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6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1/851


当年,徐泽率军攻破高丽都城开京之后,表面撤军,放过了王俣一把,却早就布置了李俊、张荣水师独立营这枚暗子,替换同舟社水师继续封锁江华湾。
其人还利用新安州自治、贸易扶持、放纵豪族、日丽矛盾、金丽矛盾等明暗数条线,不断加强对其国朝政的掌控,铁了心要吃下高丽。
但大国不比小国,靠阴谋能得一时之利,却会失去更多。
大国的优势也从来不在阴谋诡计,而在于自身超大的体量和制定规则的权力。
真正用好了这两点,可做的事不要太多。
后世某超级大国就是不明白这一点,即使获得了世界霸权,也改变不了骨子里的强盗本质,才获得霸权短短几十年,国势就开始走下坡路,并迎来重大挑战。
说完高丽之事,徐泽又将话题转到日本政局上。
“日本派藤原忠通和觉法前来贺礼,贞仁有什么想法?”
“白河希望大同能扩大对他们兵甲的进口。”
贞仁是日本当代法皇白河的本名。
现在当政的,则是其人的孙子鸟羽天皇宗仁。
贞仁三十六年前便将皇位让位给了儿子堀河天皇,自己做了上皇。
但此举却不是真正的退位,而是为了攫取更多的权力。
贞仁做了上皇之后,设立院厅,依靠北面武士为后盾,开启了院政制度。
院厅所发文书具有和天皇圣旨同样的效用,以实现其人继续听政的目的。
二十六年前,贞仁又出家做了“法皇”。
但他这个所谓的法皇既不受戒,也不取法号,依旧牢牢掌控国家权柄不放。
贞仁权力掌控欲极强,曾夸口“贺茂川之水、双六的赌局与山法师,天下间唯有这三件事不如我意”。
历史上的贞仁活到七十七岁,经历了儿子堀河天皇、孙子鸟羽天皇、重孙崇德天皇三朝,始终牢牢抓住院厅“垂帘听政”,一直到死都不撒手。
贞仁破把持国政五十多年,有助于其人摆脱藤原旧贵族的操控。
但其人过度依赖北面武士支撑院厅,又陷入了武士集团的要挟,天皇制度反而在其破坏下更加衰落,也由此激化了新旧贵族之间的矛盾。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日本国内矛盾激化,自然给了同舟社下手的机会。
最初,白河法皇为了满足手下北面武士不断增大的胃口,不得不在武士掌控的港口默许同舟社商队走私。
四年前,意识到同舟社队本国越来越强的渗透后,白河担心形势失控不利于自己的统治,命人扣下了同舟社的商船,顿时捅了大篓子。
徐泽正愁没有时机介入日本政局,自然不会浪费这么好的机会,其人当即派阮小七带海军舰队耀武日本。
日本这个小国一直都有极强危机意识,面对同舟社明目张胆的侵略行径,也立即动员起来。
双方在大轮田泊爆发“大战”。
阮小七派出两营陆战队作势要登陆,吸引北面武士冲上摊头后,海军战船百炮齐发,直接打懵了傲气的北面武士。
在这种超越人力的武器面前,所谓的武勇,屁都不是。
秉承社首的意思,阮小七虽然打败了北面武士,却没有将他们赶尽杀绝,以免破坏日本国内脆弱的势力平衡。
老于权谋的白河法皇也通过此次战败后的蹊跷事,收到了同舟社的“诚意”,双方不打不成交,立刻展开深入的合作。
而在贞仁当政后就一再被削夺权势的藤原氏自然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也私下接触同舟社,愿意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第一百三十三章
日本的命运
日本当前最有权势的旧贵族主要有北家藤原氏和清和源氏。
日本的藤原氏就好比高丽的庆源李氏再加海州崔氏,不仅与皇室反复通婚,还世代把控关白之位。
白河法皇紧抓权柄不放,并不断巩固权势,实际是向这些掌权的旧贵族抢权力。
其人老于权谋,自然知道这种事不能做得太急切,更不能赤膊上阵。
除了扶持北面武士对抗旧贵族,并以武力做后盾,维持院厅行政的“合法性”外。
贞仁还不断挑起旧贵族内部的矛盾,以此拉一派打一派。
运用这些权谋手段,让白河法皇牢牢地掌控了权柄,也使得国内各政治势力之间本就存在的矛盾不断激化。
