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7/891

  当然了,历史上刘焉似乎是董卓死后不久就因为儿子被杀、急怒攻心、“毒疽发背”而死。要是这一世还能把刘焉气死,等他儿子接位,那倒是可以考虑冒险阴平这一手备胎方案,因为到时候蜀三郡肯定人心涣散再也不会死硬抵抗。
  ……
  李素都想不到如何攻破剑门关,其他人就更想不到了。
  回南郑路上那几天,闲着也是闲着,吴匡、高顺、赵云众将难免跟李素聊起战略问题,想看看入蜀之策何去何从。
  蔡邕不懂军事,但他级别够高,也谨慎肯保密,在旁边听听也无妨。
  李素用探讨的口吻回答:“我准备劝征西将军还是从巴郡那一侧打吧,想办法拿下钓鱼城,就能突破江州,而后沿着长江、岷江水路逆流而上,可以直达成都和涪城。不过刘焉新修的钓鱼城恐怕也是非常险峻的,如果有心腹将领镇守、无法被劝降,攻下也极为不易,只能说比剑门关这边稍微好点——
  对了,蔡公,江州迟迟不能收复,你这巴郡太守也不能到郡治上任了。征西将军的意思是,要不把巴郡之地拆为巴郡和巴西郡。以目前收复区域称为巴西,可选阆中或者宕渠其一作为治所。
  而且这样也便于未来治理民政,把‘蛮族以兵役代税赋徭役’之政,局限在巴西之地,而未来收复的巴郡核心地区,只有汉人没有蛮族聚居,就按照朝廷税赋旧法事实,也免得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而且朝廷任命您的职权是不会少的,只要江州、永安收复,依然归您治理管辖。”
  李素在公开场合还是喊蔡邕蔡公的。他这么建议,也是怕将来汉人和板楯蛮杂居的地方,和平年代汉人觉得板楯蛮待遇好、想偷偷冒充板楯蛮不交税当个不用打仗的兵;而到了战争年代,板楯蛮又觉得汉人交钱不用卖命更好,冒充汉人来交钱,彻底把区域分开、用不同的政策,就不怕冒充来冒充去了。
  蔡邕也不会暴露他跟李素的额外交易,他觉得李素的方案确是神来之笔,闻言只是点点头:“此法可行,不过我也不想去阆中或者宕渠上任,就在钓鱼城对面的垫江县吧,那里离江州也近,将来钓鱼城一旦攻破,立刻就能把治所移回江州。”
  李素担心道:“垫江县那就太靠近前线了,与钓鱼城隔江相望……”
  蔡邕:“老夫相信征西将军,刘焉逆贼能守住钓鱼城就不错了,绝对不可能反攻征西将军的——对了,不如说说,那钓鱼城究竟如何险峻,来年攻打可有把握?”
  李素也没去过钓鱼城,但他可以想象,而且这几天刘备也给他看过前线斥候画回来的地图,他也就拿出地图,跟其他没去过东线战场的众将一起参详。
  众人一看地图之后,也是不由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才意识到钓鱼城有多么险峻。
  渠江、涪江和嘉陵江三江,在钓鱼城和垫江县附近汇合到一处,水流湍急,这还不算。
  关键是因为南岸的钓鱼山非常高——地图上刘备军细作标注是江岸悬崖高出江面三十五丈,所以三江汇流后在这儿只能绕山而流,形成了两道S弯,那江的走势简直刁钻得跟后世那些塔防游戏刻意设计过的地图差不多(1)。
  所以,整个钓鱼城一周360°的方向上,至少有八分之七都是湍急的江流和悬崖,只有东部偏北半段,占整个城池45°的墙面,是跟外部世界陆路连通的。
  其他地方根本不需要防守,因为攻击部队根本不可能渡过湍急的嘉陵江登陆、然后再爬上三十五丈高的悬崖攻城。
  三国时期投石机还不成熟,但守军要封锁江面运输,却根本不需要用到投石机,刘焉军在悬崖上的墙顶平台上,架设了一些原木滑轨,把滚石放在滑轨上、自然加速斜着落下来,直接可以把嘉陵江里试图偷越这段江面的船只砸沉。
  其实钓鱼城的险峻也不用过多描述,只要想想看历史上蒙元军队为什么会围攻三十年不下、蒙哥汗都被击毙在城下,就知道这地方的恐怖了。
  另外也别指望什么绕过去——从钓鱼城到江州长江之间,横亘着五到七层的横向山岭,要是能绕后世蒙哥汗忽必烈也早就绕了。甚至渠江涪江嘉陵江之所以三江在此汇合,就是因为三江都被这一道道的横山遮挡流不出去,东西流了几百里只有钓鱼城下这儿有一个缺口,可以把江水泄出去注入长江,“水之归下”的自然寻路法则是不会骗人的。
  吴匡高顺赵云看着这地图也是头皮发麻,这世上怎么有这么恶心的地方?
