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2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5/891

  不过,如果有人能从上帝视角冷静分析,就会发现交换比高得可怕,张羡军的伤亡高出汉军何止七八倍!
  光是刚才最初接战阶段,张羡因为要主攻,被设计挤压在狭窄正面上,迎接千张强弩的攒射,那种低平的弹道根本不用瞄准,只要敌人够密集,没射中前排预瞄的目标也能射中后面缝隙中的敌人,每轮至少都能带走数百条人命。
  所以光是在冲上来的路上,荆南联军就付出了额外一两千人的伤亡。
  后续用刀盾兵跟结枪盾阵、层层掩护的精锐汉兵互相捅刺,又是那种不死上三四倍人手连近身都近不了的交战形态。
  直到肉搏战开始后一刻钟,荆南联军的前排刀盾轻步兵死得差不多了,后排的荆南长枪兵也开始进入一线,交换比才稍稍好了一些。但战场地形依然对进攻方不利——
  关羽军的弩手无法在正面攒射,怕误伤友军,但依然可以退到寨墙两翼,交叉夹射,专打后排。虽然到了这个阶段,荆南军也能用弓箭隔着寨墙抛射反压制,可汉军有掩体,优势不是一般的大。
  堵在窄口上绞肉,质量低而人多的一方,完全发挥不出来。
  终于,邢道荣战死的消息,也传遍了荆南联军前线各部。连后面督战压阵的张羡和金旋,也得知了这个噩耗。
  金旋虽不知兵,却也觉得这仗不能这么打了:“张府君!我们武陵兵的刀盾兵几乎死伤殆尽了!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这地形对我们太不利,有四五倍的兵力也发挥不出来啊!
  而且关羽在战前搬出伊籍假借刘表之名招降,我军士气已然低落,现在邢道荣又死于乱军之中。只怕再有一丝对我军不利的变故,大军的士气就彻底崩溃了!不如早退!”
  张羡也是脸上冷汗涔涔而下,知道已经到了二而衰三而竭的节骨眼上了,关羽要是再表现出更强的韧劲、甚至拿出战略预备队反推,那随时都有可能崩溃。
  但张羡也知道不能直接撤兵,那样只会导致更大的混乱。
  他毕竟是蹭孙坚平区星之战喝汤成长起来的,从中平五年就开始打仗了,基本操作的经验还是挺丰富的。
  要不然原本历史上,张羡也不至于跟刘表虚与委蛇缠斗了那么多年,才被刘表最终搞定——要知道,历史上刘表跟张羡决战的节骨眼,刚好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可了劲儿地劝刘表率主力背刺曹操,刘表却把主力部队用于对付张羡,最终一鼓作气平定了张羡。
  可见,张羡也算是“能拖住刘表介入官渡之战”的一方豪雄了。
  他很快观察了战局,一咬牙吩咐道:“吩咐后军变阵,打出旗号,派传令兵,让原本拟定投入的后续枪盾兵先往左右机动,保护我军弓箭手,把苏代的刀盾兵挪到中军,作为后续预备队定上!”
  金旋在旁边听得一头雾水,连连劝组:“张府君,如此形势怎能再进攻?你让嫡系的枪盾兵退后,却让苏府君的刀盾兵上前,莫非是要消耗我等,保存你自己的实力!”
