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3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6/851


还真就有人不懂,不懂不说,还要上奏。
针对皇帝要求各地增加税收的诏令,淮南转运使张根上奏。
言“东南花石纲之费,官买一竹至费五十缗;本路尚然,它路犹不止此。今不以给苑囿而入诸臣之家,民力之奉,将安所涯!愿示休息之期,以厚幸天下。”
朝廷不是缺钱吗?
把花石纲停了,钱马上就来,增加什么税收!
面对这位臣子赤裸裸地嘲讽打脸,天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诏以淮南转运使张根轻躁妄言,落职,监信州酒税。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矛盾的积累不是一两天的事,这也不是张根第一次跟皇帝唱反调。
其实,相对于其父神宗皇帝谁反对都不行,就是要坚持变法的一意孤行。
今上赵佶更有“明君之风”,更加注重“广开言路”。
他也不是只偏信身边臣子的奸佞之言,其人就曾针对国用益窘,命臣僚条具财计。
大部分臣子都上奏罗列增加税收以尽地利的办法,
但淮南转运使张根这个实心眼,却要闷头进“节用”之说。
其余干了实事还背黑锅的大臣在张根的反衬下,立即成了逢迎上意不恤民情的反派,
自然对这种故作清高、尽扯淡不解决问题的家伙最是忌恨,一时多有弹劾其人者。
要不怎么说教主道君皇帝颇有明君之风呢,“察根之诚,不之罪也”。
张根得了皇帝的信重,自然越发来劲。
随着朝廷投入到艮岳工程中的钱越来越多,工程量越来越大,
往返于运河之中运送竹木花石的纲船就逐渐不够用了。
御前人船所便直接拘占各转运司直达东京的运粮纲船,以应花石之用。
都是朝廷的船,办的也是官家的事,别人都不说,偏偏张根这实心眼又为此事上奏,要求封还。
针对这件事,明君赵佶,当然,还是忍了。
进入直臣角色的张根却越来越过分,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战皇帝的忍耐极限,
这次顶风作案,在朝廷缺钱的当口上,上停花石纲之奏,
就连神君降世的教主道君皇帝,如此好修养的明君也受不了,
下诏落其职——咱脸也不要了,就要钱!
半月后,见各地响应还是不甚强烈,天子再下三诏。
其一,知建昌陈并等改建神霄宫不虔及科决道士,诏并勒停。
其二,诸路选漕臣一员,提举本路神霄宫。
其三,监司、郡守从今以后,必须任满三年才能替代,并且不得通理。
结合之前的两条诏令,朝廷的指向已经很明确了——
钱必须收上来,不要想着糊弄一年,离任了就可以万事大吉。
该建的工程不可能停,神也必须敬,还必须非常虔诚地敬,
办事不利、瞎扯淡、对神不虔者,尽皆丢官去职,
其余尽心用力办事、诚心敬神者,不要怕没位置,好好干,前程看得见!
刚刚因上元夜之事,风清气正一段时日的大宋朝堂,
因为天子接二连三的收钱举动,又开始闹腾了。
当然,这么多年下来,众人流程早就走熟了——闹归闹,该收的钱不能耽搁。
像张根这种心中没数,演戏演入了戏的家伙,已经快绝种了。
朝堂闹过之后,各监司、郡守坚决拥护朝廷,保证完成“尽地利”目标的表态性奏章也送至东京了。
大宋,还是那个永远都“不差钱”的大宋!
第十四章
剪除叛贼徐泽
在什么都可以用金钱量化的大宋,果然是没有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莱州剿匪项目”的“工程进度款”送到登州第二将正将徐泽手中后,
其部再次爆发了战斗热情,猛攻窃据即墨县城的李子义部贼人。
双方无日不战,死伤无算,血流漂橹,战斗场面极为惨烈。
官军终于赶在朝廷限定的“项目完工截止时间”的头一日,打败了李子义部贼军,成功收复即墨县城。
但为了完成朝廷下达的任务,登州第二将也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
其部连续攻坚两个月,部队减员严重,士卒极为疲惫。
攻破即墨县城的最后关头,竟让部分贼人溃围,又窜回至卧牛山中,初略估计约有三四百人。
因未能达成战前预定的作战目标,心感有愧的登州第二将正将徐泽上奏请罪。
其人表示此战中,本部虽然作战英勇,但最后未竟全功,有负朝廷厚赏,
自己的那份赏赐便不要了,只要给手下将士们发足钱就行。
徐泽在奏章中特意提醒朝廷不可小觑残余匪众。
其人言李子义部不同于以往见过的任何贼人,
此贼非常擅蛊惑人心,贼军战斗意志极强,战斗力远胜三年前叛乱的泸南夷人。
攻城时,一些贼人身中数刀,仍然死战不退,
伤重力竭后,还要抱着眼前的官军跳城同归于尽。
城破后,为掩护剩余贼军突围,殿后的贼军明知必死,也不投降,竟战至所有人全部倒下。
此战,几乎是以命换命,登州第二将官兵为了朝廷英勇奋战,
虽然完成歼敌大部的任务,但本部也承受了极重伤亡。
登州第二将战损已经过半,剩余官兵几乎人人挂彩,
急需退回驻地休整,已经无力再进山剿匪。
徐泽再三强调,请朝廷一定要重视此股异同寻常的贼军,
赶紧再派西军精锐入卧牛山剿匪,彻底平灭此獠,万不可给贼人留下喘息休养的时间。
徐泽的奏章送至东京后,朝堂自然又是一番讨论。
几乎同时送至的,还有知莱州事龚孝序的奏章,表述的情况和徐泽略有出入,
但对即墨之战的惨烈也予以承认,言登州第二将此战作战极为英雄,死战不退。
双方都杀红了眼,为振奋军纪,徐正将还当场斩杀了攻城不力的指挥使公孙胜。
此战战况极其惨烈,贼军除溃围脱逃者外,所剩仅有伤重昏迷的十二人,其余全部战死。
登州第二将官兵也有重大伤亡,十去三四,所剩有千余人,也多有战伤。
经过讨论,赵佶及一干重臣对这二人的奏章半信半疑。
信的是徐泽部战损严重,至少是进取无力,甚至有自保之危。
不然的话,以其人的贪得无厌,绝不会放弃这么好的染指莱州机会。
以至于连朝廷的平乱赏赐都不愿意等了,就要急着赶回去。
不信的是,贼人的战斗力绝对不可能有这么强,
毕竟,即便是灭国之战的最后时刻,也很少会打的如此惨烈。
刚刚起事的贼人,都是乌合之众,怎么可能培养出如此强的归属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6/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