  李素也是临时想到一个问题:“不知剑门关这边和钓鱼城的守将分别是谁,如果是刘焉嫡系,不可能背叛,就麻烦了。”
  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很快有刘备军负责汇总斥候情报的小校给出了答案:刘焉为了确保剑门关守军的可靠性,让他麾下一名提拔自贫贱的年轻军侯张任,负责剑门关一线防务。
  那张任才刚刚二十几岁,资历也不深,原本蜀地门阀掌权的时候根本就是个最多伍长、什长级别的底层。是刘焉来了之后滥杀世家、拔擢吊丝,才把张任提拔起来,所以算是对张任有大恩。张任麾下直属兵马也不多,平时剑门关上就千余人,但因为正面太狭窄,刘焉可以让人随时给张任补充添兵,也不怕打光了人手。
  而张任背后的江油县,另有刘焉心腹大将庞羲守城,庞羲比张任年长得多,如今已年近四旬,是刘焉一家从外边带进蜀地的心腹。庞羲的兵力也非常庞大,江油常年驻兵上万人,可以增援附近各地。
  同时,据说刘焉还把跟他有过两年不太好明说关系的张鲁的母亲,派去了江油,算是暗中监视庞义吧。
  张鲁的母亲是个已经四十好几的妖妇,据说驻颜有术,所以对已经年过六旬的刘焉依然有吸引力,还给张鲁生了个才一岁多的弟弟,张母因为两个大儿子被刘备所杀,是肯定要死硬抵抗到底的,所以也绝对不可能指望她放水(2)。
而刘焉本人,据说也不住在新郡治成都,而是突前到绵竹驻守,在成都、绵竹都驻兵万余,时刻增援北方可能出现的缺口。
  东线战场的守将,则是刘焉如今跟在身边入蜀的唯一一个儿子——刘瑁。刘瑁亲自进入钓鱼城,固守钓鱼城,直属部将有他准大舅子吴懿、同宗远亲刘璝(3)。
  刘瑁还让谋士张肃、部将杨怀、高佩守江州。在钓鱼城内有四千多兵力,因为那儿城太小存粮不多,兵多了容易被围困缺粮。但背后的江州则有一两万兵马,可以随时钓鱼城有伤亡损失、就走嘉陵江水路从背后补充钓鱼城。
  这么算来,剑阁、江油、绵竹、成都、钓鱼城、江州,六处蜀中要害关卡、城市,累计就有蜀兵五六万之多,这还是刘焉没有全面动员的和平状态。东州兵据说就有四万,其他是本地兵源,刘焉觉得本地人不可靠,才没继续扩军。
  这个规模,听在刘备军诸将和文官耳朵里,也是觉得挺棘手的。
  谁让刘备至今才汉中(上庸)、武都、阴平和半个巴郡呢。刘备控制的地盘,汉中盆地三十五万人口,算最多的了,上庸、武都加起来二十五万,阴平整个郡只有七八万人,刘备麾下控制的汉族总人口不到九十万,还有二十万蛮族。所以刘备带着三万五千久军,加上些许蛮兵新军,再扩兵就有点竭泽而渔了。
  但刘焉掌握的成都平原三郡,那可是富庶的密集农耕区,蜀郡、广汉(包括分出来的梓潼)、犍为,加起来就接近四百万人口了!