贞仁并不是只懂权谋不懂政治,其人也知道这种现象长期下去,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统一,最终也会导致皇权旁落,必须加以改变。
扣留同舟社商社的货物时,白河法皇就有借外来压力统合内部诸多势力的想法。
如他所愿,同舟社果然带来了压力,但这个压力却超越了其人能够承受的范围。
更关键的是,同舟社海军打败北面武士后,不仅没有表现出咄咄逼人灭亡日本之态,还以通商做生意的面目视人,更具迷惑性。
与同舟社做生意,就意味着结交强势外援,获得足以改变国内动荡均势的力量。
在继续对抗,损耗赖以维持权势的北面武士,还是表面的俯首称臣,实际获得强力外援之间,精通权谋的白河法皇很快就做出了符合自身利益的选择。
法皇都带了头结交了同舟社,其他的政治势力自不甘落后。
然后,随着“不偏不倚”的同舟社对日本内政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其国内本就激化的政治矛盾迅速扩大。
两年前,在同舟社的“帮助”下,白河法皇终于将损耗的北面武士再恢复到鼎盛时的编制,还更新了部分装备。
其人感觉自身力量得到加强,便将一直掣肘自己的关白藤原忠实改为内览,任命藤原忠通的长子藤原忠通为关白。
藤原忠实一直偏爱次子赖长,与长子忠通不合,矛盾早就公开。
法皇的任命,自然引起失势的藤原忠实强烈不满。
藤原忠实这两年间陆续向同舟社出售了不少利益,换得自身势力的不断壮大。
由此,贞仁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力量均势再次被打破。
白河法皇这次派藤原忠通和四子觉法法亲王出使上国天子即位大典,就与本国激化的矛盾有关。
和高丽一样,日本也是徐泽必然要吞并的国家。
这一点,和后世的民族情节无关,徐泽也不是被容易被情绪支配的人。
日本这个岛国的文化很独特,天皇万世一系,传承数千年,远比华夏王朝更稳定。
要想亡其国并灭其种,最高效的做法永远是文化渗透,而不是军事屠杀。
所谓屠尽岛上男丁其他人全部抓做奴仆,只要地不要人之类的魔幻操作,只可能存在于不切实际的幻想之中。
讲究百姓纪律的同军不能做这种恶事,真要做了,就会陷入“大同反对大同”的怪圈,毁掉自己的立国之基,绝对得不偿失。
就算徐泽驱使高丽人或是金人做这种事,也没办法做到这点。
即使是后世,使用各种威力极大的炸弹,甚至是核弹洗地,将几座城市夷为平地,也照样会留下大量残存人口和刻进骨子里的仇恨,表面却还以微笑。
至于西夷灭亡印第安人的做法,想也别想。
能灭亡与华夏同根之倭人的病毒,也必然能灭亡整个华夏文明圈。
徐泽之所以要灭掉日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同王朝日后的海洋战略。
所以,对日本的消灭,不仅是摧毁其上层统治,更要吸收其下层百姓,并彻底斩断其再次独立的法统。
徐泽的目标,是将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都彻底变为华夏的内海。
就算未来大同王朝灭亡,新的王朝建立,高丽、日本、琉球群岛、海东总督府等地也必然是新王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对高丽也好,对日本也罢,都不能简单地杀杀杀,必须讲究策略才能彻底消化。
最终达成这一战略目标,至少要花费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功。
而对日本来说,第一步就是要引爆其国内的矛盾。
先让日本贵族自己大打出手,等他们打出狗脑子来,积累了足够的仇恨,死够了人,杀红了眼,大同才好下场。
不过,在此之前,徐泽并不介意先收取一些“定金”。
“扩大兵甲进口也不是不可以,就看贞仁能不能开得起我要的价钱。”
陛下从来不做亏本买卖,既然如此说,肯定已经有了目标,王四立即来了兴趣。
“陛下的意思是?”
徐泽展开外曹搜集的日本地图,指向其中一个位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1/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