羞于提到这个“袁”字了。
  刘备:“那你所为何事?”
  辛评深呼吸了一口,准备了一下情绪:“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初公虽然忙于为国除奸,却也知纲常正朔为先。群臣拥戴,以为先帝无后,且冲质桓灵以来历代均已绝嗣。
  为今之计,颇似光武之世。新莽之时,先汉社稷蒙尘,光武皇帝越先汉末年成、哀、平、孺子婴四世,追尊元帝为皇考。
  如今自冲帝冲龄夭折无后以来,质、桓、灵皆外藩入继大统,已离三世,如成、哀、平。先帝幼弱,可比孺子婴。本初公与群臣愿公推燕王继皇帝位。
  故燕王伯安公为灵帝叔辈,与冲、质、桓同辈,今燕王与灵帝同辈,为先帝叔辈,正当越四藩而追继顺、冲皇嗣。未知汉中王以为如何?当年汉中王受故燕王大恩,莫非不思图报?若肯共襄盛举,本初公说别的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刘备一愣,心说袁绍还真是敢想啊。
  这是指望用刘虞当年对他有察举提携大恩,挤兑他在这种大事儿上让步?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不过,袁绍这一试探,倒也提醒了刘备,这事儿不能直截了当拒绝,要拒绝得有点技巧,让世人意识到他刘备还是个知恩图报的,同时是刘和烂泥扶不上墙,驾驭不住皇帝的位置。
  好在,刘备身边带着荀攸一起陪同接见,荀攸反应更快,立刻出言斥责:
  “故燕王若在,威加海内,望布天下,万姓倾心,四方仰德,我家大王也素重恩义,此事尚有可议。
  然嗣燕王暗弱失措,当年被先帝从长安朝廷派出、至幽冀求援时,便不辨忠奸愚贤,初至南阳,贸然谒见袁术求援,一时为袁术所扣,成为袁术联结公孙瓒挟制故燕王与袁本初之棋子。若非此后伺机走脱,怕是会酿成大祸!
  如今值此乱世,正需威德素著之藩王继承正朔,整顿朝纲。识人不明、用人无法的暗弱之君,岂不是徒增被权臣欺上瞒下的祸患!
  袁绍与袁术虽号称恩断义绝、大义灭亲,却原来是包藏如此祸心,想骗得大汉宗室放下警惕,再坐视他们袁氏兄弟挟君乱国吧!”
  辛评被荀攸一顿话喷得语塞,荀攸也算是帮忙做了得罪人的恶人,连带着外交破裂到劝进的脏活儿,荀攸都干了。
  这也是李素之前要找借口躲开,去总督南方兵马的理由之一,以李素跟刘备的交情,实在犯不上在这种做戏的场景依然冲在最前面,吃相太难看了。
  辛评无语了一会儿,对于这种形同背盟的宣言不知如何回应。毕竟在他心目中,一直还觉得“袁绍跟刘备此前还是盟友状态,是杨修居中谈下来的松散结盟”,怎么袁术一弑君,直接到了这一步了?
  也只能怪辛评这人本就不算什么高端外交人才,他只是因为跟刘备有点交情,才被袁绍派了这个任务,有枣没枣打一杆。
  荀攸把辛评的支吾看在眼中,跟刘备交换了一个眼神,看刘备微微点头,目光和蔼,荀攸才继续说道:
  “不过,本初公是否真的说到做到,肯与袁术恩断义绝,还得看他的所作所为,观其言不如观其行。汉中王仁德,始终以诛除国贼袁术为先。袁术未亡之前,汉中王也不想跟贵军冲突,你们若是真以汉臣自居,这点上好自为之吧。”
  荀攸这个弥补,也算是为刘备和袁绍的全面开战打了一针缓冲:哪怕将来的天下有东西二帝,必然要分个高下,但第一步还是要诛杀弑君国贼。
  谁能在灭弑君国贼的事儿当中出力更多,谁自然也能赢得更多的天下人望、以及其他摇摆诸侯的认可。
  而谁若是在袁术被正法之前就对另一方动手,那多多少少也算是破坏了除贼大业,就算得到一点小利,也会在外交和政治上大大失分,被其他诸侯找到抨击的把柄。
  虽然,这个其他诸侯也不多了,无非就是曹孙而已,但他们的态度和承认倾向还是有点价值的,哪怕是为了争取他们的承认,也不能为了一郡一城的得失而因小失大。
  荀攸把条件说完之后,刘备又亲自上场,摆出一副念旧的人设,安抚了辛评几句,还留他吃晚饭,这才放走给袁绍回话。
  另外,袁涣虽然投了刘备,但袁术派来的使者还有副官、还有从人,那些人里除了袁涣的私人心腹外,其他也都会放回去,给袁术带个话,让他洗颈待戮吧。
  送走全部使者之后,刘备操劳了一天也够累了,正想歇息,荀攸却显得有些没眼色,还想跟他连夜聊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刘备不由奇怪:“天色已晚,公达何不歇息?”
  荀攸深吸了一口气:“大王,今日辛评所转述袁绍图谋,虽然荒谬狂悖,却也为我们提供了便利……
  刘和欲效法光武帝跳过成哀平孺子婴一般,跳过质桓灵与先帝追尊皇考继嗣。此法,其实大王也可以用,大王岂有意乎?冲帝冲龄夭折,尊为皇考或许不合适,但可以尊顺帝为皇祖。”
  说人话,就是汉冲帝幼儿状态就死了,所以不能认汉冲帝为爹,但是认汉冲帝的父亲汉顺帝为爷爷倒是可以的。
  跟刘秀一样越四代,“纵使成帝复生,天下不可复得”,岂不美哉?
