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851


但同军比辽军更强悍,更能打,甚至比传说中的金军还能打却是可以比较的。
在同舟社治下,至少不用担心随时会被金人杀死吧?
最后返回的是关胜率领的十二师,加上配属的几个营,其部大半军士身上都带着伤,但精气神十足。
辽军主帅萧干自知逃不脱追击时亡命一博,没能同军造成多大的伤亡。
其人此举最大的“功劳”,就是让后续赶来的民军亲眼目睹了同军官兵的悍勇。
冲锋在前的主帅萧干被关胜斩杀当场,其余敢于冲阵的骑兵也尽皆被无畏的同军将士挑落马下。
自杀式的冲锋失败之后,剩余的辽人很快就下马投降了。
不足半天的时间,同军接连发起白刃战,不仅打灭了辽人的傲气,也彻底摧毁了北辽的有生力量,燕京城已经向同舟社敞开了大门。
这段时间里,玉河县官民开城投降,桑干河雨后最大的洪峰也已经过去,三座浮桥都经受住了大水的考验。
包含重炮营在内的后续部队尽皆过了河,部队就着姜汤吃过干粮后,再次启程,前往此战的最终目标——燕京城。
燕京城宣和殿,北辽天锡皇帝耶律淳刚刚驾崩了。
死因:玉河渡之战辽军全线溃败,敌军即将临城,大辽覆亡在即,天锡帝得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吓得当场吐血而亡。
但大辽皇帝驾崩,除了皇后萧德妃留守宫中为亡夫擦洗身体整理仪容外,其余重臣却尽作鸟兽散,没有一名臣子主动留下来主持国丧。
敌军进展太快,燕京的有生力量被一战荡平,大辽灭亡已成定局。
都到了这个时候,还能讨论大辽国运和大行皇帝后事的,估计也只有在玉河渡的萧干和耶律大石战场生死不明的两个傻子了。
城中文武各自藏着小心思,正在抓紧时间串联。
一个月前,他们抛弃一位活着的正牌皇帝换取自己的富贵时,就没有半点愧疚。
一个月后,再让他们抛弃一位死去的篡位皇帝,以保住自己的富贵,又能有什么心理负担?
燕京城中的强硬主战派尽没于玉河渡之战,剩余各怀心思的北辽文武,无非就是纠结该投降还是该逃跑的问题。
想逃跑的话,答案是明白着的。
向南,是同舟社的控制区,想都不用想。
向东,平州暂时还没有陷落。
但无论是平州,还是穿过平州进入中京道尚未被金人控制的沿海诸州,都没有什么战争潜力。
并且,这些地方还全都在同舟社海军的打击范围内。
也只有西北的居庸关一条道路可以选择。
但一个月前,被他们抛弃的天祚皇帝刚经这条道路逃到了西京道。
走居庸关,是赶上去找老主子领死么?
显然,逃跑这条路也行不通,只能投降。
至于该向谁投降的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半点分歧了。
金国自是不用再考虑,只能向同舟社投降。
不仅是金人隔得太远,向金国投降已然来不及;
更重要的是,同舟社强渡桑干河并一战全歼六万辽军,向辽人展示了自己的力量。
同舟社以极其强硬的态度,向辽人证明了他们有资格征服这片土地。
所以,事到如今,北辽文武已经别无选择,唯有投降同舟社一途可选了。
当徐泽率领同舟社大军赶在落日前,到达燕京城显西门时,北辽蕃汉马步军都元帅李处温已经率城中文武出城跪迎王师了。
第一百零三章
谁灭了大辽
燕京城显西门外。
打前站的时迁已经率兵入城,接管城中兵马和防务,并组织戒严,打击乘火打劫之辈,震慑不法,以尽快恢复燕京秩序。
徐泽却没有急着进城。
其人骑在马上,饶有兴趣地看着跪在烂泥中迎接自己的北辽降臣队伍,半响不说一句话。
李处温等官员年纪稍轻,身体还能勉强撑得住。
老宰相张琳却是年逾七旬,跪在满是淤泥的地上,身体和精神遭受双重折磨,最后实在坚持不住,一头栽倒在泥地里。
徐泽摆了摆手,安道全会意,带人上前抬走其人。
“诸公,你等在此跪迎徐某,究竟代表谁向我请降?”