  还有一百多万是南中四郡的,整个刘焉手上有五百万汉族人口,加上无法统计的南中南蛮。
  别看刘备猛将多、谋士多、武器精良。真比兵力人口和粮食,刘焉的综合动员潜力是刘备的四倍!刘焉只要敢让本地人大规模扩军,总兵力养到十几万人是完全有可能的。
  刘备也就指望突破关键隘口后,靠着圣旨的加成能把那些敢怒而不敢言的势力争取过来一些,指望刘焉内部离心离德。
  ……
  带着种种不容乐观的忧患,李素、蔡邕等一行人,最终在十月十二这天回到南郑。
  刘备对大伙儿的敬业表示了感谢,另一方面也趁着这些天,筹备了一些喜事——
  关羽的婚事,本来就是听说李素要回来了之后,才开始准备的。趁着他们去剑阁、阴平转了一圈,回来也差不多准备好了。
  与此同时,刘备也趁着这几天,跟甄家二公子甄尧密切接洽过了。甄尧也是到了这一刻,才知道刘备身边原来一直有女人、是新任辽东太守糜竺的妹妹糜贞,只是此前因为害怕朝廷怀疑糜竺上位的理由,才一直秘不敢宣。
  如今即使宣布了也只能给糜贞当妾。考虑到糜贞来得比甄姜早、糜家出的价也比甄家还高,糜贞都只能为妾,那甄姜也只好为妾了。刘备毕竟是征西将军,地位已经比甄家高那么多,做妾甄家也认了。
  在甄家长女甄姜的名份搞定之后,她二妹也不挣扎了。
  于是,就说好几天后,刘备先摆酒办纳妾之礼,同时把糜贞和甄姜纳了。
  然后才轮到关羽先以娶正妻的礼法把杜氏娶了,然后纳甄脱为妾。
  最后是张飞正式把甄道按正妻礼娶了——当然估计也就是先走个仪式、定下名份,跟着大哥二哥的好事凑个热闹。
  李素也安抚京中来的诸文武:“别想军事了,这个冬天总有办法的,估计后面南郑城里摆酒能连环摆上半个月。”
注释:
(1)笔者语:大家可以百度地图一下重庆合川区。
(2)笔者语:历史上张鲁这个幼弟和他母亲,在刘焉死后都被刘璋杀了,因为刘璋不希望有那种来路不明的同父异母野种活在世间威胁他的地位,刘璋和张鲁的仇就是这么来的。张鲁这个幼弟相当于是跟张鲁同母异父、跟刘璋同父异母。
(3)笔者语:刘瑁定亲的未婚妻吴氏留在成都,因为女人上前线不安全,刘焉让刘瑁打完仗再回老家结婚。钓鱼城是纯军事要塞,所以城里只有士兵没有百姓,也没有女人和家眷。
第二百零二章
据说泡澡伤元气
  种田攀科技也不急于一时,所以回到南郑后的李素,也立刻放空了思路,准备好好安逸一阵子,趁着主公办喜事,每天吃喝玩乐,换换脑子。
  十月十二,是刘备同时纳两个妾的大喜之日,南郑城里虽然不说是张灯结彩,好歹太守府周边都是装饰张挂一新。三天后的十五日,预订了是关羽娶妻的日子,同日还要纳妾,十月十八则是张飞娶妻,酒席会连轴转摆到月底,每天都是接着奏乐接着舞的狂欢状态。
  酒宴前夜,李素照样是要好好泡个热水澡,扫清之前在剑阁、阴平跋山涉水十几天的劳顿,神清气爽参加典礼,免得失礼。
  蔡邕和蔡琰一家,因为将来要到巴郡上任,在垫江、江州另建府邸,所以婉辞了刘备在南郑给他家另外择府,说在学生家里暂住即可。
  李素的府邸本来就是南郑县城里第二大,原先是张卫住的,重新翻建修整而得。李素又没有亲戚,让恩师和师妹住后面一进完全不挤。
  蔡邕和蔡琰都是在京城和吴郡住惯了的,京城时蔡家虽然没什么钱,享受不起什么奢华的生活,但蔡邕名望地位摆在那儿,见得多了大世面,富如曹操也经常以上宾之礼请他赴宴。而在吴郡的时候,蔡邕是住在顾雍给他置办的庄园里,顾家是江东四阀之首,非常有钱,待遇也是极好。
