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891

  结果撞上了吕布和于夫罗的截杀,士卒死伤被俘极为惨重,几乎是在作鸟兽散的过程中被骑兵在背后追着砍。白波贼只能祈祷吕布去追跑得慢的战友,只要是被盯上的几乎都不能幸免,唯一的生路就只有“吕布因为追别人而顾不上追你”。
  渠帅胡才最终被吕布亲自追上,在乱军中斩首。
  胡才舍不得自己的部队,大规模突围失败了。但杨奉和李乐也没闲着,他们虽然选择的突围方法跟胡才不同,但时机是一样的。趁着胡才引开了吕布和于夫罗,杨奉和李乐带了仅仅两千人,全部骑兵,把所有的黄金和上等锦缎之类值钱细软放在马背上,抛弃了主力部队快速突围。
  但汉军的骑兵规模比白波军多太多了,始终会有闲着的骑兵预备队可以投入追击。李素既然来了,也见识过当年张举“弃军细软跑”的先例,他怎么会不防着呢?
  所以,就让赵云做回了老本行,全力围剿追击突围的小股白波骑兵。
  一年半前在燕山南麓,赵云兵力比张举的嫡系少很多,所以那次他只能骚扰,最后还是让张举逃了。
  但现在的赵云已然鸟枪换炮,他可以出动五千乌桓突骑,追两千满载财物的白波业余骑兵,怎么可能让白波跑掉。
  最终,只有李乐带了三百骑逃脱,而杨奉被赵云亲自射伤后捅死,这一千多骑死硬分子身上带的细软,也被打扫战场摸尸摸回来了。
  但李素还是很仗义的,表面功夫依然要做,象征性分了一些金银细软给吕布和于夫罗。
  当天傍晚,被抛弃在包围圈内群龙无首的最后三四万白波贼,彻底投降了关羽和吕布。
  李素还遵守诺言,破贼之后缴获的私盐,大部分归吕布的并州军。
  吕布和丁原对这笔收益也还满意,丁原私下里赏赐了吕布几百万钱,赏了他几个女人。
  ……
  夜幕降临,回营计点战果时,赵云终于也绑了一个俘虏回来了,向李素禀报:
  “中郎,我刺死杨奉时,遇到了这员贼将颇为悍勇,若非接战前我身边的乌桓突骑箭雨攒射将其射伤,他恐怕能接我三十合。我见其是个人才,特绑来请中郎发落。”
  李素端坐在马扎上,把玩着一杯热酒捂手,略一抬头:“叫什么名字?为何从贼?朝廷明明愿意迁走于夫罗,给你们机会还不降。”
  俘虏心灰意冷,赵云原本是压着他跪下的,他也不怕死了,改为往后一倒,箕踞坐在地上叹息:
  “杨奉素来贪财,一步步走到今日,因小失大,还有什么可说的。人性嗜赌,一至于此!下注越来越重,越来越舍不得放弃,要是两个月前就听我的,不要那十几万石盐,如今休说上党,便是太原都能回了!”
  听了这番叹息,李素倒是稍微动了几分留那人一命的念头。
  虽然说话很通俗,但这俘虏应该有些见识,至少能看明白“沉没成本”的朴素道理。
  很多人下注之后收不了手,就是舍不得沉没成本。
  “看你还算有几分见识,再给你次机会,现在肯降,饶你不死。”
  俘虏喘息了几口,似乎想明白了一些,颓然重新跪号:“在下徐晃,本郡人士。杨奉贪婪自取灭亡,我也算对他仁至义尽,将军肯移走于夫罗、赦免从贼百姓,晃愿降。”
  李素点点头,并没有因为他是徐晃就立刻给他许诺职位。
  既然是兵败被俘就要有兵败被俘的样子,让他慢慢爬,绝对不能因为历史上徐晃算名将,就坏了赏罚分明的军纪。
  不过,关羽却在旁边向李素建议:“伯雅,大哥的三万人马,至今我只调遣了两万五千人来河东,还有五千在泰山时新附的青州兵,我后来改变主意,让他们回东莱,归子义节制——
  我也是在河东征战数月,发现此处兵源悍勇,尚在青州兵之上。白波既平,降者数万,从中选出数千精壮年少、品性可塑之徒,还是可以的。我见这徐晃在杨奉麾下时也颇有权位,就让他从俘虏中招募五千人,为我军所用吧。”
  李素这才知道,原来刘备和关羽最后对于带入川的三万部队构成有所调整。
  不过这么一想也没什么问题,并州兵的素质向来也是不错的,而且不像青州兵入川那样千里迢迢背井离乡太远。
