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891

  那放饭的汉军军官被问到这个问题,却是傲然得意之色溢于言表:“要不说你们不会想办法呢。兔子是不好圈养,那就活捉一批,稍加繁殖就往外放养呗。
  兔子生起来那么快,一年能繁殖三代,杂草灌叶够多还怕不疯长?过冬的时候,大雪封山,在村口林边放罩篮陷阱,切点萝卜诱饵,天亮了去收货一收一大堆。”
  不得不说,李素和屯田都尉国渊反复鼓捣后,引导那些去年在嘉陵江沿岸屯田的居民点,学习放养/陷阱回收式捕兔,效果确实是非常好,也是一个神来之笔。
  如果是草原上的兔子,冬天了也不一定完全没东西吃会撞陷阱,说不定也会提前南迁。但蜀地山区这地方,原本不是兔子繁育比较多的地方,兔子属于半个外来物种。大雪封山之后兔子是完全没得吃的,这时萝卜陷阱的效率就非常高了,刚好那些屯田点本来就种萝卜囤萝卜,自然就形成了“夏秋放养,冬天陷阱回收,炸干风干长期储存”的产业模式。
  李素跨区域养兔子,本来唯一的冒险,就是把外来物种过度繁殖后可能破坏生态平衡,比如你要是弄到澳洲一些兔子,牧场就全完了。
  但在四川弄兔子,李素相信不会造成生态灾害的,只要教会当地人民怎么做花椒冷吃兔这种长期保鲜的干肉食,兔子绝对不可能泛滥成灾。
  这些机密,原本当然不能让赵韪知道了,但李素故意泄露给他听,就是为了让他知道刘备军军粮有多么富裕!让这些降兵重新放回去之后,极大地打击钓鱼城守军对耗的信心与士气。
  赵韪只觉口中发苦,追问道:“贵军难道已经富裕到天天吃肉了?”
  放饭军官得意笑道:“那倒也没有,不过,都五月天了,这些冷吃兔是冬天的时候抓回来宰杀的,再放下去也要坏,这阵子赶紧吃吃完。
  要说国都尉真是天下屯田英才,那么点山地让百姓屯田、兼中转驮运军粮,还能弄出那么多萝卜、薯蓣、芋头、兔子补贴,可惜这兔肉只有冬春两季能吃。”
  他这么一说,赵韪反而觉得愈发可信,而不是李素故意让人吹牛。
  他旁敲侧击又问了一些,包括今天打败他们的战船从何而来、刘备军从汉中运粮到钓鱼城、嘉陵江水路八百多里为什么损耗不大……这些内幕也渐渐都被他打听到了,顿时信心愈发低落。
  这还怎么跟李素耗下去嘛?输在他手上真是不冤了。
  ……
  汉军足足养了俘虏们两三天,也敞开了让他们看,唯独把往南去的道路把守得很严,绝不放一个知道了内幕的活口回到江州方向。
  被俘后第三天,赵韪终于得到了李素的再次接见,而这也意味着李素要把他们放走了。
  李素摇着折扇,似乎对巴郡五月份的炎热很不满意:
  “这几天,已经看清我军的军威了吧?回城之后,好好跟刘瑁说,不要负隅顽抗。只要投降献城,我饶他们父子不死,甚至可以依然给刘焉一个闲散官职遮羞。不然,这两千张嘴再送进城里,他的粮食可就连一年都吃不够了,真到了破城之日,那就是玉石俱焚!”
  “我……我尽量劝说。”赵韪人在矮檐下,也不敢反抗。
  李素继续敲打:“还有一件事情,你如果肯做,将来即使刘瑁不降,我也保你全家富贵。你要是不肯,我也不在乎,自有别的办法。”
  赵韪颇为恐惧:“您不会是要我回城后当内应,打开城门吧?钓鱼城坚固异常,依山而建,沿着山势有层层防守,打开一道门也是无济于事的。”
  李素眼神一亮:“这么说,你本就知道钓鱼城布防格局?”
  赵韪:“这个……倒是不知,只是知道确实坚固,防线众多。”
  李素冷哼一声:“既如此,反正机会已经给你们了,入城之后,注意观察,把城防各处图本画好,画在木板上,多弄几块,抛到江里,我们自会在下游张网拦截。抛之后的当晚,朝江对面的我军营寨装模作样射一阵火箭为号。”
  赵韪要是不答应,李素自然也会派细作混在俘虏中回去,好好把城中粮仓等处位置摸清。纵然不能彻底烧光城内存粮,也要狠狠宰上刘瑁一刀。
  李素可没那么闲真的再围上一年。
  赵韪心中恐惧,总觉得李素肯定还有后手,也不会完全相信他,只好听命退下。
  当天傍晚,两千名俘虏被扒光了衣甲,驱赶到钓鱼城城下。
  汉军用纸筒喇叭远远呐喊:“城上守军听着!这是两天前给你们运粮的弟兄,被我们俘虏了,现在给你们放回来!我们根本不在乎守军多两千人,只怕刘瑁不仁,为了节约军粮,连自家兵士死活都不顾了!刘瑁,你要还是人,就把他们接回去,不然我们可不养闲人,也是要杀俘的!”