  这次来南郑,蔡邕心里其实是做好了过些清贫日子的准备的,但没想到这个准女婿的府上,虽然装修不是很豪华(1),但饮食穿着、日常起居用品,却是让人觉得匠心独具,非常会生活。哪怕曹操他爹曹嵩当大司农贪了一个多亿,都没用过这么精致的东西。
  这个时代没有炒锅,没有复杂的烹饪菜色,主要就是炖煮蒸炸烤。李素暂时没工夫在器材上大动干戈,就靠香辛料和其他调味上的细微调整,改善生活。
  主要是薄铁炒锅就算弄出来,一时半会儿也没人会发展相关菜色,总不能让李素亲自去炒菜,或者是手把手教导厨子该怎么炒吧。他又不是烹饪爱好者,君子远庖厨嘛,他只管吃就好了。
  五月份离开南郑的时候,他最多是一边泡澡一边吃吃烤串,怕天热不泡澡就吃烧烤出汗太多。现在已经是十月初冬,就没有天气方面的顾忌了,也不怕什么吃羊肉狗肉上火,每天晚上让府上婢女涮锅、炭烤、铁板一其上,想吃哪个吃哪个。
  他都做到中郎将蜀郡太守了,一人吃三份、看心情随便挑,剩下的赏给下人,或者跟友人同吃,也不算奢靡过分。
  此刻,李素正拿着烤串和铁板串泡澡,刘备张飞等人又来了,连关羽都在。
  不过李素倒是没有护食,主要是今晚准备的材料本来就很多。冬天嘛,肉放在户外晾着,两三天也不怕坏,李素囤积的都非常充分。
  看到刘备,李素还下意识又要吩咐女婢再搬几个木桶过来,以为他们也要结婚之前泡个澡弄弄清爽。
  不过刘备却挥手制止了他:“诶,不必了,今天我们来就是吃肉喝酒。顺便看看贤弟这儿有没有什么好东西,明日宴席上好招待宾客的。”
  刘备说着,已经左右开弓撸串撸开了,不愧是用双股剑的人,那拿串速度比单手吃完一根再拿一根的关羽张飞快多了。
  他太了解李素,李素这儿似乎每次换季就会出享乐新品,怎能不过来搜索一下呢,万一撞到个“冬季上新爆款”可不就赚到了。
  李素笑着调侃:“兄这般排场,那些打点典礼的幕僚都忙翻了吧,何必再别出心裁给他们添乱。要好吃好喝好玩也不在成亲之日。子敬子瑜他们真是可怜。”
  刘备摆摆手:“不忙不忙,子敬子瑜他们就等着明天吃好喝好看好歌舞就成了,我这次都没让他们做事。贤弟你这就失算了吧——他们都是务实之才,治民理财的,怎会让他们干这种事情。
  我麾下懂礼法礼仪吃闲饭的人还少么,这几次婚事大礼,都是让管宁牵头操办的,郑公那几个弟子里,程秉也很在行礼法,让他们搭把手。”
  李素这才想起刘备军还有好多当吉祥物养着的谋士,专攻礼法,李素原先都以为他们得熬到登位汉中王的时候才能用上呢,或者平时就像管宁那样分管一下教育工作。没想到还可以先在刘备结婚的时候找点事做。
  李素便答道:“既然是这些闲人操办,我也不怕给他们找事儿了——我这儿看上啥新玩意儿了,尽管学,明天都拿去招待客人,只要别‘有违礼法’就好了。”
  刘备笑道:“去它的礼法!古人那是没花样,周天子都只能吃肉酱浇饭。贤弟有好东西,客人觉得痛快就好。
  嗯,我看看,这个串儿、铁板,都见过了,你这铁板还没我在邺城吃到的狗油烤狗肝的瓦片烤好呢,有没新玩意儿?这个炖锅是怎么回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7/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