  反正东莱那边太史慈也已经升任别部司马了,那五千人留在东莱本地归太史慈防守用,也算是就地取材。未来辽东和东莱各留五千兵力互为犄角,也更加安全些,可保乱世中至少十年无人敢觊觎。
  李素便用商量的口吻跟关羽交代:“那就依云长说的办吧,不过有两点,第一,只有五六天时间筛选整编俘虏了,我们上元节前后就要陆续开拔、由蒲阪津入渭水。
  第二,就算能从俘虏中选出五千可用之兵,到时候还要辛苦云长自领,不可由原本的白波军校统领。至于徐晃,如若肯帮忙整编新军,也算将功折罪,但此功最多只能暂授屯长,将来如若果然作战骁勇、新编河东兵军纪严明,可酌情再授曲军侯。”
  这种细节要求关羽当然表示没问题。徐晃更不敢有不服,回到官军阵营,从屯长开始重新做起,似乎很顺理成章。
  七八天的部队整编、职责交割之后,关羽也终于披上了新的身份,因为被河东世家偷偷举报逼他调走,朝廷顺水推舟正式给关羽改为汉中都尉。
  关羽等于是因为充公私盐得罪了人,所以钱粮好处倒是捞到了,但战功被将功折罪,闹了半天还是都尉。从辽东到河东再到汉中,大半年里官职品秩半级没升——大致就相当于李云龙那种“一个团长当N年,军功不少但每次立完功就犯错误,抵消了晋升”。
  上元节次日,关羽就带着三万人马分了好几天从蒲阪津渡过黄河、进入渭水。他也没敢在长安附近下船,免得被朝廷忌惮,而是沿渭水过了长安后,在右扶风郡治槐里县下船。
  花了好几天时间,在正月二十日前后,总算把三万人马分批搬运到槐里集结。船队则负责运粮,采购装满粮食后继续跟着大军走。
  而刘备和他身边那些文职幕僚,也在正月十八日离开雒阳,走陆路的函崤道,经弘农过长安,快马只用了三天时间,在二十一日跟大军于槐里会合。
  至此,刘备阵营的所有核心骨干,总算是偷天换日全部搬了过来。把朝廷调走的损失降低到了最小,只有糜家田家太史慈等少数人才被打散了。
  “二弟,三弟,伯雅,子龙!别来无恙!”刘备一一安抚,心中感慨万千。
  “大哥,你这几个月京官做得可憋屈,今日咱总算不醉不归!”兄弟重逢,显然是张飞最为激动。
  “明日还要继续行军呢,酗酒还是免了吧。”李素忍不住劝道。
  刘备想了想,一碗水端平:“今日特例,便喝个痛快,但明日起,直到陈仓解围之前,都不许再饮,翼德可能做到?”
  张飞撇撇嘴:“便听大哥的就是!”
  李素翻开地图,丈量琢磨了一下:“从槐里沿渭水去陈仓,中间还要经过美阳、武功、郿县,三县之地,一共二百四十里,也罢。想来韩遂围困皇甫嵩、董卓已经五个月,已然疲惫不堪,也没多大余力注意我们了。过了陈仓,就能入蜀了。”
第一百五十七章
屯兵五丈原
  残破肃杀的陈仓城头,一个年过五旬、面容坚毅的威武壮汉,身着精良甲胄,步履沉稳、目光敏锐地查看着城外连绵的贼营。
  此人四方脸形,面纹深峻,髭髯有威仪,正是汉末三杰中的皇甫嵩、一代西凉名将。
  正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皇甫嵩出身将门世家,他自己又领兵近二十年,哪怕仅仅是遥望敌营,都可以从炊烟、旗帜、征尘中看出端倪。大致预判敌军士气是否还高昂、每日活动是否频繁。
  “炊烟比腊月时又少了三成,做饭的时间却延长了一半。连续数日晴朗雪化,营中巡哨的征尘却越来越少,看样子贼人已是‘一鼓作气,三而竭’,不久必因春荒而退!届时正好追杀!”
  皇甫嵩观察之后,笃定地自言自语。
  不过,他身后一个肥胖壮硕、年纪相若的将领,刚才同样在观察敌情,此刻却出言反驳:
  “皇甫公,兵法云穷寇莫追、归师勿遏。我军怯懦不敢战,被围五月,从去年入冬开始,便每日只吃一餐。恐怕士气之衰比贼军更甚。贼众十余万,我军四万,如何追得?他们肯撤围,让他们走便是。”
  皇甫嵩厉声反驳:“董仲颖!这不是穷寇,这是围城五月而不下的疲惫之师!出征之时,陛下授我并督各部,到时你不肯追,留守陈仓即可,我自带本部兵两万追杀!”
