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851


既钓认同同舟社理念的人才,也钓不自量力的小丑。
待漏洞版的刊印并通过秘密渠道发送出去后,徐泽还会安排外曹跟踪收集那些嗓门最响亮、辩得越起劲的大儒文章。
等同舟社建立稳固的政权后,再用这些文章打他们自己的脸!
不过,徐泽虽然给宗泽郑重其事的交代此事,但他并不打算靠一篇描述美好愿景的就能赢得天下。
立国近一百五十年的赵宋内部虽然混乱,但在恩养士大夫上,真的是超越了历朝。
天下的读书人聪明着呢,别看他们满嘴仁义道德,最终还是要看实际利益。
你同舟社治理下的天下再好,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同舟社的新朝廷不仅不给他们好出路,不给他们不做实事就能优哉游哉享受的好位子,还要降低读书人的地位,别人凭什么支持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打天下最终还是得靠枪杆子说话。
徐泽虽然一直在做争取“民心”的工作,却从没有想过真就争取到此时的“民心”。
说实话,真要是这些“代表民心”的士子现在就争相来投,他还不愿意收呢。
以同舟社的体制和当前体量,贸然招揽旧人才,确实可以让局面一时红火,最终却会毁掉自己的根基。
费劲巴拉地弄一群面和心离的人才给自己添乱,还不如老老实实苦练内功。
徐泽之所以现在就要放出,当然是为了搅混水。
既搅浑大宋的水,也搅浑自己治下的水。
大宋从庆历新政开始,持续了大半个世纪的党争,内部已经够混乱到赵佶开党禁求安定的程度。
但人心是禁不住的,“元祐党人”虽不在朝堂,却仍有极强的影响力,以至于赵佶始终不敢彻底放开党禁。
在这种混乱的时局下,再多一个以“天下大同”为终极目标的思想传播,也就是让水更浑点而已,总比等同舟社打下大宋后再统一思想要好。
对同舟社而言,也很有实际意义。
当初拿下京东东路六州的动作太快,很多世家大族不及反应就变了天。
到目前为止,同舟社虽然没有侵夺他们的核心利益,但也没有请他们子弟出山做事的意思。
徐泽确实需要人才,而且不论出身。
只要真能做事的人才,他也不会因为对方出身大族就故意不用。
但这些人才指望徐泽去“请”他们出山是不可能的,同舟社的制度摆在这里,真想做事的,自己上门来应聘。
这些人目前还在观望,还在衡量同舟社是否真有并吞天下的底蕴,但也有人开始行动了,越建越大的书院便是明证。
趁着同舟社现在的控制区域还小,内部投机分子不多的时机,让这些人在浑水中的人自己跳出来,总要好过让他们混进革命队伍后再刮骨疗毒要好。
第七十四章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
宗泽离开后,天色已晚。
徐泽看了小半个时辰的《五代史记》才睡。
局面越大,越需要学习,经史子集都要涉猎——这是徐泽这几年的深切感受。
次日早饭后,朱武得到朱提的传信,直接来徐泽的官衙。
“元洪,这份报告我已经看过了,说下你自己的意见。”
这份调查报告
第七十五章
铁牛思春
诸城军营内,传出了清脆悠扬的女声独唱:
青阳河水清又清,
我绣毡笠送同军。
军爱民来民拥军,
厽厼厽厼。军民团结一家亲。
……
第二期军官轮训已经开始,集训学员正在欣赏演出队最近排练的新剧。
这曲剧目取材于今年初,同军大部离开之罘前往莱州“平定李子义匪乱”,途径青阳河畔的两水镇时,得知消息的镇上百姓倾巢而出,母送子、妻送夫、儿送父、小娘送情郎的感人场景。
在场的军官,有不少人都亲身经历了此事,感触格外深,尽皆被歌声带到了难忘的之罘——同军正式组建的地方。
“铁牛,你这厮的口水都流出来了,想婆娘了吧?”
当年,李逵未去海东郡磨砺之前,性子还不够沉稳。
只要背着社首,便控制不住耍点小聪明,但其人也不敢做的过火,因为同舟社多的是能收拾他的人。
除了动不动就跟他讲社规的“冷面虎”周畀外,李逵最怕的人就是牛皋。
因为无论是装憨扮傻,还是斗小心眼,他都在牛皋面前讨不了半点巧,每次反被牛皋耍得团团转。
社首似乎是故意针对李逵,偏偏经常安排周畀、牛皋二人带他一起执行任务,时间久了,竟然培养出了感情,反比其他人走得更近。
而且,这么多年过去,经历的事多了,李逵也成长了不少,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控制不住自己小性子的李铁牛了。
“还别说,俺还真有些想了,哈哈!”
李逵从高丽回来后,就发现了不对劲。
这两年,同舟社局面做大,吴用、阮小七等单身汉身价越发高涨,耐不住主动为之做媒的人越来越多,相继成了亲。
这下,同级别的军官中,就剩下李逵一人还单着了。
平时在军营内还好,一堆的事忙不完,到了晚上,挨着床就能马上睡得着,啥烦恼也没有。
但遇到休沐,想喝顿酒放松一下,都难找到合适的人。
而且,就算聚到了人,别人都成家了,话题聊开也很容易把他晾到一边,爱热闹的李逵突然有了被世界孤立的感觉。
这人只要动了娶亲的心思,便是再刚直的汉子,遇到心仪的小娘子,也会怦然心动,喜行溢于言表。
见坐在前面的社首扭过头来,二人赶紧噤声。
“铁牛,你这是相中了哪家的小娘子?正好人多热闹,待轮训结束,就把事办了吧。”
徐泽没有想李逵会不会做出强抢民女之类狗屁倒灶的事,倒不是信任他做不出来,而是这方面自有监曹和宪曹盯着,不用他这个社首事事操心。
这年代身份地位就是最好的“名片”,李逵如今地位非同一般,自然也少不了有人给他做媒,可惜这厮以前根本没这想法,都给推掉了。
“啊!还没得相中的!社首,能不能给几天假,等俺寻到了合适的小娘,再让大伙一起好生热闹?”
“可以!轮训结束,还有几天时间才开始第三批轮训,你不用走了,等着纳采。若是第三批开始前还没办好,就留在教导营慢慢办这事。”
“啊!那俺还是不要讨老婆了。”
“哈哈——”
舞台上正好场景转换,众人笑过,赶紧专心看戏。
新剧目主要展现同舟社入驻之罘湾后,百姓生活质量极大提高和社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歌颂这些年登州军民共建的鱼水情。
徐泽安排演出队编练这个剧目,当然不是无聊要让人唱赞歌拍自己的马屁,而是有深层次的考虑。
新剧旨在向新纳入治下的百姓宣传同舟社的深厚根基,描绘在同舟社治下的美好生活,以为下步的社会改革制造舆论。
而在这之前,演出队已经到登州各地巡回演出过了,为的就是给登州即将进行的税法改革试点造势。
而把试演放在军营中,也是因为徐泽的慎重考虑。
第二和第三批轮训军官,是各将、营的正、副掌兵官混训。
同军自成立后,数次大扩编,除了吸纳、改造投降军官外,更注重本系统军官的培养,各级副职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副职不副,随时都能转为正职。
他们不仅要配合正职开展工作,正职缺位时要随时能顶得上,扩编时,才会优先考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