  “闭嘴!无知匹夫!要是关羽也能像你这么想就好了!”张羡也不用给金旋留面子了,毕竟今天这一战他是绝对主力,而且金旋的人马损失已经比较多,双方的对比就更悬殊了。
  苏代和金旋敢怒不敢言,却也只好接受张羡的调度,但没想到的是,张羡还真有两把刷子,他在己方二阵、三阵的枪盾兵挪开后退之后、苏代的刀盾兵还未上前之前,忽然又下了一道新命令,要求鸣金,让苏代的刀盾兵不用再去了。
  这就好比后世你去饭馆吃饭,还剩一道鱼香肉丝没上,你想退菜,但如果你直接问服务员“鱼香肉丝烧了没有”,服务员肯定会说已经在烧了,不能退。
  这时候你得问“鱼香肉丝如果还没烧,能不能换成龙井虾仁”,这时候服务员会因为龙井虾仁更贵而回答“确实还没烧呢,可以换”。
  然后,你才能立刻趁着这个时间差说“那龙井虾仁还没烧吧?我不要了”,这样就把菜成功退掉了。
  张羡如果直接让全军退兵,那么冲在最前面的部队要立刻转入断后,肯定会人心惶惶士气崩溃,一旦陷入混乱自相践踏,损失不知道会有多高。
  但他摆出“我依然要继续进攻”的架势,军乐也是始终在擂鼓助威而非鸣金,让撑在第一阵的士兵们不担心后续援军不上来,让他们以为“后军只是战术调整换个位置和次序”,那样前军就能死撑到最后一刻。
  等桌上最后一道“东坡肉”即将被吃完时,他们才听说“压阵的鱼香肉丝不来了,换鱼香肉丝的龙井虾仁也不来了”,这时候鱼香肉丝和龙井虾仁都已经撤得很远了,绝对可以脱离接触防止食客追击。
  至于那几块东坡肉的残羹,就当是送给关羽的吧,大军要撤退脱离接触,总要卖几个断后的队友的嘛。
  “我们被张羡出卖了!”堵在营门口的一两千荆南联军士兵,听到背后鸣金、发现友军全部在疯狂后退,这才如梦初醒。
  不过他们也非常干脆,既然知道自己扮演了被卖的东坡肉角色,就果断投降了。
  “别杀我们,我们投降!”一两千人在几分钟内齐刷刷丢下了兵器,或往后四散奔逃,或就地跪地等待俘虏。
  关羽军好整以暇地接收俘虏,但也因此失去了继续穷追不舍张羡的机会。
  “将军,此战计点尸首,沿途被我军射杀敌兵两千余人,营门处厮杀砍死一千七八百人,我军在营门战死四百余人,与敌军互射战死二百余人。最终俘获投降士卒一千五百人。敌军负伤无法统计,我军轻重伤员七八百人,都安排医治了。”
  随着打扫战场结束,徐晃把损失和战果都统计了出来。
  张羡的断尾求生,让关羽准备的防守反击预备队没发挥什么作用,甘宁周泰基本上是闲置在那儿,今天的苦活累活都让徐晃干了。
  “这张羡居然还挺知兵,撤退时还知道断尾求生,害得我军失去了掩杀败敌的机会。”关羽表情凝重,捋髯沉思。
  众所周知,在大规模决战中,导致一方伤亡和被俘最多的环节,就是总崩溃后的掩杀环节,正面死战或许死伤一两成就崩溃了,没机会杀更多,但追击的时候歼灭敌军半数甚至更多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大部分都是抓俘虏而非斩杀,还能补充自己的部队。
  现在算来,荆南联军三万五千人,战死留下的尸体也就三四千,加上俘虏五千人,再算五千人逃散或者受伤丧失战斗力,那就是还有两万五战兵呢。
  关羽这边就算及时医治,算他还有四千战兵,加上一些俘虏可以转化,态势也依然没有好转。
  说到底,还是兵力太少,深入敌后做局做得太狠。为了勾引敌人越你塔,你只能用少量兵力做局,否则敌人就龟回去了。武陵、零陵疆域广大,真要是坚壁清野恶心你,得多久才能平定呢。
  关羽心中愈发求胜心切:“不行!如今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张羡出兵千里来增援金旋、苏代,我军还可以逸待劳。让他逃回去的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击毙张羡了。此次出峡我军也无法占据零陵,但至少要杀了张羡!”
  关羽知道,张羡的水平,比金旋那种诗书传家不懂打仗的家伙强太多了。
  所以,他立刻吩咐:“甘宁周泰!”(上下级点将的时候还是要喊名不能喊字的,不然不正式)
  “末将在!”
  关羽:“有没有信心,今夜带三千丹阳兵,去敌军佷山大营劫寨!我知今日你们的预备队体力都保存得不错,硬仗苦仗都是公明打的。敌军虽然还有两万多人可战,但他们要分兵守卫夷陵县城,不会集于一处。
  而且荆南军各部今日全都跋涉前来围攻,那几万人应该人人都体力消耗较大。让我们的劫营士卒现在抓紧休息半个下午,半夜出营,定然可获全胜!让公明率疲惫负伤士卒守营,我亲自带你们一起上阵!”
  甘宁兴奋道:“遵命!末将请为先锋!”
  周泰稍稍谨慎:“敌军新退,会不会有所戒备?”