  原来,跟左将军皇甫嵩争吵的,正是前将军董卓。去年初秋,两人同时受朝廷调遣,各领两万人,由皇甫嵩为主,前来堵截自天水而来的凉州贼王国、韩遂。王国死后就继续与韩遂交战。
  或许有些看官会诧异:这两员名将,总共带了四万汉军,居然都没能击退号称“拥众十余万”的韩遂?
  不是说好了一汉敌五胡么?不是说好了白波、黑山、张举张纯那些反贼,个个都是“拥众十余万”么?这韩遂同样只有十余万,怎么这么能打?
  这就不得不承认一个误区了,毕竟因为历史上后来凉州兵对汉室江山犯下了不少历史罪行,所以《演义》为主的很多形象都或多或少贬低了凉州军的战斗力。
  中肯地说,汉末羌乱二十多年,这里的人都是久经战火考验,也一直没有被平定。所以凉州兵十几万作乱,威力确实是要高于其他地方的反贼的。
  别的不用多解释,单说皇甫嵩手下拉出一个凉州军司马麹义,调到未经战火的河北都能打得有声有色,多少能看出点差距。
  皇甫嵩不顾与董卓的观点分歧越来越严重,决定单独准备追击事务。
  连皇甫嵩、董卓这样爬了二十年的名将,如今都分别只有左将军、前将军,可见灵帝一朝前后左右的值钱程度。
  以刘备这点资历,就算再花钱,如果能扮演“配合皇甫嵩彻底歼灭韩遂”的角色,倒是有可能够一够比前后左右只低一级的“征西将军”;但他现在只是奉命助战击退韩遂、打通陈仓道后就去对付弱得多的张鲁,所以只配再低的镇西将军。
  ……
  话分两头,在陈仓下游二百多里的渭水河畔,刘备的军队花了三天时间,以每天平均六十里的行军速度稳扎稳打溯流而上。
  1月25日,刘备军终于抵达了陈仓以东的最后一个落脚点郿县,并且前出到郿县西郊、渭水之滨的五丈原扎营。
  这一路而来的三座县城,都是建在渭水与从南侧秦岭北麓汇入渭水的支流的交汇点上——
  芒水在美阳县汇入渭水,骆水在武功汇入渭水,而武功水则在郿县以西的五丈原汇入渭水。
  而武功水穿过秦岭的河谷便叫做褒斜道,骆水穿过秦岭的河谷则叫傥骆道。这两条路也是翻秦岭的要道,只是比陈仓道窄太多,而且武功水和骆水都没法穿越太白山和沈岭的主分水岭,也就无法往南抵达汉中。
  刘备的营寨右侧靠着渭水、正面是武功水,左侧依靠着秦岭凸出部太白山,所以防守非常稳固,再往西进五十里就是陈仓城了——
  这也算是历史的巧合,因为刘备现在的营地位置,就是历史上司马懿与诸葛亮在此对峙时的营地位置。正因此处左山右渭正面河,诸葛亮才无法绕过司马懿的大营进兵。只能说英雄所见略同,知兵之人选扎营地的眼光也差不多。
  刘备也不冒进,他也怕韩遂实力依然强劲,万一发现汉军援军后放弃皇甫嵩、集中全力围城打援奔他而来,那就麻烦了。
  所以到五丈原后,刘备一边稳立营寨高垒深沟做好准备,一边派出赵云以轻骑前出侦查韩遂的近况。
  同时还分出些兵力进驻背后的郿县成掎角之势。与豪强大族搞好关系、了解当地情况、说服郿县官府帮忙提供一段时间的粮草,为持久战留个后手。
  安排扎营的时候,李素也亲自巡视了一番,还带着他如今的助教、十六岁的诸葛瑾,以及刚满九周岁跟着助教兄长看热闹的诸葛亮。
  “秦岭之险,果真胜于泰山,自幼读史,《夏本纪》中描绘天下山川形势,常不能解,果然还是要亲自走遍名山大川,方能得真知灼见。”少年诸葛亮本着游山玩水的心态,看着营地左侧的太白山,颇受启发地沉吟道。
  自从十月份安葬好父亲之后,这三个月他跟着刘备军的谋士团队,从睢水入洛,游历了京师附近的雒阳八关,也看了河东之地的山峦沟壑、理解了史书上的长平之战为什么会打成那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