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5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0/851


李逵却没有被社首的问题给绕进去,毫不犹豫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俺觉得都一样,不管朝廷割不割地,河东都得打。”
说到点子上了!
看来铁牛确实在河东问题上下了功夫,徐泽来了兴致。
“说说看。”
“河东不比河北,不光是地势险要,还有将门,这些家伙在河东作威作福两百年了,咱们容不下他们,他们也不可能老实认栽,不把他们打残,朝廷的圣旨都不好使。”
“好!”
李逵能有这点认识,他就放心了。
战略上看准了方向,战术上就算有些许的小问题,也能有容错的机会。
河东路确实与河北路不一样,除了地理上的先天独立性,还有人文上的相对孤立性,注定了只能“强攻”,没法“智取”。
赵宋并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国家。
这种“不完整”不仅是国家没有完成形式上的统一,还表现在其政权组织形势上的不完整。
赵宋王朝实际上是由皇室、文官士大夫、军中将门等势力构成的利益集体。
其立国一百六十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政治改革,都因重订利益分配而始,又因新的“分配协议”无法达成各方共识而草草收场。
在赵宋国内的不同地域,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也有较大差异。
京畿、京东、京西等“京”字头之地,皇权占有优势地位;江南的诸多科举强路,则是文官士大夫嗓门最响;而河东、陕西等,又不一样。
陕西诸路仅仅与夏人拉锯百年,就能生出“西军利益共同体”这样的怪胎。
而早在五代就开始作为抗辽前线,其后两百年间又一直作为伐夏堡垒的河东路,则是名符其实的“将门自留地”。
毫无疑问,以赵宋在军事上的孱弱,面对辽、夏两大“强敌”还能维持一百六十多年的国运,河东、陕西数路的杨、折、种、姚等诸多将门功不可没。
在抵抗外敌侵略、保障边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王朝统治上,这些将门是有巨大贡献的,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
但无论河东的杨家将、折家将,还是陕西的种家军、姚家军,本质上讲,这些将门与赵宋之间,一直都是“朝廷提供钱粮,将门提供安全屏障”的合作关系。
河东尤为明显,自五代始,至历史上的北宋终至后一段时间,河东路都是“河东人的河东”。
如果不谈所谓的“大义”,河东、陕西诸将门在原本历史线金国灭宋后,还要坚持抗金,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新兴的金国不允许还有“将门”这种怪胎存在。
或者说,金人给不了宋人曾经给他们的优厚条件不说,还要剥夺其原本就拥有的利益,双方的矛盾因此而爆发。
同样,徐泽建立的新政权将有很大的疆域,愿意吸收一切为国拓边和戍边者。
但在同舟社治下,只有同军,没有“X家将”“X家军”,同舟社不需要任何将门。
徐泽努力建设的新秩序,就是要打破“世代XX”的阶层固化。
至少,也要向这方面努力,做不做得到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一回事。
孱弱的赵宋一旦谢幕,“世代为国戍边”的将门也必须接受新的命运安排。
不管这个“X家将”“X家军”姓杨、折、种、姚,还是姓岳、韩、张、刘、吴,等等,命运都一样。
要么老实交出军权,乖乖接受整编,留下少量将校继续为国征战。
要么顽抗王师,然后被同军击败,最终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同舟社未来的历史可以给他们立“传”,但绝对不可能给其“世家”的待遇。
这是原则性问题,是同军建军之初就被徐泽深深印刻的政策底线,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从这点上讲,“不给人活路”的同舟社比鼓励抢人抢地盘的金国还要令诸多将门忌惮,在没有强大外敌的威胁下,双方基本没有共同利益,注定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即便赵宋灭亡,河东、陕西等赵宋“强军产地”也没法“和平解放”,这就是徐泽下定决心要武力征服河东路的主要原因。
当然,现在河北两路才开始着手消化,燕云更是还处于混乱的辽国之下,远没到武力攻伐河东的时候。
“不用急,慢慢做,一年内给我攻略河东的方案就行,记住,是完整的!”
