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9/851


保州城西、北两面倒是还有不少树木,但在保州、来远和水寨三足鼎立的情况下,没有谁会傻到越城伐木。
高丽大军不得不提前在很远的地方伐木,并搬运数里立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体力。
幸好保州地势平缓,不然的话,光是这些沉重的木材搬运都是个大问题。
萧近海带着一队斥候匆匆返回城内,立即上了城墙。
“都统,高丽狗子这次来的人不少!”
高丽人出于给守军施压的考虑,之前对保州探马的阻拦力度很低。
人上一万,无边无延。
准确探查敌军数质量等信息,是一门很专业的技术。
行军中的敌人不仅长宽间距不一,有些人员还会来回穿梭,隔得很远就会被驱逐追杀的探马,想准确查清其人数并不容易。
之前探马就回报敌军多得数不清,萧近海很恼火,把探马骂了一顿后,又亲自出城打探。
耶律宁递上自己的水袋。
“有多少人?”
“估计快两万人了!”
见耶律宁面色凝重,萧近海走补充道。
“高丽人大半是伐木修路的民夫,真正的战兵估计只有五千左右。”
“五千?”
耶律宁心中暗道:“这应该只是第一拨。”
高丽人选在离城十八里处下寨,隔这么远,是不可能作为攻击前沿的。
伐木运送的路途太远,很耗体力,路线拉得过长,还容易遭敌军突袭。
高丽人隔城这么远立营,明显是打定了逐日推进的主意。
举一国之力攻一地,就是可以这么从容。
不算同舟社增援的八百人,保州如今仅剩保州和来远两城,人口加起来才一万五,战兵仅有两千四。
虽然守城可以动员青壮御敌,情况危急时,更是除了老弱幼小,全部都上城。
但若是没有同舟社背后支持,靠保州一地两城和高丽一国对耗,结果想都不用想。
萧近海道:“都统,高丽军中的民夫很多,今日又是伐木立营疲乏,晚上肯定睡得很死,末将请带几百人偷营!”
“算了!高丽人早有防备。”
耶律宁道:“别急,这一战,有的是打狗子的机会!”
……
第八十三章
私心
“城上的人听着,保州本是高丽国土,今日我大军前来接管城池,放弃抵抗,可做顺民。”
“城上的人听着……”
城墙上,萧近海看着远处高丽人的喊话,手中的角弓却射不到,气得只跳脚。
“他娘的!有本事你给老子跑近点试试?”
保州经过女直人围城,民心士气已经得到了考验,
但放任敌人喊话,还是会对军心有影响,耶律宁走向同舟社派来协助守城的林冲。
“林营正,这么远,有多大把握?”
“回都统,这人骑马跑得快,还不断变换方向,要等时机。”
最近的一次整编,林冲又提职了,出任辽东第二将乙三营营正。
其人归入徐泽麾下大半年,平日里除了练兵、习武,也学着李逵看书学习,进步很大。
独立统带兵马后,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以往很多看不懂的问题,慢慢也能琢磨明白了。
所谓“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经过同舟社内部的竞争和熏陶,林冲的转变很大,
其人粗豪的外表下,已经有了一颗内秀的心,做事沉稳了许多。
“放弃抵抗,可啊——”
利用高丽骑士策马转身的时机,林冲布置在城墙上的三名神臂弓弩手果断扣动扳机,当场射杀此人。
“干他娘的!终于清静了,哈哈哈!”
萧近海满脸艳羡地看着三名弩手轻轻收回弩弓,小心翼翼地取下弦,再将弩机装入弩匣内。
“林营正,这神臂弓能不能借咱也使使?”
“萧兄可是为难在下了!”
林冲摇头道:“这几张弩,还是李将军特意从甲一营调拨给我,协助你们守城的,乙三营都没列装,连弩手都是甲一营的,在下也只能用不能管。”
萧近海不屑地道:“你们这军制,又是甲又是乙的,真是麻烦!搞这么多花样,打仗还不是要拿刀砍人!”
听到“外人”说同舟社的不行,林冲立即反驳。
“萧兄此言欠妥,军队不是乌合之众……”
耶律宁对二人的争论充耳不闻,抽出单筒望远镜,看向远处的敌军。
这是徐泽交由林冲带来,送给他的。
只一点要求:城破即毁,不可遗失。
保州城东的原野,没有树木遮掩,视线本就开阔。
秋高气爽,站在城墙上,借助望远镜,可以看得极远。
透过望远镜,远处的敌军已经再次停下,开始扎营。
驻扎保州数年,耶律宁对此地的一草一木都非常熟悉。
即便不看提前打好的定位点,他也能一眼就确定敌军下寨的位置,距离城池仍有八里远。
耶律宁眉头紧皱,思考敌军异常举动背后的含义。
高丽军仗着人多,一边伐木修路,一边派人到城下劝降。
但攻城行动非常谨慎,两日两次移营,均只走五里就停下立寨。
敌军每次拔营,都会在原地留下一个小寨,再转运拔营的木材至下一个立寨点扎营。
其民夫也分成两批,部分随大军向前,修路平整营地。
另一部则在军队的护卫下,逐营转运远处砍伐的树木和粮草等物资。
“都统,怎么了?”
萧近海见耶律宁没神色凝重,不再纠缠林冲,走了过来。
耶律宁递过望远镜。
“你看看。”
萧近海透过望远镜,看着远处高丽军营寨忙碌的景象,嘴巴越张越大。
“他娘的,高丽狗子这是仗着人多,打算贴着咱们保州建城啊!”
“都统,不能让狗子们这么轻松,咱们得跟他们找点事做!”
所谓的“找点事做”,自然是破坏敌军的营寨,杀伤他们的士兵,打击对手的士气。
但两军之间,是缺少树木遮掩的开阔地形,敌军的行动难以遁形,守军的反制手段也同样受限。
没有成规模的骑兵,白天让步兵在敌军的注视下,行进六里去袭击敌军的营寨,结果想都不用想。
至于晚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9/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