  这都现成的制度可以直接捡便宜。
  刘备显然也是早就想过这个问题了,此刻被荀攸直接说到了执行层面的细节,倒是有些不好意思。
  刘备想了想,叹息道:“天下无主,四方彷徨。若果天命在孤,天予弗取,反受其咎,岂敢推辞?不过,还是要先慎重为上。数月的时间还是等得起的。眼下先要痛击袁术,取得几场大胜,天命才有说服力,否则羞谈此事。”
  刘备这意思,就是稍微拖几个月造造势、做点准备工作,顺便期待军事上有一点成绩,为称帝锦上添花粉饰一下。
  毕竟历史上曹丕篡汉的时候,发生在前一年的农历十月底,而刘备的称帝发生在次年的三四月份,这中间也隔了五个月呢。
  哪怕考虑到历史上的蜀道艰难、消息传递本身需要个把月时间,那也说明刘备为了称帝的事儿,准备了三四个月。包括中间要两次劝进婉拒,祥瑞也要搜集、地方上的表忠心的事儿也要筹备,这点时间是绝对不算久的。
  刘备现在要求一边准备起来,把典礼可能用到的东西、制度都安排好。另一边希望在军事上打个大胜仗。
  不管是袁绍得手还是刘备得手,至少要把袁术现有的雒阳和宛城这两个最重要根据地拔掉一个,就算杀不掉袁术本人,那多少也能对天下交代了。
  趁胜称帝,那样才吉利稳固。
  荀攸见刘备原则上接受了,只是还需要时间按部就班准备,也就不再多劝。
  当下表示明日起就用心规划攻打函谷关或者峣关、武关的方略,看看北线如何收复宛、雒。
  同时,也会关注一下南线战场,看看此刻应该已经从长沙郡北上讨贼的李素,带着赵云甘宁等人,有没有打出什么战果来。毕竟他们与袁术的领地之间只是隔了刘表的领地,但一马平川没什么险要山隘栈道。
  他们并不知道,其实在南线战场,李素其实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只是道路远隔千里,中间还是敌占区,所以消息传递不过来罢了。
  而且刘备拒绝袁术、招降袁涣,还造成了袁术在外交上的又一次冒险,这也导致南线战场出现了更多的变数,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五百八十九章
岭南一月
  时间线回溯到一个半月之前、也就是197年的一月下旬,上元节刚过那会儿。
  没办法,谁让如今大汉的疆域,相比于这个时代的交通技术而言,实在是太过辽阔了呢。刘备又占据了北至西凉、南起交州的广大西半部土地,从南到北距离太远。遇到中原突发情况时,只能是南北领地各自随机应变做出反应。
  岭南,交州南海郡。
  李素和诸葛亮一行,当时已经到荆南和交州渡假了快一两个月了,诸葛亮也是在前一年的腊月初,才第一次看到真正的大海。
  在腊月和正月这种一年中本该最寒冷的日子,却能享受到每天刚好二十来度接近三十度的宜人气温,下海游泳泡泡也不会觉得冷。实在是让一辈子没来过南方热带的诸葛亮叹为观止,觉得前十七年实在过得质量差了点。
  诸葛家已经是天下有数、刘备阵营内排行第四的富豪家族了,居然都没享受过这样的人生。
  加上这次大伙儿是跟着李素来的,有李素这样的奢靡著称之人整活儿,渡假条件就更好了。
  刚到南海郡的时候,他就花钱征发农闲的民夫,用了数千人力在博罗县(惠州)以南的海边沙滩挖掘淘澄,把淤泥和污沙乱石都运到十几里外的垦荒农田里,尽量选白细的沙子铺上几里长的度假海滩。
  之所以选博罗县,也是因为李素一贯知道,大江大河河口的海水质量不好,珠江口的海水都浑浊,所以只能在番禺县(广州)周边搞码头、搞造船厂这些经营性产业,不能弄旅游业。
  为了冬天避寒渡假,宁可在远离番禺的博罗另起炉灶。光是征发民夫数千人干一个多月,每人每月要六百钱徭役费,李素就自掏腰包了五百万钱,所以不算腐化。
  至于后来诸葛亮表示要孝敬李师,帮他把这笔钱出了,这是后话。
  海滩整治干净之后,少不得再在离岸数十丈外修渡假的木楼竹楼、弄些椰树花草,建个庄园。
  诸葛亮本人早在沙滩施工完之前,就忍不住要下海游玩,还是李素拉住他,让他别急,又花钱雇渔夫在海里离岸五十丈、东西宽二百丈打桩一圈,然后用大量粗麻渔网连底兜住遮挡,防止鲨鱼或者别的海中大鱼猛兽侵袭。
  李素的命可值钱了,21世纪的时候,他只在有安保措施的海滨浴场游泳,来了汉末也不能省。倒是诸葛亮觉得完全没必要——在海里兜底遮几百丈远的粗渔网,还不如每次下水游泳的时候派一些水性好的精良侍卫在旁边保护呢,再派船跟着。
  以李素的身份,他要是想下海游泳健身,请个甘宁周泰保镖警戒还做不到么?
  从正月初开始,李素每天就在博罗海滩边、在蜀锦阳伞底下喝椰子,吹海风休闲,偶尔阳光不猛烈的时辰下海健身个把时辰,生活过得无比健康养生。
  带来的妹子们也跟他一起养生,跟着一起大开眼界,净化心灵,增强修行。毕竟刘妙和周樱原先也都没见过大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