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4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3/891

  而且中风的最高发季节就是冬天,其次夏天,都是寒暑气温极端情况下较多,春秋中风的少。
  朱儁十月底降温的时候中风了,刘协还很紧张,派了太医去看,太医表示暂时还没有生命危险,只是站不起来了,还说这风痹确实是冬天比较高发的疾病。
  刘协听了之后,当时问过太医:那要是明年冬天降温的时候,大将军这个风痹有可能加重或者复发么?还扛得过去么?
  太医没敢打包票,只是闪烁其词支吾了一番。
  不过,今天蔡邕和杨彪闲聊之间,却看到不远处一辆庞大的马车缓缓而来,他们一眼看去,就认出是大将军府的车,两人连忙迎上去表示慰问。
  朱儁是被人先用帷帘暖帐遮蔽着抬下来的,半躺在一个形似摇椅的肩舆上,腿上还盖着锦被,一直盖到胸腹之间,看得出被抬下车的时候,手脚还有些哆嗦。
  “大将军病重如此,陛下已经特旨不必上朝,还是保重身体啊。”蔡邕诚恳地说,算算年纪,朱儁比他年长也没几岁。他今年六十二,朱儁也就六十五。
  “是啊,大将军前面三次五日大朝,不都缺席了么,也不差这一次。太医也说风痹冬夏较重,就算觉得身体好些了,也该歇到来年开春。”杨彪也在一旁劝说。
  朱儁摆了摆手:“今日是大事,老夫来看看,也是怕年轻人沉不住气,误了陛下。平凉是大汉数代天子的夙愿,如今乱世至此,却得平定,又是大汉中兴的一个好兆头啊,该赏就得赏,不可寒了天下人的心。”
  蔡邕拱手:“大将军大公无私,心怀社稷,实为我等楷模。”
  须臾之后,公卿分两班入内,客串朝议礼仪纠察的宦官、大长秋苗祀,看到有官员坐着肩舆进德阳宫,也是愕然。
  大长秋原本是执掌后宫的,相当于十常侍时赵忠的职位,本来不该管外朝的事儿。不过刘协身边的常侍在长安被李傕又杀了一批,又不方便再招很多宦官,别的年限资历也不够提拔。好在需要皇帝处理的朝政本来就少,苗祀一个人就兼职了。
  当苗祀了解到这肩舆是朱儁坚持来上朝,才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飞报刘协,刘协也立刻准了。
  皇帝经过了董卓和李郭之乱,礼法的衰微已经到了极限,朱儁坐在躺轿里上殿也不算什么了。何况朱儁是大忠臣,中风瘫痪,值得这个待遇。
  讨论开始后,刘协还礼贤下士地不顾皇帝威严,先说了些关心朱儁病情的话,然后开始讨论平凉之功的封赏。
  第一条是给刘备实授大司马——这个就是流程性地走了个过场,基本上没人质疑。因为是去年灭了李傕之后,刘协就许诺给刘备的,也是为了鼓励刘备多出力,把西凉军余孽彻底剿灭。
  所以,到这一刻为止,刘备才算是正式凑齐了历史上汉中战役后的头衔:大司马,汉中王。
  随后,刘协让诸臣讨论“开府仪同三司”的设立,是否符合朝廷惯例。
  杨彪出列奏对:“陛下,兴平年间,李郭阶祸,窃执天衡,郭汜受封骠骑将军之前,已得先以三公之礼开府治事、权与李傕与三公等。
  如此,是有实而无名在先,于朝纲之正肃、国法之严谨不利。如今天下扰攘尚未平息,法外横加之功、赏,皆当以常法约束,臣以为汉中王所奏可准。”
  杨彪这番话,也是给大家一个台阶下,提醒所有人:郭汜当初在开府之前,就有“程序不规范”的旧伤,损害了朝廷的严肃性。刘备这次也不是为他的下属要官,是给朝廷遮羞堵漏。
  一旁的朱儁,一开始倒是没想到这个角度,他只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希望刘协别多事惹麻烦,把好不容易维持住的局面多稳两年。杨彪既然给他提供了理论依据,朱儁立刻附议:“臣所见与杨太尉同。”
  朱儁躺在肩舆上发完话了,司徒赵温当然也附议,最后司空蔡邕。
  一番讨论商定后,最后由负责朝廷礼法工作的太常卿管宁,宣读皇帝批准的升官名单:
  前将军、领凉州牧关羽,加开府仪同三司。加食邑三千户,至八千户。
  右将军、领雍州牧李素,加开府仪同三司,授尚书仆射。加食邑三千户,至八千户。
  (注:尚书仆射的品秩是很低的,才六百石。名义上是少府下面的尚书官,以尚书令为首,仆射次之,再下去是普通的“领尚书事”。不过汉末实际上都是给其他九卿高官额外领尚书事,作为兼差就不怕品秩低了)
