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51


若不是宋江运气好,心又细,恰好看到并跟上在城里乱找人的刘唐(宋江见了这个大汉走得跷蹊,慌忙起身,赶出茶房来,跟着那汉走),这回便极大可能栽在吴用的算计之下了。
以宋江的精明,当然能一眼看破刘唐此行背后的阴险算计,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等,宋江怀疑的对象只能是晁盖,自己“舍着条性命来救”的“心腹兄弟”居然要恩将仇报,反过来给自己下套!要自己死!!!
对笼络人心格外自信的宋江,实在不愿承认自己的识人不明,特意问刘唐:“晁保正弟兄们近日如何?兄弟,谁教你来?”
粗线条的刘唐却听不出宋江问话的重点,回答:“晁头领哥哥再三拜上大恩人,得蒙救了性命,宋万,朱贵和俺弟兄七个,共是十一个头领。见今山寨里聚集得七八百人,粮食不计其数。因想兄长大恩,无可报答,特使刘唐赍一封书并黄金一百两相谢押司,再去谢那朱都头。”
刘唐东扯西拉一大堆,就是没有说出宋江最关心的“谁教你来”。
套不出话的宋江会怀疑到印象中还只是路人脸的吴用么?
显然不会。
宋江刘唐别了,自慢慢走回下处来。一头走,一面肚里寻思道“早是没做公的看见!争些儿惹出一场大事来!”一头想“那晁盖倒去落了草!直如此大弄!”
“心腹兄弟”变成了“那晁盖”,从此,宋、晁二人恩断义绝!
“如此大弄”也不是感叹晁盖做的好大事业,所谓捉弄、弄权,“弄”字本身就包含了“设法取得”“不正当使用”等贬义。
这一次交锋,吴用先发制人,又藏于暗处,宋江运气虽好,却稀里糊涂被人算计,间接导致自己杀阎婆惜毁了前程。
但宋江也不是好惹的,在青州搞事后,送花荣、秦明、燕顺等9员头领上梁山搅混这本就不平静的一潭水,然后虚晃一枪,在石勇的配合下,赶在上山前脱身回家。
第五章
真?主角(下)
第二次,梁山泊吴用举戴宗,书信不怀好意。
宋江回家被抓,刺配江州牢城。
此时,宋江是真不想上梁山,特意绕道,但还是被梁山众好汉“请”上了山。
做局的当然是吴用,但被推到前面的还是晁盖。
粗线条的晁盖看不出宋江已经非常明显地疏离,还傻愣愣的谢道:“自从郓城救了性命,兄弟们到此,无日不想大恩。前者又蒙引荐诸位豪杰上山,光辉草寨,思报无门!”
宋江先解释不来梁山的原因“杀死贱妇逃在江湖上”“偶然村店里遇得石勇”“父亲恐怕宋江随众好汉入伙去了”,又说自己前途还很光明“今配江州,亦是好处”,再说“今来既见了尊颜,奈我限期相逼,不敢久住,只此告辞”。
晁盖却不让,叫许多头领都来参拜了宋江,并斟酒。
酒至数巡,宋江起身相谢,坚持要走。
哈搓搓的晁盖立即拿押送公人的性命相挟。
宋江真火了,道“这等不是抬举宋江,明明的是苦我”,又说“做了不忠不孝的人在世,虽生何益”,还发狠话“如不肯放宋江下山,情愿只就众位手里乞死”!
说罢,泪如雨下,拜倒在地。
众好汉一看,说好的一起演戏呢,怎的还较真了,这还怎么玩?
既然不能强留,晁盖退一步,只留宋江住一日便走。
这期间,一直是晁盖和宋江唱对台戏,吴用全程冷眼旁观,只在次日送行时修书一封举荐戴宗。
此时,宋江还是不清楚吴用在梁山的真实地位和手段,但本能的不信其人,待到江州后,明知戴宗这人的“凶名”,宋江却偏不拿出吴用的书信,最终靠自己的手段成功折服戴宗,使其由吴用的“线人”变成了自己的“小弟”。
这次交锋,吴用藏头露尾,不着痕迹。
宋江已有戒心,管你明枪暗箭,统统不吃,还成功折服戴宗,把对方的“钉子”变成自己的“棋子”,算是扳回一局。
第三次,梁山泊戴宗传假信,宋戴二人同上断头台。
宋江醉酒题反诗,被抓后,蔡九知府遣戴宗送信给蔡京。
戴宗阴差阳错间被抓到梁山,众好汉得知宋江之事,“请”来萧让、金大坚,伪造了蔡京的回信,让戴宗带回江州救宋江。
众头领送走戴宗,回到大寨继续筵席嗨皮。
正饭酒间,吴用算着时间差不多“这早晚已走过五百里了”,主动爆出书信的漏洞之处,痛哭“是我这封书倒送了戴宗和宋公明性命也”!
为了挽救二人性命,梁山众好汉依据吴用的“良策”,急匆匆赶往江州救宋江。
此回乍看还以为吴用转了性,莫非是最后关头良心发现?
且看江州劫法场时,梁山一帮人闹的动静倒是很大,但场面极度混乱,被李逵带着跑错路不说,两个关键的刽子手还是李逵——这个全不在吴用算计内的人砍死的!