同舟社此番入侵辽国,打的可是“替失国的天祚皇帝主持正义”的旗号,摆明了要惩罚篡位擅立的伪辽君臣。
李处温等辽臣哪个不是人精,如何听不出徐泽这句话问得极不友善。
但跪在地上的一众辽臣却尽皆失声,没有一人敢出头回应徐泽这句问话。
胜利者有凌驾失败者的权力,失败者要想保住性命,就必须承受一切羞辱。
南北两大强敌交相侵略,社稷覆亡在即,大辽君臣不想着团结一致抵御外侮,却上演了皇帝逃跑,臣子私自拥立篡位者的闹剧。
现在,闹剧收场,还让“替失国的天祚皇帝主持正义”的侵略者打上了门。
面子里子都败得干干净净,这个时候说什么,又能说什么?
众人正齐齐装聋作哑时,一个稍显沙哑的女声却进入了徐泽耳中。
“我等代表大辽向社首请降,有何不能说!”
徐泽之前的注意力放在了众辽官身上,听到这声音,扭头看去,说话的正是跪在众辽官左侧的中年妇人。
其人穿着一身孝服,但双眼不红,脸上无泪,表情异常平静。
亡国请降是极为隆重的仪式,李处温倒是考虑周到,提前派出了使者,向徐泽简单介绍了燕京城中刚刚发生的事情和几个请降的主要人物。
由是,徐泽知道这个妇人乃是伪帝耶律淳的妻室萧德妃。
伪辽帝耶律淳临终前,自知身后名难保,乃遗命诸臣立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为帝,并令萧德妃以太后身份称制摄国政。
只是,敌军很快就要进城,大辽就要亡了,谁还会听一个死去的傀儡皇帝遗命?
耶律淳尸骨未寒,一众臣子就急着裹挟其正妃出城迎接新的主子了,他的这道遗命自然无人再提起。
“大辽?你们这群乱臣贼子,也敢代表大辽?”
萧德妃迎着徐泽的目光,依然很平静。
“亡夫固然是篡位,但此事皆是李处温父子煽诱,亡夫一个手无一兵一卒的富贵亲王,除了受人摆布,又能如何?”
李处温眼见萧德妃将祸水引到自己的身上,不敢再继续装聋作哑了。
不然的话,这疯女人说出什么不该说的话,自己死了也会死得不明不白。
但其人欲要开口还击,却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个时候还能说什么,再提为了大辽,为了江山社稷?
嫌征服者徐泽的刀子不够锋利么!
情急之下,李处温也顾不得什么体面了,跪在地上指着萧德妃破口就骂。
“一派胡言!你,你这妖妇含血喷人!”
萧德依然一脸平静,其人冷眼看着气得胡子直抖的李处温,不屑地道:
“亡夫虽然愧对天祚帝,却在社稷覆亡之际担起了宗室的责任,至少对得起大辽,比起你这种只为富贵的卖主相公,口不择言辱骂女子的老匹夫却是强多了!”
“妖妇!妖妇!”
“够了!醒醒吧!你们的大辽已经亡了——亡在你们自己手中。”
徐泽及时发话,打断了二人的对骂丑剧。
萧德妃几句话就把耶律淳的罪责推掉大半,还能顺便提醒其他“卖主”的辽臣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这女人倒是好胆识好口才,比起李处温这草包蕃汉马步军元帅强多了。
但徐泽是侵略者胜利者,没闲心裁决二人谁更有本事,更没兴趣管辽国这些狗屁倒灶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