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3/851


还有一条带给新任知州宗泽的口谕:“命中使押辽国亡人高药师入京”。
之罘湾。
不比朝廷的紧张应对,蓬莱演习对同舟社官兵就是一次实战训练。
而且,还因为蓝方反应惨不忍睹,使得很多课目没有达到预计的效果。
演习结束后,官兵撤回营地内,扎实组织演习总结。
徐泽单独找到王进,交代军队下步训练和扩张的问题。
“第四将新增两个营,其中一营用于补齐乳山、阎家口两寨的编制,所缺装备,很快就会到位。”
王进对装备不太关心,以同舟社兵马的训练和士气,即使装备不全,也照样能轻松打败朝廷的军队。
他更关心演习过后的形势变化。
“现在就补齐编制,会不会让朝廷察觉到两寨的异常?”
其人性子谨慎,担心此举会引起朝廷关注。
毕竟,就连大宋最精锐的西军都缺编,
刚刚在“蓬莱演习”中表现一团糟的登州第一将却有满编营,绝对惹人起疑。
而乳山、阎家口两寨是同舟社对抗朝廷进剿大军的杀手锏,能不暴露,最好就别暴露。
“没事。”
徐泽道:“朝廷早对登州起了疑心,经过蓬莱演习后,只是由小疑变成大疑而已。”
王进面色有些难看。
不比朱武、王四、孙石等人对徐泽言听计从,
他作为徐泽的师父,很多时候,还要为自己这个弟子查漏补缺。
演习之前,他曾私下寻徐泽,请他再认真考虑考虑。
徐泽以高丽遣使入宋,同舟社在辽东的布局有可能已经败露,
为避免出现大宋、高丽和金国三国联手,同时钳制同舟社的局面,
必须要化被动为主动,率先发动登州,
既试探朝廷有没有掌握辽东的信息,并借机挣开束缚,为同舟社赢得新的发展空间。
但,真正的原因,
却是在辽东空耗小半年,以耶律淳为代表的辽人的怂包表现刺激了徐泽。
让他意识到,同舟社在再怎么浪费精力,也延缓不了辽国迅速败亡的国运。
既然一切都无法避免,那就索性放开金国这只战争怪兽,
让这个残暴野蛮的奴隶制政权,去摧毁一切陈旧腐朽的势力,
等他们推倒了大辽这栋破屋,将来自己再重建反而更加容易。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不能再窝在辽东这弹丸之地,必须重新调整在大宋的布局,
以确保同舟社随时都有制衡金国的力量,以及日后消化新占领土地的能力。
只是,有些话,他是没法跟王进讲透的。
“这段时间,我想明白了一点——之前我们在登州的布局太保守,也太取巧了。”
“我计划解决了与高丽人的战事,就集中精力解决同舟社定位的问题。”
王进知道徐泽有很多话不方便对自己讲,但心中仍有疑问。
“高丽的问题还没解决,朝廷又盯住了登州,现在改为激进的策略,会不会有些冒险?”
徐泽道:“师父,你可知道,四日前,登州第一将砣矶岛守岛官兵截获了一艘逃避战乱的辽国亡人小船?”
王进立即反应过来,从辽国方向跑到砣矶岛的小船,只能是徐泽提前安排的。
“这是后手?”
徐泽点头,道:“入局保州之前,为了避免同舟社和高丽、女直人鏖战之时,朝廷突然大规模进攻登州,我让吴用制定了一个计划,代号‘瞒天过海’。”
第九十五章
渗透
听完了徐泽所讲的计划,王进仍有些不明白。
“要是朝廷提前从高丽人那里了解了辽东的真实情况,此举会不会弄巧成拙?”
“不会。”
徐泽道:“我们入手辽东以后,对当地的掌控比辽人要严密很多,高丽人实际不可能知道辽国东南路的真实情况。”
所谓关心则乱,徐泽静下心来再分析,高丽人还真的不知道东南路的实情。
金国不可能冒着被高丽“小视”的风险,告诉他们战无不胜的金军在辽国东南路,被一支商队逼得没有半点办法。
甚至几战死了不少人,都不敢报复。
这不仅是脸面的问题,更关系到金国的“国运”。
女直人建立的金国和契丹人建立的辽国,本质上讲,并无区别。
二者都是以占人口少数的一族建立大国,都靠强大的武力和野蛮的屠杀镇压诸族。
武力强悍是其“立国之本”,一旦金国承认自己其实是纸老虎,连小小的同舟社都治不了,哪就等着国内外的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吧。
就算女直人不管后果乱说,高丽人也无法确认消息的真假。
战争中,两国之间的信息屏蔽很容易。
更何况,此事涉及到同舟社、金国、高丽、大宋四方势力,
没有确认的消息,任何一方都不敢当真。
而且,就算真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
徐泽也可以通过朝廷对登州官场的调整,逆向推导朝廷有没有掌握辽东的信息。
但这事没必要跟王进讲。
其人是个出色的武将,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已经初步具备了统帅能力。
但在政治上的短板也很明显,没必要让他多费心。
果然,王进没再纠结这件事,转而分析起这个计划的目标。
“我们已经入手辽东,朝廷一旦和女直人接触,就会发现其中问题。”
“所以,这个计划只是为了暂时稳住朝廷,以便集中精力解决高丽人?”
其实远不止这一点,只是还没影的事,就没必要讲出来了。
徐泽点头道:“对!”
“战略欺骗不可能一直持续,要抓紧时间布局。”
“练兵的同时,你要配合情报处,对登州第一将进行渗透。”
“共建会也要向莱州深入发展,军队要配合,这个时候我们越高调,官府越忌惮!”
王进起身,道:“我明白了!”
回到官衙,徐泽召见了褚青和张大嫂二人,
部署调整军械生产、粮食储备、商队运营安全等任务。
三日后,传旨并申斥徐泽的中使来到之罘湾。
徐泽“诚惶诚恐”地表示再不敢鲁莽行事,此事就算揭过了。
按照惯例,徐泽该上的认罪悔过书却没有交。
中使也没问,得了钱,便匆匆离开。
徐泽立即召来朱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3/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