若没有李逵,宋江极大可能会在混乱中被刽子手当场正法,梁山既落救人美名,又不需承担把宋江接上山后各种不可预测的的后果,这才是吴用的真正算计!
这一回,宋江完全是砧板上的肉,若没有李逵,十死无生。
宋江脱险后,痛定思痛,在白龙庙,果断利用几方“救援”人马的信息不对等,逼江州帮和梁山众好汉为自己报私仇——破无为军杀黄文炳。
从头至尾都在划水,把宋江当猴儿耍的江州帮也不得不假戏真唱,纳上这个投名状,并追随其上梁山,宋江经此大劫,声望反而再次提升,在梁山的影响力也再次扩大。
这次交锋之后,宋江上了梁山,先是晁、宋二人一番“让座”,宋江的理由是“哥哥原是山寨之主,如何却让不才”“论年齿,兄长也大十岁”。
好个原是山寨之主,论年齿来当!
前任寨主白衣秀士王伦若是泉下有知,该笑还是该哭?
而后排众好汉座次,宋江一句“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住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便将除了晁盖、宋江、吴用、公孙胜之外的36位头领分成两拨,左边晁盖的原班人马9人(还包括王伦时代留下的4人),右边因宋江上山的新头领却是27人。
这下,吴用算是彻底看清了宋江这人的精明可怕和非凡能量,明白此人绝不可能如晁盖那样任人摆布——自己真的玩不过!
既然搞不赢,那便果断输诚吧!
宋江这一路上应该也通过花荣、石勇等人的描述,基本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其枭雄本质,对吴用这个可以拉拢且“有用”的仇人,倒不至于恨之入骨不共戴天,但也不会轻易信任其人,而且此时他也不能确定晁盖是真的被架空了,还是扮猪吃老虎。
于是,在接风宴上,宋江又提起拒敌官军一事,说道:“那时小可初闻这个消息,好不惊恐,不期今日轮到宋江身上!”
吴用立即附和道:“兄长当初若依了兄弟之言,只住山上快活,不到江州,不少目了多少事?这都是天数注定如此!”
宋江是如何回答吴用的“天数注定”呢?
宋江道:“黄安那如今在那里?”
黄安是谁?读书不够认真的书友绝对懵逼。
这人乃是三年前,何涛兵败之后,带2000人马意图剿灭梁山贼的济州团练使,其人兵败被俘后,就再无消息。
貌似宋江没接吴用的话,反而问了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其实不然,这就是宋江此时的对吴用的态度,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宋、吴二人酒宴之后的互动无人知晓,但此后吴用似是与宋江达成了默契。
至第三日酒宴上,宋江提出要亲自接老父上山,吴用不发一言,晁盖却不断劝阻,还讲出“贤弟路中俏有疏失,无人可救”的混账话。
宋江也硬邦邦的回道:“若为父亲,死而无怨!”
宋江话说得极硬气,但在还道村玄女庙,却是一直苟到自己的绝对心腹——李逵出现后,才现身。
这一次,宋江借口下山接老父,以身为饵,彻底摸清了晁、吴二人权力分配模式,也看到了吴用的“诚意”,顺便搞出一套“只可与天机星同观”的“天书”。
到此为止,宋江、吴用二人终于尽弃前嫌,精诚合作,晁大头领却仍蒙在鼓里,还傻乎乎的抱怨:“我叫贤弟不须亲自下山,不听愚兄之言,险些儿又做出事来。”
而“聪明人”公孙胜却已经料到山寨即将来临的腥风血雨,赶紧借口“还乡看视老母”“亦恐我真人本师悬望”——溜之大吉。
……
第六章
劫匪
如今剧情已乱,原本要等到一年半后才亮相的吴用突然冒出,还主动投奔梁山,其人究竟有什么阴谋算计?
同舟社要发展,自然会有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加入,指望所有人都清正廉洁、正直可靠,既不现实,也非常幼稚。
经历了这个世界大半年的磨砺,徐泽早就不是当初那个单纯少年了,他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个怎样的世界,身边又是怎样的一群人,早就抛弃了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同舟社这小半年内人数不断增加,短期内实力急剧增长的同时,管理上的问题也开始显现。
私自到后山伐树的,派工中照顾自己关系的,借外勤的机会收私钱的等等,花样百出,尽管这些人都依据社规受到了严肃处理,但因为犯的事都不重,处理也不可能很重,对其他人,尤其是新上山的人,还达不到触及灵魂的程度。
新入社成员对社规严肃性的认识,其实赶不上最初的两批人。杨喜前几天就报告有新社员私下提议现在有钱了,何不分钱分家当,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穿金戴银,岂不痛快?
步子太大容易扯到蛋,这就是发展太快带来的隐患。
这么多惯于懒散,甚至杀人越货过的亡户集中在一起,没有徐泽这个强势人物镇着,自己都能乱起来。
所谓社规的严肃性,其实是建立在徐泽手里有刀,新来的人不得不服的基础上。
目前事太多,真没时间对这些人潜潜移默,难道要我再野蛮粗暴一次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