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4/851


出现在视线中的船队即便斜风情况下,速度也极快,瞭望手发出警告未过多久,就能看到他们的大致样貌了。
而且,这些船的目标非常明确,由东北直插向西南方位——正是涟水水军的归路。
高塍很快就做出了判断:这些绝不可能是迷航的商船。
“敌袭!”
短暂的慌乱后,高塍看清了对方一共只有六艘战船,尽管其速度让他有些吃惊,但本方的船要比对方多得多,战力应该也更强,其人倒是很快就恢复了镇定。
这个时候,再去纠结这些战船来自哪里,为什么要“挡道”之类的问题已经没有意义了。
水军作战,比的主要是哪方的船更大船更多,既然对方气势汹汹而来,摆明要断官兵后路的意思,那就算再不想打仗,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高塍很快就作出了“最合理”的选择:命官军战船编队靠拢,成一字阵型逼近敌军。
大海之上,洋面开阔,这种阵型能够充分发挥本方船多的优势。
轻快的小船先上去缠着敌方,大船则冲过去撞击或接战,只要双方纠缠在一起,人多船多的一方就能稳胜。
水军官兵这几个月的训练也不是白给的,尽管调整队形的过程中有些慌乱,最终还是顺利完成了编队调整。
敌军的目标是为了“挡道”,两支舰队航线的角度很大,相距很远,给官军调整队形留出了足够的时间。
直到官军战船编队调整到位,对方才堪堪到达预定位置,并摆出了奇怪的一字长蛇阵——蛇身横向面对本方船队。
敌方本就船少,还摆出这种单薄挨打的阵型,莫非有什么蹊跷?
高塍反倒有些犹豫了,不敢命船队靠前。
要不要先派几艘小船靠过去看看情况?
未待其人作出抉择,瞭望手就再次发出警告。
还是东北方位,出现了敌人的庞大舰队。
是真的庞大,仅从刚刚进入视野的桅杆数,就能判断对方的舰队要远远超过官军。
攫欝攫。不能再犹豫了,必须冲过去!
大洋之中作战,一旦落败,极大的可能性就是死亡。
这个时候可没有什么战胜方应该救援敌军落水兵卒的传统,哪怕要输,上了岸也有条生路,在海里则是完全把命交到对方手里。
其余战船上的水军军卒显然也看到了远方骇人的场景,风向未变,官军战船逆风而行,早就降了帆,将士们催动桨橹,拼命向前。
终于靠近了之前挡道的敌军战船,这些敌船因为要“停在”海面上,也早降了帆,而且,仍是侧面对准全速而来的官军战船。
高塍搞不懂这些敌人在玩什么鬼把戏,但现在没时间犹豫了,赶紧回到水寨,再依据有利地形打反击也好,上岸逃命也罢,都比呆在大洋之上要好。
其人果断命令几艘大型战船直接冲过去,计划以尖锐的撞角撕烂这些不自量力的“挡道”敌船。
对其余小船,他则未作指示,高塍很清楚属下兵士的心思,这个时候指望他们作战是不现实的。
就让他们从敌船前后的间隙中间穿过去,以最快的时间回到“安全的”水寨便可以了。
已经能看清敌方战船的奇怪构造,他们要是还不动,就无法避免遭受撞击的命运了。
忽然,敌船火光闪耀,接着巨响声不断。
几艘妄图撞击敌船的官船如遭重锤,木质的船头顿时被撕开好大几个窟窿,船速也迅速下降。
还有一些火炮中发射的是链弹,或是击断了桅杆,或是将站在船上的官兵扫为两截,这些倒霉鬼至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被何种恐怖的力量摧残——
仅仅是近距离感受了一轮惊天动地的炮击,已然丧胆的涟水水军官兵便陷入瘫痪状态。
打不过还跑不赢,未等敌方夹击的船队赶到,大部分官军战船便选择了投降。
第一百一十四章
明州来的增援
针对涟水军的海战,徐泽并没有参与,他还在济南府亲自督导济南和淄州两地的社会改革。
这是阮小七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独立指挥海战,基本达成了战前制定的作战目标,但战斗过程与战前制定的计划还是有很大的出入。
攫欝攫。同舟社对赵宋陆上力量的监控很有效,但相对“封闭”的水上力量不是那么好渗透的。
阮小七原本的计划是直入涟水军水寨,将其水军堵在营寨中全歼,在海面上碰到全员合练的敌军纯属巧合。
不过,这无伤结局,双方的舰队规模、作战理念、战斗意志和战斗能力根本就不在一个层次。
