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从忽悠刘备开始(校对)第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

  刘备听了,微微一惊:这问题他之前没问过李素。
  因为他自己当然知道自己没有跟李素事先通谋,所以没必要问,也就压根没想到。
  但是站在贾琮的角度,他是置身事外的第三方,不能不往“李素和刘备有没有串通陷害上官”的可能性上想。
  可以说,在“说服刘备”和“说服贾琮”这两件事上,关键的核心难度差异,就在于这个问题,其他都可以抄答案照搬。
  刘备很担心李素回答不上来,或者至少答不得体。
  “伯雅……这可要靠你了,可千万别出错啊……”饶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也不免在心中暗暗默祷,一边用眼神的余光偷看旁边李素的反应。
  幸好刘备“目能顾耳”,视野范围很好,所以偷窥都不用扭头,坐在上位的贾琮也看不出丝毫异样。
  不过,刘备显然小看李素了。
  他前世可是金牌谈判专家!
  只见他还是那么沉着,诚恳地拱手答道:“小子只知一个朴素的道理:凡是反贼处心积虑想要陷害的人,必然是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
  在从卢奴县出发之前,小子看了督邮拟定的非沙汰不可的官员名单,上面将刘县尉列为张纯起事之前非诛锄不可的异己。
  因此小子冒昧以为,张纯定然是素知刘县尉对朝廷忠义无双、绝不可能从贼。而小子既然想与督邮相抗,唯有将此事托付与刘县尉,才有可能成功——事实也证明,刘县尉亲冒矢石,沿途击杀黑山贼百余,我等才得以到此。”
  贾琮坐在案前,闻言微微一动,挺直了身子。
  刘备听了,心中也不禁大喜。
  这番话实在是说得太好了!
  李素居然将他之所以看好刘备的理由,解释为“反贼处心积虑非除掉不可的祸害,定然是对朝廷最为忠义的楷模”。
  这不就是简单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逻辑么,短短几句话,就给刘备的忠义属性加了一个大大的背书。
  “原来如此,这倒也说得过去,看来刘县尉忠义之名,布于中山呐。”贾琮嘉许地捻须微笑,自言自语。
  很快,他就想出了处置意见:“若此事最终确凿无疑,凭此功,便是赏赐尔等金五十斤、另表官职也不为过。不过眼下还需求证,赏赐便先记下。来人,传潘都尉。”
  汉末都尉负责一个郡或者一处关隘的守备,兵马不超过两千人。
  刺史按理不能直接调动郡兵,但贾琮是来快刀斩乱麻、处理冀州烂摊子的,又有十常侍信任,这才能破例。
  不一会儿,就有一个武官被招来。
  李素暗中观察那人,倒也雄壮高阔,像个橄榄球运动员,居然还是穿着盔甲来见上官的。
  那都尉走到堂前,抱拳行礼:“末将潘凤,拜见使君。”
  贾琮点点头,转向刘备和李素:“这位便是魏郡都尉潘凤,我派他带本部兵马,随尔等去中山查问。”
  然后他又跟潘凤说了这次的大致任务、前因后果,叮嘱道:“若是张纯肯来邺城对质,便以礼相待,如若果然敢举兵抗拒,便以武擒之。”
  潘凤虎吼应诺:“末将领命,不知何时启程?可要今夜星夜出城?”
  贾琮:“不可鲁莽,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你回去先整顿本部兵马,明日一早出城。可分出骑兵先行,免得大军惊动了张纯。具体行军细节可与刘备商议。”
  一行人这便告退。
  ……
  刘备和李俗趁着在邺城这种大都市的机会,连夜处理掉了战利品,还把手头那些笨重的钱物,尽量换成马蹄金便于携带,哪怕汇率稍微吃点亏也无所谓了。
  甚至连来时“一人双马”多出来的那一半战马,也卖掉了——因为邺城马价比幽州贵,卖掉后回北方买新的可以赚一笔差价,大约能有本金的三成。
  正常商旅南下贩马,一路上缴税都要缴很多,他们这次走官军和黑山军控制区边缘南下,其实相当于是顺带逃个税。
  这一切,李素甚至都没机会插话,就在旁边看着刘备亲自基操勿六,很麻溜处理干净了,找买家谈价钱都非常轻车熟路,一个时辰搞定。
  事后聊起,才知道刘备偶尔客串卖马中介,都已经有十几年经验了——当年游学雒阳的时候,他不就给中山马商张世平、苏双当向导么。
  李素听说后,内心也是暗暗感慨:什么织席贩履!那只是刘备未成年之前的谋生手段好吧!