  城头一阵耸然动容,钓鱼城守军显然没想到刘备军居然这么藐视他们,多放人守城居然是为了加快粮食消耗(1)。
  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刘瑁的决策上。
  刘瑁也是彻底头大,但又没台阶下,思之再三后,他一咬牙决定:“全部放回来,但是要好好查验有没有敌军细作混在其中!而且从今夜起,每到内墙都要加强防守和盘查,以免敌人细作偷开城门!”
  刘璝只好听从军令,把两千俘虏接了回来。
  可惜的是,李素似乎非常沉得住气,此后半个月围城都没有再搞什么小动作,刘瑁的士卒反而因为日夜执勤变得疲惫不堪。
  回城俘虏们也把汉军军粮充足、运输调度得法、根本不怕持久战、普通士兵都有兔肉吃之类的消息全部扩散了开来。这样一来,守军的士气愈发低落了。
  而李素,也神不知鬼不觉地通过嘉陵江里漂来的木板,拿到了城内的布防图,尤其是各处主要粮仓的位置。
  这些天他也没闲着,一方面是找了几个珠宝首饰匠人,用天然水晶打磨了一副扁圆形的火齐珠,以及与火齐珠凹凸相反的凹透镜、再用李素自产的“碳酸钙絮状沉淀”研磨剂把清晰度磨光滑,加上铜筒,得到了个倍数不太靠谱但好歹能用的望远镜。
  另一方面,李素让围城部队在嘉陵江南岸、对着钓鱼山偏西的一处山顶上,起了一座十几丈的木楼,难度倒是比井阑更高一些,但因为不用跟井阑那样移动,倒也能够施工。如此一来站到这个楼顶,配上望远镜,对照着木板地图,就能大致确认对城内的打击效果了。
  “嗯,没想到居然在前两道城墙背后的棚屋区,也有一些散放的军粮。这些点可以用投石车配合糖火油罐就烧烧看。城西那些平缓的屯田区,这些都是粮仓,要是能放大型的孔明灯、内装糖火油罐,用风筝线放过去纵火就好了……可惜不太好控制方向啊。”
  不管了,试试看吧,能烧多少烧多少。关键是李素觉得,钓鱼城内士气低落至此,未必没有人可以争取,只要放火搞乱了,万一能让其他怀有异心的人,或者那些混进去的汉军细作找到机会,吸引走守军注意力,用假火掩护真火纵火,总比不尝试要好。
  几天之后,相关的行动就逐步展开了,大约是五月下旬的一天,很久没有卖力攻城了的汉军,再次发动了攻势,并且出动了一些“汉中砲”。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的汉中砲居然加上了燃烧弹这种弹药,而且对墙内建筑的打击变得异常精准,着实把守军吓得不轻。也一度击毁烧毁了一些距离外侧防线比较近的建筑,包括两座小粮仓,大约几千石拨付给外墙守军临时支用的军粮因此被焚毁,还有很多做饭用的薪柴草料一起被烧。
  而更大的混乱还在等着呢。
注释:
(1)笔者语:只有俘虏知道了李素的存在,城内守军截至目前还不知道。
第二百一十四章
不太好意思取标题
  “早就听说那李素李伯雅诡计百出,他来了才一个多月,刘备军的围城花样多了多少,该死,再这样下去,我军的军粮到底能撑多久?要不熬过今年冬天、把刘备军士气挫到师老兵疲,就向父王求援让他派主力来与刘备决战吧?”
  看着下属上报上来的最近几笔军粮和柴草被敌军的投石车用火油罐烧毁的损失,刘瑁简直是一个头两个大,第一次对自己究竟能撑住多久产生了根本性的怀疑。
  原本说好了吃十五个月以上的粮草,随着被迫放回那么多降兵,最多就只能吃一年了。又被烧毁一小批前沿散放的粮食,估计更是只能吃十个月。
  幸好钓鱼城里的主粮仓都在钓鱼山一带,防守坚固,位置较高,敌人的投石车怎么也不可能砸到这么高的位置,所以八成以上的存粮还是绝对安全的。
  可谁知道李素下一步会不会再有诡计了?
