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7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8/851


“石头,你看看这个。”
正乾皇帝交给孙石的文件是各地“郡试”汇总的数据,不到十页纸,叙述性的文字很少,绝大部分都是枯燥的数字和各类图表。
大同立国之后不断扩张,国土面积急剧增加,科举考试的方法也进行了相应改革。
总体来说,由原来州县资格认证后集中到城进行初试和大考两步调整为五步。
第一步为各州、县自行组织,考选俊秀诸生,称作“小考”或“郡试”;
第二步在巡抚司治所进行,进一步筛选人才,称作“中考”或“府试”;
第三步在国都燕京举行,由教部主持,称作“大考”或“会试”;
第四步在集英殿举行,由天子亲自于策试会试中试者,称作“廷考”或“殿试”。
第五步,殿试之后,录取者仍需通过训部组织的相关培训结业后,方能正式授官。
大同帝国还处于开拓期,领土不断扩张,急需各类人才,即便没能通过这五步的考验,也可以做事。
其中,通过府试而会试黜落者,两年内有资格参与本地吏员选拔。
通过会试而殿试黜落者,两年内可以参加朝廷直属部司的吏员选拔。
吏员在职达到相应的年限,并通过吏部统一组织的铨选,依然可以转官。
纶才大典关乎国家人才大计,向来是监部监察的重点。
大同帝国新创,科举制度也处于摸索改革阶段,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漏洞,自然也是徇私舞弊的高发区,历届考试都出过或大或小的问题。
皇帝让孙尚书看科举考试的数据分析文件,自然是发现了其中出了问题。
建国之后,各部司运转逐渐正规的同时,官员们在皇帝面前也愈发小心翼翼,唯有孙石仍保持本色不变,拿起文件就直接翻看。
不多时,其人便皱起眉头,似是发现了一处异常。
又前后对比了两次,孙石乃指着一个数据看向皇帝。
“对!”
徐泽点头,确认了孙石的猜想。
脱胎于旧王朝又迥异于旧王朝的大同帝国急剧扩张,各地的官府组织也处于建设之中,正是面新实旧之时。
郡试、府试的权限交由地方后,问题便跟着出现。
从这份文件显示的数据来看,东平府宦官子弟通过考试的比率较上届有明显提升。
此事有可能是原本不看好大同而选择观望的旧士子终于看清了形势,积极投身新王朝以博个人富贵和家族荣耀;
也有可能是当地官吏徇私舞弊,官绅勾结。
“这件事就由你亲自督办,务必要查清楚。”
孙石默默点头,又看了一眼文件,把相关数据牢牢记住后,便将文件还给了皇帝。
“除此之外,仙源县的问题你也顺便处理一下。”
皇帝的话让孙石有些疑惑,其人用随身携带的炭笔在小册子上写下一个字。
“孔?”
“是的!”