“啊!好的。”
第四十六章
废物换人才
宣和二年五月,大名府治所。
徐泽结束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出巡,回到同舟社总部,就立即签署了几项重要的人事任命。
以辽东巡抚使赵遹转任京东巡抚使;
以知登州府事龚孝序出任辽东巡抚使;
以知真定府事詹度知大名府事;
以知海州事张叔夜知真定府事;
以知东平府事程万里知河间府事;
以知密州事刘仁瞻知开德府事;
以知沂州事陈规知信德府事;
以知青州事时崔直躬东平府事;
以知相州事韩肖胄知沧州事;
以知即墨县事赵永裔知相州事……
京东巡抚司是新组建的职司,到目前为止,同舟社在京东东路还缺淮阳军一地,而京东西路更是只拿下了一个东平府,并没有获得完整的京东路治理权。
徐泽设置京东巡抚司明确的管辖范围除京东东路各地外,还囊括海州和东平府两地。
但明眼人都知道,京东两路都是徐泽的囊中物,迟早要被同舟社吞下去。
在辽东磨砺了两年,重新回到中原的赵遹,眼见着徐泽将事业再次做大,并已经着手收拾天下,也彻底放下包袱,摆正了自己的身份,一心做事了。
其人先得到社首的准许,赶到大名府,与徐泽深入交换了意见后,愉快地回到京东路就任。
除了这一系列的任命外,徐泽还驱逐——
咳!
河北东西路、京东东路宣抚使徐泽在自己的辖区转了一圈后,自觉治下英才荟萃,乃向天子上奏,举荐知河间府事范致虚,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公事刘豫、知陈州事邓洵仁、知淄州事孙佐名等“治郡有方”的地方官员一十八人,以尽帅臣为国荐才之责。
徐泽当然不会好心为赵佶推荐英才,实际上,这些家伙全都是他亲自考核过后,认定不可雕的“朽木”、影响政治生态的“毒木”、混吃等死的“废木”。
如范致虚,其人是哲宗元佑三年进士,人物风流,好清谈,出仕以来,皆任亲要之职,曾官至尚书左丞,在士林中颇有贤名。
前几年蜀地、陕西、京东等路屡屡用兵,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天子为此事心忧,召重臣献策。
其余臣工或献用兵破敌的妙计,或进增加财政收入之救时之法,或谏削减一些非必要开支的忠言。
轮到颇有贤名的范致虚,这位清闲惯的了官老爷哪里有什么好办法?
其人只能大谈用兵不详,圣天子当以德治天下之类的扯蛋话,把急于解决难题的赵佶气得够呛,乃落其职,改知河间府。
范致虚到任河间府后,痛定思痛,转而“务实”,专投天子所好,大肆营饬道宇,拜神求仙,搞得地方乌烟瘴气。
徐泽在河间府考察期间,范致虚也是摆出一副天子之旨不抗,反贼之话不听的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倒是颇有气节,当时就被徐泽撸了。
刘豫是元符年间进士,与“颇有贤名”的范致虚相反,据说自幼缺乏教养和德行,其人任殿中侍御史时,还被谏官揭露他读书时偷同窗白金盂和纱衣的老底。
为此,赵佶专门下过诏,要求众官不要再追究此事。
要说刘豫在提点河北西路刑狱公事任上做了啥天怒人怨或荒唐的事,还真没有。
实际上,徐泽与刘豫见都没见过面。
但架不住此人在后世留下的名声太响亮,徐泽就算再孤陋寡闻,也知道他是对大金国“世修子礼”的大齐皇帝。
还有邓洵仁,乃是刚刚死掉的宰相邓洵武的长兄。
其父是神宗朝出了名的小人邓绾,人品恶劣,两面三刀,曾有“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的“豪言壮语”。
不过,徐泽驱逐邓洵仁,与其先父没有半点关系,而是因为其人德性与范致虚差不多,都是正事不干尽扯蛋的货色。
这位老爷知陈州事任上,主要做了两件让教主道君皇帝印象深刻的事。
其一,奏乞选择数十部,先次镂板,颁之州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0/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