  关羽捋髯反问:“你会觉得有人拿三千人劫营两万人么?何况,张羡刚到也才两三天,之前也以让士卒恢复体力为主,定然不会严密修筑鹿角陷坑,营寨防卫与我军不可相提并论。”
  周泰:“既如此,末将自当出力。”
第二百三十六章
教科书式的劫营
  次日凌晨四更天,三千丹阳精兵悄咪咪摸到山脚下,准备登山攻营。
  佷山并不是什么很高的山峰,相对于北面的夷水河面落差不过百余米,坡度也还算平缓。
  佷山距离夷陵县城五十里左右,夷水自西向东留过两地,在佷山以西往北迂回了一下,到夷陵县城附近又往南拐回来。
  关羽军的营地,设在夷水往北拐的那个弯道里,距佷山与夷陵差不多都是三十多里路。
  张羡、金旋与关羽交战至今,双方也都心知肚明,知道大家都只有步兵没有骑兵,因此也不怎么提防夜袭劫营——步兵带着辎重常规行军,一天也就五六十里。要是奔袭三十多里夜路,还爬一座山,体力基本上都耗竭了,还打个屁的仗?
  就说张羡军自己,他们一大早为了攻打关羽大营,就是天刚亮出发、走了三十多里路去关羽军大营,到那儿基本上是辰时末刻了。打仗打了巳时、午时两个时辰,午后退下来稍稍吃点东西,又赶那么多路回来。黄昏时分才回到营地,所有人都是倒头大睡。
  一天之内列阵打仗两个时辰、往返走路七十里,以汉朝人的营养状况和油水储备,早就倒下了。普通小兵除了刚赶到的那天有劳军待遇稍微沾了两口肉,后面根本就没肉吃,仗打完了就更没肉吃了。
  不过,张羡的预料显然是错了。关羽对部队的掌控力和调度能力,已然超出了他的想象力。
  关羽的部队并不是走路来佷山大营的,而是先走夷水行舟三十里,然后到山边只剩五六里路时才登岸。
  划船的以今天抓到的俘虏为主,都没有携带武器,另有少量精兵看押,确保他们不会搞小动作,这样就能最大程度确保作战部队的体力。
  这三千劫营的战兵,都是从下午就开始抓紧睡觉、睡到半夜自然醒出发,船上那一两个时辰还有点小酒小肉垫垫肚子醒醒神,所以四更天时反而处在精神最饱满的状态。
  当然这一切也得感激为大军提供就地征粮后勤工作的董和董县令(一周前还是县丞,因为筹措军粮有功已经火线提拔为县令)。
  董和动员周边数县百姓为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足额提供米菜酒肉,做得非常好。连张羡的部队远道而来、都不能保证这么充足的吃食。相比之下,只看军粮供给,似乎关羽才成了主场作战的一方。
  “兴霸,你带五百斧盾兵为先锋,衔枚而进,不许举火。到营外时,分数路摸进营中,尽管摸黑砍杀便是,以口音区分敌我。
  我与幼平,率领主力落后小半炷香的时候赶到,严阵举火而进。一定要关照士卒到时候脱去罩袍,露出里面的白布披肩,以免误伤。”
  关羽最后关照了几句,这才放叼着刀子的甘宁离去。
  甘宁可以百骑成功劫魏营,却未必能率领数千骑成功劫魏营。因为劫营的成败不是光看人多人少,更要有与人数想配合的战术与敌我识别体系。
  当劫营者只有守军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时,进攻方有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摸黑混入敌军,趁乱取势。他们连火把都不用打,见人就砍,反正砍到的肯定是敌人,因为敌人比自己人多太多。
  而守军懵逼之间却不敢胡乱反击,就算反击了,误伤砍死的自己人也比敌人多得多。
  就像一滴水掉进油锅,固然会被无数的油溅沸,但更多的是油溅油本身。
  关羽让甘宁先带五百最精锐的斧盾兵,图的就是“趁着不需要考虑敌我识别问题的最初突袭期狂砍一波、彻底打乱敌军”,再让不得不考虑敌我识别的大部队有序压上。
  用兵不多,却需要数名知兵擅战的统兵大将配合,别人想复制都复制不了。
  换个场景,哪里去为一支三千人的劫营部队同时配置关羽、周泰和甘宁呢。
  ……
  “嘎吱——喀喇——”一阵令人牙酸的摩擦声,音量却不大,随后是拒马和尖桩木栅倒塌的响动。
  甘宁亲自挥舞着缠绕在链枷上的绳索挠钩,猛力拉翻了一座拒马,随后腾出一只手来,取下叼在口中的佩刀,割断绳索,猱身而进跃入营中。
  五百斧盾兵如水银泻地,闷声不吭往里疾跑猛冲,他们当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不是第一次经历这种场景了,而是经验非常丰富——
  因为他们还参加过两年前张飞夜袭定军山的战役。那场战役中,张飞阵斩杨柏,一夜之间夺取了定军山大寨。
  这就是部队走南闯北身经百战的好处,活下来的都是刀头舔血的精锐,在他们眼中,这湘西山区的区区佷山,跟定军山相比,简直太容易爬上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5/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