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851


徐泽要大张旗鼓的再次宣传战争结束,震慑不法,维护高丽社会稳定。
这次撤军,共分为两路三波。
陆路上,
新附军大部护送福宁公主“就藩”新安州。
其部已经换着开京城兵甲库的全新甲械,转职为“公主卫队”。
一路吹吹打打,招摇过市,
所过之处,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这一“盛事”。
海路上,
先是水师护送远洋商队调拨的商船,
满载着高丽王室送给福宁公主的丰厚“嫁妆”和三千“陪嫁奴仆”,
运至——登州之罘湾。
以后,还会慢慢运送“陪嫁奴仆”的家人。
参与大战的同舟社官兵,则先转至江华岛,而后再分批撤离。
等做完这一切,时间已经进入了四月份。
这段时间,各国也是大事不断。
金国,
北线完颜斜也兵出出河店,拿下春州,泰州后,再无动作。
完颜阿骨打命令部队就地转入防守,
拿下两州后,金军由内线转入外线,防守压力骤增。
金国的底子毕竟还是太薄,又不清楚辽国内部的具体的情况,
担心战线拉得过长,会被辽军拦腰一击翻了盘,
完颜阿骨打要将精力调整到经营内部上,
以逐渐革除部族陋习,慢慢向稳定的国家形态过渡。
不过,对于一个文字都没有的奴隶制国家而言,
这一点显然要比军事上的改革难太多。
上月,完颜阿骨打就在诏令中,
郑而重之地处置违背近亲结婚禁令的人——
“自收宁江州以后,同姓为婚事,杖而离之”。
部族陋习难改,近亲结婚屡禁不止,
逼得大金皇帝不得不下诏“真·棒打鸳鸯”。
建国以后,摊子越铺越大,
原本就很多的内部矛盾,却没有因为建国而变得更少,
甚至,随着新的情况不断出现,新的矛盾也不断积累,
之所以没有爆发,
不过是因为这些问题都掩盖在军事上不断胜利的光芒之下而已。
作为高瞻远瞩的掌舵人,
完颜阿骨打越发感觉到内政比军事更加重要和棘手,
不处理好内政,军事上再多的胜利,打下再大的江山,
最终,都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但,包括其弟完颜斜也在内的各个军功勋贵,却不会这么认为,
毕竟,金国的体制注定了位置再好,没有相应的战功支撑,也别想服众,
想要更好的位置,必然要追求更多的战功。
完颜斜也便一再汇报上京道兵力空虚,辽军已经丧胆,
建议要么继续西进,突袭临潢府,
要么南下,攻破凤州、乌州,
进而会合南线军,夹击赖在辽河不走的三万辽军。
斜也当然知道兄长不会放他继续进兵,
此举重在表明自己的战功要比完颜斡鲁显赫。
性子稳重的斡鲁自不会犯糊涂,和暗班勃极烈比战功。
实际上,随着徐泽对南线金军的“松绑”,
完颜斡鲁基本整合辽阳府的力量,
并趁着同舟社与高丽大战的时机,会合迪古乃、娄室、婆卢火等部共两万人,逐步挤压辽军的活动半径,
南线的形势已经打开。
只是辽军站有地利,又坚守不出,暂时捕捉不到战机而已。
完颜斡鲁也有意趁着同舟社分身无术之机,
照搬徐泽的痞赖做法,狠狠地敲同舟社一笔竹杠,以报一箭之仇。
可惜,徐泽手把手地教了这么久,他还是没学到精髓。
派往东南路的探子有去无回不说,
藏于南部山中的盗贼也被李逵率兵赶了出来,
又搅得辽阳府鸡犬不宁。
幸好辽军铁了心做缩头乌龟,就是不应战,
不然的话,前线打仗,后方遭贼,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搞不好就会再翻盘。
辽国,
东北统军司不战而溃,丢失春州、泰州两地后,
上京道的防御出现了极大的空档,
为了防备金国下步的行动,
辽国朝廷不得不再次征兵征粮,以补上这个窟窿。
此举,很自然会遭致反弹——
又又又有人叛乱了。
二月,易州涞水县人董庞儿,
以反抗官府横征暴敛,征兵征粮为名,率千余人暴动。
董庞儿起事后,立即率部四处烧杀抢掠,裹挟青壮为兵,
数日时间就发展到万余人。
好在西京留守萧乙薛和南京统军都监查刺反应迅速,领兵前去镇压。
双方大战于易水,仓促成军的董庞儿部不敌,一战而崩。
一个月后,董庞儿在奉圣州再次聚集近万人——又被萧乙薛统帅的辽击败。
再次失败后,
这个打仗本事全没有,“转进”技术超一流的董庞儿,又一次消失了。
因为战乱导致消息阻隔,这一情报,到上个月才收到。
暂时解决了转进健将董庞儿的问题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