无论是发生在洋面之上,还是水寨之中,都改变不了涟水官军必败的结局。
战斗胜利后,阮小七留下一支分舰队,顺涟水河直入涟水县。
海面上的战斗结束太快,涟水县根本就没人知道这支奇怪的舰队是来者不善的敌人。
直到炮击结束,依河而建的涟水县城门都没有来得及关上。
幸好阮小七的命令只是武装威慑,而不是占领此地。
分舰队对着县城一顿炮轰示威,并摧毁了河道中停留的几艘大船后,才扬长而去。
远离红五营控制区的涟水县军民全程惊骇地望着敌人大摇大摆地来,耀武扬威地走,才真正意识到李子义红五营贼军离自己这么近。
与此同时,阮小七的主力舰队则载着魏定国统帅的第四师北上海州。
海州地处淮南东路东北角的突出部位,右靠黄海,左临京东东路沂州和淮阳军,上接密州,下连涟水军,地理位置非常特殊。
境内山海齐观,平原、大海、高山齐全,河湖、丘陵、滩涂、湿地、海岛俱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如一只飞向海洋的彩蝶。
后世,海州治所朐山县和东面的东海两县已经连为一体,此时却是夹海相望,两县之间形成了绝佳的黄金水道,南来北往的近海商船必经此处,域内经济较为发达。
知海州事张叔夜是赵宋少有通军事的文臣,其人少时喜论兵法,后以荫补入仕,被任命为兰州录事参军。
兰州地处宋夏边境,依靠黄河天堑自固,但每年黄河有长时间的封冻期,河面结冰可以跑马,苦寒的天气里,戍边士卒几个月武器不敢离身。
张叔夜建议说:“这不是上策,不找险要地势防守,却让敌人逼近黄河,我方就危险了。”
其人通过查探,发现了有个叫天都的地方,介于五路之间,夏人每次入寇,必先在此处集合。
张叔夜建议夺取该地,朝廷采纳,成功后在此筑城西安州,从这之后,兰州再没有遭受夏人袭扰之苦。
贼人李子义起兵后,朝廷重点加强漕运枢纽沿线的防护同时,也在海州增加了四营战兵。
张叔夜原知济州,因调度有方,州内战备状态良好,得到一线督战的童贯赏识,战后,便提议其人迁知相对薄弱的海州。
张叔夜到任后,就亲自深入一线走访,最终在沂、密两州与海州的交界处选定并构筑了三处堡寨,以防备贼军从西、北方杀入。
张知州深知本地禁军的战力羸弱,除了经常突击检查慰问各地驻军,以督促其落实战备和训练外,还加强了保甲乡兵训练。
正常情况下,贼军若想攻入海州,就算拦不住,至少也能给予其重创,绝不可能如京东各州那么简单。
今日,张叔夜便刚视察完夹山寨,返回朐山县时,时间已到酉时。
海面上,一直庞大的舰队已经下锚,众多的兵士有序下船,正在海滩上集结。
这支突然出现的军队,当然是奉命攻取海州的同军第四师。
为了达成这次战斗的突然性,靖海舰队从胶即港出海后,就直插涟水军,走的是远离海岸线的深海航线。
因此,舰队再度北上,到达海州境内时,居然没有引起任何惊慌,阮小七乃提前派出哨船,向朐山县通报有大军到达,请官府出面清理海滩,准备宿营营地。
舰队到达,靠岸后登陆也有条不紊,因此,城中军民皆未生疑。
朐山县临海,见识到这支军队的威武和有序后,渐渐的有不少百姓出城看热闹。
待张叔夜回到朐山时,就看到这副“万人空巷迎敌军”的诡异场景。
张知州见城外秩序井然,也未起疑,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这是哪里来的军队,好生威武!”
“回张相公,是奉命北上的明州水师,说是京东贼人不稳,朝廷调他们来,增加海州防务。”
正在城外维持秩序的朐山黄知县见到知州回城,赶紧迎上。
前生作恶,今生附郭。
摊上了张叔夜这种干练的知州,什么事都要给你插上一脚,附郭知县那是半点权利没有,俗务还格外繁忙,其人只得小心应对。
不比不通军事的黄知县,张叔夜却是熟于军务。
赵宋因为防务的重心偏移,全国八成以上的禁军集中于京畿和宋夏、宋辽边境各路州,江南兵额本就很少,且缺编严重,军士的甲械更没法与这些地方比。
其人虽然不清楚明州的具体兵额,却可以断定整个两浙路都没有这么多装备精良的禁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4/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