徐泽为孙石的敏锐而欣慰,为其人解释道:
“孔端操已经两次故意接触咱们的人,似有上表之意,再拖下去反而显得咱们心虚,是时候处理孔氏的问题了。”
仙源县隶属于袭庆府,原名曲阜,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宋真宗以黄帝生于寿丘为由,下诏改曲阜县为仙源县,将县治徙往寿丘,并建造景灵宫,以奉祀黄帝。
同时,仙源县还是儒家圣人孔子百年之后的安葬之地,其嫡脉子孙也定居于此。
仙源孔氏因先祖孔子而富贵,自西汉董仲舒提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氏子孙的地位就比较超然。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王朝更替天下板荡,多少世家大族消失于历史长河,孔氏却极少受到严重影响,反而随着新王朝的不断加封而使其地位更加尊崇,并逐渐演变为“天下第一家”。
孔端操乃是当代衍圣公孔端友的胞弟,其人这个时候刻意接触大同帝国的外围人员,明显是投石问路。
第二十六章
向北,还是向南
徐泽好读书,寝宫和日常办公的勤政殿内都摆放有大书架,以供他随时阅读。
其人走近书架,取出第二十一卷交给孙石,却只是以目光示意后者自己翻阅,自己则回到案几前继续批阅奏章。
孙石性子沉闷,打发闲暇时间的个人爱好极少,读书便是其一。
但书山文海,以其人的年龄和精力,自不可能所有书都精研,徐泽便指定几套了书目,其中就去包括。
徐泽认为人才如庄稼,再好的地,不辛苦耕耘也难有好收成。
得用的好臣子更要因材施教,加强培养,使其不断进步。
对性子沉闷的孙石,其人便是指导读书和压任务。
皇帝日理万机,任何举动都有特殊意义。
孙石知道这本书中隐藏着徐泽对仙源孔氏的处理意见,当即拿起翻越。
不多时,其人将打开的书还给正伏案批阅奏章的皇帝。
徐泽见孙石打开的当页内容,知道其人已经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乃放下笔,明确了这次任务的注意事项。
“孔氏的主要问题不在孔氏本身,我的处置原则,主要有三条……”
……
自西汉独尊儒术之后,历代帝王为彰显对儒家的尊崇,在不断追封孔子谥号的同时,也赐予孔氏嫡脉子孙更多的政治和经济待遇。
这中间的逻辑其实并不复杂:
要得天下或天下安定,就需先得掌控天下舆论的士人之心。
要得士人之心,就得尊儒。
尊孔就是尊儒,善待孔氏子孙就是善待天下士人。
所以,只要孔氏没有犯明显的政治路线错误,新朝皇帝就算再不乐意,为了得天下士人之心,也会继承前朝的传统,捏着鼻子册封孔氏嫡孙。
不过,孔氏传承千年,并不是一帆风顺。
历史上也曾遭受过沉重打击,曹操便杀过孔子的十九世孙孔融。
彼时的世家豪族力量强大,掌握着很多社会资源,甚至能威胁皇权。
王朝统治者对孔氏既拉拢,也要防范。
待到科举大兴,世家门阀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千年世家孔氏沦为吉祥物,政治地位才被迅速抬升。
大宋至和二年,太常博士祖无择上书仁宗皇帝:
“按前史,孔子后袭封者,在汉魏曰褒成、褒尊、宗圣,在晋宋曰奉圣……,唐初曰褒圣,开元中,始追谥孔子为文宣王,又以其后为文宣公。不可以祖谥而加后嗣。”
祖无择的意思是将孔子的谥号加在其后裔子孙身上,有违礼制,应当予以纠正。
宋仁宗采纳了其人的建议,遂诏有司定封孔子第四十六代嫡长孙孔宗愿为衍圣公。
其后,朝廷曾一度改孔氏爵名为奉圣公,最终还是改回了衍圣公。
衍圣公的爵位不仅可以世袭,宋廷还让衍圣公兼曲阜县令,实际是将仙源县作为孔氏的封地了。
孔氏在仙源县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其家族的影响力远非相州韩氏在安阳可比。
七年前,徐泽指导宗泽抛出署名“德立”的文章时,虽然已经将京东东路闹了个底朝天,却是穿着“红旗老五李子义”的马甲,并没有公开造反。
其人的目的是在宣传同舟社发展理念的同时,人为激化已经客观存在的儒家各派系矛盾,以便同舟社日后浑水摸鱼。
直指以服务封建统治为主业的儒家理论诸多漏洞之处,一经问世,便被儒门子弟视为歪理邪说,众多有识之士相继对其口诛笔伐。
当代衍圣公孔端友秉性颖异,也意识到了肆意流传将会动摇现有儒家学说的根基。
但其人身为孔子第四十八代嫡孙孔子,主要任务是延续圣人香火,并不是延续圣人学问,不宜在儒家学术问题上公开站队。
孔端友没有跟风撰文驳斥,但也没有放纵此事,而是以县令之权,禁止县学生们传看和讨论此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8/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