  六月初开始,刘瑁就陷入了疑神疑鬼的状态,每天晚上都睡不好,唯恐有什么的新的噩耗或者疲兵之计。
  这一天,大约是六月初六,刘瑁半夜被刘备军鼓噪虚张声势惊醒了一次,好不容易凌晨再次睡着,但没过多久,天刚蒙蒙亮,又有身边的心腹小校过来喊醒他。
  “世子,不好了,快看天上这是什么?有鬼火在天上!”
  刘瑁揉揉眼,连忙跑出去,就看到蒙蒙的晨曦中,果然有几十处朦胧的、似乎笼罩在纱纸里火光飞在天上,如大号的流萤。
  “这是什么?难道那李伯雅还能弄出会飞的东西不成?”
  看着这些伯雅灯(孔明灯)飞入钓鱼城上空,下面的刘瑁军士卒和军官无不内心惶恐。
  没办法,受人力控制、会飞的东西,对于这个时代的人而言太震撼了,何况还有火光。许多不识字的士兵甚至直接吓傻了,当成什么灵异显圣的事件,跪拜祈祷、吐槽悔罪,哪怕这些灯对他们没有任何攻击力。
  李素做的这批灯,其实比常规的孔明灯还要大号一些,毕竟要装上一两斤的糖火油,按简单的物理计算就得几立方米的热空气密度差才能升起来,所以最大号的那一盏,里面的竹篾片骨架足有七八尺高,说是个小型热气球都不为过了。
  再大的话,这个时代的纸张强度也撑不住。灯都是两三天前就已经造好了,但直到今天才等到何时的风向释放。等飞到了差不多的位置,放灯手就会扯断那跟细细的风筝线,灯内的蜡烛就会被勒断掉入火油囊,立刻把灯变成一个大火球,从空中坠落(1)。
  刘瑁、刘璝,吴懿,城中的主要将领们,很快都聚集到了附近观望,密切警惕着进一步的变化。
  “呼啦~”一声风响,他们眼睁睁看着一盏鬼火灯凌空变成了一团大火球,滚滚落下,落在城内一处砖木房屋上——这地方当然不是粮仓,起码离最近的粮仓还有百丈远呢,随风飘动的热气球火攻,本来就是无法瞄准的嘛。
  但是这也够了,因为一旦让守城士兵发现一种可以让他们白白挨打而他们却毫无反击可能性的新式攻击手段出现,士气本身就会受到巨大的打击,进而出现混乱。
  “快救火!不管那房子重不重要,凡是被天灯点着的必须立刻救!不要乱!乱军者斩!”刘瑁也很有觉悟,瞬间就意识到要巩固住己方士气,这时候最关键就是不能怕。
  几十个灯先后落下,很快让救火的士兵变得无所适从,各冲各的,搅成一团。
  这些灯其实只有两三成落到了房子上,而且都没能挑目标,只是有房子就砸,累计造成了七八处有效的火灾。
  然而,混乱当中,更多的麻烦接踵就出现了。
  “不好了,城北粮仓也着火了!被鬼火灯砸中了!”
  刘瑁一惊,抬头看去,远处果然有粮仓着火。他印象里刚才都不记得有鬼火灯往那个方向飞,怎么就砸到了呢?
  难道,是之前借着放归俘虏里面混了细作?还是那些俘虏本来就有一部分被汉军好吃好喝招待所腐化、被秘密招降了?
  “快!快救火!守卫各处粮仓的守兵不能轻动!分出专人不许去别处救火!借口别处火情擅离职守者斩!”
  刘瑁焦头烂额又补充了一些命令,总算是稍稍稳住了局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别看他年纪比刘备还年长,都三十好几了,但原先还真没打过仗,哪有那么多经验。
  偏偏城内士兵人心惶惶,这些日子一直传说汉军的后勤太强大、耗肯定是耗不赢的,弄得刘瑁惊弓之鸟,也没法信任别人。
  一番折腾,最后天亮了计点损失,至少又是累计万石以上的粮草焚毁。
  消停之后,刘瑁试图彻查全部被放回来的俘虏是否有变节的,但这种事情肯定最后是不了了之。
  过了两天,有小校前来汇报,说是有些士卒借着轮到去城北江滩汲水的机会,偷偷逃跑投奔敌人了,估计就有之前作案的细作和叛徒夹带其中,刘瑁也只好咬落牙齿和血吞,只是让昼夜执勤加强防御,不再追究。
  ……
  “这些疲敌之术效果也不错嘛,再来几手,城内守军士气肯定崩溃,到时候再设法偷袭招降,说不定就会有决定性的破绽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