  屯骑校尉马超,加封为安西将军,都乡侯。
  护军校尉典韦,加封为护军将军(等于历史上赵云的翊军将军),都乡侯。
  典韦这个也算是新设的杂号将军,只是为了提升其待遇级别,职责不变。位置依然低于“中护军”。
  不过历史上的赵云,也是先从牙门将军升到翊军将军再到中护军。所以这个过渡还是挺恰如其分的。
  王平、马岱等原本只是杂牌都尉甚至更低级别的将领,也各有封赏,不过这些就没列侯了。
  王平为破羌校尉,关内侯。马岱为武威都尉。
  徐庶的参军职务不变,另给了金城县令的地方职务,让他暂时负责在金城的民政治理事务。
  李素之所以让刘备这么表,也是因为后续的和平时期,他规划的治理凉州的重点,就是在兰州附近刘家峡修建水利、大兴棉纺棉布行业,所以关键的工业中心就是兰州。
  徐庶去年还只是个江湖逃犯呢,起点也确实太低,现在做参军稍微给大军出谋划策有点微操层面的功劳,能做个县令过渡一两年,已经很给面子了,不然难以服众。
  ……
  刘协朝议后发还的圣旨,又经过五六天的周转,送回长安,差不多李素带着班师的部队和俘虏,也到了京兆。他把大部分部队和全部俘虏留在灞水西岸的细柳营,没有贸然带进长安城。然后只带了几百人进城。
  刘备已经拿了新鲜的圣旨,亲自到长安城西门迎接凯旋文武。
  长安城内,也早早就进入了欢庆的氛围,毕竟这里的百姓和官员,去年都被李傕郭汜残害惨了,听说最后的元凶余孽全部授首,自然是鼓腹讴歌,少不了又拿出剩下的钱财换些酒肉庆祝,跟董卓死了的时候差不多隆重热烈。
第五百三十五章
西边和平东边打
  刘备这两年日子过得很滋润,事业也顺风顺水,自从三年前大腿中了一箭、死了两个文武下属之后,没有再受什么挫折。
  所以那些奢靡的享受人生的臭毛病,肯定年年渐长。好在礼贤下士笼络人心的本性还在,别人的意见也听得进去,倒也不至于堕落。
  幸好去年一年,因为关中的三重大灾,他还谦卑节俭了一把,经常吃吃粗粮,每天不吃两道荤菜(食不重肉)。
  直到今年七月底秋收,关中的秋粮总算是上来了,不用问袁绍买粮食百姓也不用挨饿了,刘备才从八月份开始解禁,允许每天吃两道以上不同品类的肉菜。与民同甘共苦的戏码也差不多演够了。
  如今,给李素和马超接风,当然更加要接着奏乐接着舞了。
  至于关羽,还在刚刚改名兰州的金城当他的凉州牧,跟徐庶一武一文趁着冬季农闲、按照李素考察后留下的规划方案、督造刘家峡的水利设施呢。他们还得至少吃一年多的苦,不能像李素那么快解脱。
  好在关羽也习惯了和平年代带着闲下来的军队组织徭役大兴土木了。两年半之前,在犍为郡修乐山堰的时候,关羽不就督导部队干过那活儿。
  李素回长安的当夜,刘备在未央宫内大摆宴席,就摆在正殿宣室殿。李素还有些不习惯,主要是今年秋收之后他还没有回到过长安,他印象里长安还是去年那种吃饼要掺橡子面的苦逼状态。
  “来来来,今日孤与诸将不醉不归,非得喝得有人从这陛阶上掉下去不可。伯雅,你给孤过来一点!孤赐你坐近,上三级陛阶——你就喝到滚下这三级,否则不算完!”
  宣室殿里原本皇帝的御座前面(现在当然已经换成了汉中王的座),台阶也是分好几段的,上三级之后有一段平地,然后再上三级,一共九级。
  刘备坐在最上面,离其他坐在陛下平地的人至少九级远,还要算上两段缓冲的平台的长度,说话不大声下面的人都听不见。
  所以有时私下设宴,也有让人臣升三级陛阶摆案,坐到离君主六级远的待遇。多半是三公才有,或者是某些需要体现求贤若渴的特殊情况。
  比如李商隐写到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里,汉文帝自己都因为听不清,往前挪了挪,最后还曾赐贾谊上三级陛阶设席对答。
  李素想了想,贾谊才哪到哪呢,人家一辈子也不算什么位极人臣,又不是萧何故事。就听命让宦官把他的食案往上搬了三级,重新落座,心里也打定了主意:一会儿快醉倒的时候,稍微提前一些,看准了再滚下去,三级台阶注意点肯定是不会摔伤的。
  殊不知,旁边包括马超在内的武将,内心实则非常羡慕:要是咱有朝一日也能立更大的功劳,大到宣室殿内赐宴可以上陛阶坐,让咱喝醉了一直打滚滚到宫门口都认了!