  只怪演义形象太深入人心,其实人家十五岁起就改卖马不卖鞋了。卖鞋才几个破钱哪有卖马赚?不然哪来的钱招募小弟、又哪来的钱“养鹰犬、美衣服”,享受生活。
  处理生意折腾到深夜,一共换回几十枚马蹄金饼,然后又是一晚抵足而眠。
  第二天一大早,天都还没亮,他们就又早早起来,依约赶到了潘凤那里,一并取齐准备返程。
  在贾琮面前,潘凤对刘备还比较客气,但是到了军营里,一切就完全是他自己说了算,压根就没打算请教刘备行军路线。
  潘凤直接吩咐道:“刘县尉,你与我帐下的骑兵别部司马一起、引五百骑先行开路。我率一千五百步卒随后。五日后务必抵达卢奴,我率步军走一段漳水水路,稍慢一些,会晚你们一两日抵达。”
  步兵如果靠两条腿走路的话,七八百里的路程十天都到不了。但顺水而下就能快很多,因为船可以昼夜行驶、不用考虑睡觉的问题。
  “谨遵都尉将令。”刘备不想跟潘凤计较,直接选择了领命。
  他只是县尉,掌一县防务,潘凤是都尉,掌一郡防务,一个副县级一个副郡级,整整高了一轮。连潘凤的别部司马,那也相当于潘凤的副职、正县级,还比刘备高半级。
  潘凤这边正在调度,不一会儿就有一个骑兵军官进帐,潘凤就指着介绍:“这便是本郡别部司马张郃,你们跟着他先行。”
  刘备依然按照官场级别,不卑不亢跟张郃示好,说了些路上请指教的场面话。
  李素在旁观察,如今的张郃年纪应该比刘备关羽略小一两岁,比张飞略大。25岁能做到别部司马,也算不错了。
  然后一行人就拔营出发,张郃率领五百骑兵,加上刘备一行十六人,按照当初刘备南下的原路返回。
  因为这次有足足五百精锐骑兵,黑山贼当然不敢造次,肯定会提前逃跑绕开,回去的路上估计是遇不到战斗了。
  数日无话,部队每日行百余里,四天后重新渡过滹沱河,进入了中山地界。
  一路上,李素内心也是颇为感慨:刘备的起点是真低啊,如今不但潘凤官位级别比他高,连张郃都比他高!
  张郃一路上还比较严肃,也是过了滹沱河,才变得轻松起来:“如此轻易便进了中山郡界,看来张纯还未露出异心嘛,刘县尉,到时候看你作何解释。”
第十二章
一鱼三吃,一功三立
  时间线回溯到二月初六。
  也就是刘备杀死督邮后第四天、也是刘备与张郃从邺城出兵的第一天。
  中山郡治卢奴县,太守府邸之中,张纯终于收到了一条让他不安的讯息。
  这天一早,他手下的从事许艺前来禀报:“府君,据安喜县、魏昌县回报,张善巡视郡南三县,但是忽然失踪了——他四天前就到了安喜县,此后一直托病不见客,后来连安喜庞县令都为之诧异,强行到驿馆查验,才知道张善失踪了。
  而魏昌县郭县令和无极县王县令,也都表示没有见张善巡视到他们辖区。昨日是无极甄家已故家主、前上蔡令甄逸断七大礼之日,各县官员都去祭吊,在无极相遇,才说起此事。”
  张纯听了,左眼一跳,心中升起不详的预感:“查明原因了么?”
  从事许艺回奏:“还不知详情,不过目前最大的嫌疑,是安喜县尉刘备作案——张善此去安喜,便是去沙汰刘备官职的。可巧张善托病谢客后的次日,刘备就离开了安喜,四日未归。
  我查问了安喜庞县令,说是那天一早,刘备就借口祭吊甄逸、未及请取符传便去了无极。后来无极甄家的人也证实刘备确实去祭拜过,但祭拜后当天就离开了无极,不知去向——
  现在看来,刘备极有可能是假借祭拜,金蝉脱壳了。或许张善就是跟他起了冲突,为他秘密所害,而后刘备假托借口潜逃。”
  张纯听完,彻底坐不住了,从案前一下子直起身,挺着膝盖站起来,手也下意识去摸剑柄。
  一个正在联络谋反的人,精神是极度紧张的,稍微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他敏感。
  历史上,他要再过两三个月才举兵,眼下的准备工作当然是非常不充分的。
  不过,或许等不了那么久了!
  他来回踱步了一会儿,立刻吩咐:“让王都尉立刻巡视郡北各县,借口防备黑山贼,把各个县尉的兵力集中起来,筛选一遍,以备不虞。
  另外,把滹沱河沿岸巡哨的士卒,也逐步收拢,集中到北平、唐县,靠近幽州地界。还有,立刻把阎柔找来,我要他提前联络乌桓难峭王,准备接应!”
  许艺精神一凛:“府君,刘备杀张善,可能只是仇杀,未必事涉泄密……若是提前举动,恐怕郡南四县兵马,便不能为我所用了,还有那些之前派出去置办军需的眼线,也会来不及赶回……”
  张纯:“一切求稳为上!钱财辎重、裹挟人马,那都是小事!”
  许艺连忙答允:“是!卑职立刻去办。”
  中山郡下辖十二县,在郡治卢奴以南有四县,那些县都靠近冀州其他郡,之前张纯怕惊动了邻郡,所以未敢轻动。
  包括卢奴在内的其他八县,则靠近幽州的代郡和涿郡,本来就常年处于相对戒备的状态。
  张纯的打算,显然是万一提前被发现,就突围逃到幽州,利用冀州刺史贾琮不敢轻易追击到幽州境内的顾虑,打个时间差夹缝求存。
  另外只要到了幽州地界,就容易勾结鲜卑、乌桓等蛮族了。
  ……
  话分两头,三天之后,二月初九,滹沱河北岸的无极县。
  张郃、刘备带着五百骑兵,在此略作停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9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