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7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2/851


其人称苏轼私生子,宣称以翰墨为己任,常邀宾客鉴赏书画,题识能令其满意者,便加以荐引,朝中大臣因而称其为“隐相”。
当年,赵桓年少无知,被徐泽蒙蔽而质疑君父,为道君所忌。
郓王赵楷趁机大肆活动,企图摇东宫之位,还是梁师成与李邦彦等人暗中相助,赵楷才没能得逞。
之前发生即位闹剧,若是没有梁师成,很有可能皇帝已经换了其他人。
严格来说,其人不仅无罪,还多次相助于新皇,是有功之臣。
但谁叫他是道君的另一只白手套呢?
李彦同样是道君身边得宠的宦官,杨戬死后,其人便主管西城括田所,侵害了无数“百姓”的利益,民怨极重,也该死!
王安中是文官,却靠跪舔蔡京、童贯、梁师成等人上位,全无文人风骨。
更重要的是,其人宣抚河东,却丢城失地,一举葬送了“两河”,害得大宋朝廷不得不迁都,损害了不知道多少权贵的切身利益,必须死!
至于朱勔,虽然主持花石纲为祸东南,还直接诱发了方腊之乱,确实罪大恶极。
可其人早六年前就已经被徐泽处死,如今骨头都快烂了,且花石纲也停办了两年,再把这个死人拉出来鞭尸,确实有点蹊跷。
不过,只要看看陈东的籍贯,就不奇怪了——两浙路镇江府。
第四十三章
东京破
东京开封府。
王黼和刘延庆各自向朝廷上书告对方的恶状后,就将注意力放到了即将到来的战局上,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成了朝堂政争的导火索。
实际上,二人也怎么不关心朝廷的反应。
已经到了这个时候,论对东京局势的影响,大宋朝廷虽然拥有合法统辖权,却远在数百里之外且自顾不暇,无论如何也比不了仅隔百里的同军。
对王黼和刘延庆来说,无论投降大同,还是临阵脱逃,当前第一要务都是做好同军打进开封府的准备。
说起来,滑州也算对得起东京北面门户的重要地位,竟然在同军的猛烈进攻下坚持了一天半时间——比起东面一日而下的濮州还是强上了不少。
牛皋拿下滑州后就止步于胙城,并没有顺势攻入开封境内。
同军突然暂停,身为宋军主将的刘延庆明知道局势紧张万分,为了小命着想,也不敢未战而逃。
其人只能继续抽调兵马增援封丘、长垣两县,提心吊胆地等待同军的下步动作。
刘延庆因肩负守御百年古都的重任紧张得要死,普通守军士卒反而相对乐观。
东京毕竟是防御设施齐备的巨城,仅“威冂大将军”重炮就有两百门之多,兵力充足士气旺盛的情况下,足以应付数十万大军长期围城。
同军之前数次南下,也是攻到了滑州便没有再进一步,便能说明问题。
这次说不定也是一样,同军打下滑州,也许,可能只是为了威胁驻扎重兵的东京留守司不要轻举妄动,然后其主力再寻其他方向突破呢?
朝廷已经迁到了临安,大同正乾皇帝为“讨宋”而来,就应该集中精兵强将,一路猛攻到临安城下,而不是东京这样的坚城下耗费时日。
有人提心吊胆,有人心存侥幸,也有人迫不及待。
在禁军士卒闹饷、滑州溃兵入境、留守司文武官员不和、大战引起的物资紧缺等事件的交互影响下,本就极度不稳的东京人心彻底乱了。
以张三为代表的民间势力开始频繁串联,就等着同军一到便里应外合谋取大富贵。
还有一些人看到了汹涌暗流,急着出城避祸。
可大战将起,为防止走漏东京布防情报,控制外城墙的刘延庆已经宣布封闭了大部分城门,仅留南薰门供军需物资输送用。
未得将令擅闯南薰门者,格杀勿论。
当然,真要有门路,或者舍得大把的钱财,南薰门大白天里也照样能够出得去。
这本来就是刘延庆故意留出的漏洞,既可以防范掌控内城的王黼暗自派人勾结同军,也能趁着战前大捞一把做跑路钱,一举两得。
可惜,这种守住城门就能日进斗金的好日子没能持续几天,同军便一改之前“三过东京而不入”的惯例,直接打进了开封府。
先是南京留守杜充弃城逃跑,守军大崩,同军第五军尾随溃兵杀进开封府境内。
