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851


曲端跳下台阶,走向沉默不语的李彦仙,向其人交了实底。
“正乾皇帝胸怀天下,愿意给咱们这些只会刀口舔血的陕西男儿一条出路。
泾原、秦凤、熙河三路兵马投降后,全部打散整编,选其精锐,编为一部,继续西征,收取西凉府以西两府三州一军司,彻底平灭残夏势力。
这活计,你接不接?”
李彦仙犹豫了,只因大同开出的投降条件让他无法拒绝。
只要接下这个任务,不仅可以保住一家老小,还不用承担反宋的恶名,更能在大同未来的历史上留下开拓河西的美名。
但天下没有白得的好处,率军西征的前提是放弃秦州,等同于放任同军全取陕地,进而导致大宋加快覆灭。
可是,留下来坚决不降,就能阻挡同军南征的步伐么?
曲端已经降了大同,秦州也守不住,仅靠才从夏境仓促撤下来的熙河兵马,能不能逃出同军的围追堵截都是个大问题,更别说守住陕西了。
曲端一脸急切地等自己答复,李彦仙突然想恶心一下这厮。
“我若是是答应了统兵西征,岂不是抢了你的功劳?”
“他娘的,谁看得上这鸟功劳?老子劝完了你,就要进京做大官,这一生都不用再在关系吃沙子了,哈哈哈!”
曲端笑得很苦涩,其人很清楚自己不能继续领军的真实原因:
泾原路兵马高度地域化,不挪掉他这个领头者,整编都不好整编。
同军容不下任何军头,包括李彦仙,投降后也只能统率极少量本部兵马。
见曲端不似作伪,李彦仙沉吟片刻,下定决心,道:
“我可以为大同开疆拓土,但有一个条件。”
“讲!”
“请同军缓五天时间,放熙河兵马入蜀,秦凤儿郎若是不愿降同者,也任其自去。”
“当断不断,吃大同皇粮,操赵宋的心,傻毬!”
骂完,曲端又盯着李彦仙,问道:
“你不会忽悠俺,等五天后又食言吧?”
李彦仙看了看军心早已动摇的守城将士,苦笑道:
“正甫兄莫非以为李某还能鼓动他们继续死战对抗同军不成?”
曲端却不接话,眼中满是“你看我会不会信你”等嘲讽。
李彦仙被其人盯着心里直发毛,喊道:
“李夔!”
“末将在!”
“你去安排族人收拾细软,然后随曲相公连夜出城。”
“遵命!”
十余日后,新宋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急奏入长沙:
泾原路经略使曲端、秦凤路经略使李彦仙突然献城降同,致陕地人心大乱,其人竭尽全力保住两万精兵。
但陕西已不可为,只能退入蜀地,川陕攻略宣告失败。
第一百一十四章
金国又送地上门
正乾十年(公元1131年)二月初三,燕京。
未时过半,大同新任外部尚书高药师便候在宫外请求入对。
半个时辰前,边关传来消息:金国请求再派使团入同。
其人急着进宫,就是为了汇报此事。
外交无小事,凡涉外重要事项只能由皇帝亲自拍板,其余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做主。
但同金同盟关系已经维持了十几年时间,双方定期互派使节早就形成了惯例。
就算金国有事临时决定派使前来,其紧迫性也不会有多强。
正常情况下,留待次日朝会上例行上奏即可,用不着外部尚书单独请求入对。
高药师急着进宫汇报,乃是因为金国此次来使有悖常理。
须知道,此时还是二月出头,按时间和来回路程推算,金国朝廷应该是在其遣同贺正旦使者完颜银术可回到会宁府后,就立即作出了再派使者入同的决定。
其国行事如此急切,显然是最近发生了必须请动大同帝国帮忙的大事。
当然,这些只是糊弄外人的表面情报。
其真实原因,正乾皇帝其实很清楚。
“陛下,金国朝廷又派来了使者。”
高药师被内侍领进宫时,徐泽已经结束了午休,刚活动完身体。
其人来到勤政殿,一边批阅奏章,一边听取高药师汇报。
“人到了哪里?”
“古北馆。”
徐泽快速批阅完一份奏章,抬头笑道:
“不错,动作很快嘛。”
原外部尚书王四执掌大同帝国核心情报部门多年,已于去年底被皇帝外放福建路,出任一方封疆大吏。
继任者高药师很清楚论关系亲疏,自己怎么都赶不上跟了皇帝近二十年的王不凡,唯恐失了天子宠信,单独入对时便比以往拘谨了几分。
其人见天子心情大好,赶紧送上恭维话。
“陛下布局天下多年,金国偏居北地,国穷民敝,再如何挣扎,也逃不脱陛下的掌控。”
徐泽笑了笑,没接高药师这个干巴巴的马屁。
金国贺正旦使才回国就急着再派使团前来,并没有出乎正乾皇帝的预料。
因为,这本就是大同扩张计划中的一环。
过去几年时间里,大同帝国接连讨宋灭夏,国土不断扩张,国力一日胜过一日。
北面的金国也没闲着,这些年接连组织了三次西征。
每次都能逮住一些靠近临潢府监视来不及跑的小部落,开局都很顺利。
可等到金军深入草原后,却发现消息已经走漏,所有大部落尽皆提前转移。
草原追逐战难打就在这里,抓不到不断游窜的大部落,就没法取得补给。
追击者即便一人双马甚至三马,携带的粮食终究有限。
沿途不能获得补给,就必须在粮草消耗完之前赶回国内。
以金国疲敝的国力,根本没法组织超远距离的补给。
由此,导致每次西征都只能草草收场。
反而逼得原本一盘散沙的残辽势力越走越近,并被传闻大辽太祖八世孙的耶律大石摘了果子,逐渐统合了大部分部族。
金国无力开拓草原,便只能坐看盟友将本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不同时代,国际交往的规则不同,但本质上始终是以实力为尊。
同金实力对比不断加大,最终势必会影响到两国的同盟关系。
好在大同近年扩张的领土都远离金国核心地带,还能让后者以两国同盟关系牢固而自我安慰,假装看不到双方国力差距越来越大隐含的危险。
可是,燕京不久前发生的一件大事,却让金国君臣不能再装糊涂下去了。
当世诸国之中,仅有金国一家实际享受大同帝国盟友的政治待遇,也只有同金两国之间互派使者共贺正旦佳节。
往年贺正旦仪式上,大同朝廷都会安排赵佶、赵桓、李乾顺等亡国之君做陪,以体现本国对盟友的重视,并彰显大同的强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