  反正武将皮糙肉厚摔不死,先把面子挣了。
  酒宴的酒菜没什么好多说的,虽然已经很体面了,但李素什么没吃过?他从来不指望宫里设宴能吃到比自己府里还好的菜,最多是某些烧烤的食材比他家里更珍惜,吃个新鲜野味。
  至于酒,有一些是李素运回来的葡萄酒,等于是李素自掏腰包喝自己的,还得演成是刘备赐宴。
  倒是歌舞助兴让很多大臣同僚都挺兴奋的,又压抑着不敢表露出来——原来,是李素这次凯旋而归,为了体现征服凉州、打通西域的武功。
  所以,他在敦煌郡特地重金问伊吾、鄯善来的胡商买了些看上去还干净体面的胡姬,就说是“郭汜与那些羌王祸害西域,从他们那儿解救出来的俘虏”。
  这也不是李素想要造假,实在是朝廷需要这个夸饰武功的氛围,毕竟这个最直观,看到白人胡姬献舞,哪怕荀攸钟繇这些没见识过西域的人也知道,那肯定是平凉的战果,谁都看得懂。
  刘备也看得兴奋异常,摸着胡子喝多了,问起李素一个事儿:“伯雅,你可知,如今这长安城中,自从平凉斩郭汜的喜讯传回,民间也多有鼓腹讴歌、称颂我等功德。
  有些诗词传唱甚广,渐为民谣,可惜没找到最初是谁人所作,想冒认的文士都不少,孤还是当他无名氏所作吧。
  哈哈,汉王功大心转小,李相谋深古来少。前军驭士悬明镜,安西豪气秋天杳——要不是这民谣在你回长安前半月就开始流传,孤都以为是咱自吹自擂了。”
  李素举杯迎合:“这无名氏所言,第二句委实太过,愧不敢当,说不定是为了辞藻对仗,强行堆砌。一三四倒是贴切。”
  喝了一会儿之后,刘备又想起笼络马超:“伯起,你还年轻,二十岁就是安西将军了,将来前途无量——对了,令尊现在如何?”
  马超拱手起身:“刚刚从敦煌郡祁连山接回酒泉,身边只剩下一两千部众了,都是被郭汜追击逼迫所致。末将这次回程,先带家父到武威姑臧盘桓。”
  刘备想了想:“李傕郭汜窃据朝纲之时,官职泛滥,做不得数的。你就和他说,降回镇西将军,回长安担任闲职,可以给他五千户县侯。或者非要在凉州择一郡为太守,自己选一个吧。”
  马超:“末将遵命,末将会寄书给家父说明的。”
  马腾的地盘已经被打完了,确实不能开价更高,刘备是希望他选第一个选项,养老给点钱粮都是可以的,也多个人质更好的控制马超。
  当然了,刘备要是知道历史上马腾对马超根本就没什么利用价值,就不会这么想了。但谁让这一世的马超,本来就没有镇守一方的权柄呢,他只能是领兵征战、受朝廷直辖。
  说定了马腾的事儿之后,刘备又提起“为什么马超只能封到安西将军,为什么连张飞这个平西将军都不能挪到更高的位置上去”。
  只听刘备用不轻不重的音量说道,几乎只有李素、马超等寥寥数人可以听清:“原本,袁绍帐下的吕布,今年夏天因为攻打陈留不利,在官渡被曹操击破,袁绍也没法表他为并州牧,只是许他镇北将军,后来也有所拖延。
  孤当时倒是考虑过,云长在西凉,就把翼德调到河东,如果彻底平灭白波贼郭太、韩暹诸部,从平西将军改表为镇北将军,在陛下那儿跟吕布争竞一下,倒也可以考虑。
  河东之战,原本是七月即将秋收的时候才发动的,比你们西凉那边的战事晚了近两个月才发动,也是考虑到不到秋收、关中缺粮不宜动兵。
  原本翼德带着子义、公明,预计一两个月之内先灭韩暹,九月开始进攻郭太,年底封冻之前必须肃清汾水流域。
  谁知,刚刚开打还不足十日,翼德原本还打算北上翻过王屋山、进入山区诸县追缴韩暹主力。却遇上韩暹主力出其不意,南下连续翻越王屋山、中条山,攻打去年曾经被袁绍军为了给我军卖粮而控制的东垣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3/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