拿下应天府后,第五军军正王进展现了完全不同以往的用兵风格。
其部兵分两路,偏师出应天府西侧宁陵县,沿汴河西进攻陷襄邑县后,继续向西北方向的雍丘进军。
王进则亲率主力出柘城县,渡过涡水,攻破太康县后,转而向南,攻打蔡水河运体系的重要枢纽淮宁府(原陈州,宣和元年升为府)治所宛丘县。
不过,因为距离较远造成的情报延迟,东京城中的刘延庆实际并不知道同军已经拿下了应天府,并迅速攻入京畿路和京西北虏。
反倒是稍晚时间出兵的第四军,先将消息传到了东京城。
收到第五军攻下宋城的战报后,解珍立即率本部人马自兴仁府宛亭县沿五丈河向西,攻入东明县内。
东明县只是个普普通通的京畿县,和东京城一样无险可守,城池更是小得多,城中虽有守军一万二千余人(编制数),却多而无用,只能相互壮胆而已。
又因为王黼、刘延庆二人之间的争斗,并没有安排重量级的将领坐镇东明县,导致城中临时拼凑的各部兵马的指挥关系相当混乱。
得知同军已经越过县境线,即将前来攻城的消息,士气极度低下的东明守军竟然当场一哄而散。
因为溃逃得很“及时”,甚至还有部分人跑到了急报信使的前面。
由此,又导致东京守军看到了溃兵,才知道同军攻入开封府且东明县已经失守。
在此之前,刘延庆刚刚巡视完东城墙,正回军营吃饭。
得到这个消息,其人丢下饭碗便呼喝传令兵下令召集军队——当然不是打仗。
刘延庆本就没有守城的想法,同军又推进得如此迅速,此时哪里还有继续守住东京做戏的心思,当即便集合嫡系骑兵往南薰门赶。
但这一来回耽误的时间过去,城中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东明县失守,同军很快就要打到东京城下的消息。
一些人因害怕同军入城后受到清算而仓惶出逃,又带动了不少想逃却没能下定决心的人,这些人都急急往南薰门赶,可想场面有多混乱。
待刘延庆带着骑兵出了营,御街上已经乱作一团。
其人心急如火,当即也顾不得什么后果了,命令骑兵直接纵马驱赶屠杀挡道者。
御街上顿时血流成河,哭喊声连成一片,不知多少人成了刀下冤魂。
一番屠杀后,剩余的挡道者并没有立即闪到御街两旁的建筑中躲避骑兵砍杀,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极度恐惧之下没头苍蝇般乱窜。
耽误了好一会,刘延庆部骑兵才将挡道者清理干净。
待他们转到高桥街,就见着两辆的马车横倒在了大街上,大包小包的行礼撒得到处都是,还摔破了几坛不知道什么液体,流了一地。
看样子,应该是逃荒富商得到骑兵砍人的消息,仓惶遗落在此的。
旁边还有一群要钱不要命的泼皮为争夺马车上的物资拳脚相向,远远地见到了浑身是血的骑兵凶神恶煞冲来,这些家伙放声喊,全跑进了两旁的建筑中。
东京城中的街道都很宽,即便有横倒的马车挡道,骑兵也能分开从两边快速通过。
同军随时都会杀进东京来,骑兵们不敢耽搁时间,直接驱马踏着地上的财物继续向前狂奔。
一阵风吹来,队伍中的刘延庆突然闻到了一股浓烈的酒香,心中警铃大作。
“快调头,走法云寺!”
其人的反应很快,可惜还是晚了一步。
在他呼喊的同时,街道两边的楼上丢下若干个黑乎乎的东西。
“咣当当——!”
“轰轰——”
“聿——”
“啊——”
火油罐落地,瞬间爆燃出大团的火花,被溅到者无不燃起大火。
战马受到惊吓,相互乱撞,甩落在地的骑士又立即受到践踏而哀嚎。
刘延庆亡魂大冒,如何不明白这是有人专门针对自己,再不敢停留,当即调转马头就跑。
但其人身边都是惊恐万状的战马相互乱撞,即便以他的骑术精湛也很难转身。
待其好不容易转过身,正欲加速逃离这片火海,一个火油罐好巧不巧地正好砸在了其人的马头上。
刘延庆连人代马瞬间变成了一个燃烧的大火炬,冲出了好几步才倒下……
内城墙朱雀门上,目睹南面燃起的大火,王黼的心都在滴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2/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